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小麦品种抗锈性现状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2002年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小春粮食损失严重。为了弄清小麦主栽品种抗锈性,调整今后的防治对策,3月下旬省植保站会同省内主要小麦育种单位专家,赴荣县、资阳、资中、射洪、剑阁、江油、绵阳等地,进行了小麦品种抗锈性考察,结果如下:1品种自然发病情况在大面积栽培品种、区试品种和生产试验展示品种中,尚无免疫品种,所有品种均不同程度发病,老品种或近年新审定的品种,其抗性,多维持在中感到高感水平。发病最重的品种有绵阳26、绵阳28、绵阳29、绵农4号、川麦28、西南335等;而川麦107、川农11、川农…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川麦42抗条锈病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川麦42是利用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的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为明确川麦42抗条锈性遗传基础,将川麦42分别与高感条锈小麦品种绵阳26、绵阳335杂交和回交,获得杂交F1、F2、BC1群体,其中,川麦42×绵阳26、川麦42×绵阳335F2群体分别为208和337株,川麦42/绵阳26//绵阳26、川麦42/绵阳335//绵阳335BC1群体分别为171和216株用于抗性遗传分析。利用条锈菌小种条中32号(CYR32)对抗感杂交的F1、F2和BC1群体接种,结果显示,所有F1代对条中32都表现免疫或高抗,F2代群体中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3R∶1S理论比例,BC1群体抗∶感分离比也符合1R∶1S理论比例,说明川麦42对条中32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麦生产品种对条锈菌不同生理小种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条锈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的病害,抗病品种培育和利用是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控策略.通过对来自全国不同麦区的115个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和成株期抗条锈病分小种鉴定的结果显示,供试小麦品种对条锈菌流行小种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苗期对7个条锈菌生理小种均表现抗病的品种9个(占参试品种的7.8%),均表现感病的品种23个(占20.0%);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32、CYR33和V26均表现全生育期抗性的品种13个(占11.3%)、成株抗性品种5个(占4.3%)和慢锈性品种3个(占2.6%).表明当前我国小麦主产区品种整体抗条锈性水平仍较低,需大力加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工作,并对不同麦区小麦品种合理布局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连续4年在我国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区的陇南, 采用对52个感病反应型小麦品种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和千粒重损失率3个指标综合评分的方法, 进行了慢条锈性鉴定与评价, 筛选出高度慢条锈品种6个, 中度慢条锈品种7个, 低度慢条锈品种12个, 分别占11.54%、13.46%和23.08%。鉴定评价体现了慢锈性特点, 结果可靠, 简便易行, 适合筛选慢条锈品种并为生产上加以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此外, 通过研究对小麦品种慢条锈性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四川省农业厅发布第五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蜀麦830、川农32、绵麦312、川育27、蜀麦133、川麦602、川麦82、科成麦6号等8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审定。据四川省种子站品种管理科科长邓丽介绍,这次公布的8个新品种中优质弱筋小麦占了一半,是有史以来优质专用品种占比最高的一年,符合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项试验反应了解放以来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的过程。变异情况有:<1>抗条锈性丧失较快:一般3~5年即丧失了抗性,如碧蚂1号、阿勃、丰产3号等;<2>抗条锈性丧失较慢:保持抗性10年以上,如繁6、阿夫等;<3>抗条锈性“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如南大2419;<4>抗条锈性不稳定:如平原50。变异特点为:易变区及其毗邻地区较早发生变异并自西向东发展,华北麦区要比西北、西南晚3年左右。小种的改变是历次抗条锈性变异的主要原因。小麦品种的大规模更替对条锈菌生理小种类型组成有巨大影响。大区间品种布局不同能导致小种分布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的有效措施。小麦品系P81在苗期和成株期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小种条中30、31和32均表现免疫。以感病品种川麦28、Taichung29作母本,P81作父本通过杂交分别配制了F1、F2和BC1、BC2代,用人工接种方法研究P81及其杂交后代对条中32号的苗期抗性并进行了遗传分析;同时,将P81分别与含有抗条锈基因的Yr5、Yr10、Yr15、Yr26材料进行杂交配制F2,用条中32号小种对其F2进行抗感鉴定,确定抗性基因的等位性。结果表明,P81与川麦28、Taichung29杂交F1代植株对条锈菌条中32号小种表现出与P81相似的高抗,说明P81中的抗条锈基因为显性表达。根据P81与川麦28、Taichung29杂交的F2、BC1、BC2代植株的抗性分离情况及F1代植株及亲本的抗性表现,说明P81对条中32号的抗性由1对显性抗条锈病基因控制;用条中32号小种接种鉴定P81与已知抗锈基因Yr5、Yr10、Yr15、Yr26构建的F2群体时均出现了感病植株,说明P81中的抗条锈病基因与Yr5、Yr10、Yr15、Yr26不相同;系谱分析表明,该基因来源于叙利亚普通小麦品系叙29。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绵麦37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绵麦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含有CIMMYT材料血缘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后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高抗条锈病且抗性稳定。为明确绵麦37抗条锈性遗传基础,本试验选用5个抗病品种(系)和3个感病品种(系),分别与绵麦37组配成抗×抗、抗×感组合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绵麦37成株期对条中32号小种的抗性主要受1对显性基因的控制,同时受另2对隐性基因的影响。其抗源来自于CIMMYT材料96EW37(SW2148),并且与川麦42、5563及MR168的抗源相似,其抗性基因不同于贵农系统。绵麦37作为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既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也可作为抗源材料在育种上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分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小麦条锈菌野生菌系(CYR29-1)及其7个毒性突变菌株测定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分化,发现水源11、抗引655和无芒中四群体对某些菌系有抗病性分化,一些抗源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出现比例不同的抗感植株和不同低反应型的植株,证实这些品种群体对不同菌系具有抗病异质性。讨论了品种抗锈性分化的原因及在抗病品种丧失抗锈性中的作用,对改进小种鉴定、应用抗源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豫鲁皖三省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推导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根据对26个不同毒性谱的小麦条锈菌菌系的反应,并结合品种系谱分析,研究了河南、山东和安徽3省的50个重要小麦生产品种所具有的抗条锈基因。结果表明,没有1个品种可抵抗所有供试的26个条锈菌菌系,在已知的抗条锈基因中Yr 9所占比例最大,至少存在于17个品种中,Yr 2和Yr 1次之,分别存在于10个和8个品种中,个别品种则具有Yr A、Yr 3或Yr Sel,还有些品种可能具有未知的抗条锈基因或基因组合。由于上述已知基因对目前的条锈菌优势小种基本上均不抵抗,培育和推广具有效抗条锈基因的新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