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贵宾 《油气储运》2005,24(10):44-45
针对肯基亚克-扎纳若尔集输管道在冬季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问题,制定了在寒冷地区组织长输管道施工的应急预案,指出冬季管道在焊接施工时应注意提高焊前预热温度、保证焊道层间和焊后温度,在管道防腐施工中应缩短包覆收缩带前的准备时间,保证底胶烘烤至充分熔化,以提高粘接效果,对收缩带进行仔细碾压消除气泡.提出了冬季管道施工涉及的管材运输和吊装、设备、HSE和OSH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靖西管道现有资源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编制了该管道冬季高峰生产运行方案,优化了气源供气方式、制定了下游用户用气原则和管道冬季高峰优化运行模式,使现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应用.经实际应用验证,优化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长输管道冬季高峰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地形复杂、冬季气温低、林区施工长、社会依托差并且与已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并行敷设,这些情况对其施工建设造成很大困难,并对施工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基于此,采用发包人+监理+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管理模式,在进度、质量、HSE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开创了高寒地区冬季施工期间180天完成约750 km管道焊接的速度,并实现了无任何质量、安全事故的建设目标,为高寒地区管道建设积累了施工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长输管道冬季低温水压试验易发生冰冻堵管、胀管破裂等高危风险问题,保证冬季施工进度及投产后的运行安全,结合热工原理进行建模计算,根据施工区域环境温度、地质情况、管材参数、保温结构等因素对冻结时间进行计算预测,对风险程度进行分析,从而为科学地选取保温防护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合某长输管道工程实例,应用热工计算模型,对拟试验管道冻结时间进行了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预测冻结时间,针对埋地管道、架空裸露管道等不同施工区段,采取地温监测、地面保温、裸管加热等技术措施,保证了管道试压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陕京二线工程建设中土建施工特点,讨论了阀室基础设计的创新、各种地基处理方案以及冬季施工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案,认为这些方案对管道的土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志祥 《油气储运》2003,22(3):22-23
格尔木至拉萨成品油管道有一段长为2km的桥梁跨越管段,为了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跨越段管道将从1号桥改线至2号桥,介绍了距越段管道冬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施工经验可供同类管道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深居内陆,冬季总会有几次大幅降温寒潮,影响砼防渗墙冬季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加之冬季施工准备时间短,造成施工技术要求较其他季节更为复杂。加强对冬季砼防渗墙施工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文明施工措施的管理,能较有效地完成冬季砼防渗墙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管道全线配泵方案不变的情况下,漠大原油管道输量异常下降,由2 300 m~3/h逐渐降低至2 100 m~3/h,管道运行效率降低,影响输油任务。通过计算各管段单位摩阻损失,发现摩阻异常增大出现在漠河站与加格达奇泵站之间,对比分析了油品物性、管道沿线油温、地温数据、减阻剂添加效果和站场工艺变更等影响因素,经过现场调研,确定原因为:1为塔河站新投用的轴流式单向阀对减阻剂产生剪切导致减阻剂失效;2该管段存在结蜡。通过采取切换塔河站流程和站间清管两方面措施,管道输量恢复正常状态,降低了漠河首站库存增加的风险。基于上述,针对管道冬季定期清管,以及俄油冬季动火施工引起结蜡和增输改造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互助县南门峡镇峡口至古边等5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管网分部工程冬季施工内容、施工准备,并阐述了冬季施工质量保障措施,以期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管网分部工程冬季施工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玻璃钢夹砂管不良地质冬季施工技术,包括施工降排水、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玻璃钢管道安装、管沟土方回填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未来十年我国管道工业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家华 《油气储运》2005,24(11):1-4
对未来十年我国的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和利用将得到迅速发展.对高等级管道钢的应用进行了重点研究与分析,认为经过优化设计,高等级管道钢可以应用于输气管道.在输油气管道的管理、老管道的维护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管理体制、采取有效维护手段和掌握国际竞争技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对带地下储气库及气压站的干线输气管道的调峰进行了动态模拟,以确定满足冬季调峰所需的储气库最大日抽气强度,为储气库的设计提供依据。分析了用气波动时输气管道的运行工况,总结了压气站、管路、储气库配合的一些规律,对压气站的功率配置、调节范围提出了具体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姚毅 《油气储运》2000,19(1):46-48
在对乌克输油管道检测和评价的基础上,从线路改造,站场改造,管道防腐等方面对该复线油改气工程进行了风险性评估,设计和施工,系统介绍了该改造工程的调研,设计,施工和投运等工作。与新建输气管道相比,该工程节约投资两亿多元,经济效益显。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天然气管道不停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燃气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带动了天然气配套管网建设工作的展开,城市地下天然气管网的安装和不停输改造工作也越来越频繁.考虑到城市人口稠密、各类企事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正确应用施工技术并切实抓好安全工作则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介绍了城市天然气管网不停输改造施工技术,叙述了一次成功的天然气管网不停输改造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15.
宫敬  徐波  张微波 《油气储运》2020,(2):130-139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运行管理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成以智能管道、智慧管网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从管道运行工艺角度对中国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①从智能管道的定义、国内外智能管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油气管道智能运行的物联网基础与技术准备3个方面论述了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及所需实现的功能,指出智能管道在油气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性是智能管道建设的核心问题;②探讨了天然气管网数据、建模及计算复杂性的根源,明确了智能管道、智慧管网的建设思路;③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例,阐述了中俄东线智能运行的目标、基础以及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的设想,其中工艺运行智能化组成包括管道工艺仿真系统建设、基于管道数据的数字孪生体构建以及综合运行调度和可靠性评价。最后,针对智能管道技术发展与应用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给出几点认识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将投入应用的管道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富绪 《油气储运》2001,20(11):55-57
随着管道工业的迅速发展,管道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加速了管道特别是输气管道经济有效和安全可靠运行总体目标的实现,在新世纪里,以高新技术推动管道运输业更快地发展,将是一种长期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美国天然气技术研究所(GTI)通过多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21世纪将推出若干项新技术,包括管道检漏与维修技术,管道与城市燃气管网施工技术,管道检测与防腐技术和管道运行实时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在总体上提高输气管道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天然气管道发展特点及事故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欧洲天然气管道事故数据组织EGIG的输气管道事故报告的分析和总结,在汲取国外天然气管道事故教训和学习国外天然气管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内天然气管道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采用事故统计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图表,分析了天然气管道总体和局部范围内的事故变化特点和趋势,总结出5种基本原因导致天然气管道事故的失效频率。认为在通过优化管道建设提高本质安全的同时,还应通过管道泄漏监控技术及时发现管道泄漏情况,通过安全预警技术及时预判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此外,针对国内天然气管道建设及安全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5条建议,可为国内天然气管道的发展提供支持。(图4,表3,参8)  相似文献   

18.
对陕京输气管道建设的意义和该工程采用的安全保证模式——强度安全保证作了介绍。安全保证模式的内容包括:工程前期充分、全面的工作准备;以强度安全保证做为管道设计的核心;高标准的设备和材料选用;高水平、严要求的管道施工;新体制全方位的管理。介绍和评价了这一安全保证模式应用于陕京输气管道建设中的情况。指出在输气管道建设中实施强度安全保证模式,应在各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工作,才能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管道长期安全平稳运行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9.
曲慎扬 《油气储运》2006,25(11):19-22
工作压力是油气管道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管道的技术经济条件影响很大,如何确定它非常重要.列出世界上一些陆上油气管道的主要技术参数,进一步阐明了油气管道工作压力的特点,即输油管道工作压力决定着管道的建设投资;一般情况下,输油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宜太高;输气管道的最佳工作压力与管道建设投资及输气经营费用有关;一般情况下,最佳工作压力趋向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