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含量及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土壤磁化率平均值大于非城区自然土壤、,而频率磁化率平均值小于非城区自然土壤。土壤磁化率测定可望为监测城市土壤Cu、Zn、Pb的污染状况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酸性土壤上,对晚造水稻进行小区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的碱性土壤调理剂,摸清土壤调理剂产品在水稻种植中的最佳施用量。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量土壤调理剂均能使土壤PH值有效提升。每亩增施50kg、75kg、100kg,土壤PH值分别提升0.31、0.49、0.69,水稻分别增产12.64%、18.67%、21.31%。  相似文献   

3.
土壤健康及土壤动物生物指示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对土壤健康的概念、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土壤动物的特性、土壤动物及其作为土壤健康生物指示作用研究的进展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为我国从土壤动物学角度开展土壤健康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闽西北是山区是红柿的主产区,柿多种于山坡上,以红壤、砖红壤等粘重土壤为主。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果农多采用传统的深翻、爆破等耕作方式,造成果树根系破坏、生产成本增加、水土严重流失。免深耕土壤调理剂主要靠高活性物质,通过与水的媒介作用,促进土壤形成胶体数量迅速增多,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激活土壤微生物并增多种群。  相似文献   

5.
环境污染对广州"南肺"果林土壤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广州“南肺”之称的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及黄埔区长洲岛1400多hm^2果林土壤现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受10多年酸雨、污水及大气污染、工业污染,土壤普遍酸化,相当部分土壤pH值在5以下,最低达3.76;活性Al含量相当高;土壤中P、K含量相对较低;有效态Ca、Mg、Zn、Cu、Mn、Fe含量较高。在同样环境污染条件下,田间管理较好的样区上述各项指标较优,其果实产量也较高,提示为了改善近年果树减产应从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对酸化土壤适当修复治理入手;土壤中的As、Hg、Cr、Cd、Ni、Pb含量分布与工业区布局有关,受工业区化学污染影响,其中Hg在个别地区超过我国土壤自然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区域与叶、果重金属含量分布区域规律一致,因而工业区的化学污染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调查了近年泰安市土壤病虫害发生情况,全面分析其现状及其原因,提出“普查摸底、强化测报、综合防治”的治理对策,强调“控制土壤病虫害应从维护土壤生态平衡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土壤拮抗微生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蔬菜大棚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山东省寿光和泰安两地的蔬菜大棚土壤为供试材料,探讨了大栅土壤酶活性与土训理化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调查区大棚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土壤理化性状因子也有一定相关性,确定了影响大棚土壤四种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土壤理化性状因子,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土壤培养和向阳葵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在培养和种植作物幼苗后,比原测定值明显下降,而且施肥培养处理比未施肥培养和施肥种植作物幼苗处理的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都低。其原因:中、酸性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因施肥引入钙离子后而提高,进入土壤胶体的钙交换出的土壤潜在性酸使土壤pH值下降;对于石灰性土壤,活性钙可能与施入的磷酸盐形成沉淀,这类土壤中的硼在被碳酸钙吸附的同时,还可与磷酸氢钙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镇安县11个板栗林下土壤理化指标及相关性,对镇安板栗林下土壤进行丰缺评价,明确板栗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板栗林下土壤质量的维护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镇安县板栗土壤出现板结,而且土壤以中性、微酸性为主;镇安县西沟村和朱家垭板栗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余板栗土壤有机之含量水平适中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镇安县金钟村、西沟村和岩湾村板栗土壤的全磷处于极丰及丰富水平,其余样地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偏低;板栗林下土壤全钾含量较高,整体处于丰富水平以上;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均在60.00 mg/kg,满足板栗基本生长需要;除镇安县镇东路兔儿凹、朱家垭和木兰沟速效钾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其余各样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适宜板栗的生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EC与pH呈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但与全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镇安县板栗林下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并适当补充磷肥,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土壤培养和向日葵幼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在培养和种植作物幼苗后,比原测定值明显下降,而且施肥培养处理比未施肥培养和施肥种植作物幼苗处理的土壤热水溶性硼(HWSB)都低。其原因:中、酸性土壤的有效钙含量因施肥引入钙离子后而提高,进入土壤胶体的钙交换出的土壤潜在性酸使土壤pH值下降;对于石灰性土壤,活性钙可能与施入的磷酸盐形成沉淀,这类土壤中的硼在被碳酸钙吸附的同时,还可与磷酸氢钙发生共沉淀。土壤发生的这些化学反应均使HWSB下降。而作物幼苗对土壤有效钙的强烈吸收,削弱了土壤固定硼的能力,土壤HWSB会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1.
人工油松林火烧前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对人工油松林火烧前后土壤化学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土壤pH值、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等土壤化学性质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以土壤表层变化最强烈。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新建城市绿地系统的土壤剖面、硬度等土壤特征,分析了不同绿化土壤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城市绿地土壤由于受人为的强烈干扰,与自然土壤相比,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并且随程度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变得更加恶化.改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土壤质量,保障绿化成果,对其进行改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主要土壤类型和母质,在全省范围内布设采样点255个,对61种土壤元素进行了定量测定;通过微机数据处理,获得了全省61种土壤元素背景值。结果表明,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并且有自南向北,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造成这一分布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类型和母质;其次土壤理化性状如pH值、有机质、土壤粒度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北京西山森林公园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与土壤深度、坡位、坡向及植物类型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制定土壤环境保护对策和合理利用及管理土壤资源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部分高硒低硒土壤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我国部分地区高硒低硒土壤的形成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母质(母岩)类型是导致土壤含硒量高低的主要原因,生物、气候、地形等对土壤含硒量的消长也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全球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盐生植物可以在高盐环境中生长,是研究植物适应盐碱环境的优良模式物种。以东北林业大学安达市盐碱地试验基地中的碱蓬属植物(盐地碱蓬和角碱蓬)为材料,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和相关酶活性,评价碱蓬属植物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非根际土壤相比,植物覆盖的土壤pH和重金属离子均显著降低,且富集了更多的盐分;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根际土壤中较高,土壤含水量和pH是影响该盐碱地区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在角碱蓬根际土壤中,有机质、蔗糖酶、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等指标显著高于盐地碱蓬根际土壤,而其它各指标差异未达到显著性,说明角碱蓬更适合用于改良盐碱地土壤。  相似文献   

17.
土壤硫素状况及其测试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硫素营养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中全硫和有效硫的含量,土壤中硫的形态及其转化,影响土壤硫素有效性的主要因子,讨论了土壤中不同形态硫的各种测试方法,并比较其与作物生长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秸秆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高肥力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C/N高的小麦秸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上、中、下部叶成熟期等3个生育期,不同施氮水平下加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0.25~10mm水稳性团粒数量,降低小于0.25mm小团粒数量,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土壤pH。同时,施用秸秆可显著降低烟株不同成熟期土壤中NH4-N和NO3-N含量,还使土壤有效钾明显上升,土壤P、Ca、Mg明显下降,S及B、Cu、Zn、Fe、Mn等元素有升高趋势。可见,高肥力植烟土壤上施用C/N比高的秸杆可以调控土壤养分供应,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9.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代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田自然免耕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分别比淹水平作增加12%-38%和4%-35%。在各种土壤类型中,脲酶,转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H2O2)酶活性均比淹水平作高。在同一土壤和相同的耕作方式下,表层土壤酶活性高于下层。因此,自然免耕土壤代谢增强,促进了土壤中养分的转化。作垄规格和水位高低均影响土壤的代谢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土壤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经济半径内,由于土壤产品专业化,商品化带来的集约利用,使土体性质发生了显著改变的土壤,称为城市土壤,也包括农村中庭院经济利用的土壤。城市土壤主要被利用来生产蔬菜,水果,花卉,肉类,禽蛋,乳品等高经济价值农副产品。土壤的利用强度高,被投入大量的城市肥料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