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和性别对白羽番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22日龄公、母白羽番鸭各180羽,两性别均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2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平养(带户外运动场)和网上平养,试验期为63d。结果表明:(1)与地面平养相比,网上平养显著提高番鸭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胸肌亮度L*、黄度b*和滴水损失,以及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但显著降低屠宰率、胸肌率及血清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2)公番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亮度L*及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母番鸭,而料重比、腹脂率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母番鸭。(3)性别和饲养方式的交互效应显著影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肌率及血清葡萄糖含量。由此可见,网上平养较地面平养能提高白羽番鸭的生长性能,但对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具有负面影响;公番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优于母番鸭,而母番鸭肉品质优于公番鸭;饲养方式和性别的交互效应仅对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胸肌率和血清葡萄糖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半番鸭网床平养与地面平养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半番鸭网床饲养效果,将大型白羽半番鸭采用网床平养与地面平养2种饲养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网床平养组平均每只净增重比地面平养组多119.87 g(3.90%)(P〈0.05),2种养殖模式对半番鸭饲料报酬、成活率、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白蛋白、直接胆红素、肌酸激酶、二氧化碳和载脂蛋白B 2组间差异显著(P〈0.05),血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K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钠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网床平养半番鸭的饲养效益优于地面平养。  相似文献   

3.
番鸭、樱桃谷鸭及半番鸭生长速度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相同条件下将番鸭、樱桃谷鸭和番樱半番鸭饲养至10周龄,测定3种鸭屠宰性能、胸肌营养成分和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各周龄樱桃谷鸭、半番鸭体重显著高于番鸭,10周龄半番鸭、樱桃谷鸭和番鸭体重分别为2446.4、3496.5和3440.0 g;10周龄樱桃谷鸭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半番鸭和番鸭,其瘦肉率最高,半番鸭次之,番鸭最低;樱桃谷鸭和番鸭皮脂率显著高于半番鸭,番鸭腹脂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和半番鸭;半番鸭胸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番鸭和樱桃谷鸭,樱桃谷鸭胸肌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半番鸭,半番鸭胸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番鸭和樱桃谷鸭,番鸭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和半番鸭。  相似文献   

4.
通过饲养试验与屠宰试验探讨骡鸭和番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差异,确定最佳饲养品种.结果表明,骡鸭、母番鸭、公番鸭的上市日龄分别为8周龄、10周龄和12周龄,上市体重分别达3.67、2.44和5.06 kg;它们增重速度最快阶段分别在4~6周龄、6~8周龄和5~6周龄;全程平均日增重分别为64.80、34.10和59.70 g;全程成活率分别为89.61%、75.77%和82.61%.骡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是92.20%、84.19%和70.52%,均显著高于番鸭(P<0.05);骡鸭腹脂率为1.52%,显著低于番鸭(P<0.05).骡鸭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且具屠宰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5.
黑番鸭是我国地方畜禽优良种质资源,笔者在黑番鸭的主产区古田县黄田玉兴黑番鸭良种场开展黑番鸭本品种选育,并建立了一套饲养管理模式,现将黑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作简要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番鸭(又称蒲鸭、瘤头鸭)是一种肉质厚嫩、饲养价值较高的肉用水禽,有白色、黑色和花色番鸭。由于番鸭容易感染疾病.一些养殖户常感觉到很难饲养。现对番鸭常见病的诊断治疗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饲养模式对番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4日龄公番鸭360羽,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网上平养组(WP组)和网上垫料组(WD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在不同饲养模式下,分别测定了各组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胸肌品质.结果表明:(1)WD组的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高于W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WD组的心脏指数、肌胃指数和十二指肠厚度均高于WP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3)WP组的鲜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及18种氨基酸总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WD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与网上平养饲养模式相比,网上垫料平养饲养模式不影响番鸭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但对肉质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番鸭的饲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番鸭的外形及特性介绍.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对雏番鸭、中期番鸭、后备种番鸭等各成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番鸭又称瘤头鸭、洋鸭、麝鸭,与一般家鸭同种不同属,具有体型大、生长迅速、耐粗饲、易肥育、肉质鲜美、产肝性能好等优点。近年来,番鸭养殖的势头逐渐兴起。笔者认为,要养好番鸭,必须抓好三个时期的管理。一、雏番鸭的饲养1.温度。4~5周龄以内的番鸭被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期的温度控制是关键,一般1周龄要求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注意根据雏番鸭的行为和分布情况调节舍内温度。  相似文献   

10.
陶海元  贾炳兰 《农技服务》2010,27(11):1437-1438
分别阐述了雏番鸭、中雏鸭、育肥期及种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番鸭的饲养过程中,若饲养管理条件不能满足番鸭的要求,则容易引发啄癖,如日粮中含硫氨基酸不足、光照强度太强、光照时间过长、饲养密度过大,或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下,均可诱发番鸭啄癖的野性。雏番鸭主要是啄羽,成年番鸭以啄斗为主。啄羽一般发生在4~5周龄(尾蜕和背部羽毛发生时)和6~7周龄(翼羽发生时),影响生长和出栏。防治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番鸭,俗称洋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达33%~34%,被群众视为滋补身体的佳肴。近年来,金华县孝顺镇农民王矩福克服了重重困难,创办了番鸭良种场。起先,他收集周围农村散养鸭进行选育,1987年又引进法国克里莫番鸭,通过杂交,优化改良,经过10年努力,育成了当地特有的金华番鸭。该鸭体重和生长速度均达到了克里莫番鸭指标,而且适应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成为适应当地农村饲养的优良鸭种。王矩福扩大了种鸭群数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金华番鸭饲养容易,生长快,肉质好,售价高,饲养收益大,周围很多农民都想饲养。王矩福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围农民,向他们提供金华番鸭鸭苗,并印制了番鸭  相似文献   

13.
在番鸭的饲养过程中 , 若饲养管理条件不能满足番鸭的要求 , 则容易引发啄癖 , 如日粮中含硫氨基酸不足、光照强度太强、光照时间过长、饲养密度过大 , 或在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下 , 均可诱发番鸭啄癖的野性 . 雏番鸭主要是啄羽 , 成年番鸭以啄斗为主 . 啄羽一般发生在 4~ 5周龄 (尾蜕和背部羽毛发生时 )和 6~ 7周龄 (翼羽发生时 ), 影响生长和出栏 . 防治办法如下 :   ……  相似文献   

14.
对引进的法国RF系白番鸭进行饲养试验,观测结果表明:番鸭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高,70d成活率达97.50%;早期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70d公母鸭平均体重达3.46kg;料肉比低,仅为2-3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在生长发育规律、屠宰性能及肌纤维特性上的差异,为番鸭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及优质肉鸭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同批次孵出的1日龄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200羽进行饲养,公母各半,采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拟合番鸭的生长曲线,并通过表型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的办法对两个番鸭品种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比较.[结果]除了法国白羽公番鸭在10周龄仍处于生长高峰外,其他番鸭的生长高峰均出现在6~9周龄.两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番鸭的生长情况,其拟合度(R2)在0.990以上,但总体上以Gompertz模型的拟合效果略优于Logistic模型.在屠宰性能上,两个番鸭品种的屠宰率均在86.00%以上,全净膛率均在71.00%以上.其中,福建黑羽母番鸭的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5,下同),半净膛率极显著高于法国白羽母番鸭(P<0.01,下同),而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活重、屠体重、腹脂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法国白羽公番鸭.从肌纤维特性来看,随着周龄的增长,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腿肌纤维直径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肌纤维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至10周龄时,两个番鸭品种的胸肌纤维直径和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表现为公番鸭的胸肌纤维直径显著小于母番鸭,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母番鸭;法国白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母番鸭,而腿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母番鸭,福建黑羽公番鸭的腿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小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纤维密度则显著高于法国白羽公番鸭.[结论]鉴于法国白羽番鸭和福建黑羽番鸭各自的优势,在今后的优质肉鸭杂交改良中可将法国白羽番鸭作为父本,福建黑羽番鸭作为母本.  相似文献   

16.
为测定半番鸭产肝性能,在北京双桥农场、湖南攸县畜牧局大力支持下,我校畜牧系用攸县番鸭与双桥Ⅰ系北京鸭(♀)进行人工授精,获得34只半番鸭,饲养至16周龄。于1982年12月28日至1983年1月18日,进行笼养,试用农大自制的 BAUⅡ型填鹅机,以通用肥育日粮,填饲17—28天(平均24天),全期伤残两只,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3个品种鸭的生长及屠宰性能,为进一步选育优良鸭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樱桃谷鸭、白羽番鸭和荆江鸭为研究对象,相同条件下饲养至8周龄进行屠宰,测定体重与相关的肉用性能指标。[结果]在整个饲养期,3个品种鸭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樱桃谷鸭生长发育最快,荆江鸭生长最慢,而白羽番鸭从4周龄开始生长迅速;樱桃谷鸭的屠体重、全净膛重、瘦肉率、腿肌率、皮脂率和腹脂率均高于白羽番鸭和荆江鸭,差异显著(P〈0.05),而荆江鸭腹脂率为0;樱桃谷鸭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屠宰率显著小于荆江鸭(P〈0.05);3个鸭品种不同性别的屠宰指标存在差异,且樱桃谷鸭和白羽番鸭均为公鸭显著高于母鸭(P〈0.05),荆江鸭公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鸭的生长和屠宰性能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320只3周龄半番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2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含8%杂粕的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含14%,16%,18%杂粕(菜粕+棉粕)并添加0.18 g/kg溢多酶P8306的日粮。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观测对各组半番鸭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饲养效益的影响,以此确定杂粕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3~8周半番鸭成活率、增重、料肉比、养分利用率及饲养效益,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Ⅰ组、Ⅱ和Ⅲ组每千克增重成本分别比对照组节省0元、0.085元和0.008元;杂粕的最适添加量为16%。  相似文献   

19.
番鸭又名瘤头鸭、洋鸭,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麝香气味,所以也叫麝香鸭。番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地区,是著名的肉用鸭。我国饲养番鸭已有20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河南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番鸭(包括杂交番鸭)瘦肉率较高、香味较浓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我市番鸭年饲养量从90年代前不足5万只,至 2001年已突破 120万只,成为肉鸭中的主养品种。现将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