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龙汤由大承气汤加味而成,是陶节庵治热结旁流、急下存阴之方。阳明腑实、气血双虚者,攻之正气不能支,不攻邪实不能去,故用此攻补兼施之法,使邪解而正不伤。用时要分清标本缓急,正气虚者重补气,实邪盛者重攻邪。否则将贻害非浅。1981年以来,笔者用此法治疗老、弱、病、孕家畜的胃肠积滞、瓣胃阻塞、大便秘结等数例危症收效显著,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
中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病症防治技术。其中正邪论是中兽医正确认识和处理病畜机体与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正,亦称正气,指畜体的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抵抗能力。邪,亦称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和病理损害。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畜体本身的正气不足和病邪对畜体的不良影响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即正邪相争所致,但更重视畜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畜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人,家畜就不会发病,只有当畜体正气相对虚弱…  相似文献   

3.
浅述针灸免疫调节机制巩忠福,孟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祖国医学、兽医学最强调正气。《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言"正气",就是指机体抵御病邪的免疫能力。对于针灸免疫,我国人...  相似文献   

4.
家畜风寒咳嗽是肺经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畜体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在气候骤变或使役出汗时,风、寒、热、燥等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侵入,使肺气壅塞不宣,肃降失常而上逆,从而引起咳嗽。笔者在兽医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该病23例,治愈20例。现予报道,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5.
“产后风”,也叫“产后发痉”。属母畜产后急症之一。“痉”即痉挛的意思。主要指热性病过程中,病畜因风邪内侵,正虚不能胜邪,筋脉急拘、出现项强背直,四肢抽搐,口噤不开的病症。本病与传染性的“破伤风”,虽然症状有相同点,但由于母畜有产后动血的特点,故在病因和治法上略有差异。也有母畜在产驹过程中因创伤被毒邪感染,邪毒直窜筋脉而引起发痉者,所以临床有虚、实二种之分。虚者为血不足,实者为外感邪毒,因而治法上也有补、泻之别。  相似文献   

6.
咳喘是肺的宣降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一种症状。引起的原因甚多,但也不外感受外邪或病邪阻肺,肺气不足等。一般初发者多属外感,以邪壅于肺为主;久病者多属内伤或外感诱发内伤,以正虚而痰气阻肺为主,亦有纯由肺肾大虚而致喘者。马属动物咳喘在兽医临床中常见,笔者对此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正>家畜外感皆六淫之气侵犯畜体,正邪相争,致使机体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失调而致病。如若治疗不及时;或畜体平素虚弱;或感邪过重,致使病程缠绵日久,邪未除而正先损,病程日久必将累及脾胃,往往导致顽固性不食。笔者在治疗中运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补中益气汤临症加减,取得了满意疗效。1病因病机1.1素体亏虚:外感病证的病因为六淫病邪,或时行疫毒,从发病来看,中兽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作用于机体是否发病,或发病后病  相似文献   

8.
幼畜发烧、抽风,多由邪实所致,属外感病范围者多,但也不单纯是由外邪所引起,机体的内在因素也很重要。不论内在或外来的病邪,能否致病,都是依畜体正气强弱而定的。在外邪方面,应分析其性质、盛衰和侵入部位;在内因方面,应考虑到幼畜生理特点及其平时的体质状况,有无宿食停滞、痰湿存留,正气、特别是阴液是否耗伤,是否误治等。现将笔者对这类病症的辨治初探作一介绍,请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正>中兽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指畜禽机体机能活动及抗病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饥饱劳役、逸伤、中毒、外伤、寄生虫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邪气必须在正气不足、畜禽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入而致病。机体正气的强与弱,决定于体质因素和饲养管理。体质因素与先天的禀赋(遗传性),后天饲养  相似文献   

10.
泄泻是指排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乃至完谷不化。此病四季皆有。从病因上本病可分为外感及内伤两大类,外感以湿邪为主,结合暑、热、寒、食等邪;内伤者,浅者在脾,深者在肾。从辩证来说,有虚证、实证、虚中加实之别。一般来说,外感者多实,内伤者多虚。但体质有强弱,病邪有新旧,发病有久暂。在临床实践中,病情错综复杂,治疗时必须紧紧抓  相似文献   

11.
呕吐者,胃受外邪所伤,或因他脏腑病邪累及,致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声物俱出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气以下为顺。凡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或他病干扰,有损胃气者皆呕吐之症。在治疗时当辨别虚实,实者祛邪化浊,和胃降逆;虚者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呕吐一证,虽系胃气不降,实与小肠、大肠、肝、脾息息相关。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补其虚则呕吐可止。  相似文献   

12.
<正>1中兽医理论与免疫学传统中兽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既与外在因素有关,又与机体的内在功能有关,且非常强调"正气"在疾病发病学上的主导作用。《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这里的"虚"是指内在因素,"邪"是外在致病因素,而"正气"就是动物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由此可知,中兽医认为只要体内正气旺盛,即使有许多致病因素(邪气),正气也能抵御(祛邪),机体就可免于生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免疫")。但如果抵抗外邪的正气低下,则邪气就会趁虚而入,导致机体发病。现代免  相似文献   

13.
当前牛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当前牛病的发生特点1.1牛疫病种类增多,发病率增高,危害严重当前常发的疫病有口蹄疫、轮状病毒感染、冠状病毒感染、恶性卡他热、牛流行热、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布氏杆菌病和副结核病等。呈世界性分布,各国发生程度不同。同时流行新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牛玻纳病、心水病、中山病、赤羽病、牛病毒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调节动物免疫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和动物机体本身具有排除异物、保卫自己的免疫系统,即是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中医称之为“正气”。中医非常强调“正气”在动物疾病发病学上的主导作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认为只要体内正气旺盛,纵有许多致病因素(邪气),正气也能抵御(驱出或消灭之),机体就可免于生病。但如果抵抗外邪的“正气”低下,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动物机体发病,是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中医提出了“扶正祛邪”的基本治疗法则,用“扶正”的中草药来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近年来,随着我国集…  相似文献   

15.
家畜有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的统一整体。中兽医在临床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辩其病之所在,从正、邪、表、里,寒、热、虚、实八证之法推求病之属性,然后立法处方,对症施治。《元亨疗马集》有“皮毛者,肺之合也”这样的记载,说明肺与皮毛的关系密切。皮毛是家畜之体被,由肺输送卫气保护,肺脏正常则皮毛润泽,肺脏受病  相似文献   

16.
<正>攻补兼施是治疗兽病法则之一,是把扶助正气和祛除邪气同时结合起来,用于正虚兼邪实的病证。1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病例:2014年5月11日,平襄镇温泉村王家牛以产后胎衣不下邀诊。诊见:病牛体瘦乏力,精神不振,鼻镜干燥,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淡、少苔,脉象细弱。诊为胎衣不下,属气血不足所致。应以补气、活血、化瘀为原则。拟方如下:黄芪30g,党参30g,生蒲黄30g,五灵脂30g,当归60g,川芎30g,益母  相似文献   

17.
(一)对家禽疫病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疫意识淡薄,卫生管理差,环境污染严重,比如氨气和尘埃对呼吸道病有影响而加剧病症;有的单位防疫经费不到位,从而打击兽医的积极性;检疫不力等.往往造成疫病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流行病学浅析张朝磊,谢三星(安徽农业大学畜牧水产学院,合肥230036)牛流行热,亦称暂时热,三日热、僵硬病 ̄[1],昔日曾名为牛流行性感冒。它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2][3]以突然高热、呼吸迫促、消化机能障碍、全身虚...  相似文献   

19.
治疗咳喘,前人多以虚实论治,邪实者多以外感风寒立论,正虚者多以肾不纳气为宗.故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肾"之说.对于这种素有肺肾俱虚,肾不纳气之咳喘症合外感风寒,咳喘更甚之病症,既不可按"急则治其肺"的原则发散风寒,以防正气耗散更甚,反使咳喘更为剧烈;又不可按"缓则治其肾"的原则,扶助正气,以防扶正而留邪之弊.只有标本兼顾,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笔者本着这一原则,对40多例咳喘症患畜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1 耕牛久泻证 该病临床颇为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内伤(饥、饱、劳役)及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畜体抵抗力降低,正气不足,受外邪攻击而发病。由于上述的内伤外感,致使耕牛泻泄时,很多畜主自以为其耕牛拉稀问题不大,能够自愈,或病后治疗不当,失去了及时治疗的机会。虽然其病因很多,病理变化复杂,但脾胃运化与脏腑传导失职是主要原因,由于脾胃失职日久,则必伤其正气,据中兽医“五行”论学说,导致命门火衰,而使脾肾同虚。两脏受病,且相互影响,致使病程迁延难治,其主要症状为:粪便稀软,役后泄泻加重,精神萎顿,食少,体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