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Goose/Guangdong/1/96(H5N1)1.7kb的HA基因,将其克隆到pUC19的BamHI位点,筛选到阳性重组子 pUCH5。然后将 HA基因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pBlueBacHisB,筛选到重组转移载体pBacH5。经过序列分析证明阅读框架正确后,在脂质体转染试剂介导下,pBacH5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 DNA(Bac-N-Blue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重组杆状病毒经三轮蚀斑纯化,获得纯化的重组杆状病毒rBacH5。提取重组杆状病毒DNA经PCR扩增证明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试验、血凝试验和 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 HA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细胞表面获得表达。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HA蛋白能够凝集公鸡红细胞,血凝价1280-2560HAU/ml。HA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成功表达,为禽流感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利用RT-PCR方法成功地扩增了我国禽流感病毒分离株A/Xingjiang/1/96(H14N5)的核蛋白(NP)基因,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核苷酸序列与鸭源的标准H14N5毒株几乎完全一致,与其它毒株则有较大差异,说明该鸡源分离株与鸭源毒株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将NP基因定向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再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N-BlueDNA)共转染于Sf9昆虫细胞中,经过三次蚀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rB2。用其细胞表达产物裂解后作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blot和dot-ELISA,结果表明NP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获得了表达。同时用表达产物作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现行标准禽流感琼扩抗原具有相同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国内分离株CH-la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定向克隆到pBlueBacHisB转移载体PH启动子下游,与苜蓿银蚊夜蛾多核型多角体病毒线性化DNA共转染Sf9细胞。获得能隐定表达核衣壳蛋白(N 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N蛋白作为抗原,包被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重组N蛋白-ELISA诊断方法。试验证明,该方法对其他8种猪疫病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标准阳性样品的检出率为100%,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将含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东地方分离株D41的S1基因cDNA(从ATG到S前体蛋白裂解位点)的片段克隆到具有多角体启动子(PXIV)和人工合成启动子(Psyn)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X-IVVI+X3中,构建了重组转基因载体质粒pSXIVVI+X3-S1.D41。用该重组转移质粒与无包涵体的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SVI-GDNA(occ-,gal+)共转染草地夜蛾(Sf9)细胞,筛选并纯化出既能表达S1基因又能形成多角体的重组病毒TnNPV-IBVS1-occ+(occ+,gal-)。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在感染了重组病毒的Sf9细胞中成功地检测到分子量约62000的S1基因表达产物。虽然该重组S1糖蛋白可能由于N-糖基化不完全而分子量小于天然蛋白,但它可以像正常病毒粒子一样,被鸡抗IBVD41株血清特异识别。  相似文献   

5.
对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作为ELISA抗原进行了研究,将编码PRRSVN蛋白的基因0RF7cDNA插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BlueBacHis2A,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ORF7-AcMNPV,感染昆虫细胞SF9表达了N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7.07%,纯化后作为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与IDEXX公司的ELISA诊断试剂盒有96%的符合率,与IFA有100%的符合率。试验证实:PRRSVN蛋白在昆虫细胞中得到高效表达且是检测PRRSV抗体的良好抗原。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病毒(PrV)糖蛋白gE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方法扩增出1.8Kb的伪狂犬病毒糖蛋白gE基因,克隆到pUC119中形成重组质粒pRZE。经测序鉴定后再将gE基因定向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2中,形成重组质粒pVLgE。将pVLgE与杆状病毒线性DNA(BAC-N-Blue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三轮蚀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rpVLgE。通过PCR方法鉴定证明gE基因正确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gE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的gE蛋白将作为伪狂犬病强毒的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鉴别诊断ELISA方法的抗原,为进一步扑灭伪狂犬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用带有编码非洲猪瘟病毒衣壳蛋白P72 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p72)作载体,在sf9细胞中表达并得到重组P72蛋白,SDS-PAGE可得到分子量在 72kDa左右的电泳带。用标准阳性非洲猪瘟血清对 P72蛋白进行 ELISA检测,证明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用P72作为间接法的包被抗原,对ELISA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包被液为PBS(pH7.2)、最佳封闭液为1%PCT、最佳血清稀释液为4%PEG6000/PBS、最佳冲洗液为0.5M NaCl/0.5%Tween-20/PBS(pH7.2)。本实验反应体系采用50μl的微量法,可节约试剂及抗原。反应在2小时内即可完成,达到了快速诊断的目的。包被了抗原并用封闭液封闭后的酶标板密封后保存于-20℃的冰箱中,至少可以保存5个月。阻断试验和交叉试验表明ELISA法有良好的特异性。间接ELISA比Dot-ELISA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血清学调查没有得到阳性结果,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用Bacp72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P72蛋白抗原作为间接ELISA的检测抗原来检测非洲猪瘟血清具有快速、简单、无感染的特点。本实验为非洲猪瘟ELISA检测试剂盒的最终组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禽呼肠孤病毒S1基因的扩增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扩增出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1733长为540bp的S1基因片段。将扩增到的2个毒株的S1基因通过粘端连接分别克隆到pBluescriptⅡKS+质粒中,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鉴定,表明获得2种重组质粒ARV S1133 S1-pBluescript、APV 1733 S1-pBluescrpt。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 B V) S1 基因 c D N A 克隆至含有起始密码 A T G 的转移载体 p S X I V V I+ X3/4,构建成重组转移质粒 p S X I V V I+ X3/4 S1. Holte,再与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Tn N P V S V I- G D N A( O C C- , gal+ )共转染 草地夜蛾( Sf9) 细胞, 经空斑纯化得 到已插入 S1 基 因并能形成多角体 的重组病毒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以重组毒株感染 Tn5 B1 细胞,在不同时间收取感染了病毒的细胞进行 S D S P A G E 与 W estern 印迹检测。 Tn N P V( X3/4) S1. Holte O C C+ 在感染的细胞中高效表达了 S1 基因,表达产物为约 100 000 的融合蛋白,与预计的表达修饰后的产物大小相符,推测此蛋白已糖基化。 S D S P A G E凝胶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病毒后 48、72、96 h, S1 蛋白分别占细胞内总蛋白量的 287% 、358% 、371% 。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码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K质粒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组质粒DNA进行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断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符。对GZ902高可变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其核苷酸序列与3株IB-DV变异株A、GLS、E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8.9%,96.2%和95.5%。而与其他Ⅰ型毒株的同源性较低。比较从DNA序列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发现GZ902高可变区的两个亲水区均发生了一个氨基酸的变化,而在249和254位上的氨基酸分别为K和S,与以上3个变异株相同,但与所有标准Ⅰ型毒株不同。这两个氨基酸可以作为IBDV变异株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自行设计的H7和Н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异的两对引物,分别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AfricanStarling/983/79(H7N1)株和G株(广东鹅体分离株,H5N1)约1.7kb的HA全基因cDNA。将所扩增的两个基因cDNA未端经T4DNA聚合酶修饰后分别插入pUC18和pBluescript质粒中,得到了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本研究为国内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IBDV VP2/VP243基因DNA疫苗表达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VP243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中,置于CMV启动子的调控之下,构建成DNA疫苗表达质粒pcDNA VP2和pcDNA VP0。分别转染CEF细胞后,于24、48、72h取细胞裂解液进行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pcDNA VP2于转染后24h呈阳性反应,48h表达量高于24h;pcDNA VP0于转染后48h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1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本地分离株GZ902中扩增到编IBDV主要免疫蛋白VP2的cDNA片断,大小约为1350bp。将该cDNA片断插入pBssK 粒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成功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  相似文献   

14.
用限制性内切co RI将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p38基因从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 pp38 I中切出,将致弱I型MDV pp38基因同源物的重组转移载体质粒pVL pp38与野生型杆状病毒(AcMNPV)以脂质体介导法共转染昆虫细胞系Sf9后,用单克隆抗体H19介导的间接荧光抗体法筛选到能表达MDV pp38基因同源物的重组杆状病毒克隆。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证实pp38x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VP0基因在重组鸡痘病毒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鸡痘病毒复制非必需区TK基因为侧翼,在牛痘病毒A型包涵体晚期启动子(ATI)与16个串联的突变型早期痘苗病毒p7.5启动子组成的复合启动子的下游,分别插入编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结构蛋白VP2和VP2-4-3(VP0)的基因片段后,进行了同源重组和蓝斑筛选,获得2株重组病毒vUTALacVP2-7和vUTALacVP0-10。经ELISA、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重组病毒vUTALacVP2-7能表达VP2,vUTALacVP0-10能表达VP2和VP3,VP2和VP3的Mr分别为41000和32000。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含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I B R V) T K 基因的片段克隆于p Bluescript S K 中, 再用 Bg1 Ⅱ和 Sac I切去 T K 基因中347bp 的片段, 获得了含缺失 T K 基因的重组质粒, 然后插入 Lac Z 报告基因, 构建成转移载体。以脂质体转染法将此转移载体与 I B R V Bartha 株在牛肾细胞( M D B K) 上共转染, 经过蓝色蚀斑筛选和蚀斑克隆纯化, 获得了能稳定遗传的重组 I B R V。经 P C R 和 Southern 印迹杂交鉴定, 证实该重组病毒为 T K 基因缺失突变株。  相似文献   

17.
从狂犬病病毒3aG株感染的BHK细胞裂解上清液中快速提取病毒RNA,用RT-PCR得到编码核蛋白完整结构基因的cDNA,进一步将此基因克隆入pUC 18中,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与国外狂犬病病毒PV,CVS,SADB10株以及国内另一狂犬病病毒5aG株的N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然后将N基因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中,转染COS7细胞,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所克隆基因可在细胞中正确表达出了N蛋白。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Mijller株克隆建立的一株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的重组TGEV钉状糖蛋白,建立了一个种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猪群抗抗体。试验表明,用重组病毒R2-2接种sf9细胞所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在接种后第72h达到最高值;该重组蛋白能与抗TGEVS蛋白A位点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9.
拓展AcMNPV宿主域至家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phanic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mNPV)基因组DNA的Sma I酶切C片段共转染Sf细胞,共转染上清液接种到BmN细胞中进行扩增,然后在BnN中进行空斑分析,挑取多角体空斑进行扩增。发现所得到的病毒即能在Sf纫胞中增殖,也能在BmN细胞中增殖,并产生多角体颗粒。用重组病毒的多角体口服感染幼虫,能引起家蚕幼虫发病。  相似文献   

20.
以血凝素(HA)基因为侧翼,将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cDNA置于不同类型的痘苗病毒复合启动子下游,构建了4种表达质粒。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已感染WR株痘苗病毒的BHK21细胞,并通过鸡红细胞吸附试验,筛选、纯化出与表达质粒对应的4组HA-重组痘苗病毒:vSFJ1-10RVgp,vSFJ2-16RVgp,vRJ1-10RVgp,vRJ2-10RVgp。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鉴定,从4组重组病毒中每组各鉴定出1株阳性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显示,重组病毒感染的BHK21细胞裂解物上清中有1种蛋白与抗RVGP的McAb发生特异反应,分子量为69000。在重组病毒感染早期,RVGP的表达量以vSFJ1-10RVgp最高;而在感染晚期,则以vSFJ2-16RVgp最高。4株重组病毒免疫小鼠,均能够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抗RVGP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