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选择13个芍药品种进行促花栽培;并以大富贵芍药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栽培基质试验,不同容器试验,不同浓度生根粉浸根试验及不同浓度抑制剂施用试验。结果表明:芍药适宜盆花促成栽培的品种有:大富贵、莲台、白玉冰、铁杆紫、金带围。适宜的栽培基质是草炭土+珍珠岩,容器是窗纱网袋+周转箱。合理的生根粉浸根浓度为0.005%。以前期每株根施2g多效唑,后期喷施0.015%的多效唑或缩节胺控制株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摘心、赤霉素处理以及带蕾扦插等方法,可对块根种植和播种繁殖的小丽花开花时间进行调控。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小丽花现蕾至开花需要17~27d;块根苗施用赤霉素涂抹花蕾比对照提早8d开花;块根苗采用摘心措施比对照推迟19d开花;块根苗带蕾扦插比对照晚22d开花;播种苗自播种至开花需要70~88d。  相似文献   

3.
【目的】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内源激素在促进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冷白玉’枣4个重要发育阶段胚胎和果肉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4)、顺式脱落酸(c ABA)和反式脱落酸(t ABA)的动态变化,探究枣胚败育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相互关系,为阐明枣胚败育机理提供证据,为败育胚的挽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处于原胚、小球形胚、球形胚、鱼雷形胚4个时期的‘冷白玉’枣为试材,监测幼果和幼胚发育状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枣果发育过程中正常胚、败育胚、胚正常果肉、胚败育果肉中IAA、GA4、c ABA、t ABA 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1)胚中IAA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在胚中,正常胚中IA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在败育胚中IA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胚正常果肉中IAA含量变化呈倒V字形,而胚败育果肉中呈正V字形。2)胚中GA4的含量明显低于果肉,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正常胚中GA4含量低于败育胚。胚发育正常果肉和胚败育果肉中GA4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 c ABA在果肉和胚发育过程中均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在正常胚中,c ABA含量大于果肉中的含量;败育胚中,c ABA含量小于果肉中的含量。4)胚中t ABA的含量高于果肉。在胚中,正常胚中t ABA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败育胚中t ABA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后期高于正常胚。在果肉中,胚正常果肉和胚败育果肉中的t ABA含量均呈先下降后缓慢升高趋势。5)胚中低水平的GA4且较高水平的IAA,及后期低含量的t ABA、c ABA和较高的IAA/GA4比值有利于幼胚的正常发育。胚中IAA下降和t ABA增加及(GA4+IAA)/ABA比值下降是导致胚败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在枣幼胚发育前期,需要较高的生长类激素促进生长,而在发育后期胚中t ABA含量的增加可引起胚败育。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材,以花蕾入药,主产区为山东、河南。研究引种山东产区的金银花品种"九丰1号"在云南栽培,调查分析金银花的生长开花习性和花蕾产量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引种栽培金银花生长正常,1年开三茬花,大白期花蕾千蕾鲜重228g,千蕾干重44g;二白期千蕾鲜重216g,千蕾干重35g,花蕾绿原酸含量5.30%;第一、二茬二白期单株花蕾产量分别达到692.36g和443.26g。  相似文献   

5.
牡丹优良品种"洛阳红"的促成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优良品种"洛阳红"为对象,研究了牡丹植株解除休眠的方法和促成栽培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用700 mg·kg-1赤霉素涂芽15 d可解除牡丹休眠;促成栽培时间与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温呈负相关;促成栽培适宜的日均光照13 h,空气相对湿度70%~80%,土壤含水率25%~50%,所需时间最短32 d,最长56 d.  相似文献   

6.
【目的】水晶蜜柚原产于马来西亚,是海南柚类的主栽品种之一,但有关水晶蜜柚果实无籽的原因未见报道,探究水晶蜜柚果实无籽原因可为蜜柚高效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水晶蜜柚的花粉活力与萌芽率、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花粉管伸长荧光显微观察、杂交实验、胚胎胚囊石蜡切片观察等细胞学角度研究水晶蜜柚果实的无籽机理。【结果】水晶蜜柚活力强的花粉76.58%,萌芽率88.4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但出现异常二分体和三分体现象;水晶蜜柚杂交的花粉管能伸长至子房并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而自交的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中下部,到达不了子房,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水晶蜜柚胚胎胚囊石蜡切片显示不做处理和自交的胚胎发育一致,前期发育正常,能观察到胚胎从幼胚发育到鱼蕾形胚,鱼雷形胚时胚囊出现中空异常状态,珠柄消失;杂交的胚胎能从幼胚正常发育到子叶胚,珠柄未消失,有发育成种子的迹象;水晶蜜柚与三红蜜柚杂交的坐果率为21%,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坐果率只有3%和2%;杂交所得的果实的种子为饱满可育的种子,其自交和去雄套袋不授粉的种子为败育和退化的种子。【结论】水晶蜜柚花粉育性正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正常,胚囊正常...  相似文献   

7.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影响其生长的因子很多。为探讨油茶的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水、肥、热和植物激素多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加快春梢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为氮、磷、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水分处理使春梢生长健壮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磷处理;磷和热处理的油茶春梢叶片较多;经细胞分裂素处理油茶抽梢率最高,其次是氮处理,再次为热和水分处理,钾处理抽梢率最低;氮肥处理的油茶秋梢生长最为旺盛和粗壮;充足水分供应,油茶生长始终保持旺盛,开花数量最多;赤霉素处理可以提高成花率,喷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茶不能完成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优良芍药品种的繁殖系数,扩大栽培规模,选择10个中原芍药品种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10个品种的成活排序为:粉玉奴〉银红碧波、紫红魁、金红碧波、巧玲〉金奖红、深墨紫、朱砂判〉大富贵〉美人面。  相似文献   

9.
四倍体刺槐的胚珠败育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败育:发生在花冠展开后5~30天之间,合子处于休眠状态,平均败育率为51.9%,败育胚珠体积较小、轻度至深度枯黄色,败育胚珠的有胚率为0,因而属无胚胚珠败育,发生原因可能与果实生理落果有关;中期败育:花冠展开后30~50天之间,球形原胚、心形胚已逐渐形成,平均败育率为30.3%,败育胚珠体积较小、表面部分枯黄色、周围有黄色透明液体,败育胚珠的有胚率为33.2%;后期败育:花冠展开50天后,子叶胚已逐渐形成,平均败育率为72.6%,败育胚珠干瘪、较小、棕黄色,败育胚珠的平均有胚率为70.8%;中、后期败育属有胚、无胚胚珠同时存在的胚珠败育,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幼胚的畸形死亡.花冠展开15天之后的胚珠发育期间,败育胚珠生长促进类内源激素(GA3,IAA)水平低于正常胚珠,生长抑制类内源激素(ABA)水平及ABA/(IAA+GA,)明显高于正常胚珠,因此,四倍体刺槐胚珠败育也可能与胚珠内源激素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邓恩桉嫁接种子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赤霉素0、500、1000、1500 mg·L-1进行叶面喷施,研究赤霉素处理对花蕾直径生长、花蕾保存率,叶片叶绿素、氨基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花蕾保存率、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蕾直径生长量第2次观测值显著大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第1、2次观测值显著高于对照;随着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赤霉素处理对提高花蕾直径生长量、花蕾保存率、叶绿素、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效果明显,其中以赤霉素1000 mg·L-1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华北香薷在野生环境下开花期在7~10月份之间,而在栽培条件下开花期在9~10月份之间,花期仅有57 d左右。为延长华北香薷在栽培条件下的花期,本研究利用短日照、植物生长调节剂GA3、NAA等处理,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对华北香蕾进行了30 d的处理。结果表明:(1)每天9 h的短日照可以促进华北香蕾花芽分化和花蕾形成,使其始花期提前至7月20日,花期长达97 d;(2)1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使华北香薷始花期提前至8月12日,花期长达78 d;(3)300 mg/L的萘乙酸处理,可以使华北香薷始花期提前至8月15日,并推迟终花期至11月5日,花期长达80 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食用菌人工栽培基质重复利用的可行性,促进食用菌人工栽培的低碳环保化发展。【方法】开展了以灵芝(Ganoderma lucidum)栽培废菌棒辅以毛竹屑为栽培基质的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栽培研究。【结果】以废竹屑为基质栽培棘托竹荪,产量为12.59 kg·m-2;在废竹屑基质中添加30%、50%的灵芝废菌棒,棘托竹荪的产量无显著性变化,分别为13.08 kg·m-2和12.73 kg·m-2,但棘托竹荪的现蕾时间会延迟8 d、11 d,采收期会延长3 d、7 d,同时竹荪采收期的产量肩峰会被削减,采收期产量主峰的时间段覆盖范围会被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竹荪采收期内产量的波动幅度。【结论】灵芝废菌棒成本远低于竹屑,采用灵芝废菌棒作为棘托竹荪栽培基质配料,相对于竹屑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盆栽和地栽‘洛阳红’牡丹根系的碳氮代谢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牡丹在容器中栽培时常常出现生长不良、花蕾败育等现象,极大地限制了牡丹的推广和应用.不良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与根系营养成分的缺乏是牡丹花蕾败育的主要原因.对牡丹催花前后根系营养物质变化的研究表明:牡丹经催花后,无论是开花还是未开花(有叶无花),根系中淀粉、N、P、K、Mg的含量均明显降低,钙和游离硫的含量升高(高志民等,2004);牡丹开花前后根系中淀粉含量差异显著,牡丹根是主要的养分贮藏器官,为开花提供所需营养物质(高志民等,20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不同湿度条件下富士系苹果花过冷却点的分布频率,为苹果霜冻监测和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种植最广泛的富士系苹果为研究对象,使用人工霜冻试验箱控制温湿度,模拟霜冻降温过程,设置高、中、低3个湿度范围,对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进行监测,研究环境相对湿度对富士系苹果花器官过冷却点的影响。【结果】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在-6.4^-1.9 ℃,50%的过冷却点集中在-4.4^-3.5 ℃,80%的过冷却点集中在-4.4^-2.5 ℃,平均过冷却点为-3.7 ℃。苹果花蕾和花朵子房的累积冻害率达到30%(轻度)的温度为-3.2 ℃,累积冻害率达到50%(中度)的温度为-3.6 ℃,累积冻害率达到80%(重度)的温度为-4.2 ℃。花蕾过冷却点的变异大于花朵子房过冷却点,不同湿度处理下花蕾和花朵子房过冷却点差异显著。中湿(相对湿度50%~70%)条件下,过冷却点最高,抗寒性最差,而低湿(相对湿度50%以下)和高湿(相对湿度大于70%)处理均可降低植株的过冷却点。【结论】-4.4^-2.5 ℃是富士系苹果花组织开始出现损伤的主要温度范围。干燥和高湿的环境均可降低富士系苹果花蕾和花朵的过冷却点,尤其是干燥的环境可降低苹果花蕾的过冷却点0.6 ℃,可降低苹果花朵子房的过冷却点0.4 ℃,提高苹果花蕾及花朵子房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为给调控欧李果实品质提供参考,选用'农大6号'和'农大7号'2个欧李品种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质量浓度为50、100和150mg/L的赤霉素,测定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抑制了'农大6号'欧李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100mg/L的赤霉素处理促进了'农大7号'欧李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50和150mg/L的赤霉素处理抑制了'农大7号'欧李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的合成。赤霉素对'农大6号'欧李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农大7号'。3个抗氧化指标(ABTS、FRAP和DPPH)中,'农大6号'欧李果实的ABTS受赤霉素作用的影响最小,'农大7号'是DPPH受赤霉素作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绣球花发育的形态学指标与减数分裂进程的对应关系,观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及花粉特征,为绣球种质创新奠定工作基础。【方法】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序,卡宝品红压片后,观察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统计减数分裂异常现象出现的比例,利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并测定花粉萌发力。【结果】1)绣球‘无尽夏’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开放之前,可育花的花粉母细胞细胞质浓厚、核仁明显。当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微微开放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3~3.5 mm,花药宽约0.5 mm,长约1 mm,此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入粗线期。随着可育花进一步发育,可以观察到从终变期到花粉粒的各个时期。花序边缘的装饰花完全开放时,可育花的减数分裂已经结束,此时可育花的花蕾直径在4 mm左右,花药宽约1 mm,长约1.5 mm。2)绣球‘无尽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正常,2个杂种F1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大量异常现象。Hydrangea macrophylla ‘Magical Jade’×H. chinensis的杂种F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有46....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基质块育苗法和催花药剂处理对瓜叶菊生长与开花的影响,采用基质块育苗法、穴盘育苗法和大田育苗法对瓜叶菊进行栽培养护,并用0.5mg/l硫酸锰、100mg/l赤霉素和20mg/l磷酸二氢钾对现蕾后的单株进行喷施,测定与其生长开花相关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基质块育苗法能明显简化栽培程序,并在出苗时间、发芽率、叶片数量、株高和现蕾时间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赤霉素提前花期的效果优于其他药剂处理,硫酸锰能增强其抗病性,而磷酸二氢钾能有效促进其茎叶生长,增加开花数量。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采收前施钙元素处理对芍药切花的品质及抗衰老效果的影响,选择了不同浓度的乙酸钙和氯化钙开展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的乙酸钙处理效果整体高于无机态的效果,有机态的钙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芍药切花的茎粗、花蕾直径,提高切花的品质,且延长切花的瓶插期,抗衰老的效果比较好,2%~6%浓度中以4%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不同品种间梨花的特性,探讨花药内源物质含量的差异,为授粉树的合理配置及花期外源激素的施用提供参考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梨的品质。【方法】以24个新疆本地梨品种为试验材料,观测、分析梨花器官的形态多样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花药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淀粉的含量,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供试的24个新疆本地梨品种以浅粉红花蕾、淡紫色花药、柱头高于花药、花瓣相对位置无序、圆形花瓣、花柱基部有茸毛类型居多,6个性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范围为0.529~2.476,花药颜色多样性指数较高,多样性丰富。每花序花朵数、雄蕊数、花冠直径和单花药花粉量的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497~2.993,变异系数分别为26.65%、9.40%、17.10%、56.54%,雄蕊数的稳定性高于其余性状。成熟花药中内源物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GA3含量最低,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描述型性状中,花药颜色多样性最为丰富;数量型性状中,单花药花粉量变异程度最高。成熟花...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国芳  刘娜  卢丹  郑雄  杨秀群 《经济林研究》2020,38(2):209-214,240
【目的】为了解采收时间对贵州主栽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从而为主栽蓝莓品种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时间采收的贵州主产区3个产地(碧波、龙奔、小河边)的2个主栽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的果实为研究对象,对其外观形态(单果质量、果型指数、色泽等指标)、理化性质(出汁率、果汁pH值、含水量等指标)、食用品质(可滴定酸、总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固酸比、糖酸比等指标)及营养成分(花色苷、蛋白质、总酚、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变异系数大于10%的指标进行了降维分析,根据其主成分得分计算其综合评分并进行排序。【结果】测定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外观形态、理化性质、食用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程度均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灿烂'和小河边的'粉蓝'的尾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较高,龙奔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高;而3个产地的'灿烂'和龙奔的'粉蓝'的中间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均最低,小河边的'粉蓝'头茬果果实品质的综合评分最低。【结论】采收时间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应按品种、采收时间及产地分类分批进行采收、贮藏、鲜销及加工,以确保鲜销果实及加工用原料果实品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