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俗称"斑黄瓜鱼",是新疆土著鱼类,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水系以及伊犁河水系。斑重唇鱼是冷水杂食性鱼类,栖息于有沙砾的河流和山间支流。由于生长缓慢、过度捕捞以及人为破坏,斑重唇鱼的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II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2.
李柯懋  高桂香 《河北渔业》2012,(6):18-19,25
厚唇裸重唇鱼为黄河上游大型鱼类。近年来由于人为捕捞、涉水工程修建、水域污染等因素,厚唇裸重唇鱼的天然资源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物种。目前在黄河上游青海段的泽曲河、洮河及大通河尚有一定的资源量。本文介绍了厚唇裸重唇鱼生物学特性、致危因素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斑重唇鱼〔Distychus maculates(Steindachner)〕隶属于鲤形目、重唇鱼属,体形长,前部略呈圆筒形,腹圆,躯干具较多斑点,俗称斑黄瓜鱼,地方名高山鱼,为新疆冷水性土著鱼类,主要分布于塔里木河及伊犁河流域各水系。斑重唇鱼常栖息于水温20℃以下河道,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着生藻类为食。伊犁河是我区最大河流之一,分布有10种土著鱼类,均为我区独有。其中,斑重唇鱼为自治区Ⅱ级  相似文献   

4.
<正>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 Herzenstein)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石花鱼"。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上游。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冷水性鱼类。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厚唇裸重唇鱼的资源,我们开展了厚唇裸重唇鱼的人工繁殖研究,从异地驯养、亲鱼培育、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培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旨在完善该鱼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和为其它裂腹鱼的人工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三支流新疆裸重唇鱼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新疆裸重唇鱼渔获物的年龄结构、生长特性及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丰富新疆裸重唇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为伊犁河新疆裸重唇鱼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分别在新疆伊犁河支流特克斯河、喀什河和巩乃斯河采集103、139和179尾新疆裸重唇鱼样本(同时采集相关环境因子数据),测量全长、体长和称体重,以耳石磨片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新疆裸重唇鱼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布范围,特克斯河为46~244mm、1.1 ~201.0g、1~ 6龄,喀什河为49~285mm、1.5 ~214.2g、0~ 6龄,巩乃斯河为50~383mm、0.8~312.8g、1~ 7龄。特克斯河新疆裸重唇鱼群体的体长和体重分布与喀什河群体和巩乃斯河群体差异均显著,喀什河群体的体长和体重分布与巩乃斯河群体无显著性差异。喀什河群体与特克斯河群体和巩乃斯河群体生长方程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特克斯河群体与巩乃斯河群体体长与体重生长方程存在显著性差异。新疆裸重唇鱼种群总体的b值与3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为匀速生长鱼类。新疆裸重唇鱼生长的地域性差异与海拔、流速呈负相关,与水温和饵料丰度呈正相关。新疆裸重唇鱼在巩乃斯河生长最快,喀什河次之,在特克斯河生长最慢。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2021,51(3)
2019年对新疆伊犁河流域巩乃斯河段鱼类进行寄生虫病原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体表有三代虫寄生,经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同一种三代虫,定为新种(暂未公布)。为了解该三代虫在新疆裸重唇鱼鳍条上的寄生特点,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新疆裸重唇鱼鳍条寄生三代虫的感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查的69尾新疆裸重唇鱼中,共检出459只同种三代虫,总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91.3%和(6.65±5.24);统计三代虫在各个鳍条的感染率,腹鳍的感染率最高为78%,尾鳍感染率最低为41%,在宿主胸鳍与尾鳍之间的感染强度差异显著;三代虫随着宿主体长的增大,其感染率、感染丰度和强度逐渐上升,在14~19 cm体长组达到最高,不同大小的宿主其感染强度之间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寄生三代虫对宿主体长及鳍条具有一定的选择偏好性,更偏好寄生于体长14~19 cm的宿主的胸鳍。三代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7.
《海洋渔业》2021,43(5)
为评估浙江省三门湾海域鱼类种质资源现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三门湾海域3种优势鱼种(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中华栉孔虾虎鱼Ctenotrypauchen chinensi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白姑鱼、中华栉孔虾虎鱼、龙头鱼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别为125 225个、51 283个、55 128个,变异位点比例分别为1.74%、0.79%、0.5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208、0.177、0.221,核苷酸多样性(P_i)分别为0.259、0.219、0.281。其中白姑鱼观测杂合度小于期望杂合度,显示出群体内纯合子较多,杂合子缺失;而中华栉孔虾虎鱼、龙头鱼观测杂合度大于期望杂合度,显示出杂合过度。3种鱼类群体以龙头鱼观测杂合度最高。综合以上SNP位点多样性、多态性信息含量、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三门湾海域3种鱼类群体变异位点比例均较低,相同群体的个体间遗传分化较小,遗传结构较稳定,总体上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加强资源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8.
娄忠玉  秦懿  王太  周蓉 《水产科学》2012,31(1):32-36
2001-2009年在黄河上游水系进行土著鱼类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235尾厚唇裸重唇鱼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厚唇裸重唇鱼繁殖期为4-6月,盛期为5月,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雌鱼和雄鱼均于6龄达到性成熟,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30.8cm,体质量380.7g,成熟系数15.21%;雄鱼体长27.2cm,体质量335.7g,成熟系数10.18%。厚唇裸重唇鱼绝对怀卵量为3043~42 158粒,相对怀卵量为7.9~37.2粒/g。成熟卵径(2.1±0.1)mm,卵子数为134.9粒/g;测定了产卵场的理化因子,集群繁殖需要约8℃的水温及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海拔、水流、饵料等)。  相似文献   

9.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重要的经济大洋性头足类,其种群结构较为复杂。本研究采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8个基因座位上,共检测出172个等位基因,每个基因座位检测到10~30个等位基因不等。8个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00 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074 1。各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300 0~0.775 0,期望杂合度(He)为0.484 2~0.977 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04 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73 4。8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853 6。以卡方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发现8个基因座位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Fst分析显示该群体无明显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揭示: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种群显示了高水平的微卫星多态性,该海域阿根廷滑柔鱼群体的遗传多态性水平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密集捕捞压力后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证明微卫星分子标记是研究该物种自然种群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0.
棘头梅童鱼七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中国沿海地区棘头梅童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连云港(LYG)、大丰(DF)、崇明(CM)、舟山(ZS)、温州(WZ)、宁德(ND)、厦门(XM)棘头梅童鱼7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检测到63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为3~13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7510~8.0317;各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为0.3596~0.7854,期望杂合度(He)为0.4300~0.878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604~0.8631,其中有2个位点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7个位点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5),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ardy-Weinber平衡分析显示,7个群体的大部分位点未偏离平衡。基于群体间Nei氏标准遗传距离构建的7个野生群体UPGMA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ND和WZ群体遗传关系最近,ZS和WZ群体遗传关系最远,WZ和ND聚为一支,但总体上没有显著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1.
2016年4月1日—4月19日,在水温12~14℃下采用催产、人工授精和室内孵化方式获得暂养的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受精卵和仔鱼,观察其胚胎发育和早期仔鱼的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新疆裸重唇鱼成熟鱼卵为亮黄色或橙色,卵径(2.2±0.28)mm,受精约35min后卵周隙达到最大,卵径2.90~3.40mm,卵黄约占卵体积的3/5。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在水温(16±2)℃下,胚胎发育积温为2 359h·℃,187h仔鱼上浮。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裸重唇鱼的胚胎发育特征与新疆地区其他几种裂腹鱼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斑重唇鱼的游泳能力,给过鱼设施设计和鱼类游泳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木扎提河野生斑重唇鱼(全长TL=12~16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在(16.6±1.6)℃水温下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及持续与耐久游泳能力。结果显示,斑重唇鱼感应流速为(0.18±0.02)m/s,相对感应流速为(1.40±0.23) BL/s (BL为体长);临界游泳速度为(1.02±0.15) 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8.58±1.65) BL/s;爆发游泳速度为(1.39±0.17) m/s,相对爆发游泳速度为(10.92±1.86) BL/s;最大持续游泳速度为0.87 m/s,最大耐久游泳速度为1.37 m/s,与平均爆发游泳速度相近。其持续游泳时间与流速呈负相关(l g T=?5:136X+8:504)。当以斑重唇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为吸引鱼类进入鱼道,进口流速设计为1.02~1.39 m/s,休息池主流设计为0.20~1.02 m/s,鱼道竖缝处流速宜低于0.85 m/s。鱼道长度为1 000 m时,鱼道内平均水流速度应低于0.78m/s。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木扎提河流域鱼类游泳能力研究提供参考,对保护日益减少的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斑鳢(Channa maculata)是华南地区的本土经济鱼类,也是杂交鳢的亲本之一。养殖个体逃逸可能会对野生种群产生影响,存在种质混杂的风险,亟须开展野生资源的遗传背景分析。该研究分析了斑鳢基因组中微卫星标记的分布特征,筛选获得20个多态性位点构建多重PCR体系,对广州、化州、江华、南宁、阳江和邵武6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个野生群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Na)为3~28、有效等位基因(Ne)为1.28~14.88、观测杂合度(Ho)为0.10~1.00、期望杂合度(He)为0.14~0.95以及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3~0.95。UPGAM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化州和福建种群遗传关系最近,化州和江华种群遗传关系最远。该研究结果将为斑鳢的遗传监测和亲缘关系鉴定提供技术支持,为斑鳢种质资源养护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单式指环虫在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鳃部寄生的空间分布特点, 于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对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斑重唇鱼进行了 3 次取样调查,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斑重唇鱼鳃部寄生单式指环虫(Dactylogyrus simplex)的感染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检查的 325 尾斑重唇鱼中, 共检出 3994 只单式指环虫, 总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分别为 67.7%和 12.3±1.2; 左鳃及右鳃的感染率分别为 59.4%和 57.2%, 两者之间的感染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 在各鳃片中, 鳃Ⅰ(最靠近鳃盖的鳃片)、鳃Ⅱ的平均感染丰度显著高于鳃Ⅳ(P<0.01); 单式指环虫随着宿主的生长, 其感染率、感染丰度和强度先上升, 后下降, 在 13~18 cm 体长组达到最高, 但是各体长组间的感染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单式指环虫对宿主左右鳃和年龄没有选择偏好性, 但在鳃片分布上更偏好寄生于鳃Ⅰ和鳃Ⅱ, 单式指环虫在宿主种群中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5.
应用于鱼道设计的新疆木扎提河斑重唇鱼的游泳能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斑重唇鱼的游泳能力,给过鱼设施设计和鱼类游泳行为学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本研究以木扎提河野生斑重唇鱼(全长TL=12~16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在(16.6±1.6) ℃水温下的感应流速、临界游泳速度、爆发游泳速度及持续与耐久游泳能力。结果显示,斑重唇鱼感应流速为(0.18±0.02)m/s,相对感应流速为(1.40±0.23) BL/s (BL为体长);临界游泳速度为(1.02±0.15) m/s,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为(8.58±1.65) BL/s;爆发游泳速度为(1.39±0.17) m/s,相对爆发游泳速度为(10.92±1.86) BL/s;最大持续游泳速度为0.87 m/s,最大耐久游泳速度为1.37 m/s,与平均爆发游泳速度相近。其持续游泳时间与流速呈负相关(${\rm lg}T = - 5.136{{X}} + 8.504$)。当以斑重唇鱼为主要过鱼对象时,建议为吸引鱼类进入鱼道,进口流速设计为1.02~1.39 m/s,休息池主流设计为0.20~1.02 m/s,鱼道竖缝处流速宜低于0.85 m/s。鱼道长度为1 000 m时,鱼道内平均水流速度应低于0.78 m/s。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木扎提河流域鱼类游泳能力研究提供参考,对保护日益减少的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05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遗传变异及地理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游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tugarinae)为黑龙江水系中国境内茴鱼属(Thymallus)新纪录种,也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乌苏里江(WS)、黑龙江上游的呼玛河(HM)和额木尔河(EM)3个下游黑龙江茴鱼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化水平,并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依据.结果显示,WS、HM和EM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8.1、14.4,和11.7,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816 5、0.807 2和0.818 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91 3、0.805 3和0.757 7,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16和7.遗传多样性水平以WS最高,HM次之,EM最低,在地理上呈现出由黑龙江下游至上游逐渐下降的趋势.3个种群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不均衡(P<0.01),WS与HM、EM的遗传距离(Ds)分别为0.609 3、0.635 7,遗传分化系数(Fst)分别为0.068 0和0.0827,HM与EM亲缘关系最近,Ds和Fst分别为0.221 2和0.035 6,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及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6.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93.6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之间.研究表明,黑龙江水系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地理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推测其独特的生活史特性及地理距离是导致种群间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乌苏里江种群和黑龙江上游种群(呼玛河、额木尔河)作为下游黑龙江茴鱼的2个独特进化单元,并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重唇鱼[Hemibarbus labeo(Pallas)]分布于全国各主要水系,是鸭绿江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乱捕、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唇鱼资源遭到破坏.研究其生殖生物学特征,可以了解其种群动态,对其种群保护和资源恢复有参考依据.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鸭绿江吉林江段对重唇鱼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卵径大小在0.8~1.7 mm之间,成熟卵径在1.3~1.5 mm之间,且卵径分布仅有此一个高峰;测定了鸭绿江重唇鱼的初次性成熟全长;全年性腺发育特征;卵巢组成、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通过肝脏指数和性腺指数的变化,分析鸭绿江重唇鱼性腺发育周期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以采自都柳江40尾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个体为样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粗唇都柳江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长度分别为1 118 bp、776~778 bp的粗唇Cyt b基因、Dloop序列。2段序列的碱基组成均为A+T的含量高于G+C的含量,但Cyt b基因碱基变异率(0.27%)显著低于D-loop的碱基变异率(3.34%~3.35%)。对粗唇D-loop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等的特征序列。都柳江粗唇40个个体Cyt b基因、D-loop序列中分别有3、20个多态位点,分别定义了4、10种单倍型。都柳江粗唇种群Cyt b基因和D-loop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46、0.000 13、0.150和0.404、0.003 17、2.444。都柳江粗唇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开展该种鱼类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利用55对微卫星引物对珠江和海南长臀基因组DNA进行了扩增,有23对能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有11对在珠江长臀中表现多态性,9对在海南长臀中表现多态。这些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在2~4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2.91个。结果显示:珠江长臀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是0.45,平均期望杂合度(He)是0.4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77;海南长臀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是0.58、0.5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26。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875、遗传距离为0.133。  相似文献   

20.
李尽梅 《水利渔业》2006,26(6):109-110
伊犁河是国际河流,是我国北方淡水鱼类原种、良种收集、选育、推广的重要基因库之一。裸腹鲟、银色弓鱼、伊犁弓鱼、短头鲃、新疆裸重唇鱼、斑重唇鱼已列入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裸腹鲟是我国8种鲟鱼之一,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属于珍稀鱼类。简述了伊犁河渔政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渔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