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蛋白质电泳指纹图谱对烟草品种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检测了七种同工酶的酶谱图式,从中筛选出酯酶(EST)同工酶进一步作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EST的PAGE酶谱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各品种之间差显著,多态性酶带点80%。EST的PAGE酶谱可作为 草10个品种鉴定的同工酶指纹图谱。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到的烟草8个品种种子水溶蛋白的SDS-PAGE和等电聚焦PAGE(IEF-PAGE)图谱分辨率高、重复性强,其多态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小麦主栽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 万亩) 以上的40 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6 条酯酶同工酶酶带中有7 条酶带呈现多态性,其余9 条酶带在所有供试品种中无差异,为四川栽培小麦品种的基本带。40 个小麦品种具有7 种酯酶酶谱,其中32 个品种具有完全相同的酶谱,该酶谱为四川主栽小麦品种的优势酶谱。另外,8 个品种具有6 种酶谱类型,表明这些品种在同工酶水平上的分子特异性,可以作为这些品种鉴定的同工酶指纹。  相似文献   

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芥菜(Brassica iuncea L.)不同类型品种和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芥菜不同类型品种在两种同工酶上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酸性磷酸酶同工酶还表现出一定规律性的差异。在杂合子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杂种酶带”表现,而酸性磷酸酶同工酶有“杂种酶带”出现,且杂合子酶谱表现随双亲的酶谱变异而有所不同。正反交酶谱表现无差别。可以认为,这两种酶的编码基因都是核基因。酸性磷酸酶同工酶可作为“特征酶”在芥菜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实践中利用。  相似文献   

4.
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在家禽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在家禽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主要指血型、同工酶和异型蛋白质等。它们在家禽育种上的应用途径大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研究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与家禽生产性能间的相关关系;(2)分析品种或品系的种群结构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3)研究血液蛋白质(酶)多态性与家禽抗病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工酶技术在黄伞分类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来源于不同地区的12个黄伞菌株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软件对各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电泳染色共检测出23条酶带,绝大多数菌株间同工酶图谱类型表现出差异。各菌株的酶带数目不同,分别为3—14条,其中相对迁移率(Rf)值为0.70的酶带为12个菌株所共有,Rf值为0.66的酶带为11个菌株共有,可以认为是黄伞的基础酶谱带;Pa1、Pa2、Pa3、Pa4、Pa5、Pa10、Pa11菌株之间酶谱差异非常大,多态性较强;Pa6、Pa7菌株酶带基本相同,亲缘关系非常近,具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可能为同种异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黄伞菌株间隶属度在(0.49,1.00),在0.64水平上可将12个菌株划分为3大类。[结论]酯酶同工酶可作为黄伞菌种质资源研究最有效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离子束诱变桑品种与亲本的同工酶和RAPD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RAPD技术对一离子束诱变品种及其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RAPD指纹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者间在同工酶酶谱及RAPD指纹上均存在差异,从分子水平上初步证实了育成的鸡变品种确为不同的变异类型,结合形态性状的调查结果推断此变异品种为一颇具潜力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对32个国内外西瓜品种(栽培、半栽培和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不同的品种类型、不同部位差异明显;用衰老部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生长活跃部位酯酶同工酶分析亲缘关系效果较好;亲缘关系相差愈远酶谱差异愈大,野生品种同工酶谱带数多干栽培品种,其中的28个有代表性品种根据老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聚成8个种类。  相似文献   

8.
唐雪峰  李建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271-9272,9278
[目的]了解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血液蛋白和同工酶的多态性研究进展及其在绵羊的亲子鉴定、品种起源、分化及亲缘关系、生产性能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表现在血液蛋白多态性和同工酶多态性研究上;其在绵羊的亲子鉴定、品种起源、分化及亲缘关系、与动物适应性关系、绵羊繁殖力、与生产性能的相关研究等的应用广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绵羊生化遗传多态性在绵羊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22个葡萄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了22个葡萄品种的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22个品种共电泳出6种过氧化物同工酶酶带,酶谱类型17种,表明POD同工酶酶谱不能将22个葡萄品种鉴别区分,每种过氧化酶酶谱类型具3~5条酶带;Rf为0.6089的酶带为22个葡萄品种共有的特征谱带;Rf为0.3333酶带,为感或中感霜霉病的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2978、0.2661和0.4455的酶带,为抗或中抗霜霉病品种的特征谱带;SPSS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可分为五大类群:第一、二类群为森田尼无核、无核8611等12个欧亚品种,表现感至中感霜霉病;第三、四、五类群为超藤、饭刚黑、巨峰等10个欧美杂交种,表现抗至中抗霜霉病。此结果与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相一致。用POD同工酶特征谱带鉴定葡萄品种抗感霜霉病类型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不能作为葡萄品种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梅花不同样本间亲缘关系的AFLP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AFLP技术初步研究20个梅花株系间的亲缘关系,19对选择性引物扩增出清晰的总位点数918个,其中多态性位点324个,占总位点数的35.29%。采用SAS类平均法聚类分析AFLP数据,λ值为0.9759时,将20个梅花株系分为4个类群。半野生种曲梗梅的多态性位点数最高,'多萼朱砂'、'复瓣小宫粉'等梅花品种次之。在类群Ⅳ中,具有明显亲缘关系的两组亲本及其杂交子代各自聚为一组,表明AFLP技术和聚类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梅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小宫粉'、'江南朱砂'和它们的子代亲缘关系密切,结果仍能区别其较小差异,这有助于解决梅花中存在的不同产地相同品种异名和同名而品种不同的问题。垂枝类梅花品种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或者遗传来源,支持枝姿作为梅花分类的重要形态特征,垂枝类品种属于梅花中比较进化的类群与其历史演化相吻合。本研究中所采用的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组合及所筛选的AFLP选择性引物对适合研究梅花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对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 Linnaeus)消化盲囊进行了5种酶(SOD、EST、MDH、ME、LDH)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个体的同工酶表达呈现多态现象,个体间酶带带型既有相一致的共同特征谱带,又有较多的变异.5种酶均可把样品大致区分为差异明显的2种或3种类型,而且酶谱类型与形态类型基本对应,同工酶表达上的多样性表明栉江珧种内在生化遗传上存在较大的变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该文简要介绍了梅花精神与梅州的关联,并从梅州古梅、新建梅花景点、梅州梅花的品类特点以及梅的副产品几个方面分析了梅州旅游的梅花资源。最后提出在梅州旅游中突显“梅”特色、创建“寻访古梅”旅游线路、建设观光梅园及举办梅花旅游节等设想。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综述了中国对梅花花色的研究。中国古代文献对梅花花色的直观记载提供了梅花花色进化的线索。中国近代在梅花品种分类和从观赏角度研究梅花时对梅花花色进行了详细记载。现在 ,红色花色已首先作为梅花花色研究的重点 ,已经鉴定‘南京红须’、‘南京红’花色色素花色苷的分子结构。梅花红色花色的产生可能是长期低温诱导自然选择的结果 ,而梅花红色花色除了吸引传粉者外 ,更重要的是强化梅花凌寒而开的能力。梅花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 ,主要栽培于江南。为了扩大梅的栽培范围 ,该试验通过栽培手段 ,进行了提高梅花抗寒性的探索性试验。试验采用高位嫁接技术 ,在北京选择多年生的山杏作为砧木 ,采用几个较抗寒的垂枝梅品种‘残雪’、‘单粉垂枝’、‘双碧垂枝’、‘骨红垂枝’、‘粉皮垂枝’、‘锦红垂枝’进行嫁接栽培。结果发现 ,高达 2m处的气温 ,明显高于低处 ,有利于抗寒越冬。采用抗寒砧木 ,进行高位嫁接 ,有助于提高抗寒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山西农大棉花远缘杂交育种组创育的异源四倍体亚比棉(A2A2G1G1)和栽培四倍体海岛棉(AADD)2为亲本杂交,组成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为材料,对其亲本及杂种F1的三种器官(叶片、叶柄、花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亲本有各自的特定酶带。(2)杂种F1的酶谱是双亲的不完全互补型,即杂种酶带均来自双亲(包括父母共有的,母本或父本特有的),酶带的一部分。(3)同种棉属在不同的器官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叶柄酶谱最为丰富,清晰;叶片次之,花器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6.
川茶花品种间亲缘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了川茶花19个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从19个品种中分离出20条酶带。其中Px2,3,10,17等4条酶带构成了川茶花的基本酶谱。按Px8,9,10,11等4条酶带的不同组合形式,将19个品种划分为5种同工酶表型;同一表型品种的花型、花色不一定相同,即同工酶表型与园艺分类存在着交叉现象,认为在川茶花的系统发育过程中,花型、花色的分化晚于同工酶表型分化,同工酶表型相同的品种间亲缘关系近,而花型、花色的差异不反应遗传差异。另外,在所测的19个品种之间,无两个完全相同的酶谱,这为川茶花品种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32份栽培桔梗种质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共显示17条不同的酶带,共呈现16个酶谱类型,其中,12个为对应种质的特征酶谱。每份种质有5~9条酶带,不同种质酶谱及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A1、B1、B2、B3等4条酶带为共有带,具有种的特异性;7条(A2、A3、A4、C2、C4、C5、D3)酶带为特异性酶带,其中白花桔梗有2条特征酶带(A2、C2)。为桔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遗传育种提供了一种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梅花采后衰老的内源激素调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瓶插实验、GC及ELISA检测证实,STS及6 BA可有效抑制梅花脱落及乙烯释放,间接表明梅花脱落与乙烯有关.动态测定还表明,乙烯及IAA是调节梅花脱落衰老的重要因子.在离体及连体梅花中,ABA分别在开放期前后参与了衰老调节.CTK匮乏导致梅花衰老,其外源应用可抑制乙烯生成及梅花脱落,因此CTK是梅花延衰的主要因子.GA仅有利于促进梅花绽开率,而并非为其延衰因子.根据上述结果,制定了切花梅科学的保鲜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棉花半配合生殖材料VSG - 1× 1 6 0 1和VSG - 1×粉花无毒两个组合的花蕾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 ,在PI区内F1代各种分离类型材料酶谱具明显差异 ,并表明酶带数目与染色体倍数性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随着染色体数目的增加 ,酶带数目有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让幸福梅林的二梅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在简要分析幸福梅林的梅文化和二梅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使幸福梅林“二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加强规划,获取政府支持;通过办节办会、特色餐饮、促销代销二梅产品的方式加强宣传,建立特色旅游品牌;加快二梅配置和景点建设;走“科研+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就近开拓市场、针对性的开展外销;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用梅花精神探索和开拓二梅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