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慈溪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建设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慈溪环杭州湾立地条件,在分析三年来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建设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得出了适合慈溪泥质滩涂绿化的土壤改良、树种选择、树种组合较优的方法,为大面积开展环杭州湾生态绿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慈溪开发区(杭州湾新区)建于滨海滩涂地,土壤盐碱化严重。本文详细阐述了开发区从北京引种并筛选适合浙东沿海地区栽种的抗盐碱绿化苗木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3.
滨海盐碱地客土绿化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滨海盐碱地分布的重要地带,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浅,绿化难度大,资金投入大,但每年约10%的绿化面积因设计、施工原因造成苗木成活率低、土壤次生盐碱化、景观效果差。为此,笔者在对东营、滨州城区绿化技术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在盐碱地绿化在隔离层设计及施工、苗木选择及种植等方面提出滨海盐碱地绿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地区,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大,绿化困难。多年来,该区的园林绿化,一直采取下铺隔离层,设置排水暗管,上客土,乔、灌、草、花相结合的综合隔盐改土栽培措施,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由于使用的大量客土多从60km之外的广饶南部、青州等地...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海涂造林后土壤盐分和水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湾地区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区域,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且常有台风、海雾等不良天气发生;但有林地面积较少,生态环境较脆弱.杭州湾有大面积围垦海涂,由于土壤为盐碱土,以前以种植棉花等1年生作物为主或为野生芦苇,特别是刚围垦不久的海涂,绿化难度较大,绿化面积很小.近年来,随着建设生态省和打造"绿色浙江"重大决策的出台,全省绿化面积迅速扩大,海涂盐碱地绿化也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就我国北方滨海盐土土壤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和过去所采取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进行了简单地阐述和回顾,进一步分析了目前在这一类型区造林绿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及解决途径;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在滨海盐渍土壤上实施微型绿化工程的思路,具体介绍了在滨海盐土土壤上实施微型绿化所采取的简易工程和适宜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杭州湾滨海生态绿地小气候效应的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生态绿地植物生长季节可提高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为85.25%)明显高于无林荒地(平均为80.32%);滨海生态绿地的冠层截留效应明显,林冠层全年截留降水量为226.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16.92%;滨海绿地全年月平均大气压的变化呈 S 形,树木在生长季节内有降低大气压的作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有增加大气压的作用;滨海生态绿地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绿地内可降低风速约75.94%,防风能力较强,降低风速的效率为67.42%;滨海绿地对改变风向也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覆盖用量与这些土壤肥力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显著增加,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改良效果。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提高城市土壤质量、降低绿地养护费用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料和秸秆还田可以改善滨海盐土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密度、pH值和盐分含量,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研究得出,秸秆施用量为3 600 kg/hm2及有机肥施用量为1200~3 600 kg/hm2时,对滨海盐土结构、盐分及pH等理化性质的综合改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滨海滩涂湿地是提高“蓝碳”碳汇、补偿碳排放的重要空间资源。为研究滨海滩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在河北南大港滩涂湿地内设置采样地,对不同湿地类型、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8.03±3.39 g/kg,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有一定差异,内陆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沿海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表现为芦苇群落>莎草群落>碱蓬群落>金鱼藻群落>光滩地。南大港滩涂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与土壤碳含量分布相似,土壤结构、地表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分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AboutSoilErosionandSoilandWaterLossZhangHongjiangCOlleg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n,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Beiji1ig100083,P.R...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分包括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土壤渗漏3个方面的内容,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本次研究力求验证这3方面与土壤含水量的一种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研究区6种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化作用强度的定量研究,探讨土壤生化作用强度与土壤退化程度的关系及土壤退化的内在原因,旨为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利用类型对土壤生化作用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影响水平,不同利用类型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生化作用之间的相关性与生化作用强度一样可表征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壤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深整地空白处的土壤含水率较对照空白处提高0.46个百分点;深整地较浅整地土壤垂直温度变化小,在0~70 cm范围内,每深10 cm,浅整地地温下降1.0 ℃,而深整地的下降0.9 ℃;深整地较一般整地土壤容重减小11%,土壤孔隙度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整地深度以50~60 cm为宜,这有助于降低造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土壤动物在矿区废弃地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壤动物与土壤质量息息相关,成为土壤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综述了土壤动物活动对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对矿区废弃地环境的响应和指示作用等的研究进展,旨在加深对土壤动物的了解,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健全生态指标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土壤-植被系统及其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分析土壤健康概念与内涵、土壤-植被系统的组成与边界的基础上, 着重从植被类型与特征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健康、化学健康和生物健康3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贵州黔南州林地土壤养分分析及资产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地黔南州林地土壤养分的定量分析探讨黔南地区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养分价值,旨为科学评价林地土壤养分价值,为科学营林、合理利用森林土壤资源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壤养分的含量不同;有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无林地土壤;土壤养分总量针阔混交林高于阔叶林,阔叶林高于针叶林;林地土壤营养物质的总储量为7277.59万t,相当于14581.05万t标准化肥,价值为472.19亿元。  相似文献   

19.
压实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娜  王立海 《森林工程》2010,26(1):7-11
概述国内外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压实的研究成果,压实主要造成土壤容重和机械阻力增加,土壤通气性、持水性和渗透性降低,土壤内化学元素吸收受到限制,进而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同时压实还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表面CO2释放速率,并分析减轻土壤压实的方法和土壤压实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张力计法测定了毛乌素沙地低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用θ=aψ-b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了各层次土壤的持水和供水能力.结果显示0~20 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差,但供水能力最强,40~60 cm的土壤持水能力最强,供水能力一般;当土壤吸力达到0.06~0.08 MPa,即土壤容积含水率在1%~3%时,比水容量就已达到了10-1级,标志着土壤水分处于难效水阶段,植物利用比较困难;在室内采用环刀法测定了沙地土壤水分的入渗率,结果显示有植被覆盖的试验区的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都比无植被覆盖的对照区大,说明该地区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