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 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试剂"M"和PBO对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为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应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以盛果期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对象,在其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测定其脱萼率、坐果率及部分果实品质指标。【结果】喷施不同浓度的复合试剂"M"和PBO均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脱萼率和坐果率,改善了果实品质,其中M1试剂的效果最显著,其脱萼率、花朵坐果率分别为83.3%和11.7%,比CK(对照)分别高42.1%和4.8%,比PBO处理分别高18.4%和2.6%;M1处理的果实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也均最高,极显著高于PBO处理,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反而最低;与CK相比,PBO和M1处理均明显提高香梨果实VC含量、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降低单宁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M1处理的果实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PBO处理,果糖含量显著高于PBO处理,单宁含量反而显著低于PBO处理,其它果实品质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盛花期喷施复合试剂M1,能够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脱萼率、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在库尔勒香梨高产优质生产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库尔勒香梨(Pyrus brestschneideri Rehd.)生产中的施用效果,该田间试验以20 a树龄库尔勒香梨为研究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增效醚,包含细胞分裂素BA与生长素衍生物ORE)、PP333(15%多效唑)和复硝酚钠对库尔勒香梨果实产量及内外部品质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清水及空白喷施处理,共计17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显著提高库尔勒香梨产量,可以降低果皮厚度、果实硬度、果实总酸含量,还可以提高果实脱萼率、红晕果率、果实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以喷施PBO 300倍液效果最佳。与对照处理相比,喷施PBO 300倍液处理的库尔勒香梨产量、红晕果率、脱萼果率及果实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63.41%、42.01%、38.97%和22.22%,而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及果实总酸含量分别降低了26.44%、13.42%和31.3%。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库尔勒香梨主干形栽培的高产增收,选择PBO、赤霉素、PP333这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浓度于盛花期对库尔勒香梨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盛花期喷施PBO 300倍液、100 mg/L赤霉素和80 mg/L赤霉素+0.1%硼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且80 mg/L赤霉素+0.1%硼处理效果最好,喷施10 mg/L赤霉素+0.1%硼和200 mg/L PP333则降低了坐果率;喷施PBO 300倍液、10 mg/L赤霉素+0.1%硼和200 mg/L PP333有利于提高脱萼果率,且对提高库尔勒香梨单果重作用显著;喷施200 mg/L PP333可以有效改变梨果果形指数,且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柄的伸长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冠层结构以及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差异,为库尔勒香梨树形的评价与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LAI-2200冠层分析仪对水平棚架形、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库尔勒香梨的冠层结构、产量、品质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水平棚架形库尔勒香梨的叶面积指数最大;疏散分层形总枝量最高,与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相比,分别高出25.4;、13.8;,而水平棚架形总枝量最低.不同树形产量存在差异,3种树形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大小排序为水平棚架形>自然开心形>疏散分层形.水平棚架形特级果率最高,与疏散分层形相比,提高了18.5;.3种树形脱萼果率、宿萼果率、凸顶果率差异极显著(P>0.01),水平棚架形脱萼果率最高.自然开心形和水平棚架形的脱萼果率与疏散分层形相比,分别提高了41.6;、23.3;.水平棚架形L值、b值最大,但其a值最小,自然开心形a值最大.水平棚架形与自然开心形的可滴定酸和VC存在显著差异,其可滴定酸和VC均高于自然开心形.自然开心形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固酸比、糖酸比均最高,而硬度、可滴定酸最低.[结论]库尔勒香梨3种树形中,水平棚架形叶面积指数最大,疏散分层形次之.3种树形枝量差异较大,疏散分层形的总枝量最高,与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相比,分别高出25.4;、13.8;.不同树形的产量存在差异,水平棚架形产量比疏散分层形高12.8;.水平棚架形优等果率和脱萼果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树形,与疏散分层形相比,分别高出18.5;、14.8;.水平棚架形和自然开心形果实内在品质较优且差异较小,而疏散分层形内在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6.
为库尔勒香梨主干形栽培的高产增收,选择PBO、赤霉素、PP333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置不同浓度对库尔勒香梨进行盛花期处理。结果表明:(1)盛花期喷施PBO300倍液、100mg/L赤霉素和80mg/L赤霉素+0.1%硼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坐果率且80mg/L赤霉素+0.1%硼的喷施效果最好,喷施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则降低了坐果率。(2)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有利于脱萼果率的提高。(3)PBO300倍液、10mg/L赤霉素+0.1%硼和PP333200mg/L对提高库尔勒香梨单果重作用显著。(4)喷施PP333200mg/L可以有效改变梨果果形指数。(5)喷施PP333200mg/L对抑制库尔勒香梨果柄的生长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父本品种授粉对库尔勒香梨及其芽变品种沙01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合理配置授粉树提高沙01果实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以库尔勒香梨和沙01为母本,采用不同品种花粉进行人工授粉试验。通过测定果实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性状,观察其对坐果率和当年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授以单一父本对沙01的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无显著父本直感效应。授以混合花粉后,库尔勒香梨和沙01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显著增高。[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安排不同品种混栽有助于提高库尔勒香梨和沙01的果品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选用10个梨品种作为授粉品种,研究花粉直感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梨作为授粉品种坐果率最低,只有25.49%,用其他9个品种进行授粉的坐果率都在60%以上。以砀山梨、苹果梨和鸭梨作为授粉品种的库尔勒香梨的果个大、优等果的比率高,商品性明显好于其他7个授粉品种。果实内在品质的综合得分以巴梨作为授粉品种的为最高(达0.81),81-15-10、砀山梨次之(分别为0.73和0.44)。  相似文献   

9.
库尔勒香梨果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通过多年田间调查、试验处理及分析测定,结果显示库尔勒香梨没有代表果形,一般在近圆形、广卵形、椭圆形和纺锤形范围内变化,果形外观虽有不同,但品质风味无明显差异,突顶果不是生理病害现象.花期是决定果形变化的主要时期,树体幼果内源激素的分配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果形的决定因素.在花期喷施相关生长调节剂可以人工诱导果形变化趋向,减少甚至消除突顶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坐果率、脱萼果率、果实形态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花至盛花期间喷施赤霉素(GA3)、PBO、多效唑(PP333)和脱落酸(ABA)均能提高库尔勒香梨的坐果率,喷施激动素(KT)、乙烯利(ETH)和吲哚丁酸(IBA)则降低了坐果率.PP333、PBO、KT和ETH处理的脱萼率极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的果实纵、横径都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GA3、PBO处理的果实纵、横径的生长略大于对照.在幼果期,GA3和ABA处理的果柄均极显著长于对照.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间伐改形对陇东成龄乔化密闭富士苹果园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16年生密闭红富士苹果园为研究对象,对隔株间伐改形和不间伐改形树体枝类组成、花芽形成、质量和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改形后长枝和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减少5.97、5.88百分点;短枝占比率和优质短枝占比率比不间伐改形分别增加11.85、24.97百分点;顶花芽量比不间伐改形提高35.4%;花芽坐果率比不间伐改形提高23.4百分点;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分别比不间伐改形分别提高16.7%、17.3%;着色面积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不间伐改形提高12.3,1.03百分点。间伐改形后花芽在冠层中的立体空间分布均衡,有效改善了不间伐改形树体花芽外移和上移现象。可见,间伐改形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密闭果园枝量繁多、树形紊乱等问题,还可有效改善枝条组成比例,提高花芽质量及坐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平欧杂交榛84-1品系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花果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枝条营养对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平欧杂交榛品系84-1树体不同部位不同枝长的1年生枝条的枝长、基部直径、顶端直径进行测量,统计其雌花芽和雄花序数量,对各类枝条着生果实进行外观品质和内含物测定。结果表明:84-1品系的产量75%来自长枝,上部枝条的产量是下部枝条产量的2倍;树体上部着生果实的单粒质量、果仁质量、果壳厚度、粗脂肪、粗蛋白、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树体下部的;上部中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8.79 cm,基部(直径)/顶端(直径)的比值最小(2.48),萌发的雌花芽比例最高(47.47%),从枝条末端到枝条顶梢均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佳;下部长枝着生单位果序所需枝条长度为10.25 cm,萌发雌花芽比例最低(32.01%),其枝条营养和果实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13.
用果树促控剂PBO代替苹果传统的花果促控手段,可达到安全、稳定、优质和高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花前喷施PBO可明显提高苹果树坐果率;6 ̄7月份喷施PBO,叶片光合作用增强,中短果枝及叶丛枝数量增加明显;平均单果重提高了59%;果型高桩,色泽亮丽美观,固形物含量、果型指数、果实硬度、优果率均有明显提高;果实着色比对照提早20 ̄25 d,耐贮性增强,商品性和货架期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并分析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的留芽量,为梅鹿辄葡萄生产上留果方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6年生‘梅鹿辄’为材料,设置‘厂’形树形,对其结果母枝距离按照4、6、8 cm控制处理,在果实生长发育期测定各处理下枝条及髓心粗度、果实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测定产量和果实总酚、黄酮、花青素、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留芽量对‘厂’形梅鹿辄葡萄生长、产量及品质均有影响,枝条纵横径以6 cm处理最粗,髓心直径则以8 cm处理较小,第4节节间长度以6 cm处理最短、8 cm处理最长。产量随着留芽间距的增大而下降,穗重随留芽间距的增大而略有增加,粒重差异不大。果实酚类物质、单宁和花青素含量以8 cm留芽间距处理最高,黄酮含量以6 cm处理最高。6 cm处理产量适中,8 cm产量和果实品质均较佳。【结论】 ‘厂’形梅鹿辄葡萄在留芽间距8 cm处理下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5.
休眠期曙光油桃芽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渗透性在落叶果树休眠中的作用,为休眠的人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曙光油桃的花芽和叶芽为材料,研究油桃芽体休眠期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2月31日曙光油桃花芽、叶芽的萌芽率分别是54.52%、55.23%,表明其自然休眠已经解除。休眠期油桃芽体的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11月6日之前,花芽和叶芽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6日以后,随着外界低温的来临,芽体进入休眠状态,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呈迅速升高趋势,并都稳定在较高水平。[结论]诱导芽体休眠时,芽体膜透性变化与其休眠关系密切,芽体休眠后,膜透性大而稳,说明芽体对低温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朱凤云  杨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491-449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叶面肥PBO在杏树上的增产效果。[方法]2004~2007年于杏树花前1周、新梢长出7~8片叶、6月初、7月中旬各喷施1次150~300倍液的PBO,喷洒清水为对照。[结果]与不喷施PBO对照比较,喷施4次PBO的杏树,4年平均短果枝率比对照提高25.1个百分点,成花率提高34.4个百分点,坐果率提高21.0个百分点,单果重提高18.8 g,优质果率提高15.9个百分点;4年平均每株产量提高7.86 kg,平均每公顷产量提高12 900 kg,增产260.8%,增产效果显著。[结论]杏树喷施PBO可抑制新梢的旺长,增加贮藏营养积累,增强保水力,提高短果枝率比例,促进花芽分化和形成,提高成花率、坐果率和单果重,是取代环剥、扭梢和多效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及形态的影响.[方法]2008年4月,不同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9月测定不同处理的香梨品质及形态指标.[结果]初花期喷施PBO、萘乙酸(NAA)均能提高香梨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而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激动素(KT)均使果实单果重降低,硬度增加.花期多效唑(PP333)处理使果实的单果重、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降低,乙烯利(ETH)单果重降低,ABA处理的固酸比高于对照.除了初花期赤霉素(GA3)处理的果型指数显著大于对照外,花期各处理的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的核横比和核纵比基本上高于对照.[结论]初花至盛花期喷施PBO和NAA对提高香梨的品质及降低果型指数和果柄长度效果较好,落花期各处理虽能降低香梨的果型指数,但在提高香梨品质方面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抵御春季低温冻害,提高核桃的稳产性(年际间),在山西隰县采用定株定枝观察方法,开展了春季低温冻害对核桃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混合芽+叶芽和雄花芽避低温冻害性不同,但各品种混合芽+叶芽、雄花芽死亡率均值表现为雄花芽>混合芽+叶芽;春季低温冻害对树体不同部位枝组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雌花座果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树冠新枝率;不同品种间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为副芽枝率>结果枝率>开雌花枝条率>枝条座果率>雌花座果率>树冠新枝率。该项研究为吕梁山低山丘陵区核桃抵御春季低温冻害、实现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轮台白杏’Armeniaca vulgaris ‘Luntaibaixing’与26个新疆杏品种进行正反交,探讨不同品种授粉对‘轮台白杏’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均提高了‘轮台白杏’坐果率,以‘卡巴克胡安娜’‘Kabakehuanna’,‘伊犁阿克玉吕克’‘Yiliakeyulvke’,‘特尔湾玉吕克’‘Teerwanyulvke’等品种效果为佳,但反交中经‘轮台白杏’授粉,仅有‘库车白杏’‘Kuchebaixing’等8个品种的坐果率有所增加,其余品种坐果率则低于自然授粉;与自然授粉所得果实比较,‘轮台白杏’的单果质量、果核质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总糖均受授粉品种影响,其中‘早熟胡安娜’‘Zaoshuhuanna’,‘阿克达拉孜’‘Akedalazi’,‘阿克阿依’‘Akeayi’等品种授粉后果实维生素C极显著降低(P<0.01),‘阿克阿依’,‘贾格达玛依桑’‘Jiagedamayisang’,‘米录’‘Milu’等品种授粉后可滴定酸极显著提高(P<0.01);果形指数受授粉品种影响较少,仅‘库车白杏’,‘卡拉胡安娜’‘Kalahuanna’授粉对‘轮台白杏’果形指数有极显著影响,‘大果胡安娜’‘Daguohuanna’等5个品种授粉为显著降低(P<0.05);综合坐果率考虑,‘卡巴克胡安娜’,‘早熟胡安娜’,‘伊犁阿克玉吕克’适于做‘轮台白杏’授粉树。不同品种授粉对‘轮台白杏’坐果及果实品质存在效果差异,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父本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表5参10  相似文献   

20.
花芽分化是果树产量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伴随着树体碳素的复杂转运过程,了解龙眼花芽分化过程中碳素变化对于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进行花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就正造及反季节龙眼成花过程中各效应部位的糖分及淀粉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造及反季节龙眼花芽分化过程中在碳素累积及转化方面存在差异,正造龙眼顶芽糖分及淀粉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后期除叶芽淀粉外均有降低趋势,而反季节龙眼顶芽在花芽分化后期不降反升,总糖含量由花芽分化前7d的15.43 mg/g上升至花芽分化后7d的31.38 mg/g;淀粉含量也由花芽分化前7d的5.42 mg/g上升至8.31mg/g。这可能与花芽分化所处的外部环境有关,也可能是氯酸钾打破了树体原有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