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了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系藜麦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上游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及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此3个关键酶的活性以及种子内黄酮含量和清除DPPH·能力,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内黄酮合成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干旱胁迫增加,三种酶活性均成先增后降趋势,但不同酶之间存在差异,PAL和4CL在5%PEG胁迫下达到最大,藜麦品系NK1、NK2和NK5的C4H活性在10%PEG时达到最大,但NK3和NK4在5%PEG胁迫下达到最大;在CK和5%PEG胁迫下藜麦品系NK3的3种酶活性较高,但在10%PEG和15%PEG胁迫下酶活性迅速降低。(2)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各品系藜麦种子内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CK和5%PEG胁迫下,藜麦品系NK3种子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94 mg/g和3.61 mg/g,在10%PEG和15%PEG胁迫下,NK5种子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2.92 mg/g和2.66 mg/g。(3)抗氧化试验表明,各品系藜麦种子内黄酮对DPPH·的清除率在5%PEG胁迫处理时达到最大,NK1、NK2、NK3、NK4和NK5清除率分别是88.52%、87.65%、90.36%、86.53%和89.38%,其中NK3 IC50(半抑制浓度)最大为9.871μg/mL。本研究结果为理解藜麦体内黄酮合成体系和抗氧化剂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亚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处理亚麻幼苗,测定了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保护酶SOD、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脯氨酸出现了大量积累的现象。两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不同,5%、10%PEG处理的SOD活性在胁迫初期大幅度升高之后不断下降,15%处理呈缓慢上升趋势。POD活性大体上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其中15%处理的POD活性变化波动较大。从本实验可以看出,亚麻幼苗对干旱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藜麦种子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处理条件,本试验以‘忻藜1号’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与营养土育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EMS浓度(0, 1.4%, 1.6%, 1.8%, 2.0%)和不同时间(50, 100, 150,200 min)诱变处理下,藜麦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藜麦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随着EMS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且差异显著。当EMS浓度为1.8%、处理时间为200 min时,藜麦发芽率和出苗率最接近半致死量。(2)藜麦叶片中脯氨酸(Pro)含量,随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先升后降;随着EMS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藜麦叶片中MDA含量总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EMS浓度为2.0%时,藜麦叶片中MDA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3)随EMS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藜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由此可得,EMS诱变藜麦最佳浓度与处理时间为1.8%...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纤维素基水凝胶处理下藜麦盐碱胁迫及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特性,以藜麦品种津藜 1 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对不同盐碱胁迫下(300mmol/L NaCl、200mmol/L Na2SO4、200mmol/L NaHCO3 和 200mmol/L Na2CO3)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鲜重的影响和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对干旱胁迫下藜麦幼苗根长、株高、根冠比以及叶片叶绿素、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纤维素基水凝胶浸种 2h 处理,增加了盐碱胁迫下藜麦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在土壤中施用纤维素基水凝胶后,增加了藜麦幼苗的根长和株高、降低了幼苗根冠比,提高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纤维素基水凝胶能够有效改善盐碱胁迫和干旱胁迫下藜麦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抗氧化特性的影响,设置对照处理和干旱锻炼处理,在一心一叶时用PEG6000营养液进行干旱锻炼,之后恢复霍格兰氏全营养液,在三叶一心时分别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观测幼叶中与抗氧化特性相关物质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随干旱程度及胁迫时间的增加,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不同程度的减小,MDA、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相比,干旱锻炼后叶片SOD、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及降低程度较小,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程度较大,MDA升高程度较小;不同干旱程度下,25%PEG6000胁迫下干旱锻炼小麦的抗氧化能力较35%PEG6000胁迫下较高.由此说明,小麦经过一定浓度的干旱锻炼能够明显增强其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幼苗期的生长,也为小麦的抗逆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用含有5种不同质量分数PEG-6000的1/2 Hoagland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杠柳种子萌发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POD活性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低质量分数PEG能够刺激诱导自由基清除系统中POD活性的增加;MDA含量随PEG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长,说明干旱胁迫程度增加使种子内活性氧的量增加,膜质过氧化程度随之增加,产物MDA含量升高;在PEG质量分数为25%时,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干旱胁迫增加到一定程度时,POD活性会受到抑制,活性氧的量增加,膜的受损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H2O2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1,(5)
为探索水分胁迫对千金子种子萌发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在6个水分处理下对千金子种子进行砂上发芽试验,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水分增加,千金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胚根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胚芽长逐渐增长,胚根/胚芽比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的趋势。发芽率和发芽势在T 3处理下达到最高,胚根长在T 4达到最大,胚芽长在T 6达到最大,胚根/胚芽比在T 1达到最高。千金子种子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SOD和POD活性随水分增加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均在T 3处理下达到最小值。任意两水分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差异显著(p0.05),T 1和T 5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种子的发芽;淹水胁迫也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在应对水分胁迫时,种子的生理生化响应主要与合成较多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与较高的SOD和P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了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思茅松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0%(对照)、5%、10%、15%)的PEG-6000处理种子,分析不同处理下思茅松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幼苗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渗透调节物质与保护酶活性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思茅松萌发幼苗胚根长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胚轴长度则呈下降趋势.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PEG-6000浓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则呈先少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胚根逐渐增加,胚轴生长变慢,力求减少水分消耗,适应干旱生境.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荞麦品种为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荞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SOD、POD与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与其他荞麦品种相比,西农9976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SOD、POD与CAT活性峰值最大,且活性最高值出现时间最晚,后期维持较高的酶活性,同时具有较低的MDA含量.  相似文献   

12.
干旱胁迫下水杨酸浸种对小麦萌发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品种周麦22为材料,用10%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了不同浓度水杨酸(S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萌发期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萌发期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OD、CAT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不同浓度的SA浸种均提高了SOD、POD、CAT活性,在0.6 mmol/L和0.8 mmol/L浓度的SA处理下,SOD、POD、CAT活性增加幅度高于其他组。本研究可为SA在小麦的抗旱应用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外源SO2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SO2(0,0.5,1,1.5,2,2.5 mmol/L)处理紫苏种子,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5 mmol/L时达到最大;叶绿素含量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DA含量、PPO活性则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5 mmol/L时到达最低。实验表明用1.5 mmol/L浓度的外源SO2处理紫苏种子有利于其萌发和生长,可以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淑梅  董丽平  王付娟 《种子》2016,(10):99-101
以聚乙二醇(PEG-6000)不同质量浓度的溶液作渗透液来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大麦种子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发芽指标及根长、苗长及MDA、POD和SOD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麦种子的发芽指标均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MDA含量则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OD和SOD活性则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种子》2020,(9)
以牛大力种子胚根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含量,POD、SOD活力等生理指标,研究盐胁迫及外源SNP对盐胁迫下牛大力胚根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浓度由0到50 mmol·L~(-1)时,牛大力胚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而随着盐浓度升高,各指标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牛大力胚根丙二醛含量随着盐浓度增大呈上升趋势;牛大力胚根SOD和POD活力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添加外源SNP浓度由0到40 μmol·L~(-1)时能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随着外源SNP浓度增加,各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添加外源SNP浓度由0到40 μmol·L~(-1)时牛大力胚根丙二醛含量下降,随着SNP浓度增大丙二醛呈上升趋势;牛大力胚根SOD和POD活力随着外源SNP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本试验表明,盐胁迫对牛大力胚根生理指标有一定影响,适量添加外源SNP能缓解盐胁迫对牛大力胚根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Cd2+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Cd2+对辣椒种子发芽率、胚根与胚轴生长、MDA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0 mg/L)能提高辣椒种子发芽率,促进辣椒胚根、胚轴生长,诱导萌发幼苗SOD、POD、CAT酶活性提高,降低MDA含量.较高浓度Cd2+(≥20mg/L)降低辣椒种子发芽率,抑制辣椒胚根、胚轴生长,抑制萌发幼苗SOD、CAT酶活性,增加MDA含量.  相似文献   

17.
张二芳  李元圆  郝旺林 《种子》2022,(12):93-97+105
以芫荽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9%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mg/L)的甜菜碱(GB)对芫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未加PEG和GB的蒸馏水组为空白对照(ck),以只添加PEG未添加GB的为条件对照(CH)。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PEG模拟干旱胁迫下,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下降,幼苗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増高,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与CH组相比,随外源GB浓度的增高,芫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先增高后降低,芫荽幼苗叶绿素含量、POD、CAT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其中20 mg/L的GB对PEG胁迫下芫荽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的缓解效果最显著,显著提高了芫荽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对叶底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叶底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叶底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度和幼苗的高度下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铬胁迫下三种基因型小麦萌发和抗氧化酶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3种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新麦19、矮抗58和豫麦18),对其进行萌发期不同浓度Cr2(SO4)3胁迫处理.研究幼苗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叶绿素、根系活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Cr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均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同一浓度Cr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和芽长均表现为新麦19>矮抗58>豫麦18,根长为豫麦18>新麦19>矮抗58;150 mg/L的Cr胁迫下,小麦幼芽叶绿素含量、幼根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随Cr浓度的升高,幼芽SOD、POD活性升高;SOD、POD活性在新麦19中变幅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白刺花抗旱性的生理效应,为其在喀斯特干旱地区的生态复原与重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研究运用不相同的浓度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0%,5%,10%,15%,20%)模拟干旱胁迫,通过生理指标萌发率、电导率、POD、CAT、α-淀粉酶,研究干旱胁迫下对白刺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干旱胁迫下,白刺花种子有类似的发芽势,但白刺花种子萌发率在中浓度干旱处理明显高于重浓度干旱和零干旱处理。重浓度(20%PEG)干旱胁迫处理使白刺花种子萌发起始时间比零干旱和中浓度干旱胁迫处理要迟;而抗氧化酶POD、CAT对于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与对照组相比,中度(10%PEG,15%PEG)处理使白刺花种子POD、CAT活性增强,而重浓度20%PEG干旱胁迫处理对于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在低浓度PEG胁迫下,白刺花种子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提高浓度和长时间的处理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