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播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的播期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高丹草Sorghum vulgare品种晋草1号进行了春播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晋草1号具有明显播期效应.播期能对高丹草产草量和粗蛋白产量产生明显影响.4月15日播种鲜、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最高,4月22日播种鲜、干草产量较高;4月15日和4月22日播种出苗时间较短;株高、小区茎数、鲜干比不同播期情况下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4月15-22日为春播的最佳播期.适期播种情况下,如果加强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并且及时刈割,最后1次刈割时期适当后延至10月10日,晋草1号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能完成3茬草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甘引1号黑麦在高寒地区的最佳栽培模式,在天祝县松山镇进行了甘引1号黑麦不同播期试验,记载了甘引1号黑麦的物候期,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结果表明:4月17日播种,由于气温较低,甘引1号黑麦出苗迟,草产量与种子产量均较低;4月27日与5月17日播种,甘引1号黑麦出苗正常,生育期短,草产量与种子产量均能得到高产;5月27日与6月9日播种,甘引1号黑麦种子不能成熟。  相似文献   

3.
草高粱佛草1号播种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高粱佛草1号在珠三角播种情况的研究,以筛选最佳播种期.以佛草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时间点进行播种,并对其生物产量和籽实产量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月30日播种时其生物产量较高,而于5月10日播种时其籽实产量较高,据此可认为应根据不同需求确定其适宜播种期.  相似文献   

4.
以梦龙燕麦为材料,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梦龙燕麦株高、分蘖数、茎叶比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梦龙燕麦在高寒地区生长良好,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表现优良。不同播期对梦龙燕麦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和草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随着播期的延迟其株高、分蘖数、茎叶比和草产量均有降低的趋势。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5月30日4个播期处理的两年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12 239、11 163、10 697、9 286kg/hm2,兼顾产量和品质综合分析,以4月30日播种最优,5月10日和5月20日较好,因此在川西北高寒地区应选择4月底至5月中上旬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种期对内蒙沙芦草种子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2004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育草站进行了4年播种期试验。从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每隔半月播种1次,观测不同时期播种对内蒙沙芦草当年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及对每年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最佳播种期。总结一个完整年度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3月底至10月底为可播种期;内蒙沙芦草的3个适播期为早春(土壤解冻~4月中)、夏秋(6月底~8月底)和冬初(10月底~土壤冻结)。在灌溉条件下,早春4月中以前播种,当年可以正常结实;夏秋雨季播种,易于抓苗保苗,翌年返青生长良好,种子产量高;冬初为最佳播种期,既有利于翌年早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正常结实,又可合理调配播种机具和人力,特别是可以避开当地春季风沙,保证播种安全。  相似文献   

6.
沙地生境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其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于2017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选择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3个紫花苜蓿品种,7月1日开始播种,每5天播种1期,共10个播期,分析播期、生产性能、越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植当年苜蓿播种越晚干草产量越低,骑士T干草产量在7月2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公农1号干草产量在7月16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擎天柱干草产量在7月1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随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株高、单枝条重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苜蓿越冬率从播期7月16日开始显著降低,公农1号在7月16日以前播种越冬率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P<0.05);播种翌年第1茬苜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2,3茬则无明显变化;苜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都随播期的推迟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苜蓿的株数逐渐降低。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播期为7月1日—7月16日。  相似文献   

7.
2001~2004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育草站进行了4年良繁播种期试验。从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每隔半月播种一次,观测不同时期播种对农牧老芒麦当年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及对每年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最佳播种期。一个完整年度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底至10月底为可播种期;农牧老芒麦的3个适播期为早春(土壤解冻至4月中)、夏秋(6月底至8月底)和冬初(10月底至土壤冻结)。在灌溉条件下,早春4月中旬前播种,当年可以正常结实;夏秋雨季播种,易于抓苗保苗,翌年返青生长良好,种子产量高;冬初为最佳播种期,既有利于翌年早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正常结实,又可合理调配播种机具和人力,特别是可以避开当地春季风沙,保证播种安全。  相似文献   

8.
2001~2004年在内蒙古正蓝旗育草站进行了4年良繁播种期试验。从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每隔半月播种一次.观测不同时期播种对农牧老芒麦当年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及对每年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最佳播种期。一个完整年度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底至10月底为可播种期;农牧老芒麦的3个适播期为早春(土壤解冻至4月中)、夏秋(6月底至8月底)和冬初(10月底至土壤冻结)。在灌溉条件下,早春4月中旬前播种.当年可以正常结实;夏秋雨季播种.易于抓苗保苗.翌年返青生长良好,种子产量高;冬初为最佳播种期,既有利于翌年早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正常结实.又可合理调配播种机具和人力.特别是可以避开当地春季风沙,保证播种安全。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冀西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L.)适宜的播种日期,本研究以青贮玉米‘德美亚1号’、‘院军1号’、‘巡天3号’、‘德美亚2号’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S1(5月2日)、S2(5月7日)、S3(5月12日)3个播期,开展播期试验,探究3个播期下青贮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株型适中、适合密植、生育期短,在5月7日播种,株高、茎粗最高,为208.95 cm,2.67 cm,叶面积指数为3.93,干草产量可达17.53 t·hm-2,相对饲用价值最高达159.7,草品质达国标二级;‘德美亚2号’秆矮、早熟、抗逆性好,在5月7日种植产量为17.24 t·hm-2,相对饲用价值达205.9,草品质达国标一级;‘院军1号’、‘巡天3号’含水量过高,不适宜制作青贮玉米。综上,‘德美亚1号’为最适宜在冀西北坝上农牧交错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播种期为5月7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种期对黔草4号鸭茅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黔草4号鸭茅在贵州气候条件下的最适宜播种期,开展了5个不同秋播期对其株高、鲜草产量、干鲜比和叶茎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州中海拔地区尽量提早播种不仅可使刈割次数增加,还可以提高鲜草产量,且干鲜比和叶茎比均较高;黔草4号鸭茅的最佳播种期在9月中旬,其鲜草产量可达75 000 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刈割株高对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产量的影响,对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了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饲苎1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风干物年产量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综合试验期间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中饲苎1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6日—4月20日阶段建议为125~135cm;4月21日—7月11日阶段建议为75~85cm;7月12日—8月27日阶段建议为85~95cm;8月28日—10月3日阶段建议为105~115cm。  相似文献   

12.
龙垦红2号是优质高产的红小豆,为更好发挥该品种增产潜力,本研究进行了播期、播种方式和密度对龙垦红2号的影响,结果表明,5月15日至5月20日为高产期,密度为15-18万株/公顷,双条播的播种方式最最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抓好播种质量1.播种期。山东棉区大田条件下,春棉可于4月15~25日播种;盐碱地棉田因地温回升慢,棉种吸水困难,可适当晚播,于4月25~30日播种;短季棉晚春播的播期一般应在5月20日前后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可于3月底  相似文献   

14.
播种期对普那菊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普那菊苣的播期试验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普那菊苣株高和产草量极显著下降,分别从202.1cm,64119.0kg/hm2下降到47cm,10552.5kg/hm2,降幅分别为0.4%~330.0%和50.12%~507.62%;播种期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从157d减少到135d,4月中旬以前播种能开花结实,但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而逐渐下降,5月3日以后播种不能完成整个生育周期,6月上旬以后播种不能正常抽苔拔节。故适当早播是提高普那菊苣产草量和种子产量的重要措施。结合贵州南部气候特点,其种植利用时间以2月中下旬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甘德高县寒地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其最佳播期,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4个播期(2020年5月23日、5月30日、6月6日、6月13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5月30日播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20022 kg/hm2,莫妮卡次之,为19835 kg/hm2,5月30日播种的陇燕3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5.57%.随着播期推迟,7个燕麦品种分蘖数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茎基直径逐渐减小.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在甘德县高寒地区,5月23日种植的青海444综合表现最优,其次是5月30日种植的青引2号.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分为干草产量高、干草产量低、粗蛋白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低4大类.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松嫩平原西部较为合适的播种时期,促进区域青贮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本研究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5个播种时期,即4月25日(T1)、5月2日(T2)、5月9日(T3)、5月16日(T4)和5月23日(T5)播种,比较分析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青贮玉米的生育期缩短,株高、茎秆粗度下降;叶片持绿性,单位面积鲜、干生物产量,籽粒与整株干物重比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T3>T4>T2>T1>T5。同时,随着播期的延后,青贮玉米单位重量鲜重对应的干物质积累量及粗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淀粉含量逐渐降低,灰分、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增加后下降。综合各项产量和品质指标,本试验条件下5月2日至5月16日播种可以获得较高饲用品质的青贮玉米,但在具体播种时间的选择上应结合青贮玉米采后高效加工环节需求,基于当地实际气象条件,尽可能避免播后干旱及低温等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确保高产群体质量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最佳播期,有效提升区域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抗寒性较强的燕麦品种华岭444,青永久409和陇燕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和播种期交互作用对甘肃高寒牧区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及其相互间的交互作用对燕麦的生产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燕麦品种的生育期有显著差异,播种量和播种期对3个燕麦品种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参试3个燕麦品种的株高差异较大,播种量和播种期,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株高有显著影响,随着播种量增大,株高逐渐降低;品种与播种量的交互作用对干草产量影响不显著,而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期、品种×播种量×播种期)对燕麦干草产量均有显著影响。选择适宜品种为青永久409燕麦,进行合理密植(225kg/hm2)和适时播种(5月10日),是获得较高草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呼伦贝尔地区栽培的复种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从发芽特征、物候期、生产性能、茎叶比、生长速率和营养品质6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本研究以综合产量和品质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选择的品种,筛选适应于试验区生产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燕麦品系3’发芽率、发芽势表现最好;不同燕麦品种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燕麦品系1’与‘香燕8号’成熟性晚于其他试验品种;生产性能方面,‘香燕13号’株高、生长速率和干草产量表现最优,‘小燕麦’鲜草产量最高,‘香燕8号’的茎叶比最小,粗蛋白与饲料相对值表现最高,但产量最低。通过灰色关联统计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燕麦品系3’‘燕麦品系2’‘小燕麦’‘香燕13号’较适宜试验区作为复种燕麦品种进行栽培。通过燕麦复种,可以获取更高产量和优质的饲草,有利于缓解当地家畜冬季饲草匮乏和优质牧草短缺的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对保障试验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播期和播量对橘园间作下山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橘园间作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经连续两年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播种量对豆科绿肥山黧豆(Lath yrus sativus)鲜草产量、种子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期、播量对山黧豆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播量影响大于播期;2)山黧豆的鲜草和种子产量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P<0.05),9月20日播种的鲜草产量最高,达29 406.0 kg·hm-2,种子产量则以9月30日播种的最高,为1 616.1 kg·hm-2.早播(9月播种)时,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根瘤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优于晚播(10月播种);3)播量为45.0 kg·hm-2时,其鲜草和种子产量均最高,拯种量过大对产量和农艺性状均有负向作用.综上,山黧豆在四川西充与橘园间作下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最佳播种量为45.0 kg·hm-2.  相似文献   

20.
1栽培胡萝卜在春天播种的时候,要保证出苗期间有合理的温度管理,而在胡萝卜的收获期不能有太高的温度。在我国的北方,胡萝卜最佳的播种期是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而胡萝卜在秋季播种时,播种期是以平均气温21℃向前推大约60天确定的,而最佳的播种期是每年的7月中旬或者下旬。如果不按照胡萝卜的播种期进行播种,而是推迟播种期或者是收获期时温度过低,会导致胡萝卜停止发育,不仅不会得到高产量,而且颜色很淡,严重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