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I315是用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优IA为母本,与自选恢复系测315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早籼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26.8%)、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米粉加工型专用稻利用。该组合于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Ⅰ315是用高异交率优质不育系优ⅠA为母本,与自选恢复系测315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早籼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直链淀粉含量高(26.8%)、制种产量高等特点,可作为米粉加工型专用稻利用。该组合于2003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文章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Bt 转基因抗虫恢复系选育及其杂种纯度快速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Oryza sativa L.)籼型(indica)恢复系密阳46与粳型(japonica)转基因抗虫供体克螟稻1号杂交和回交,选育了高抗螟虫和强配合力的优良籼型恢复系TT1和TT5。所配制的杂种F1仍保持高抗螟虫特性,且杂种优势明显,表明通过选育Bt转基因恢复系来培育抗螟虫杂交稻的方法是可行的。与常用大田种植鉴定法比较,对GUS组织染色法和潮霉素浸种发芽法鉴定转基因杂交稻杂种F1纯度方法作了探讨,发现种子GUS染色法是一种快速鉴定纯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双低隐性核不育系1960A与双低材料10843测交转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354A作母本,优良恢复系99R7与双低品系10848杂交定向选育而成的甘蓝型双低恢复系836作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F1代0590在重庆市区中两年平均产量2234.25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01%;在国家油菜区试中两年平均产量2588.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8.11%,两年平均产油量1103.55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1.81%。2010年被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德新油59。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奇选42是用神奇不育系与桂选7号恢复系杂交,经过10代选育而成。具有杂交水稻的优势,产量接近于杂交水稻。一般亩产350~400公斤,最高达600公斤。该品种于1985~1986年参加广西水稻品种区试名列第一,亩产分别为460公斤、446.5公斤,比对照种广二矮104,分别增产2.5%和4.55%。1984~1987年,在广西8个地区54个县(市),试种推广面积累计达80多万亩。  相似文献   

6.
韭菜的雄性不育无性系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间发现的韭菜(Allium tuberosum)无花粉单株经鉴定为雄性不育而雌性可育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此雄性不育单株迅速扩繁为雄性不育无性系并作为杂交的母本,与其它优良父本杂交,从F1中快速选出了优良品系J-54和新品种海韭一号。雄性不育无性系能长期稳定地试管保存。从3个F1杂种后代和2个品种的后代中选育出无花粉单株,并用组织培养建立了5个相应的雄性不育无性系.  相似文献   

7.
在“三系”配套之前,作者根据水稻的进化史,对野败不育材料所测品种的恢、保情况作了分析,认识到亲缘关系、生态差异和雄性不育的恢与保,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不育系的产生联想到恢复系的选育。后来从不同质源三系配套的明显差异,认为恢与保是相对的,恢复品种不局限于某一地区,其恢复基因也并不固定于某些品种中。实验证明,凡选用亲缘关系远、生态差异大的品种杂交,就容易找到保持系;反之,则容易测出恢复系。作者在1973年元月拟定的三系选育研究计划书中,曾提出要利用湖南的野败不育材料,与我国华南、台湾及东南亚热带地区的品种进行广泛测交筛选恢复系的方案,当年7月就发现了 IR24强恢复系,在我国首先实现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并较早地选出了威优、常优、南优、汕优、矮优一、二、三号等18个强优势组合。同时,提出了雄性不育遗传机理的初见,即“远缘(包括远距离)杂交、雄性不育的遗传,是决定于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相互作用。如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由于亲缘关系远,生态型差异大,质核不协调,其遗传信息就不能正常传递,从而破坏了花粉的正常发育,因此导致雄性不育;反之,育性则可恢复”。为了进一步证实,今后拟应用细胞遗传学、数量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遗传学等方法,探索质核差异和互作的实质,以进一步了解雄性不育、杂种优势机理。  相似文献   

8.
杂交育种是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方法, 其杂种F1真实性鉴定是获得目标性状单株的关键环节。为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性及抗旱性强的马铃薯新品种, 用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Favorita)分别与"J07-6"和"陇薯3号"杂交, 获得了杂种F1代。本试验利用SSR标记技术对"Favorita"×"J07-6"、"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共86个单株的真实性进行了鉴定。试验从4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对适宜引物STM1049和S7。利用这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 将"Favorita"×"J07-6"杂交种F1和"Favorita"×"陇薯3号"杂交种F1的SSR带型划分为双亲互补型、缺失型、父本型和母本型4种类型。依据SSR带型特征, 从"Favorita"×"J07-6"和"Favorita"×"陇薯3号"2个杂交组合F1单株中分别鉴定出真杂种34个和27个, SSR分子标记技术用于马铃薯杂交种真实性鉴定是可靠的。该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杂交种优良株系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适应性强的本地(合浦)野生稻和IR 2061、IR 661等育种材料,通过单交、复交,多世代、多株系的系谱选育,选育成一系列优良株系。用博A等不育系对所选育出的优良株系进行测交,其中第679株系与博A配组最好,定名为博优679。该组合于2003年和2004年参加广西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米质优,抗性好;2005年1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指定为广西主导品种之一,现正在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天9号是重庆市为天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育的9A不育系与恢复系066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161天,中抗苗瘟、叶瘟和颈瘟,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适宜重庆市海拔800 m以下地区作一季中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4年度的农作物品种审定,我校有7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审定,其中杂交水稻组合审定通过的有金优315、中优679、中优258、八红优256、安两优1号(与广西区种子公司联合选育)等5个组合。蔬菜审定通过的有“桂丰四号”和“桂矮”两个四棱豆品种。各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给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水稻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选育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进而培育稻瘟病水稻杂交组合,是选育抗稻温病品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双抗77009为抗性基因Pigm-1的供体亲本,以感病恢复系R20为受体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方法,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定向改良优质水稻恢...  相似文献   

13.
博优258是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利用自选恢复系测258与不育系博A配组,于1998年晚造育成的感光型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10 cm左右,生长势强,茎杆粗壮,熟期转色好,抗逆性强,全生育期123 d。2000年和2001年参加广西晚造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博优258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0%和3.2%,增产效果显著,2003年2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经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博优258表现高产、优质、多抗,产量一般7 500 kg/hm2,高产的达9 750 kg/hm2,至今累计推广面积29.26万hm2,已成为广西晚造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4.
超高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超高产、广适型小麦新品种,其杂交组合为鲁麦23号×临9015,2006年8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鲁农审2006046号,2006年1月1日通过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号为CNA002514E.  相似文献   

15.
以新春9号为母本,新春6号为父本进行杂交,杂交当代种子用80Gy  60Co γ射线辐照,经多代单穗选择,温室加代,培育成早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新春30号。于2009年3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稳产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锈病和白粉病)、抗倒伏性强、生长势好、早熟,属于优质中强筋类型,产量水平为5250~9000kg/hm2。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多年来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选育小麦新品种取得的成果表明,辐射诱变与杂交结合的育种技术是选育抗旱高产、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Ⅱ优623     
审定名称: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7019。 品种来源:Ⅱ-32A与自选恢复系福恢623配组选育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7.
空间诱变水稻广谱恢复系航恢七号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航恢七号是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将特籼占13纯系干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15d后,从地面种植的空间诱变处理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恢复系。它具有农艺经济性状好、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花粉量大、制种产量高等特点。航恢七号与两系光温敏核不育系及三系胞质雄性不育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其杂种培杂航七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瑞优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优5号是重庆吨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四川绵阳金地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的不育系绵科98A与自育的恢复系科恢1号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6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06005)。介绍了瑞优5号的品种来源和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9.
烟农5158系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高空气球对鲁麦14进行高空诱变处理后,以中选的变异后代品系烟航选2号为母本、烟农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再将其杂交F1材料进行返回式卫星二次搭载处理,通过系谱法选育成的高产优质高自小麦新品种.于2007年和2008年分别通过了山东省(审定编号:鲁农省2007042号)和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高空诱变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处于海拔 30~ 35km的高空气球搭载粳稻品种中作 5 9,8h后回收种植 ,其后代变异类型丰富 ,从中选育出很多优良新种质 ,通过广泛测交、试种 ,选育出几个较好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