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 1 0只北京鸭脑制成的连续切片 ,经 Nissl法染色 ,光镜观察分布于中脑室周灰质内的动眼神经核簇、滑车神经核、滑车神经副核及被盖背外侧核的形态及细胞构筑。结果表明 ,( 1 )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簇由动眼神经核、E-W核及前背外侧核组成 ,前背外侧核由淡染的中、小型细胞构成 ;( 2 )滑车神经副核位于滑车神经核中段的外侧 ,核团较小 ,由密集排列、深染的中型细胞构成 ;( 3 )北京鸭存在被盖背外侧核 ,核团由散在分布、染色较深的中等大小细胞构成 ,位于第 3、4对脑神经核的外侧 ;( 4)北京鸭的动眼神经核、E-W核、滑车神经核与其他禽类的相似 ;( 5)北京鸭存在滑车下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硼元素对大鼠淋巴结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断乳(21 d±2 d)清洁级SD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Ⅳ、Ⅴ组,各组分别通过饮水添加0、40、80、160、320和640 mg/L硼,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和Ⅱ组大鼠淋巴结皮质内淋巴小结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淋巴细胞密集,副皮质区增厚,髓质内髓索明显增粗;视网膜组织结构发育良好,节细胞层、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数量有所增多。试验Ⅲ组大鼠淋巴结皮质内淋巴小结减少,体积变小,副皮质区变薄,淋巴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视网膜组织结构出现轻微损伤,内核层变薄,节细胞层细胞数量排列疏松,数量减少。试验Ⅳ和Ⅴ组大鼠淋巴结皮质内淋巴小结体积显著减小,生发中心不明显甚至消失,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副皮质区变薄,髓索变细;视网膜节细胞层变薄,数量减少,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排列疏松。说明饮水添加40~80 mg/L硼对大鼠淋巴结和视网膜组织结构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添加320~640 mg/L硼则对大鼠淋巴结和视网膜组织结构产生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鸡小脑的解剖学及神经肽Y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和神经肽Y免疫反应神经元在小脑内的分布情况 ,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SABC染色技术 ,对 1 0只泰和乌鸡的小脑进行了研究 ,并与北京鸭、肉鸽、本地鸡及非洲鸵鸟等禽类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①泰和乌鸡小脑皮质分 3层 ,由外至内依次为分子层、蒲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层 ;②小脑分 1 0叶 ,Ⅰ、Ⅱ和Ⅹ为单叶 ,其余都有2个~ 3个小叶 ;③小脑中央核的神经元数量稀少 ;④神经肽Y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存在小脑皮质的蒲肯野氏细胞层 ,分子层、颗粒层 ,在小脑中央核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⑤泰和乌鸡小脑的形态结构及其细胞构筑与其它家禽相似 ;⑥小脑内NPY阳性神经元在蒲肯野氏细胞层的分布与鸡、肉鸽、大鼠的大体相似 ,在小脑白质内与肉鸽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活化转录因子4(ATF4)基因敲除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将小鼠分为野生型(WT)组和ATF4敲除(KO)组,采用器官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明确ATF4基因敲除后对小鼠眼睛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WT小鼠眼球大小及组织结构正常。而ATF4^-/-小鼠眼球体积缩小;脉络膜和视网膜层层次结构基本存在,各个层次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基本正常,约2层细胞,但细胞排列不整齐;内丛状层结构疏松,厚度增加;外核层细胞层次增加,超过10层,同时结构松散、形成裂隙和囊样结构;内核层细胞层次减少、约6层~8层细胞,细胞排列轻度紊乱。整个视网膜在局部形成乳头状突起;脉络膜基本正常,但没有乳头状的睫状突形成。眼球内玻璃体缺失,由水肿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中央可见多个小血管。总之,ATF4^-/-小鼠展示了小眼表型,同时ATF4^-/-小鼠眼睛结构异常。  相似文献   

5.
旨在建立猪视网膜上皮细胞(PRECs)的分离纯化及传代培养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和消化法分离猪视网膜细胞(PRCs),经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筛选确定最优培养条件并鉴定细胞生物学特性。结果:消化法分离的细胞约1周长成单层,组织块贴壁法约2周长满单层,但活力更高;PRCs主要形态为长梭形和大理石样,呈现为2种形态细胞混合生长;差速消化法纯化细胞后,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角蛋白(CK18和CK19),确定该细胞为上皮细胞;细胞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可产生明显病变。综上,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PRECs,含胎牛血清浓度为12%的α-MEM为最优培养基,该细胞支持PCV2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为进一步建立稳定传代的猪视网膜上皮细胞系及研究PCV2感染及致病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超薄切片对摩杂一代水牛脑垂体前叶的腺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5种腺细胞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促性腺激素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为7.6~9.0 μm;分泌颗粒分为明显的大小2种颗粒,且电子密度高。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的直径为6.0~7.5 μm;分泌颗粒少而最小,且大小无显著差异,多沿质膜分布;细胞核小,多位于中央。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多在邻近垂体神经部的腺体前叶中,细胞核不规则,常偏向一侧,分泌颗粒常于细胞周边或一端;胞体直径为7.1~8.5 μm。促生长激素细胞数量多,核大而圆,分泌颗粒多且均一,充满胞质。催乳素细胞胞体最大,直径为11.2~13.4 μm,数量多,核小,常偏于一侧;分泌颗粒多而大小不等,充满胞质。旨在为研究摩杂一代水牛生殖泌乳的内分泌调控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半胱胺对高邮鸭增重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随机选取 5日龄体况良好的雄性高邮鸭 2 4只 ,分成对照组和半胱胺 (CS)试验组。试验组每周按体重在日粮中添加 1次 CS(10 0 mg/ kg) ,以观察半胱胺对高邮鸭增重及相关激素分泌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 3周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 12 .86 %,料肉比下降 12 .82 %;整个试验期平均日增重提高 4.5 3%,料肉比下降 4.0 3%。血清 IGF- 1水平 ,试验组为 (2 2 9.88± 8.6 9) μ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2 0 2 .31± 7.10 ) μg/ L(P<0 .0 5 ,n=10 ) ;血清 GH水平 ,试验组为 (0 .5 4± 0 .0 3) μ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0 .45± 0 .0 2 ) μg/ L(P<0 .0 5 ,n=10 ) ;垂体 GH m RNA的净灰度(net intensity) ,试验组为 (2 .2 3× 10 5± 0 .19× 10 5) ,显著高于对照组 (1.6 5× 10 5± 0 .12× 10 5) (P<0 .0 5 ,n=9) ,而下丘脑生长抑素 (SS) m RNA的净灰度 ,试验组为 (1.33× 10 5± 0 .10× 10 5) ,比对照组 (2 .14× 10 5± 0 .5 7× 10 5)降低37.85 %(P=0 .0 97,n=8) ,提示半胱胺对 SS基因转录水平可能没有影响。半胱胺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机制 ,可能与 GH基因表达的上调和血清 IGF- 1水平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冰冻切片法、借助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对南海麻黄鸡、江西鸡、黄鸡M系、黄鸡N系、黄鸡K系的胸部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肌纤维直径由小到大依次为江西鸡(30.1±3.1)μm、南海麻黄鸡(35.3±7.8)μm、黄鸡N系(36.7±1.9)μm、黄鸡K系(37.2±0.7)μm、黄鸡M系(38.1±3.1)μm,江西鸡与黄鸡N系、黄鸡K系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肌纤维密度由小到大依次为黄鸡K系(424.5±39.3)根/mm2、M系(465.5±91.9)根/mm2、N系(471.5±63.0)根/mm2、南海麻黄鸡(568.1±59.7)根/mm2和江西鸡(655.5±182.6)根/mm2。③优质肉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与肌肉品质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多孔丝素凝胶的理化性状和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 10~ 10 0g/L不同浓度的丝素水溶液与二缩水甘油基乙醚反应得到平均孔径约 10 0~ 30 0 μm的多孔丝素凝胶 (CPFG)为材料 ,研究其理化性质和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 ,CPFG的最大拉伸强度达 11g/mm2 ,伸度达 79% ,压缩回复率达 10 0 % ,吸水率达 15 0 0 %。CPFG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 ,很少有丝素蛋白质溶出 ,而胰蛋白酶对CPFG有分解性。成纤细胞表面培养显示CPFG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
取用4~6周龄北京鸭7例(雌雄不拘)分别做石蜡、冰冻切片,用甲酚固紫、甲苯胺蓝、美蓝和中性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明视野观察。用测微尺测量细胞的长径和短径。结果如下:北京鸭脊髓的主要核团有:背角边缘核、胶状质核、背角固有核、背侧巨细胞核、Terni氏核、外侧运动核和内侧运动核。根据脊髓灰质的细胞形态特点,也可将北京鸭脊髓灰质划分为X个板层:背角头部由Ⅰ—Ⅳ层组成;背角颈部为V层,此层可突入到背角基部;Ⅵ层位于背角基部腹侧部和中间带背侧部分,此层只在脊髓膨大部明显;Ⅶ层占据中间带广阔的区域;Ⅷ层位于腹角的内侧部,也只在膨大部明显。Ⅸ层由腹角运动核构成。脊髓灰质内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态有圆形、三角形、梭形、多角形等。小型神经元的胞体为10~15×15~20μm;中型神经元胞体为15~20×20~35μm;大型神经元胞体在35μm以上。  相似文献   

11.
鸡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issl染色、视神经溃变试验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30日龄鸡(P30)视网膜移动性无长突细胞(displace damacrine  相似文献   

12.
鹅胸腺APUD(样)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在鹅胸腺内发现一种APUD(样)细胞。这种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伸入相邻细胞之间;胞核圆形,电子密度低,核仁明显;胞质内含有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丰富的细胞器。其主要特征是含有大量的多分布于胞质一侧的膜包小分泌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直径110~550nm,有些颗粒在界膜与内含物之间可见低电子密度的晕轮。根据其超微结构特征,可将颗粒分为3型:Ⅰ型颗粒为中等电子密度;Ⅱ型颗粒为均质状高电子密度;Ⅲ型颗粒在中等电子密度中含有一高电子密度的核芯。作者认为这种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并且很可能是分泌肽类激素的APUD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成年牦牛小肠结构和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的规律,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牦牛小肠形态结构及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小肠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小肠中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最高、肌层最厚;空肠绒毛最高、隐窝最深;3段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和肌层厚度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牦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逐渐减少,且差异极显著(P<0.01),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数量也逐渐减少,而浆细胞数量则由十二指肠到回肠逐渐递增,且差异极显著(P<0.01).电镜观察表明,牦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连接为紧密连接、缝隙连接和半桥连接,细胞游离面微绒毛丰富;上皮内淋巴细胞核大、胞质较少;杯状细胞呈典型高脚杯状,细胞顶端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而膨大;浆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沿核膜排列,胞质中有丰富的内质网;肥大细胞呈椭圆形,胞质内充满电子密度极强的大小不等的膜包颗粒.成年牦牛小肠结构特点能大大地提高了对高寒草地牧草的消化和吸收效率;而小肠各段有规律的分布了丰富的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显示牦牛小肠黏膜具有很强的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雌激素(E2)和孕激素(P4)水平对家兔子宫内膜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采用离心法获取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设不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组合添加于培养液,利用MTT法间接测定不同性腺激素水平对子宫上皮和基质细胞的体外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传代细胞是否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结果表明利用离心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孕激素(100nmol/L)对基质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雌激素(100nmol/L)和少量孕激素(10nmol/L)对上皮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经性腺激素刺激的子宫内膜上皮和基质细胞分别对上皮角蛋白抗体和波形蛋白抗体呈阳性。研究证实适宜的性腺激素水平对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而且不会促使其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  相似文献   

15.
6种荧光蛋白基因在蒙古羊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pEGFP-N3)、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pECFP—N1、pECFP—mito)、黄色荧光蛋白(pEYFP—N1)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1—N1)等6种荧光蛋白基因导入蒙古羊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对基因的时空表达、阳性细胞生长与增殖状况、细胞凋亡与细胞活力以及提高基因表达率的最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6种荧光蛋白基因在转染后24、48和72h的转染率在12.3%~63.3%之间,经多重比较,各试验组之间有较大差异。转染24h后,6种荧光蛋白都均匀地充满细胞质和细胞核,只有囊状小泡没有标记荧光;转染48h后,EGFP、ECFP和EYFP仍在整个细胞中均匀表达,呈弥散分布状态,随着表达量的增加,在细胞核局部呈现块状或颗粒状的基因表达产物;DsRed荧光蛋白基因则主要在细胞核膜周围呈现由诸多颗粒状表达产物组成的环状轮廓;在优化的条件下,细胞凋亡率、阳性细胞的形态、生长与增殖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对于标记基因、核移植及转基因动物克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测学的方法 ,观察了 1 8匹成熟雌性蒙古马的脑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的数量和面积 ,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了这两种激素的血浆水平。结果表明 ,每个马脑垂体前叶中 ,生长激素细胞的平均数量为 6 .42× 1 8,每个细胞的平均面积为 82 .40μm2 ;催乳激素细胞的平均数量为 6 .0 7× 1 0 8,每个细胞的平均面积为 47.31μm2 。生长激素的血浆含量平均为 2 .84ng/ m L,但个体差异较大 ,变异系数高达 78.5 % ,催乳激素的血浆含量平均为 7.2 6 ng/ m L。本研究结果揭示 :母马脑垂体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的数量和面积并不是决定母马这两种激素血中浓度的唯一重要因素 ;生长激素血中浓度上的个体差异 ,可能与其搏动性分泌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7.
A 9‐year‐old spayed female English Mastiff was referred for outpatient ultrasound due to a 3‐week history of weight loss, vomiting, and decreased appetite. Abdominal ultrasound showed multiple splenic masses of varying sizes and serum chemistry panel showed hyperglobulinemia. Cytologic examination of fine‐needle aspirates of the splenic masses indicated a mast cell and plasma cell collision tumor. Results of serum and urine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fixation indicated the plasma cell neoplasia was producing IgA immunoglobulins.  相似文献   

18.
Theca cells (T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llicular development, which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granulosa cells (GCs). However, compared with mammals, the TCs and the effects of GCs on TCs at different follicular development stages (FDSs) hav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avian species, but none of them have been clearly defined.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n in vitro co-culture (with GC at the corresponding stage) model of goose TCs at different FDSs (pre-hierarchical, hierarchical and F1) by using a transwell system. The properties of TCs in co-culture at the three FDSs, including cell morphology, activity and intracellular lipid content,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 of key genes involved in de novo lipogenesis, steroidogenesis,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were examined and defined. We further compared the mono-culture and co-culture groups. After co-culture, the activity of TCs showed significant (p < .01) increases in all stages; moreover, in pre-hierarchical TC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FAS, SREBP, 3β-HSD and CCND1 were promoted, and PPARγ, CYP19, BCL2 and CAS3 were inhibited (p < .05); in the hierarchical TC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γ, FAS, CYP19, CCND1 and BCL2 were promoted, and SREBP, STAR, 3β-HSD and CAS3 were inhibited (p < .05), whereas in the F1 TC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PARγ, FAS, 3β-HSD, CYP19 and CCND1 were promoted, and STAR and CAS3 were inhibited (p < .05).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GCs at the three FDSs have dynamic and complex influences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Cs, and the influences on TCs at the three FDSs were varied.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抗凋亡作用,试验采用二苯胺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针对RAW264.7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凋亡抑制蛋白CIAP-1、CIAP-2和XIAP的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剂量为0.05、0.10和10 μg/mL TCDCA可以极显著地对抗地塞米松(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凋亡(P < 0.01)。1 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和XIAP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5);10 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 XIAP表达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5)。TCDCA给药后对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 XIAP表达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1),但不同给药剂量的TCDCA作用有所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DCA具有对抗DEX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凋亡作用,且与上调凋亡抑制蛋白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当归多糖对免疫系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归多糖(AP)对动物机体具有明显的免疫作用。研究表明,AP通过活化巨噬细胞作用于各种免疫效应细胞,产生相应的细胞因子从而实现其免疫作用。AP对淋巴细胞也有较强的活化作用,能提高IL-2和免疫球蛋白IgG、IgM、补体C5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