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芪草乳康颗粒的主要药效,试验考察了其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甲醛和蛋清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和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的影响。结果表明:芪草乳康颗粒可显著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甲醛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棉球所致的小鼠肉芽肿。说明芪草乳康颗粒对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乳腺康注射液体内外药效。体外药效采用牛津杯法对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体内药效采用热板法及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模型、二甲苯及鸡蛋清致炎模型、2,4-二硝基酚及干酵母致大鼠发热6种经典药理模型,对乳腺康注射液进行镇痛、抗炎、解热的药效研究。结果显示,乳腺康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显著的体外抑制作用,中、高剂量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极显著减少醋酸所致扭体次数(P<0.01),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跖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组对2,4-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在1.5~2.0及3.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对干酵母所引起的大鼠发热在1.0~3.5 h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0.05)。结果表明,乳腺康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且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清热康口服液解热抗炎作用,试验采用内毒素致热家兔发热模型和干酵母致热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热康口服液对实验动物的解热作用;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胀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清热康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的清热康口服液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和干酵母致热大鼠具有很好的解热作用,对巴豆油致耳胀和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和大鼠足跖蛋清致炎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镇痛作用;采用肾上腺素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显示:生肌散对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小鼠热板法所致疼痛反应的痛阈值并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廓微血管管径收缩有扩张作用,并能改善微血管流速。结果表明,生肌散提取液局部外用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强力热痛宁”注射液为纯中药兽用注射剂,具有解热镇痛之功效,主治感冒高热、疼痛。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如下:①对大肠杆菌内毒素高热家兔模型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②能明显增加小鼠热刺激的痛阈值;延长小鼠化学刺激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③能明显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但对大鼠足跖肿胀无明显作用。结果提示:“强力热痛宁”注射液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外伤膏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药外伤膏的镇痛抗炎作用。采用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实验、大鼠蛋清性足趾致炎肿胀及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并与抗炎镇痛外用药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药外伤药膏能显著延长小鼠镇痛潜伏期与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抑制由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药敏纸片法研究百痢泰注射液的抗菌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研究百痢泰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百痢泰注射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杆菌、魏氏梭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夏枯草注射液的抗炎及抗菌作用,用二甲苯、蛋清分别造成小鼠和大鼠炎症模型来考察夏枯草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通过体外、体内抑菌试验来评价其抗菌作用。结果显示,夏枯草注射液能显著抑制Z-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对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注射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并对腹腔注射肺炎双球菌ATCC27853引起小鼠死亡有保护作用。夏枯草注射液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为该药的临床应用与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玉柴注射液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内毒素致家兔发热观察药物的解热作用;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药物的抗菌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单核巨核细胞吞噬试验、碳廓清试验和相关指标的测定观察药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玉柴注射液可抑制家兔体温升高,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有抑制作用,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DNCB引起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提高小鼠的脏器指数。结论:复方玉柴注射液有良好的解热、抗菌抗炎作用,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百痢泰注射液的抗炎、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法研究百痢泰注射液的抗菌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研究百痢泰注射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百痢泰注射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魏氏梭菌有显的抑制作用;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均有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百痢泰注射液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将SD大鼠和KM小鼠分别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穿心莲注射液组,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通过皮下注射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模型探究其解热作用;通过冰醋酸致小鼠扭体法探究其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λ-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肿胀法探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可显著抑制干酵母所致发热大鼠的肛温上升;显著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少肿胀度;显著抑制λ-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减少肿胀度。由此可知,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鸡痢灵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以 2 0 0 %的鸡痢灵水煎液对致热家兔腹腔注射 ,其体温升高低于对照组 1.2℃ ;对蛋清所致大白鼠足踝肿胀的抑制 ,给药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 ,但较地塞米松组差 ;对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小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P<0 .0 1) ,说明该方有很好的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自制外用中药膏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中药治疗运动损伤提供临床依据。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肿胀、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试验研究外用中药组方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用中药膏剂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的肿胀及蛋清致小鼠足的肿胀(P<0.01);能提高小鼠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中的痛阈值(P<0.01)。研究证明,外用中药膏剂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药效。  相似文献   

14.
蒙药雄银散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目的是探讨蒙药雄银散的抗炎作用,通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对蛋清与甲醛所致小鼠足趾致肿实验、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实验、对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实验和方法做评价雄银散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雄银散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显著抑制小鼠蛋清与甲醛所致足趾肿胀;显著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对棉球所致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蒙药雄银散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美洛昔康片的解热、镇痛效果,为其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蛋白胨建立致热模型以及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乙酸溶液建立扭体疼痛反应模型,用美洛昔康片进行相应的治疗,考察其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美洛昔康片各剂量组对由蛋白胨引起的发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洛昔康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镇痛率均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美洛昔康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后期临床开发提供依据。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来研究其抗炎作用;采用福尔马林和热板仪致痛法来研究其镇痛作用。各试验均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是阴性对照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蒲鹿乳炎散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分别每日以含生药20、30、40及0.15 mg/g的剂量灌胃给药1次,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续按照不同试验具体操作。小鼠耳廓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可极显著降低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中、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试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用药组对醋酸导致的通透性增高均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中剂量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试验结果显示,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抑制作用(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低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中、高剂量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福尔马林致痛试验结果显示,在Ⅰ相时间段内,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减少小鼠舔足次数(P<0.01);在Ⅱ相时间段内,各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热板仪致痛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各个时间,各用药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延长痛阈值(P<0.01);与阿司匹林组相比,蒲鹿乳炎散高剂量组减小疼痛阈值的效果极显著强于阿司匹林组(P<0.01),低、中剂量组的效果极显著弱于阿司匹林组(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蒲鹿乳炎散水煎醇沉液对小鼠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小花棘豆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和热板法,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氯仿相与正丁醇相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和足趾肿胀,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物相当。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采用2,4-二硝基苯酚发热模型,观察抗感败毒口服液解热作用;通过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通过小鼠耳肿胀及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抗感败毒口服液能减轻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反应;明显提高热板痛阈和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及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综上,抗感败毒口服液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对小鼠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试验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棉球致肉芽肿4个急性炎症模型来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耳廓肿胀率和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P<0.05);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的生长和足趾肿胀率(P<0.05);其中以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且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中药复方宫炎净注射液抗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多苷纳米乳透皮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雷公藤多苷纳米乳,并考察其抗炎镇痛效果.方法:制备雷公藤多苷纳米乳,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醋酸致扭体试验和热板致痛试验比较雷公藤多苷纳米乳与雷公藤多苷片的抗炎镇痛效果.结果:雷公藤多苷纳米乳外观透明、澄清,平均粒径为71.1±2.9 nm,稳定性良好.与片剂相比,纳米乳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化学物质和温度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结论:雷公藤多甘纳米乳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