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24头健康滩羊羔羊随机均分为2个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硒含量均为0.1 mg/kg饲料。试验期为60 d。分别于试验0、30、60 d测定试验羊体重、耗料以及血浆中T3、T4浓度,试验60 d测定羔羊全血及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中硒含量。试验发现,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富硒酵母均对羔羊生产性能(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影响(P>0.05)。但在试验30 d和60 d时,添加富硒酵母试验组羔羊全血、肝脏、肾脏、肌肉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试验组和对照组(P<0.01),T3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T4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但与添加亚硒酸钠试验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富硒酵母对羔羊组织中硒含量的影响效果优于亚硒酸钠,对羔羊生产性能以及血浆T3、T4浓度的影响效果与亚硒酸钠类似。  相似文献   

2.
将300羽罗曼蛋鸡随机均分成3组,1组为对照组,饲以基础蛋鸡日粮;2组和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其剂量以硒计算,均为0.2mg/kg。试验期为35d。试验过程中,记录蛋鸡的生产性能,于试验的14d和35d采取全血测定GPX活性,于试验的14d、28aN35d采取鸡蛋测定硒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亚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P〈0.05),而亚硒酸钠提高蛋鸡全血GPX活性的能力优于富硒酵母(P〈0.05);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或Ⅱ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鸡蛋硒含量(P〈0.05),而富硒酵母提高鸡蛋硒含量的能力优于亚硒酸钠(P〈0.05)。  相似文献   

3.
三组(12只)成年奶山羊分别以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7周,测定其血液与组织硒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状态,探讨硒含量变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液硒含量与服硒总量呈正相关,动物起病、中毒和致死效应阶段的临界值分别为:0.4,0.6和1.6μg·mL ̄(-1);中毒羊组织硒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大脑,对照羊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肺脏、大脑和心脏;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可作为奶山羊硒中毒病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微量元素硒的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见的硒的化学形式有硒酸盐、亚硒酸盐、硒蛋氨酸(Selenomethionine,Se-Met)和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ys)。机体中所有按化学定量结合硒的蛋白均以半胱氨酸硒形式存在。1硒在饲料原料中的存在形式、含量与利用率植物饲料中Se主要以蛋氨酸硒形式存在,少部分以亚硒酸根和硒酸根离子形式存在,含量约为0.05~2.0mg/kg干物质,某些植物可高达3~4mg/kg干物质。豆科植物通常比禾本科植物更富集硒。动物性饲料中Se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少量以亚硒酸盐形式存在,含量高于植物性饲料,如鱼粉含硒约2mg/kg,但…  相似文献   

5.
碘硒缺乏对黄牛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阐明低碘低硒环境中黄牛血液自由基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变化规律和发生机理,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五常市牛家镇自然状态下生长的15头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1)组每日补碘(碘化钾)0.7mg·kg-1;(2)组每日补硒(亚硒酸钠)0.2mg·kg-1,(3)组每日补碘硒分别为0.7mg·kg-1和0.2mg·kg-1。连续饲喂一个月。于试验的第0d和30d,分别对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血液自由基(FR)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血清T3、T4、TSH含量进行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当地黄牛饮水碘3.82μg·L-1,饲料碘0.285mg·kg-1,饲料硒0.0498mg·kg-1,血清蛋白结合碘7.02μg·(100mL)-1,全血硒0.14mg·L-1,周围生活的人群甲状腺肿占21.80%。综合分析,试验区为低碘低硒环境。结果表明;3组黄牛全血GSH-px、CAT活性极显著地升高,自由基净含量明显下降,血清T3、含量升高,TSH降低、加碘组T4含量升高,加硒组T4略有升高,但统计不明显,碘硒组T4含量有所下降。红细胞SOD和MDA在整?  相似文献   

6.
硒中毒奶山羊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组(12只)成年奶山羊分别以每周一次口服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历时7周,测定其血液与组织硒的动态变化与分布状态,探讨硒含量变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血液硒含量与服硒总量呈正相关,动物起病,中毒和致死效应阶段的临界值为别为:0.4,0.6和1.6μgmL^-^1;中毒羊组织硒含量依次为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心脏和大脑,对照羊依次为肾脏,肝脏,脾脏,肺脏,大脑和心脏,血液与组织硒含量变化可作物为奶山  相似文献   

7.
2组家兔分别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连续8周,测定血液和组织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血硒含量高于0.5mgL-1,临床症状明显,可作为家兔硒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血硒含量高于0.9mgL-1,临床症状严重,可作为家兔硒中毒的诊断指标.组织硒含量以肾脏最高,肝脏次之,提示肝肾硒含量的测定可作为硒中毒病死后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硒肥(亚硒酸盐和硒酸盐)对番茄生物量、不同部位硒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优质的富硒番茄和开发其他富硒蔬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供试番茄品种为金美丽娜,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在土壤中拌施0.5,1,2和5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溶液对番茄进行硒生物强化,以不施用硒肥处理作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成熟番茄的果实生物量、不同部位(果实、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硒含量,以及果实品质参数(有机酸、可溶性糖组成及其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比较2种硒肥对番茄的硒生物强化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2种外源硒均增加了番茄果实生物量。与对照相比,0.5~5 mg/kg外源硒均显著增加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P<0.05),且当土壤中施用硒肥量相同时,硒酸钠处理番茄果实的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处理(P<0.01)。各施硒处理番茄茎下部、茎上部、叶下部、叶上部和根中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这5个部位的硒含量均随外源施硒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外源施用硒肥番茄果实中有机酸的组成(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几乎没有变化,各处理番茄果实均以苹果酸和柠檬酸为主,但各有机酸组分含量变化较大。与对照相比,外源施0.5~2 mg/kg硒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土壤中施用0.5~2 mg/kg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后,番茄果实总有机酸、总可溶性糖、维生素C 含量及糖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土壤中施入0.5~2 mg/kg硒酸钠既可确保硒富集效果,又能提高果实品质。基于人体健康的考虑,推荐以在土壤中施用0.5 mg/kg硒酸钠的方式进行番茄的硒生物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微量元素硒的抗癌机制。方法: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实验对象,设立对照、2.9、5.8、8.7、11.6、17.3、23.1、28.9μmol/L亚硒酸钠8个实验组,分别在加药处理后1~5d,每日收获细胞,利用台盼蓝排除法确定活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观察加药后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收获的细胞做细胞涂片,用Wright-Giemsa染色液染色,观察硒对细胞形态分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硝基四唑蓝(NBT)还原实验,观察亚硒酸钠对HL-60细胞功能分化的影响。结果:亚硒酸钠处理细胞后1~2d,除28.9μmol/L亚硒酸钠外,所有浓度的亚硒酸钠对HL-60细胞生长未见影响。在加药3d后,23.1μmol/L亚硒酸钠可抑制细胞生长。处理4d后,除2.9μmol/L浓度外所有浓度亚硒酸钠组均表现出对HL-60细胞生长的抑制。在处理5d后细胞受抑制更加明显,但高浓度的亚硒酸钠对HL-60细胞有较大的细胞毒作用。5.8μmol/L亚硒酸钠对HL-60细胞主要是抑制生长作用,而非细胞毒性作用。在用各种浓度的亚硒酸钠处理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家兔亚硒酸钠中毒的血液和组织硒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组家兔分别肌肉注射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连续8周,测定血液和组织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血硒含量高于0.5mg.L^-1,临床症状明显,可作为家兔硒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血硒含量高于0.9mg.L^-1临床症状严重,可作为家兔硒中毒的诊断指标。组织硒含量以肾脏最高,肝脏次之,提示肝肾硒含量的测定可作为硒中毒病死后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镉污染土壤中水稻的镉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影响,为镉污染农田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不添加外源硒为对照(CK),设4个外源硒处理,分别为每千克土施用纳米硒0.5和2.5 mg/kg、亚硒酸钠(以硒计)0.5和2.5 mg/kg。于水稻灌浆期测定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收获前测定水稻光合指标,收获后测定水稻生物量、产量及水稻根、茎、叶、糙米中镉含量和土壤中镉的形态,计算镉在水稻各部位的分配率和水稻体内镉的迁移率。【结果】与CK相比,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均显著提高收获期水稻剑叶的SPAD值和光合速率(P<0.05,下同);除0.5 mg/kg纳米硒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外(P>0.05),其余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提高。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均降低土壤中可溶可交换态镉的含量,0.5 mg/kg纳米硒处理效果最佳,可溶可交换态镉含量降低16.0%。外源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处理能降低镉污染土壤中水稻对镉的吸收、运转和积累,2.5 mg/kg纳米硒处理效果最佳,水稻根镉含量降低26.8%,水稻糙米镉含量降低32.7%,镉从根到茎叶的转移率降低42.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在镉污染土壤中施加适量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可有效降低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运转和积累。每千克土施用纳米硒2.5 mg/kg阻控水稻镉积累的效果较佳,可作为镉污染区水稻安全生产的推荐技术。  相似文献   

12.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野生蛹虫草,采自沈阳辉山。1.2 方法 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菌种来源为野生蛹虫草单抱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的菌株。接种量为 0.12g/100ml,在 22~25℃条件下振荡培养,7d后取样测定成分。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多糖成分的测定采用硅胶G薄层层析法,甘露醇含量的测定采用碘量法,SOD活力的测定采用NBT光还原法,硒含量的测定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2 结果与分析2.1液体培养基加硒对蛹虫草硒含量的影响 为了提高人工栽培蛹虫草硒的含量,在液体培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富硒马铃薯的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马铃薯“早大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用量(0(CK),1.5,3.0,6.0,10.0 mg/kg)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4种硒肥进行盆栽试验,研究4种硒肥对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硒肥用量为1.5 mg/kg(除亚硒酸钠硒肥外)时马铃薯产量增加,之后随着硒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随着硒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总硒含量和有机硒的转化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马铃薯的产量、总硒含量及有机硒的转化率,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在适宜硒肥用量3.0 mg/kg时,4种硒肥不会影响马铃薯淀粉的累积。【结论】4种硒肥中,生物炭基硒肥、保水缓释硒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优于硒酸钠硒肥、亚硒酸钠硒肥,硒肥用量以3.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0、100、200、300、400μmol/L)对蒲公英生长、生理特性及其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大,蒲公英根长和鲜重等生长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施加200μmol/L亚硒酸钠可显著提高蒲公英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化学反应效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施加200μmol/L亚硒酸钠时蒲公英叶片SOD和CAT活性最高,施加300μmol/L亚硒酸钠时POD活性最高(P<0.05)。施硒可有效提高蒲公英绿原酸、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施加200μmol/L亚硒酸钠时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9.73%、31.34%。施硒后蒲公英各部位硒含量显著提高,叶片和根系的硒含量随硒浓度的变化符合一元二次方程。蒲公英叶片对外源硒浓度的变化较敏感,是富硒的主要部位。研究认为,叶面喷施200μmol/L亚硒酸钠是培养富硒蒲公英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和维甲酸联合作用对HL-60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探讨两者的联合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以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实验对象,设立对照、5.8μmol/L亚硒酸钠、0.01μmol/L、0.1μmol/L和1μmol/L维甲酸(RA)以及5.8μmol/L亚硒酸钠和0.1μmol/LRA两者联合6个实验组,分别在加药处理后1~5d,每日收获细胞,利用台盼蓝排除法确定活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观察加药后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收获的细胞做细胞涂片,用Wright-Giemsa染色液染色,观察硒和RA对细胞形态分化的作用。与此同时,利用硝基四唑蓝(NBT)还原实验,观察药物对HL-60细胞功能分化的影响。结果:5.8μmol/L亚硒酸钠和0.1μmol/LRA联合可显著抑制HL-60细胞生长,且对细胞的毒性并无增加,强于两者的单独作用。两者联合可明显诱导该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处理5d后有72%的细胞分化成熟,联合对细胞的分化作用与1μmol/LRA(10倍)的效果基本相同。而单用0.1μmol/L维甲酸只有39%的细胞分化成熟。NBT还原实验表现出类似结果。文中讨论了硒与RA联合作  相似文献   

17.
试验大鼠40只分为5组,分别2饲以基础饲料(含硒量为0.01μg/g)并饮用自来水(对照)、亚硒酸钠溶液、低硒茶浸出液、人工富硒茶及天然富硒茶浸出液,观察天然和人工富硒茶叶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其对大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鼠对富硒茶叶硒的相对利用率比对照和亚硒酸钠高,富硒茶叶硒的利用率为68.05% ̄70.40%,而对照的硒利用率为65.38%,NaSeO3硒的利用率为65.41%。显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饲喂富硒益生菌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中硒含量的影响.[方法]将乳酸菌YQRS菌株和酵母菌FJYJM3菌株在含有亚硒酸钠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并收集菌体进行蛋鸡饲喂试验.试验过程中定时记录每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及鸡蛋的总硒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活的益生菌、灭活的益生菌、以及添加亚硒酸钠对蛋鸡的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均能提高鸡蛋内的硒含量,且硒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灭活的益生菌、活的益生菌,鸡蛋中硒含量分别提高了38.26%,56.12%,63.27%,说明在日粮中添加活的富硒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鸡蛋中的硒含量.[结论]因此富硒益生菌为高硒蛋的生产提供新的途径,也为绿色养殖提供了新的养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盛荚期喷施不同用量的亚硒酸钠,共5个处理(CK(清水):0 g/hm2,C1:30 g/hm2,C2: 60 g/hm2,C3: 90 g/hm2,C4: 120 g/hm2),副区为8个大豆品种。分析8个大豆品种在喷施5种用量亚硒酸钠处理中籽粒硒含量及单株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地土壤达到富硒水平,在CK处理中,不同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未达到富硒大豆标准,需要额外喷施硒肥。随着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8个大豆品种籽粒中硒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随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与CK相比,C1~C4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8个大豆品种籽粒硒含量均值,提高了571.186 %~2 489.831%。亚硒酸钠用量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大于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影响。喷施亚硒酸钠用量(X)与每种用量下8个大豆籽粒硒含量均值(Y -均)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均=0.012X+0.003,r =0.986,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根据该方程,当大豆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大豆标准(0.1~1 mg/kg),喷施亚硒酸钠用量的范围为8.08~83.08 g/hm2。分析喷施亚硒酸钠用量与大豆籽粒硒含量的回归方程发现,郑9525的回归方程斜率最大,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大值1.997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强;齐黄34斜率最小,C4处理中籽粒硒含量达到最小值1.133 mg/kg,籽粒富集硒能力最弱。在本试验条件下,喷施亚硒酸钠对大豆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大豆品种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大于亚硒酸钠用量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低硒雏鸡口服亚硒酸钠机体抗氧化系统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对低硒雏鸡口服亚硒酸钠后血清、肝、肾、心、脾、胰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脂质氢过氧化物(LPO)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织中GSH-Px活性均早于血清出现升高,尤以胰脏上升最早;192h时后,肾、脾GSH-Px活性出现第二次升高,至768h时仍呈上升趋势。LPO含量变化与GSH-Px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