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河南省某奶牛场,采成年母牛血清200头份,鲜牛奶100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阳性结果如下:牛血清HBsAg7份,抗-HBs52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100份鲜牛奶阳性数:HBsAg2份,抗-HBs10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电镜观察到HBV核心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病毒颗粒。HBV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和管形病毒颗粒:其直径约20nm。确证该奶牛场有部分奶牛感染乙型肝炎,其病原为人类乙型肝炎病毒。PCR扩增奶牛HBV-DNA,均未扩增特异的DNA片段,表明奶牛类乙肝病毒只是在抗原上与人乙肝病毒交叉,但在DNA水平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用ELISA法分别检测:①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②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③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结果312份鸡血清抗HAVIgM和抗HCVAb全部阴性。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阳性数分别为:HBsAg18份,抗-HBs16份;HBeAg14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  相似文献   

3.
皮松玉  王学富 《吉林农业》2011,(11):194-194
文章应用ELISA试剂盒对图们市散养户18份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病鸡的血清样品进行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阳性率达100%,其中12份样品抗体滴度在400—12000之间;2份样品的抗体滴度小于400;4份样品滴度大于12000。表明图们地区散养户鸡群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较为普遍,应对其采取严格的免疫接种才能避免病毒扩散。  相似文献   

4.
对甘肃省兰州市周边地区采集的300份猪血清的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表面抗体(抗-HBs)5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从HBsAg和抗-HBs抗体阳性血清中提取DNA,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和C基因的巢式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的上述5项指标阳性率分别为10.7%3、.0%、6.1%、3.3%和88.5%,大三阳(即HBsAg、HBeAg、抗-HBs抗体均为阳性)的猪血清样本6份,阳性率为2%;序列分析表明,猪类HBV的S基因和C基因与GenBank中的人HBV同源性达到99%,说明猪存在类HBV感染,且猪类HBV与人HBV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猪血清204份,奶牛血清200头份。分别用人乙型肝炎“两对半”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试剂盒检测。然后取经“两对半”系统检测有“+”的鸡血清26份,猪血清25头份,奶牛血清25头份,人血清4份,进行PCR扩增,其扩增片断选择在HBV-DNA相对保守区域,扩增后的产物电泳30min,紫外灯下观察600bp的片断为阳性,HBV-DNA阳性结果:鸡血清21份,猪血清6份,奶牛血清零份,人血清4份。  相似文献   

6.
ELISA法与FQ-PCR对HBV三种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与评价联合检测乙型肝炎HBeAg和Pre-S1Ag、HBV-DNA等血清免疫标志物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619例疑似或确诊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进行乙肝免疫标志物HBeAg、Pre-S1Ag和HBV-DNA的联合检测。结果表明,血清乙肝免疫标志物HbeAg检测为阴性时,不能完全表明患者乙肝病毒复制终止或病毒血症的消失;血清Pre-S1Ag检测结果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也可以作为乙肝病毒DNA复制的指标之一;而FQ—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则有助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或抗体血清滴度较低时肝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我国部分地区鸡感染禽坦布苏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鸡群感染禽坦布苏病毒的情况,应用已建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 )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9月近3年内采自福建、江西、浙江、广东4省发生产蛋异常鸡场的开产海兰蛋鸡、后备海兰蛋鸡2300份血清样品进行禽坦布苏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开产蛋鸡血清样品的禽坦布苏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3.4%,而后备蛋鸡为19.9%;在开产蛋鸡中,以福建省的阳性率最高,为60.7%,而在后备蛋鸡中则以广东省最高,为37.2%。4省采集的蛋鸡血清样品中均检出禽坦布苏病毒抗体,且开产蛋鸡的阳性率高于后备蛋鸡,揭示福建、江西、浙江、广东4省海兰蛋鸡在不同程度上感染禽坦布苏病毒,研究结果可为以上地区乃至我国鸡群做好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HB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的状况,为更好的防治乙型肝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95例健康人群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五项指标阴性者为48.4%,抗-HBs阳性者为44.7%,感染指标阳性者为6.9%,出现10种感染模式:五项指标均阴性;抗-HBs阳性;HBsAg阳性;抗-HBe阳性;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HBsAg、HBeAb两项阳性;HBsAb、HBeAb、HBcAb三项阳性;HBeAb、HBcAb两项阳性和HBsAg、HBcAb两项阳性.结论:健康人群HBV感染近年来明显下降而免疫力明显上升,但尚有近1/2的人缺乏免疫力,并存在少数传染性强的乙型肝炎患者;应提倡健康人群普种乙肝疫苗,即使注射了乙肝疫苗也要注意自身一般性预防,常规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辽宁地区鸡血清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鸡HBsAg阳性率为9.09%;HBsAb阳性率为5.88%HBeAg、HBcAb阳性率为0。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1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e抗原抗体系统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HBeAg阳性者大多数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而HBeAg(-)抗HBe(+)者较多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慢重肝或肝癌。抗-HBe(+)者的病情和预后较HBeAg(+)者严重(P<0.001)。抗-HBe(+)者可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突变株感染所致。分析CHB患者血清e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其它HBV标记物的特点,对估计其所感染的HBV类型、肝病轻重和预后好坏,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腹泻病鸡群中鸡志贺氏菌病和鸡白痢的发生情况,利用鸡鲍氏型?鸡痢疾型志贺氏菌凝集抗原和鸡白痢鸡伤寒多价抗原对河南省6个县市52家鸡场的鸡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鲍氏型、痢疾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5%和14.6%,鸡白痢为3.2%。所有县市的鸡鲍氏型志贺氏菌血清抗体阳性,4/5的县市鸡痢疾型和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78.8%的鸡场为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61.2%的鸡场为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24.4%鸡场为鸡白痢血清抗体阳性。不同鸡群中,鸡鲍氏型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4%~85.7%,鸡痢疾型为0.0~60.0%,鸡白痢为0.0~30.0%。不同品种鸡中,罗曼鸡鲍氏型?痢疾型血清抗体阳性率都较高,其次为固始鸡。不同日龄中,22~28日龄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鸡鲍氏型为68.8%,鸡痢疾型为27.1%,而鸡白痢仅为6.5%。混合感染中,鸡鲍氏型和痢疾型混合感染占待检血清总数的10.1%。  相似文献   

12.
奶牛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某奶牛场,采成年母牛血清200份,鲜牛分,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阳性结果如下:牛血清HBsAg7份,抗-HBsAgl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100份鲜牛奶阳性数:HBsAg2份,抗-HBs10份,HBeAg1份,抗-HBe2,抗-HBc零份。电镜观察到HBV核心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晋北地区农户散养边鸡群ALV感染情况,从鸡群中采集蛋清和血清样品共92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ALV-p27抗原及蛋清和血清样品中ALV-A/B与ALV-J抗体阳性率。ELISA结果显示,92份蛋清和血清样品的ALV-p27抗原检出率为9.78%,ALV-A/B与ALV-J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6.25%。检测结果表明,晋北散养蛋鸡群同时感染外源性ALV-A/B与ALV-J亚群,且主要以A/B亚群为主,不存在ALV-A/B与ALV-J 2种或3种亚群的共感染。  相似文献   

14.
李决  张鹏举 《郑州牧专学报》1997,17(1):26-27,30
从河南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用ELISA法分别检测:(1)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HAVIgM);(2)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3)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其结果312份鸡血清抗HAVIgM和抗HCVAb全部阴性。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阳性数分别为:HBsAg18份,抗-HBs16份,HBeAg14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 (Interferon,IFN)是目前公认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但疗程长 ,副反应较多。因此 ,对接受 IFN治疗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 ,提高护理质量不仅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使患者能顺利完成疗程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本文主要从护理学角度 ,探讨 IFN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选择血清 HBs Ag、HBe Ag、和 (或 )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 DNA)阳性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 5 5例为对象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 ) 32例 ,慢性肝炎 (中度 ) 2 3例。排除合并精神病、慢性心、脑、肾脏病和糖尿…  相似文献   

1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38例 HBsAg 携带者和58例正常人血清中的HBV DNA 特异性片段,通过与 HBsAg 滴度及 HBV 血清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HBV DNA 阳性率与 HBsAg 滴度呈正相关(r=0.981,p<0.005),与 HBeAg 减低,抗-HBe 产生以及其后的 e系统消失过程呈相应递减趋势。并且在单项抗-HBs 阳性的血清中,HBVDNA 检出率可达1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种群禽白血病(AL)、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和鸡白痢(PD)的感染状况,便于有效预防、净化疫病,更好地保护黔东南小香鸡的种质资源,从鸡群采集524份血清样品,采用ELISA检测禽白血病病毒p27抗原(ALV-p27)、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及鸡白痢感染抗体水平,采用PCR核酸检测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B、J亚群(ALV-A、B、J)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ALV-p27抗原的阳性率为85.88%、ALV-J亚群的阳性率42.67%,REV抗体的阳性率为25.57%,鸡白痢抗体的阳性率为3.82%。根据检测结果,建议尽早对种群采取净化措施,以避免AL进一步发生及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C-PCR)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C-PCR和FQ-PCR分别检测249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BV DVA.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用ELISA测定.结果:用C-PCR和FQ-PCR检测HBV DVA阳性率分别为:HBeAg( )组80.50%和100.00%(P<0.01);抗HBe( )组17.39%和82.60%(P<0.01);HBeAg(-)抗HBe(-)组14.51%和40.32%(P<0.01).健康体检者两法均为阴性.结论:FQ-PCR对乙型肝炎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比C-PCR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城疲病毒(NDV)对鸡红细胞的凝集以及相应抗体对病毒血凝的抑制的原理设计出新城疫抗体监测试剂盒,主要用于鸡新城疫抗体水平的监测,为正确实施新城疫疫苗适时接种提供依据。试剂盒包括新城疫阳性血清、新城疲阴性血清、4单位新城疫抗原和10ml/L醛化红细胞。经对50多份血清检测结果表明,用于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醛化红细胞与新鲜红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剂盒能准确检测出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具有操作简便,适用,易于保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91例CHB患者[包括CHB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B)、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BC)],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每组血清HBV DNA水平.并进行组阀对比分析。结果:血清HBV DNA水平、HBV DNA阳性率随病情加重均有下降趋势(P〈0.01);CSHB组、HBC组与CHB轻度、中度、重度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SHB组HBV DNA水平和阳性率最低,但CSHB组与HBC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中度、重度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