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百合鳞茎腐烂病是百合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对百合切花生产影响很大。本文综述了该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病原菌的鉴定方法,总结了不同百合品系对病原菌的抗性,介绍了百合抗鳞茎腐烂病育种研究现状,并对百合抗病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洋葱软腐病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生。田间多在洋葱鳞茎膨大期发病,在1~2片外叶的下部产生半透明的灰白色斑,使叶鞘基部软化而倒伏;鳞茎颈部初呈水浸状凹陷,不久鳞茎内部开始腐烂,有汁液溢出,散发出恶臭味。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引起北京昌平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对采集自田间的食用百合腐烂发病的根及鳞茎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对真菌分离物进行孢子形态观测,结合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对病原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发病组织上共分离纯化得到18株真菌分离物,经鉴定,其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12株,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 spp.)真菌分离物6株,室内与田间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为引起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的致病菌。【结论】造成北京昌平地区食用百合根及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4.
对东方百合Siberia、Sorbonne两个品种的鳞片扦插繁殖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用0.1%Hgcl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的腐烂;鳞片冷藏处理对鳞茎的形成无显著影响,黑暗处理虽然使鳞茎增大,但明显降低了繁殖系数;采用锯末/园土(3:1)为基质可大大降低成本,300mg/kg的NAA处理能显著提高百合小鳞茎发生的数目。  相似文献   

5.
<正> 百合是霍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食用为清补保健佳品。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百合灰霉病也越来越重,造成叶片枯死,花蕾腐烂,植株提早枯死,影响鳞茎产量。为此,我们进行了百合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现将百合灰霉病的症状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百合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入药.百合产品销量大,效益高.一般在9~10月份种植,次年春季出苗.出苗前后,常有病虫为害,出苗前受害,造成鳞片、鳞茎和球芽腐烂,不能出苗.出苗后受害,病株提前枯死,降低了产量与品质.为了防治病害,要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鳞茎.百合的主要病害和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症状特点 多发生在洋葱鳞茎的成熟期或贮藏期。除洋葱以外,也可侵染其他葱蒜类蔬菜。生长期间染病,主要在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贮藏期间感病,在鳞茎顶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病斑,变软,淡褐色,鳞片间有灰色霉层。后期有黑褐色小菌核。  相似文献   

8.
气培技术培育食用百合小鳞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培养百合鳞片形成小鳞茎,方法简单,成本较低.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小鳞茎的分化影响较大,温度过高,鳞片腐烂率高,过低,小鳞茎分化率低,较适温度为23±2℃;光照对小鳞茎的分化影响不大,对小鳞茎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东方百合索邦发生叶烧的概率,对鳞茎周长、鳞茎储存时间、易感病时期土壤平均温度与百合叶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存时间相同,鳞茎的周长越长,越易发生叶烧;鳞茎周长相同时,种球的储存时间越长,越易发生叶烧;在百合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温度长期偏低,尤其是长期低于12℃,易发生叶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兰州百合鳞片基质埋培过程中不同鳞片层次、催培温度及基质湿度对埋培效果的影响,为兰州百合进行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参数.[方法]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验材料,选用L9(34)正交设计表进行不同催培温度、基质湿度、鳞片层次处理,以期明确兰州百合鳞片催培繁殖小鳞茎适宜的环境参数.通过催培过程中鳞片腐烂率、鳞片分化率、小鳞茎分化数、鳞片生根率、小鳞茎生根数及其横径(分级指标)等的观测与分析,探究基质埋培对不同层次鳞片形成小鳞茎的影响.[结果]催培初期,A1B3C3处理腐烂率最高,达18.67%,进入3周时,所有处理的平均腐烂率下降至1.33%.随着鳞片腐烂率下降,鳞片分化率开始逐渐上升,进入小鳞茎生长高峰期,各处理的鳞片分化率为44.16%~86.52%,A1B1C1处理在催培3周时小鳞茎分化数达最大值,为238.67个.除A1B3C3、A2B3C1和A3B3C2处理外,其余各处理的鳞片生根率为20.58%~63.92%.催培结束时,A1B2C2处理二级小鳞茎最多,达53粒/30片;A1B1C1处理的一级小鳞茎最多,为28粒/30片;A3B1C3处理只有三级小鳞茎,且小鳞茎数量仅10粒/30片.催培第3周是兰州百合鳞片埋培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鳞茎根系发育的初期.不同处理的催培环境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鳞片分化情况,综合各项指标的极差值大小,确定影响小鳞茎形成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其次为基质相对水含量,鳞片层次影响最小.9个处理中A1B1C1(外层鳞片+25℃+60%基质相对水含量)小鳞茎生长效果最佳,催培结束时鳞片腐烂率为0.33%、鳞片分化率为96.67%、小鳞茎分化数为231.67个、鳞片生根率89.67%、小鳞茎生根数为319.33条.[结论]兰州百合鳞片基质埋培过程中不同层次鳞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小鳞茎的质量和数量均不同,繁殖效率均有差异.鳞片基质埋培繁殖适宜的环境参数为外层鳞片+25℃+60%基质相对水含量,该技术参数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百合与百合属优良品种杂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优良品种杂交试验,旨在获取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与百合属(Lilium)其他品种杂交种子,从而选育出大小适宜、适应性强、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杂交花卉新植株.[方法]进行花粉培养液对比试验,检测花粉生活力;以野生的大百合为母本,与百合属的多个优良品种杂交,筛选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的百合属亲本.[结果]最能促进百合花粉萌发的培养液为5%蔗糖+0.01%硼酸的混合液;切花插水保养和低温环境有利于百合花粉的保存.[结论]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杂交成功是可行的;‘贵族’(Lilium spp.‘Noblesse’)和‘西伯利亚’(Liliumspp.‘Siberia’)两个百合属品种与大百合交配亲和力较强,均可形成较饱满的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百合野生资源的亲缘关系及其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部分野生百合资源的遗传相似性及其地域分布特点,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评价,为百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25个百合野生种及其不同种源地的2个变种,共计69份样品为材料,利用11对SSR引物,对69份样品进行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通过Powermarker 3.25软件对SSR位点基因型数据进行处理,通过NTsys 2.11构建遗传相似性矩阵及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对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学参数进行分析,发现百合SSR位点多态性较高。69份样品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289 7 ~ 0.981 3:不同种之间,淡黄花百合和泸定百合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平均值是0.953 3;而卷丹和玫红百合、卷丹和大理百合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小,平均值是0.289 7。聚类分析表明,69份供试材料主要分为5类,第I类包括大百合属的大百合,第II类主要由卷瓣组和喇叭组组成,同时也包括轮叶组和钟花组,第III、IV、V类主要由卷瓣组组成,其中包括豹子花属的滇蜀豹子花。主坐标分析表明种源地位于四川、重庆、云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陕西、湖北、湖南、河南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位于辽宁、内蒙古地区的百合大多聚在一起。结论本研究表明喇叭组a亚组与b亚组亲缘关系较远,a亚组的麝香百合、台湾百合明显与卷瓣组亲缘关系较近;属外种大百合与百合属亲缘关系较远,滇蜀豹子花与野生百合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本研究支持豹子花属并入百合属这一观点;从地域上证明,不同种源地的同种百合随地域差异变大导致遗传相似系数降低,进而导致其在进化上产生分歧,不同种野生百合空间地理分布较近的因生境相似而对环境有相同的反应,有趋同进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香水百合核型变异式样和变异规律,为引种驯化、杂交育种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探讨物种的分化与适应问题提供条件。[方法]从染色体水平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香水百合无染色体数量变异,但结构变异明显,主要表现为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次缢痕数目与分布等方面。[结论]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其核型的主要特征,也是其进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九种花卉疫病病原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州地区采集月季、杜鹃、卡特利利亚兰、康乃馨、蒲包花、长春花、一品红、百合和绿巨人共9种花卉疫病标本,根据病原菌性和无性形态特征,结合生长温度和菌体可溶性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它们分别鉴定为:Phytophthora citricola Sawada(为害月季)、P.citrophthora(R.E.Smith&E.H.Smith)Leonian(为害杜鹃)、P.palrnivora(But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百合花挥发性成分定性与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百合(Lilium spp.)花挥发物的组成成分与释放量,寻找百合关键致香成分。【方法】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吸附采集法与ATD-GC/MS(自动热脱附-气质联用)分析技术,对4个杂种系7个品种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试验共检测出64种化合物,属淡香型的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的3个品种含有39种,属浓香型的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的4个品种含有54种。不同香型百合花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亚洲百合和LA百合杂种系烷烃类化合物释放量较高,主要成分为2-乙基-1-己醇、乙苯、邻二甲苯、2,2,4,6,6-五甲基庚烷、5-乙基-2,2,3-三甲基庚烷、3-甲基十一烷和2,2,6-三甲基癸烷。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杂种系萜烯类释放量最高,β-月桂烯、罗勒烯、芳樟醇、2-乙基-1-己醇为其主要成分。【结论】3个淡香型百合品种中没有检测到萜烯类化合物和苯甲酸甲酯,而4个浓香型百合品种中萜烯类释放量最高,主要为β-罗勒烯和芳樟醇,可初步确定这两种化合物为百合花致香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16.
苏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7):3906-3907,3911
[目的]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香水百合小鳞茎分化、增值及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为其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取香水百合鳞叶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其离体培养中愈伤形成、不定芽分化、增值、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对试管苗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香水百合小鳞茎分化与增值培养以MS+0.5~1.0 mg/L 6-BA+0.1~0.3 mg/L IAA效果好,分化率达78.5%以上,增值率可达5.6以上;生根以1/2 MS+0.1 mg/L 6-BA+0.5 mg/L IAA或1/2 MS+0.1 mg/L 6-BA+0.1~0.3 mg/L NAA或1/2 MS+0.1 mg/L 6-BA+0.8 mg/L IBA效果好,生根率可达96.0%;在泥炭∶珍珠岩=1∶1的基质中驯苗,成活率可达96.3%。[结论]香水百合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对其规模化快速育苗及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香水百合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百合种球繁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就百合(Lilium spp.)鳞茎的发生及各种因素对百合种球繁育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温度,光照,鳞片位置和激素等因素对鳞片扦插繁殖的作用,讨论了肥料,种植深度,摘顶处理等栽培技术对种球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也对百合二次抽苔现象对种球的生长和质量的效应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王红霞  王文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20-15221
[目的]探讨香水百合染色体的变异程度,为引种驯化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SAS软件统计,并进行巢式方差分析,对香水百合居群问、个体间、同源染色体闻的变异作出定量评估。[结果]在相对长度方面,香水百合12对染色体变异约有88.91%来源于居群内,约有11.09%来源于居群间;在臂比方面,香水百合12对染色体变异约有80.98%来源于居群内,约有19.02%来源于居群间;在染色体长度比、平均臂比、核型不对称系数和染色体组实际长度方面,香水百合染色体变异约有96.36%来源于居群内,约有3.64%来源于居群间。[结论]香水百合染色体变异居群内具明显的多态性,居群间具多型性,且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19.
杨满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188-9189,9205
采用数学模糊聚类分析黄桑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是一种理想的植物群落分类方法,可得到比较客观、合理的分类结果;黄桑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Ⅰ.马尾松-映山红+白栎—白茅+鹅观草群丛,Ⅱ.杉木—苎麻+茶—香石竹+蓼群丛,Ⅲ.杜仲—香樟—柴胡+野菊花群丛,Ⅳ.野百合+早熟禾群丛。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生物技术在百合 (Liliumspp .)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生物技术在百合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成功建立了百合快速繁殖体系和脱毒苗生产技术程序 ;利用胚胎拯救技术克服了百合杂交前后障碍获得百合新品种 ;蛋白质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百合的初步应用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激法等进行了百合的遗传转化 ,并通过基因枪法成功地获得了百合转基因的植株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