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我国肉羊业发展的机遇、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肉羊业发展的必然性、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发展肉羊业的有利条件,指出了我国内羊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今后发展肉羊业的七点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玉俊 《北方牧业》2004,(10):23-23
近几年,我国养羊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肉羊业形势一片大好,但越是在这种时刻越需要冷静,在养羊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优良品种,肉羊业也经历了“引种一炒种”的过程,近几年经过“炒种热”之后的肉羊业回归到生产的轨道上来,制约我国肉羊业的因素逐渐凸显。目前,炒种时迅猛增多的种羊场有的倒闭,有的转产,有的开始走产业化的道路,因此,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成为发展我国肉羊业的首要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广大农区肉羊业低迷的状况,使得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肉羊业发展的新路子。笔者针对当前影响农区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发展趋势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优良肉羊品种,肉羊业也在经历了引种、炒种的过程后,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肉羊业逐渐回归到生产的轨道上来。但制约我国肉羊业的因素也逐渐凸显,特别是近几年广大农区肉羊业低迷的状况,使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肉羊业发展的新路子,并针对当前影响农区肉羊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养羊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肉羊业在大洋洲、美洲、欧洲和一些非洲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世界羊肉,特别是羔羊肉的生产和消费显著增长。肉羊产业具有周转快、投资少、效益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在资源短缺、畜禽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保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还仔细分析我国肉羊生产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的优势,并结合国内外养羊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及时调整养羊业的生产方向和产品结构,研究和推广先进实用的养羊综合配套技术等发展我国养羊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上,农耕区人们虽有养羊的习惯和经验,但传统上是一家一户的零散型副业生产,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变化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规模化、专门化养羊势在必行。肉羊业作为畜牧生产的新型产业形势看好。在农耕区发展肉羊业有其优越性,但由于刚刚起步,有一些因素制约其发展速度。 一、缺乏专门化的肉羊品种,良种覆盖率低,是制约规模肉羊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目前,我国用于羊肉生产的品种主要是地方品种、细毛羊、半细毛羊及其杂交后代,其中有些品种在产向性能、繁殖率、生长速度等方面表现优秀,但与专门化的肉用品种相比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7.
<正> 养羊业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我国的现代化肉羊业却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1995年以后发展尤为迅速。这一阶段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肉羊业的发展。波尔山羊的引种成功是中国现代化肉羊业起步的一个标志。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主要的肉羊品种。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肉羊饲养标准、肥羔上市标准、管理规范和防疫标准。  相似文献   

8.
当前,养羊业正悄悄由牧区养羊为主逐渐向农区发展,而农区传统的靠天养羊粗放管理方式很难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因此,随着农区养羊业的快速与规模化发展,舍饲肉羊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区南北疆广大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但是南疆贫困地区养殖户对肉羊舍饲饲养技术掌握不过关,生产力低,致使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和我区肉羊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肉羊舍饲饲养管理水平,结合近年来对于舍饲肉羊生产方面的研究,特制订了舍饲肉羊饲料配方和饲养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9.
李旺 《饲料世界》2004,(4):37-38
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养羊业的现状,大力发展肉羊生产是长远出路。TMR在肉羊生产上将比传统饲喂方式有较多的优势:生产方便,营养全面,便于机械化作业等,值得大力提倡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给我国养羊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5个方面探讨并提出调整养羊生产方向、加快我国优质高档有机肉羊生产的论点。  相似文献   

11.
一、大力发展肉羊业,提高肉羊品种质量和出栏率 近年来,我国羊肉产量增长迅速,羊肉消费群体正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推进,1998~2003年,我国羊肉产量年均增长20万吨,人均羊肉拥有量年均增长0.15千克。农业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羊肉供需矛盾将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2002年二季度我国羊肉产量为148.5吨,比2001年同期增加6.76%,但总体产量还远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的羊肉需求量在持续增加,推动了肉羊养殖向规模化养殖的快速转变。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羊规模和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但缺少与规模化养殖相匹配的人员和专业技术,所以仍然未能解决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为了真正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养殖户提高自身的肉羊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重视养殖的每个环节,增加养羊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先阐述养殖技术的基本要求,分析了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肉羊养殖技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 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肉羊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 中国肉羊业发展现状 1.1 中国肉羊生产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好转,城乡人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的羊肉需求量不断增加,尤其是近10年来对优质羔羊肉快速增长的需求,促进了肉羊业的快速发展。 1985年,我国绵、山羊存栏数量15 588.4万只,羊肉产量59.3万t,出栏率33%,平均胴体重12.0 kg,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3.80 kg;1990年,全国存栏羊数21 001.2万只,羊肉产量107.1万t,出栏率42.44%,平均胴体重11.90 kg,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5.10 kg;到1997年,全国绵山羊总数已达30 368.4万只,羊肉产量255.4万t,出栏率65.5%(中国农业年鉴,1998),平均胴体重12.3 kg,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8.4 kg;全国人均羊肉产量2.05 kg,绵山羊存栏数量和羊肉总产量排名世界第一。从1985年到1997年的12年内,全国绵山羊存栏数量增加了14 780万只,羊肉产量增加了196.1万t,胴体重增加了0.3 kg,出栏率提高了35.3个百分点,平均每只存栏羊年产肉量增加了4.6 kg。 我国肉羊业发展遍布全国32个省(区)、直辖市,其中羊肉年生产量超过30万t的是山东省,年生产量超过20万t的省(区)有新疆、内蒙、河南、河北,年生产量超过10万t的省有江苏、安徽。我国北方的西北、东北、内蒙、西藏等省(区)以生产绵羊肉为主,长江以南及中原地带以生产山羊肉为主。 1.2 中国肉羊的研究概况 我国的肉羊业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肉羊业发展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肉羊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优质肉羊产业,开发工作,是在省畜牧局的筹划与组织实施下,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引种繁育与杂交,初步形成了优质肉羊生产体系,首创了国内肉绵羊杂交配套系,在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地区发展肉羊,达到了保毛增肉的效果。黑龙江省优质肉羊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极大的挑战,笔者就这一问题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西部肉羊业生产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及现代肉羊业生产的基本特征,选择年存栏羊只平均产肉量指标作为肉羊业生产科技水平的度量指标;在对存栏羊只年平均产肉量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存栏羊只年平均产肉量指标的估计公式,并解读了估计公式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养殖技术》2004,(1):37-38
近来,种羊市场持续疲软,种羊销售不畅;商品肉羊价格下跌,养羊户不得不亏本销售。而往年这个时候,种羊销售一般都会很火爆,现在,大部分场家“卖羊难”。难道肉羊业要陷入低谷吗?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羊业协会成立大会上,有关人士一致认为,肉羊正步入新的复苏期,养殖者要抓住机遇,把产品结构调整到位。 记得前年年底、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国肉羊价格攀升到历史的最高点。反过来也推动着肉羊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各地的种羊场纷纷上马。而当前种羊销售不畅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肉羊的发展受阻。 非典期间,有许多地方不许商品肉羊出场出村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研究肉羊的生产指标体系入手,试图形成现代肉羊的顶层设计,使肉羊的发展更加科学、合理、高效;还研究了用现代装备技术装备肉羊业,以强化对环境的调控,为肉羊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畜牧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现代养羊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带动了区域性养羊业乃至全国养羊业的迅速发展。羊繁殖率的高低代表了羊的生产力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羊的经济效益,提高羊繁殖率是工厂化高效养羊生产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羊群的繁殖特性和羔羊成活率为高效肉羊生产奠定了基础。现代化的肉羊业要求肉羊具有早熟、多胎多产、生长发育快、肉质好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肉羊生产中,提高繁殖力、培育多胎多产的肉羊品种备受重视。国内外科研人员及生产工作者通过育种、激素、营养等方面的研究,在提高肉羊繁殖力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中原地区为我国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但草地资源有限。因此,历史上以饲养便于舍饲的猪和鸡为主,而肉羊生产则处于“副业”地位。此外,制约该区域肉羊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困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