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桦木醇的C-3位、C-28位羟基进行修饰,在吡啶作溶剂,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桦木醇丁二酸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物料比和反应时间对桦木醇丁二酸酯纯度的影响.确定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95 ℃,物料比(物质的量之比)1:18,反应时间10 h.对产物采用FT-IR、1H NMR和MS进行分析,确证桦木醇丁二酸酯的结构,并利用HPLC对产物含量进行分析,纯度为81.854%,得率为70.43%.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桦木醇的C-3位、C-28位羟基进行修饰,在吡啶作溶剂,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桦木醇丁二酸酯。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物料比和反应时间对桦木醇丁二酸酯纯度的影响。确定合成反应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95℃,物料比(物质的量之比)1:18,反应时间10h。对产物采用FT-IR、^1H NMR和MS进行分析,确证桦木醇丁二酸酯的结构,并利用HPLC对产物含量进行分析,纯度为81.854%,得率为70.43%。  相似文献   

3.
以异海松酸为原料,草酰氯为酰氯化试剂,合成异海松酸酰氯活性中间体,在三乙胺作用下进行甲酯化反应制备异海松酸甲酯,并通过FT-IR、GC-MS、1H NMR和13C 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单因素试验法分别对异海松酸酰氯和异海松酸甲酯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酰氯化反应中异海松酸与草酰氯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3 h,甲酯化反应中异海松酸酰氯与三乙胺物质的量比为1∶0.24,反应时间为80 min时,目标产物的酰基转化率为99.43%,产物为白色晶体,总产率86.3%。  相似文献   

4.
桦木醇戊二酸酯的合成及溶解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桦木醇的亲水性,对桦木醇的C-3位、C-28位羟基进行修饰,在吡啶作溶剂、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戊二酸酐反应合成桦木醇戊二酸酯.采用FT-IR、 1 H NMR 和MS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且选用平衡法测定了桦木醇和桦木醇戊二酸酯在丙酮、无水乙醇、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值7.4,)等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在丙酮和无水乙醇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是桦木醇的33.52和22.65倍;在水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为 0.002 1 g(100 mL 水);在PBS中,桦木醇戊二酸酯的溶解度约为 0.001 5 g(100 mL PBS),目标产物的亲水性有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以α-蒎烯为原料与Br2进行加成、异构化反应合成2,6-二溴莰烷,以2,6-二溴莰烷为中间体制备冰片二烯。α-蒎烯合成2,6-二溴莰烷的条件:Br2和α-蒎烯为2.5∶1(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24 h,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7.6%,定向转化为2,6-二溴莰烷的选择性最高(48.8%)。提纯后的2,6-二溴莰烷纯度为99.0%,得率为45.6%。以提纯后的2,6-二溴莰烷为原料制备冰片二烯的适宜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 h,叔丁醇钾为消除试剂,叔丁醇钾与2,6-二溴莰烷投料比4∶1(物质的量比),DMF为溶剂。2,6-二溴莰烷转化率为99.12%,冰片二烯的选择性为99.0%,提纯后的冰片二烯纯度可达98.5%。采用FT-IR、GC-MS和1H NMR等方法对2,6-二溴莰烷和冰片二烯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6.
桦木醇提取及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桦树皮为原料,研究了桦木醇提取和纯化的工艺,确定了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树皮原料30 g,树皮颗粒大小为0.42~1.16 mm,采用氯仿为溶剂,用索氏抽提器抽提7 h,得到粗桦木醇黄色固体,得率为38.5%。通过重结晶对桦木醇进行纯化,确定了适宜的重结晶条件:以异丙醇为重结晶用溶剂,粗提物与异丙醇的比为1∶20(g∶mL),结晶温度-5℃,结晶时间1 h,在此条件下桦木醇的结晶得率41.4%,产品熔点为245~254℃,纯度为95.4%。  相似文献   

7.
以马来海松酸和月桂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正辛烷为带水剂,合成了增塑剂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考察了各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马来海松酸)∶n(月桂醇)1∶5,催化剂用量为马来海松酸质量的3.6%,反应温度200~210℃,带水剂正辛烷15 mL,N2保护下反应8 h,产物为浅黄透明油状液体。通过HPLC测定酯色谱纯度为99.14%,采用1H NMR、13C NMR及FT-I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元素分析确定了产物分子式为C60H106O6。测得其酸值0.98 mg/g、加热减量≤0.08%、体积电阻率2.6×1011Ω.m、开口闪点269℃、凝固点-55℃、密度0.980 g/cm3、折光率1.484 6、含水量0.08%、黏度0.200 Pa.s、测定了其热重-差热曲线,结果表明,马来海松酸三月桂酯色泽浅,体积电阻率大,闪点高,黏度低,加热后酸值、色泽与加热前变化较小,耐挥发性好,符合增塑剂的要求,且一些指标比同类型产品性能好。  相似文献   

8.
以α-蒎烯为原料与Br2进行加成、异构化反应合成2,6-二溴莰烷,以2,6-二溴莰烷为中间体制备冰片二烯.α-蒎烯合成2,6-二溴莰烷的条件:Br2和α-蒎烯为2.5∶1(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24h,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此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为97.6%,定向转化为2,6-二溴莰烷的选择性最高(48.8%).提纯后的2,6-二溴莰烷纯度为99.0%,得率为45.6%.以提纯后的2,6-二溴莰烷为原料制备冰片二烯的适宜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5h,叔丁醇钾为消除试剂,叔丁醇钾与2,6-二溴莰烷投料比4∶1(物质的量比),DMF为溶剂.2,6-二溴莰烷转化率为99.12%,冰片二烯的选择性为99.0%,提纯后的冰片二烯纯度可达98.5%.采用FT-IR、GC-MS和1H NMR等方法对2,6-二溴莰烷和冰片二烯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9.
桦木醇的液泛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种改进的液泛提取装置提取桦树皮中桦木醇,该装置连接简单,操作方便,不影响提取率且可有效地提高样品的纯度。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提取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了桦木醇连续提取的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50 min。利用此条件提取桦木醇,提取率达到(88.39±1.77)%,桦木醇纯度达到(80.34±0.25)%。  相似文献   

10.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5%(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为溶剂,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各因素对桦木醇提取率的影响,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功率400 W、提取时间70 min、提取温度70℃、液固比40∶1(mL∶g)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桦木醇提取率可达到83.43%±1.89%,纯度71.20%±0.74%。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用5%的碳酸钠水溶液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可减少酸性杂质对桦木醇提取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冰片烯为原料,m-CPBA作环氧化剂合成了冰片烯的环氧化物,研究表明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m-CPBA作氧化剂,n(冰片烯)∶n(m-CPBA)为1∶3,在20℃条件下反应时间2.0 h,得无色透明晶体,得率53%,纯度91.03%,m.p.71.2~72.4℃。用1H NMR、13C NMR、FT-IR和GC-MS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冰片烯环氧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了桦木醇.采用混合溶剂法对提取的桦木醇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纯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粗品的得率为34.52%;混合溶剂四氢呋喃-苯是纯化桦木醇的优良试剂,其体积比为12,桦木醇与混合溶剂比为130(gmL),纯化桦木醇得率为31.19%,纯度为94.53%.纯化后桦木醇的熔点为248.9~251.3℃,与文献值一致,FT-IR谱图与标准品基本一致.与以往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桦木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工业双戊烯为原料,马来酸二甲酯为双烯加成试剂,在常压和加压两种条件下合成了萜烯马来酸二甲酯加合物。常压下,加热至185℃回流10 h,产率为55%;压力反应釜中,压力为1.5 MPa,反应温度为240℃,反应2 h即可进行完全,产率为78.6%。纯化产物用GC-MS、1H NMR和FT-IR进行了表征。GC-MS表明经蒸馏纯化的产物中分子离子峰质荷比为280.1的萜烯马来酸二甲酯同分异构体约有20个,纯度为95.2%。经产物的1H NMR计算得到产物中Diels-Alder加成物质量分数为35%。  相似文献   

14.
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分离纯化桦木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白桦树皮中提取了桦木醇。采用混合溶剂法对提取的桦木醇进行了分离纯化,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纯化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纯化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纯化样品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从白桦树皮中提取桦木醇粗品的得率为34.52%;混合溶剂四氢呋喃-苯是纯化桦木醇的优良试剂,其体积比为1:2,桦木醇与混合溶剂比为1:30(g:mL),纯化桦木醇得率为31.19%。纯度为94.53%。纯化后桦木醇的熔点为248.9~251.3℃,与文献值一致,FT-IR谱图与标准品基本一致。与以往的分离纯化方法相比,四氢呋喃-苯混合溶剂法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分离纯化桦木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均匀设计法优化桦木醇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白桦树皮中桦木醇的工艺.考察了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桦木醇收率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桦木醇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 g白桦树皮粉末,在提取温度72 ℃、微波功率67 W,提取时间100 s的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的桦木醇收率达到25.43%,纯度达到59.19%.与传统回流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提取法不仅提取时间短,且提取率高、选择性好,故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的生物柴油、蔗糖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合成蔗糖酯,确定了合成工艺的各项工艺条件:占总物料量2%的K2CO3为催化剂,10%的硬脂酸钾为助溶剂,生物柴油和蔗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1,在130℃下反应3 h,控制真空度低于0.09 MPa,采用混合溶剂萃取法纯化粗产物,得到产品质量较高的蔗糖酯,产率可达78%。  相似文献   

17.
以天然亚茴香基丙酮为原料,Lewis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氢源,研究了天然茴香基丙酮的合成工艺,并探讨反应机理和反应的选择性。对不同Lewis酸催化剂与溶剂进行筛选,确定Al Cl3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茴香基丙酮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 h,n(Al Cl3)∶n(亚茴香基丙酮)4∶1,n(环己烷)∶n(亚茴香基丙酮)4∶1的条件下反应稳定性较好,产物得率达95.1%。采用IR、GC-MS和1H NMR等分析技术对合成所得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β-蒎烯为原料合成3-亚甲基诺蒎酮的反应.以丙酮为溶剂,以酸性高锰酸钾为氧化剂,β-蒎烯经选择性氧化生成诺蒎酮,研究了氧化剂体系、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蒎烯氧化选择性及诺蒎酮得率的影响.采用KOH为催化剂、37%甲醛水溶液为羟甲基化试剂与诺蒎酮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3-亚甲基诺蒎酮,探讨了诺蒎酮与甲醛物质的量之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体系、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羟醛缩合反应工艺,并确定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n(甲醛)与n(诺蒎酮)为21∶1,n(KOH)与n(诺蒎酮)为1.5∶1,反应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反应温度65 qc,反应时间2h.在此工艺条件下,3-亚甲基诺蒎酮得率大于92%.采用GC-MS、FT-IR、1H NMR、13C NMR等手段对合成所得产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微波协同大孔树脂催化合成肉桂酸异丙酯的新工艺,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肉桂酸2g,酸醇物质的量之比1∶10,反应温度105℃,微波功率400W,催化剂为CAT-601树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5%,反应时间12.5min,此条件下肉桂酸异丙酯的产率39.2%,催化剂可再生循环使用,催化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间歇辐照方法研究了微波辐照下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确定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催化剂K2CO3用量为原料质量的4%、微波功率100W、反应时间5 h、酐醇物质的量之比2.5∶1.最适工艺条件下,芳樟醇转化率为76.71%、乙酸芳樟酯产率为61.48%.该工艺反应时间短、产率高且催化剂成本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