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牡蛎的营养保健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滕瑜  王彩理 《齐鲁渔业》2006,23(2):31-32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是我国著名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栖息在浅海泥沙中。牡蛎之名,系因古人认为“纯雄无雌,独此化生”而得。古罗马人称为“圣鱼”,西方人称“海中牛奶”,日本人则称为“根之源”。我国牡蛎的主要种类有近江牡蛎、密鳞牡蛎、大连湾牡蛎、长牡蛎等,广泛分布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产量高,适宜间种、套种等立体养殖。牡蛎肉肥味美,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品、罐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2007,34(6):62-63
最近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上,近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就“牡蛎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未来牡蛎极可能成为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牡蛎被称为“海洋牛奶”,其产业化养殖和开发已遍及全球。日本最新发现,牡蛎肉内的特有物质能消除人体过多的活性氧,对防治动脉硬化、癌症等有很好的效果。日本已开发出具有保健及治疗功能的“牡蛎丸”和高级饮料“牡蛎汁”。但由于海洋污染、环境恶化和海水养殖病害频发,牡蛎的养殖和开发仍存在挑战。我国每年牡蛎产量已居全球首位,2006年养殖产量达389万吨,占我国海洋水产养殖总量的1/3。  相似文献   

3.
文君 《齐鲁渔业》2008,25(5):74-74
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更有人说,生吃牡蛎,是天上有、地下无的绝世美味。不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警示,提醒人们不要生吃牡蛎。因为这种海产品也可能受到了诺瓦克等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6):72-75
近江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华南沿海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根据肉的颜色,近江牡蛎通常被珠江三角洲蚝民称为“赤蚝”和“白蚝”,但它们的贝壳形态极其相似。近江牡蛎分类鉴定研究已被探讨多年,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已不能完全解决近江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江牡蛎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近江牡蛎分类研究进展,综合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华南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可能是3个物种的混合体:“赤蚝”可能是一个新种,而“白蚝”含有香港巨牡蛎和有明巨牡蛎2个物种。  相似文献   

5.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牡蛎生产国,意大利人所吃的双壳类生物有90%都是从法国进口的。尽管如此,近几年,意大利对法国的牡蛎并不那么狂热了,尤其是在意大利Porto Venere地区的200多个进餐者吃了从法国进口的牡蛎之后都出现了中毒症状之后。意大利开始发展自己的牡蛎养殖业。  相似文献   

6.
1蟹文化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天下第一吃蟹人是谁苏州民间传说:相传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称作“夹人虫”。大禹治水时有一个叫巴解的督工,为了防止“夹人虫”的侵袭,在驻地开深沟,待“夹人虫”大批进入沟中后,用沸水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来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极了。这第一口的尝试,换来国人以后的千千万万口,从此,“夹人虫”就变成人间的…  相似文献   

7.
劳赞 《水产科技》2005,(1):15-18
近江牡蛎在阳西县俗称为“蠔”、“蚝”,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海上牛奶”之称。据分析,牡蛎干肉含蛋白质45%~57%、脂肪5%~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奶或蛋黄高200倍。蚝是阳西的主要养殖的经济贝类,养殖方式以桩架式吊养为主。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海门市东灶港东北方约4海里的黄海中有座似山非山、似岛非岛的牡蛎堆,其整体是由许许多多不同年龄的牡蛎经若干年的群聚生活而形成的贝壳礁,礁体表面又布满了活体牡蛎,当地渔民习惯称之为“蛎蚜山”或“蛎蚜堆”。占地总面积达440公顷。在沙质潮间带形成如此庞大的牡蛎堆笔者未见过报道,就连中科院的有关专家也无不称奇,认为“蛎蚜山”是世界上罕见的牡蛎贝壳礁,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蛎蚜山”由大小不等的80余个牡蛎堆坨积而成,质地坚硬。礁体表面起伏不平,局部沉积淤泥。礁体周围有黑色泥沙,俗称“铁板沙”。该区域…  相似文献   

9.
供英国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有三种牡蛎;英国牡蛎或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太平洋牡蛎或称日本牡蛎(Crassosirea gigas)和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葡萄牙牡蛎的苗种于1970年停止进口。在市场上的正式称呼为英国牡蛎,太平洋牡蛎和葡萄牙牡蛎。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期,福建省东山县海水养殖项目之一的浅海牡蛎吊养陷入了沉寂:原本每公斤带壳牡蛎,收购价为1至1.8元而今却跌到0.15元至0.2元;成千上万亩的牡蛎,在海上“随波逐流”无人问津。 得悉此事,笔者于3月8日赶到养殖区调查了解,出乎意料的是,牡蛎价格大幅度跌落不是市场因素! “海水太瘦了,牡蛎吃不饱,谁要?”许多养殖户异口同声地对我说。据调查,东山县浅海吊养牡蛎,是近几年继网箱、鲍鱼等海水养殖之后,兴起的一项颇具规模的海水养殖项目,总面积达2万多亩,曾经一度是东山海水养殖业的新亮点。据不完全统计,…  相似文献   

11.
牡蛎死亡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的疾病可能是由于非传染性的或传染性的原因,造有以下现象;环境引起的牡蛎畸形,遗传变态,化学环境诱成的新陈代谢失调;传染性由病毒、细菌、真菌或原生动物研究死因的关键。牡蛎大量死亡的许多事例表明,传染疾病主要原因。牡蛎偏离正常结构和功能.非传染性的的生理失常,营养不良或多种赘生物造诱发造成牡蛎失去功能致死。传染病是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是大量牡蛎死亡的成发等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牡蛎俗称海蛎子,又称蚝,是世界上第一养殖贝类,也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历来受世人推崇,古人认为它是“水产品之最贵者”,古罗马人把它誉为“海中美味——圣鱼”,西方人称之为“神赐魔石”、“海中牛奶”,日本人则誉之为“根之源”。  相似文献   

13.
蟹文化     
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  相似文献   

14.
牡蛎酶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选择了牡蛎酶解的有效蛋白酶,研究了牡蛎酶解的工艺中各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SI,398枯草芽跑杆菌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牡蛎有较好的酶解效果。酶解温度、加酶量、底物浓度对酶解提取率影响较大。确定了牡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0.5%;底物浓度6%;酶解时间2h。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浙江省三门县健跳港蛎江滩牡蛎礁中牡蛎的种类、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并分析了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量和幼体补充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蛎江滩牡蛎礁中分布有6种牡蛎,即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熊本牡蛎(C.sikamea)、福建牡蛎(C.angulata)、香港牡蛎(C.hongkongensis)、猫爪牡蛎(Talonostrea talonata)和长牡蛎(C.gigas)。在牡蛎群落组成中,熊本牡蛎、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的占比分别为92.92%、5.00%和2.08%,其他3种牡蛎仅在定性调查中发现。夏初和秋季牡蛎平均密度分别为(97±40)个·m-2和(1 770±467)个·m-2;随着潮间带高程的降低,熊本牡蛎密度逐渐降低,而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的密度逐步升高。牡蛎幼体附着与补充开始于6月初、结束于10月初左右,补充量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特征;熊本牡蛎在整个礁区均有较高的补充量,近江牡蛎和香港牡蛎则在中、低礁区补充量较高。结果表明,蛎江滩牡蛎礁中的牡蛎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未来需进一步研究泥沙淤...  相似文献   

16.
11月中旬.“乳山牡蛎”正式获国家工商总局审批通过.成为地理标志商标。并公告。这标志着以“乳山牡蛎”为核心的一系列产业链条企业,将走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表明乳山市在培育地域特色品牌战略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是很讲究“吃”的,中国菜名著天下。而“鱼”在中国的食品文化中,又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您只要体味一下“渔猎”这个词的来源,就能一下子感到吃鱼的历史之悠久。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猿人遗址中,曾找到成堆的鱼骨头。鱼肚鱼翅,历来几成美味之代名词。  相似文献   

18.
关于牡蛎的遗传学和育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融 《水产学报》1985,9(2):207-215
牡蛎是世界上养殖最广的经济贝类,可是迄今所养殖的牡蛎仍都是野生型的群体,因此培育生长快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已成为牡蛎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十年来对牡蛎遗传学的研究有所进展(Longwell和Stiles,1973;Longwell,1976;Newkirk,1980),它为牡蛎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就牡蛎数量性状的遗传、杂交、核型、诱发多倍体、雌核发育和近交、  相似文献   

19.
牡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进行人工养殖。我国广东名产蚝油、蚝鼓,就是牡蛎肉的油和干制品。为了发展我国的牡蛎养殖业,中国渔业协会于去年12月5日派遣“牡蛎考察组”,到日本实地学习养殖经验和技术。日本是世界上牡蛎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牡蛎升温促熟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全国动物学会贝类学会会议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ca gigas)统称为长牡蛎。这种牡蛎是养殖良种之一。早在三十年代,南北美一些国家就开始从日本引种,在加拿大、美国广泛开展养殖。以后法国、南朝鲜、我国台湾省相继进行了引种养殖。我国从1979年开始从日本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