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祁门茶叶研究所经18年研究,选出了安徽一、三、七号三个茶树良种。1987年经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现将其主要性状介绍如下: 安徽一号植株灌木型,树姿直立,分枝中等。叶形椭圆,叶长11.7厘米,叶宽4.6厘米,新梢叶大芽壮,淡绿色。抗逆性较强。4月中下旬开采。13足龄茶树亩产鲜叶1117.75千克,比对照增产15.57%。适制  相似文献   

2.
江济和  邹瑚 《茶业通报》1996,18(3):17-18
再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一、三、七号的茶类适制与品质特色江济和,邹瑚(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从1955年开始,在祁门种资源研究基础上初选141个单株,经18年的研究后,育成安徽1、3、7号茶树良种,1987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  相似文献   

3.
茶树新品种“波毫”推广应用研究江济和,王华宗(祁门茶叶研究所)(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茶树新品种波毫是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经生产应用表明,波毫是一个中芽(偏早)、高产、优质、多毫、抗性较强、繁殖系数高的品种。1987年安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  相似文献   

4.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0,22(3):25-25
近两年来 ,县委、县政府狠抓高效茶园建设 ,大力开发名优茶促进了我县茶叶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茶业产业化的进程。为使我县高效茶园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特对我县今后实施高效茶园建设提出几点建议。1 高效茶园建设要从发展良种新茶园抓起。 茶树良种是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祁门种和杨树林种分别为国家级和安徽省级地方群体品种 ,另外还有祁门茶叶研究所选育的安徽一号、安徽三号、安徽七号及祁门县农业局选育的杨树林 783 ,这些都是经过国家认定或审定的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 (尤其是杨树林 783和安徽七号 ,…  相似文献   

5.
1984年11月21日至26日在福建厦门召开的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认定了30个品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优良品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1974年起在省农业厅领导下,为了推广茶树良种,以期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在全省十二个国营茶场和二个农村社队,建立安徽1、3、7、9号良种繁育基地十四个。建立良种母穗园六十二亩,繁殖推广安徽1、3、7、9号品种。基地建立五年后,为了解不同良种在省内不同地区适应性,做了安徽1、3、7、9号品种适应性调查。一、调查项目及方法我们在省属十四个基地全面调查基础上,于1979—1981年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泾县、潜山、祁门、东至、六安三十里铺茶场和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以下简称县和地名)六个良种繁育基地进行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7.
陈乐生 《茶业通报》1994,16(4):25-26
“福安大白茶”的性状及其栽培、采制技术陈乐生(福建省福安市茶业局)福安大白茶原产地在福建省福安市穆阳镇高岭村。1983年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后,推广范围不断扩大。福安市自1974年以来共扦插繁育福安大白茶茶苗五亿多株(出圃数)...  相似文献   

8.
不同茶树良种加工祁红香螺的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试验以祁门槠叶种为对照,选取安徽1号、安徽3号和凫早2号三个国家级无性良种为试验对象,按照相同采制标准制成祁红香螺茶样,通过对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和感官审评的比较,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祁红香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无性良种茶样的内含物质丰富,生化成分比例协调;形美质优,感观审评五项因子的综合评分皆高于对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凫早2号、安徽3号、安徽1号、祁门槠叶种,说明三个国家级无性茶树良种均可作为生产祁红香螺的选用品种,尤其以凫早2号、安徽3号为宜。  相似文献   

9.
省农业厅于82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在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召开茶树良种审定会议。到会的有5个产茶行署农业局,黄山茶林场负责良种工作的科技干部,安徽农学院、皖南农学院的老师,省祁门茶科所的专家及省供销社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经过酝酿,建立了茶树良种审定机构,在会上热烈讨论后审定了省茶科所及各地区的上报的茶树品种材  相似文献   

10.
《科学种养》2014,(3):63-64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天台九遮茶叶公司和天台县林业特产技术推广站联合选育的特异茶树新品种“中黄1号”通过了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福建省鲜食大豆生产上品种更新换代慢、良种紧缺问题,以浙鲜 3 号为母本、K 丰 77-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多代定向选择,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 12 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定性好等特点,于 2022 年 7 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 20220001,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红壤地带.黄山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是全国理想的宜茶地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十分丰富的茶树良种资源,市内有祁门种、黄山种、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五个国家级良种;祁门杨树林种、休宁茗洲种、休宁松萝种、太平柿大茶等省级优良品种;还有歙县大谷运滴水香、街口的长标长芽、竹铺大叶种、休宁溪口箬皮种等品质优异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1974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13.
为了大力繁育、推广茶树良种,促进茶叶生产发展,潜山县茶场自七五年到七七年,建立了茶树良种母穗园,母穗园:先后定植了安徽一号2.5亩、三号1.95亩、七号1.97亩等三个优良品种,七九年又引进了福鼎大白茶;上梅州,高桥早等三个良种,共6.62亩,成了我省十四个茶树良种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蔺玉军 《中国种业》2013,(12):77-77
纪元128是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cy-5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2007年由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冀审玉2007006号),2008年天津引进编号为津引玉2008006号,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评审委员会认定编号为蒙认玉2009013号,2011年山西引进编号为晋引玉2011002号。适应在京津唐、内蒙古、承德、张家口玉米区和温、光条件相似区种植,目前被列为河北省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最近审、认定了一批新品种,其中审定品种有鲁棉11号、鲁花11号、鲁薯11号、鲁白9号、鲁黄瓜5号、鲁黄瓜6号、鲁甜玉3号、鲁黑豆1号等共9个品种;认定品种有小麦品种PH82—2—2,掖单13号、烟草17号等39个品种,现将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神麦 1号 (原泛 3号 )是由黄泛区农场农科所与河南省同位素所合作、采用有性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该研究列入河南省丰收计划--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项目(项目编号 200041020103)的科技攻关课题.该品种 200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豫审麦 2004012号.  相似文献   

17.
《茶业通报》2006,28(3):101-101
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是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香山云尖系列名优绿茶、红茶、珠茶150万公斤。年繁育无性系茶树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和直接提供母穗品种近百个。近年来,规模化提供的主要品种有:舒茶早、平阳特早、乌牛早、龙井43、龙井长叶、仙寓早、福安大白茶、浙农113、日本薮北种、凫早二号、金观音、悦茗香、黄玫瑰、多抗香、大红袍、白毫早、锡茶5号、锡茶11号、安徽一号、安徽七号、早逢春、寒绿、迎霜、福鼎大白茶、石佛香、石佛翠,另有引进珍贵品种:金谷绿、明谷绿等。  相似文献   

18.
黟县茶树良种工作,从1975年省农业厅在县国营茶场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点起,先后引进安徽1.3.7号和福鼎大白茶,浙江迎霜五个品系良种。共建母本园7亩。1978年开始扦插育苗,到1983年共出圃33万余株,栽植良种生产茶园59亩,其中国营茶场41亩,红旗乡深冲村示范点茶园15亩,龙江、际联、美溪三乡各一亩。1983年茶叶滞销,影响生产发展,被迫停止繁育,良种母本园改为生产园。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来源:沪红早1号是本所用1277为母本,红410为父本杂交配组新近育成的中熟早籼良种。经三年省级和国家级区域试验,表现抗病、高产,均获第一名。1986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双季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毕麦10号、11号毕麦10号和毕麦11号都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1988~1992年通过毕节地区小麦良种区试和生产试验,1993年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毕麦10号(原名毕85-7)是用高加索为母本、71-4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