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绿地的滞尘效应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对河南省郑州市不同绿化植物的滞尘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建立相关模型研究了郑州市绿地系统净化大气的效应,并采用相关指标和评价分级方法,将植物的滞尘能力划分为5级。郑州市城市绿化植物对空气滞尘总量为9846.38t,其中乔木树种占滞尘总量的87.0%,灌木占11.3%草坪占1.7%,说明对空气中灰尘的净化植物主要是乔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近10 a来城市灰尘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对2003-2012年我国城市灰尘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表明:10 a间,共发表391篇相关文章;其中以2012年发文量最多,有67篇,2003年最少,仅8篇。城市灰尘研究机构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以及实力较强的高校;区域分布不平衡;研究的对象以街道灰尘为主;研究内容以灰尘重金属为主,磁学、理化性质以及治理措施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所在机构分布较分散,涉尘研究的持续性、周期性不长。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建设施工活动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路段和非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与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尘负荷是前者的47.5倍;施工路段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的重量百分比非施工路段高56.7%;施工路段大气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大气颗粒物浓度随施工点距离增加而减小,与10m处相比,25m处浓度减少33%,50m处浓度减少57%.100m处浓度减少63%。以上结果说明,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园林植物是城市、自然和景观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阐述了园林植物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位点、不同群落结构及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滞作用,阐明今后滞尘的研究应从植物单株向不同群落结构滞尘方向发展,从总的滞尘量向不同粒径滞尘量的纵深角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园林植物是城市、自然和景观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自净功能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大气颗粒物浓度,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阐述了园林植物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位点、不同群落结构及其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吸滞作用,阐明今后滞尘的研究应从植物单株向不同群落结构滞尘方向发展,从总的滞尘量向不同粒径滞尘量的纵深角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近10 a来城市灰尘方面的研究状况,采用文献计量学对2003~2012年我国城市灰尘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中国知网的搜索结果表明:10 a间,共发表391篇相关文章;其中以2012年发文量最多,有67篇,2003年最少,仅8篇。城市灰尘研究机构大部分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以及实力较强的高校;区域分布不平衡;研究的对象以街道灰尘为主;研究内容以灰尘重金属为主,磁学、理化性质以及治理措施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所在机构分布较分散,涉尘研究的持续性、周期性不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福州市普通公路主要绿化树种滞尘能力的差异以及植物叶表面显微结构对滞尘能力的影响,能够为福州市公路优良滞尘植物的筛选和公路绿化带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进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以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福州市为研究地区,以福州市普通公路主要的10种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0个树种的叶片表面微结构,并分四季测定叶片单位面积滞留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和分布特征.[结果](1)10个绿化树种中大部分树种对粉尘及悬浮颗粒物的滞留量表现为春>夏>秋>冬.不同树种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效果存在显著(P<0.05)差异,综合看来,黄花槐(Sophora xanthantha)的滞尘能力最强,滞尘量和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量均显著(P<0.05)高于其余树种,小叶榄仁(Terminalia neotaliala Capuron)的滞尘能力也较强.此外,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对粉尘、TSP及PM10的滞留能力较强,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对TSP、PM10及PM2.5的滞留能力较强,榕树(Ficus microcarca Linn.f.)对粉尘的滞留能力较强;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 St.Hih.)和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的滞尘能力最弱.(2)各树种叶片滞留的悬浮颗粒物中PM2.5和PM10质量占TSP的比例分别为31.24%~72.71%和50.27%~89.15%,实验树种对大气细颗粒物的滞留效果较好.(3)气孔大小和密度与滞尘能力无显著(P>0.05)相关关系,但叶片表面表皮毛、褶皱、沟槽、突起等结构较多的树种滞尘能力更强.[结论]在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建设公路绿化带时应该选择滞尘能力强且兼具良好观赏价值的树种,可以考虑选择黄花槐、紫薇、紫叶李等落叶树种和小叶榄仁、榕树等常绿树种进行搭配.  相似文献   

8.
灰尘作为气溶胶的一部分由于沉降现象而附着于植物叶子的表面,当遥感探测器扫描植被冠层时,所得反射率数据就具有了一定的相似性。在平时我们处理卫星数据时忽略了附着于叶子表面灰尘的影响,没有把植被表面的灰尘作为影响因子考虑进去。随着探测器的发展,光谱分辨率的提高,灰尘对于某些波段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天气变化如降雨可以使植被叶片表面灰尘减少甚至消失,引起植被反射率发生变化,于是本文通过模拟降雨前后植被叶片反射率变化,来研究灰尘的影响程度大小。具体方法为采用ASD野外光谱仪分别测量小麦、冬青等植被采摘后表层附有灰尘的叶片和模拟雨水冲洗灰尘后的叶片。通过同一片叶子两次测得的不同数据处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附着于植被冠层的灰尘对其反射率有很大影响。2.没有去尘处理的叶片反射曲线不是灰尘反射曲线和经除尘处理的叶片反射曲线简单的线性叠加。3.灰尘并不会造成“红边”移动,不会发生“蓝移”和“红移”。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建设施工活动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路段和非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与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尘负荷是前者的47.5倍;施工路段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的重量百分比非施工路段高56.7%;施工路段大气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大气颗粒物浓度随施工点距离增加而减小,与10 m处相比,25 m处浓度减少33%,50 m处浓度减少57%,100m处浓度减少63%.以上结果说明,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为活动对地表灰尘中黑碳积累的影响,从浙江省各地采集174个受不同人为活动影响的地表灰尘样,采样地包括农居点(室内、室外)、燃煤工厂厂区、汽车站、城市居民区(室内、室外)和办公室,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地表灰尘中黑碳的含量.结果表明:地表灰尘中黑碳质量分数在1.47~25.47g爛kg-1之间,平均为9.24g爛kg-1,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达61.04%;地表灰尘中黑碳质量分数主要集中分布在5~10g爛kg-1之间,占样品总数的45.98%;各类地表灰尘中黑碳平均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农居点(室内)>燃煤工厂厂区>汽车站>农居点(室外)>城市居民区(室外)>城市居民区(室内)>办公室;黑碳占地表灰尘中有机碳的比例在14.35%~63.47%之间,平均为40.55%,该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汽车站>燃煤工厂厂区>城市居民区(室外)>城市居民区(室内)>办公室>农居点(室内)>农居点(室外);相关分析表明,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与有机碳积累呈正比,地表灰尘中黑碳含量一般高于土壤,但低于大气粒子中的黑碳含量,地表灰尘中黑碳占有机碳的比例也高于一般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Fugitive dust is one of the well known problems in agriculture and it affects both humans and machine producing quality.Dust problems can seriously cause harmful diseases to workers and ruin expensive equipments. In this study, a dust formation generated in open environment by vehicles was analyzed on unpaved roads. Formed dust was measured by calculating total forces on the PM10 (airborne particles smaller than 10 mm) of dust particles, such as air velocity, gravity forces and air turbulence generated by the moving vehicle. The water fogger nozzle discharge was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approximate droplets quantity in the air. The loggers were used to suppress the generated dust in an open environment via installing a proposed automatic suppression system which opens automatically when vehicles pass under the syst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droplet speed and ability of collecting fugitive dust showed that high air temperature above 40℃ and wind speed above 10 m s-1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system's ability of collecting dust due to evaporation of small radius droplets and/or drifting water droplets away from the effective area. The overall system ef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85% and the proposed dust suppression system was found to be a satisfying solution for reducing fugitive dust hazard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树种叶片滞尘特性,为滞尘型绿地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浸法和图像法,测定吉林市6种常见街道绿化树种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叶片固着颗粒物粒径组成,分析微结构与叶片滞尘的关系。[结果]1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地固着于叶片表面的粉尘以小粒径颗粒物为主,6种树木叶片固着PM_(10)的数量比例均超过97.76%;叶片累计固着PM_(2.5)的数量比例均超过65.33%。2在各树种滞尘量比较中,大粒径颗粒物发挥了重要作用。6种树木叶片固着PM_(10)的体积比例为47.87%~78.22%,体积最大的是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 cv.Cold flame),最小的是杏(Prunus armeniaca L.);叶片固着PM_(2.5)的体积比例为4.41%~14.66%,比例最大的是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最小的是杏。36种街道绿化树种叶片滞留颗粒物、PM_(2.5)、PM_(10)总量差异显著,树种滞尘存在特异性,表现在滞尘量及粒径组成两方面。4叶片微结构对较小颗粒物(粒径20μm)滞留具有重要影响。通常,叶片的皱褶、凹凸程度越大,固着颗粒物量越多。[结论]能够较长时间稳定地固着于树种叶片表面的粉尘以小颗粒物为主,固着量和粒径组成与叶片表面微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3.
9种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新乡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3个功能区9种绿化树木对其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构树、紫叶李、女贞、国槐、凤尾兰、栾树、大叶黄杨和白蜡单叶滞尘量分别为11.591、5.313、2.841、2.146、1.698、1.517、1.325、1.142、0.635mg,其中,悬铃木与构树、紫叶李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树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白蜡与构树具有显著性差异。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女贞、悬铃木和白蜡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0.385、0.321、0.310、0.241、0.166、0.128、0.097、0.088、0.054mg/cm2。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较强,悬铃木、女贞、白蜡相对较弱,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居中。树种和功能区对树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06—2015年地面观测资料、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辽宁西部锦州地区偏南大风和偏北大风型沙尘天气的环流形势及地面要素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锦州市沙尘天气以扬沙为主,根据风向可分为偏南大风型和偏北大风型,偏北大风型沙尘发生时均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850 hPa锋区迅速东移南压,偏北风风速20 m/s以上,冷平流显著;偏南大风型500 h Pa锦州地区受高空槽前西南气流或中纬度较为平直的偏西气流控制,850 hPa受温度脊控制,暖平流明显,对流层低层干燥且升温显著,风力加大,大气层结为中性或弱不稳定;偏南大风型沙尘风力和相对湿度明显大于偏北大风型,伴随强烈的正变温和负变压,偏北大风型以负变温和正变压为主。  相似文献   

15.
不同绿地类型的滞尘效应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地处山西省晋中盆地的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为试验区,研究了不同绿地类型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绿地具有减尘作用,绿地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值显著低于非绿地。距扬尘源10 m处不同类型绿地的减尘率依次为:乔灌草复合型38%,灌草型31%,草坪7%,裸地2.6%。不同绿地类型内TSP值均有明显变化,但TSP值的变化梯度有差异。在3种绿地类型中,乔灌草型绿地变化梯度最大,灌草型绿地次之,草坪最小。说明乔灌草型绿地的减尘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阳市为例,对地表按城市功能分区采集灰尘样品,从不同功能区灰尘Cd总量和不同粒级灰尘Cd含量及贡献两个角度考察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Cd平均水平为1.28mg/kg。各功能区地表灰尘中Cd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广场区>学校区>工业区(住宅区)>交通区>商贸区(垃圾站)。城市功能的影响导致地表灰尘Cd的累积呈现3个水平。广场区和学校区累积最重,校园内某些含Cd高的辅助材料可能是导致地表灰尘Cd累积较重的原因之一。不同粒级灰尘Cd水平的分异特征在不同功能区表现各不相同。商贸区、垃圾站地表灰尘Cd主要富集于细粒级(≤105μm)灰尘;广场区、校园区和住宅区地表灰尘Cd明显富集于中等粒级(105~250μm);工业区和交通区地表灰尘Cd含量粒级差别不明显。所有功能区Cd的粒级行为均显示,3个粒级灰尘中,粗粒级对Cd的贡献最小。工业区、商贸区和交通区细粒级贡献最大,住宅区、城市广场区和垃圾站中等粒级对灰尘Cd的贡献最大。除垃圾站中等粒级对Cd的贡献相对偏低外,其他各功能区中等粒级的贡献相差不悬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沙尘对杏树座果率的影响及相应的防御措施.[方法]杏树安江胡安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南疆沙尘现象对盛花期的杏树进行沙尘及药剂干预试验.[结果]①沙尘可使盛花期杏树减产26.6;.②在杏树盛花期喷施硼酸(0.15;)、赤霉素(30 mg/L)、2,4-D(1.8 mg/L)、花粉(0.8 g/L)时,和自然授粉杏树的座果率(5.68;)相比,其提高效果分别为:花粉(4.11;)>赤霉素(1.84;)>2,4-D(1.64;)>硼酸(1.01;).③在模拟沙尘条件下,喷施同样浓度的处理,座果率均高于自然授粉杏树的座果率(5.68;),且提高杏树座果率的高低顺序相同,提高最高的是喷花粉处理(2.23;).④模拟沙尘条件下,喷施药剂中分别加入0.8 g/L的花粉,和自然授粉杏树相比均可以提高杏树的座果率,其效果和前两个提高杏树座果率的高低顺序相同,且座果率均高于晴好天气杏树的座果率.[结论]沙尘对盛花期杏树的座果有很大危害,通过人工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杏树的座果率,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滞尘作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粉尘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飘落规律对道路绿化滞尘效果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道路灰尘飘落规律模拟实验和道路实验,以及常见绿化树种叶面积测算、室内模拟道路环境对各树种的滞尘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罗汉松滞尘量最大,为2.524 9 g/m~2,其次为红翅槭2.178 7 g/m~2,这两种树种的滞尘量明显高于其他树种.其他树种滞尘率大小排序为红叶石楠、海桐、女贞、广玉兰、樟树、杜英、含笑、大叶黄杨、山茶、冬青、桂花、小叶女贞、杜鹃.粉尘飘落则显示出在不同距离点,由近及远呈现规律递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叙述HJC花岗岩加速冲激除尘器处理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原理、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实际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