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贺州鹅塘大肉姜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塘大肉姜是贺州市有名的地方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性强的特点,其根茎肥大、细嫩、纤维少,营养物质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除供调味外,还可生食、炒食、加工成姜片、糖姜、酱姜、糖醋姜等姜制品,也是医学上一种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年种植大肉姜2000hm^2认上。但是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技术以及异常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姜腐烂病(姜瘟)、姜螟等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导致大肉姜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下降,为了提高大肉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因病虫害发生而造成更大的损失。2002年~2004年,笔者对鹅塘大肉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调查试验,并对病虫害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荔浦芋和大肉姜都是我区出口名产之一。平南县的丹竹区、大安区和藤县的和平区,是这两种出口商品的主要产区之一。历年种植荔浦芋2,500—3,500亩,大部分与大肉姜间种,亩产荔浦芋(芋娘)1,500—2,000斤,多的2,500—3,000斤,间种的大肉姜亩产1,000—1,500斤,好的2,000—4,000斤。据调查,每亩荔浦芋间种大肉姜经济收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大肉姜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对不同移栽基质、生根时间、移栽前预处理方式、空气湿度控制方法等因素对大肉姜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建立高效而稳定的移栽炼苗体系,为大肉姜组培苗在大田的成功移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与珍珠岩比例为2:1组成的移栽基质为最佳,生根时间为25 d的大肉姜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最高,大肉姜组培苗进行移栽前处理后再移入炼苗基质时成活率明显提高,移栽后用小拱棚遮盖一层遮阳网时的湿度最合适。  相似文献   

4.
疏轮大肉姜是广东广泛种植的优良生姜农家品种,给当地农民带来增收效益。介绍了疏轮大肉姜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疏轮大肉姜,又称单排大肉姜.属广东省地方品种,原产广州市郊区,植株高50~70cm,叶披针形,叶色深绿.肉质根茎,嫩芽粉红色,簇状分枝,成单行排列,表皮浅黄色,肉质细嫩淡黄、纤维少、辣味淡、品质佳.单株根茎重1~2 kg,产量一般22.5~30 t/hm2.疏轮大肉姜是目前生姜深加工的一个重要品种,适宜两广种植.灵山县经多年种植疏轮大肉姜表现出色,经济效益可观,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三华李果园套种疏轮大肉姜的栽培技术,试验示范表明,在新开垦的山坡地种植三华李,第一或第二年可以套种疏轮大肉姜,与利用薄膜覆盖相对比,利用芒箕覆盖不但能增加产量、提高抗姜瘟能力,而且还能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该项技术适合在山区种植三华李的新果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2005年潞西市勐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从广西靖西县引进台湾大肉姜品种,当年在该镇勐稳村旱地上试种1334m^2,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06年潞西市科技局把台湾大肉姜项目作为勐稳村“一村一品”的特色项目加于扶持,当年试种面积扩大到1.67hm^2,每公顷产量54t,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本地黄姜、青姜品种50%。2007年该村台湾大肉姜种植面积达4hm。^2,由于管理规范,长势普遍良好,7月下旬嫩姜初上市,销路较好,基地批发价为3元/kg。  相似文献   

8.
邓年方  潘百明  韦学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13-6014,6035
[目的]研究大肉姜组培快繁技术,为贺州大肉姜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贺州大肉姜的芽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液和激素组合对外植体污染率、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外植体用0.1%HgCl2消毒12min效果最好,诱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mg/L6-BA+0.1mg/L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NAA,生根率可达100%。[结论]该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贺州大肉姜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大肉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肉姜以地下根状茎为主产品,味辛香,是日常重要调味品,也可加工成多种食品,出口创汇.大肉姜品质优良,块茎大,色泽鲜亮,肉质细嫩,产量高,一般亩产万斤左右.  相似文献   

10.
邓年方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99-100,104
以芦丁为标准样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肉姜总黄酮含量。用Na2S203-I2滴定法测定油样的过氧化值,研究了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鹅塘大肉姜中总黄酮含量为1.65%,重现性试验RSD=2.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3.17%,n=5)。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与抗坏血酸、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肉姜”系二十世纪80年代初我省从台湾地区引进的一个新品种。2004年由宁德远腾公司从广西引进在我县种植300亩获得成功;2005年全县已发展种植3000亩;2006年全县种植达5000亩。“大肉姜”生长适应性强、花工少、便于管理、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2000~3000kg。前期工作.1地块确  相似文献   

12.
大肉姜是从台湾地区引进的新品种之一,其生长适应性强,花工少,便于管理,产量高,是目前在我县种植较为理想的姜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江门地区大肉丝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总结了江门市大肉丝瓜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植地要求、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从而有助于提高江门地区大肉丝瓜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台湾大肉姜“在我县引种栽培已有十几年。在我县栽培有一定的群众栽培基础,近年出现了一些产量不高病虫害严重品质不高等情况,本人在我县沙江镇龙湾、八堡、水潮三个村做了300多亩高产栽培试验,对其主要性状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做了观察和试验,平  相似文献   

15.
生姜是人们常用的调味佳品,又是健胃驱风的中药材,生姜属姜科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在乐业县多作1a生作物栽培,随着生姜加工产品的畅销,生姜种植得到了长促发展,乐业县从零星种植发展到规模种植,种植面积逐年增长,到2012年发展到333.3hm2,主要品种为大肉姜,产量高达5000kg/667m2,一般产量3000/667m2,许多农户也因此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建起了楼房,但是,生姜的病虫害发生危害也呈现了逐年加重的趋势,许多姜农对此认识不够,没能做好防治,每年均有部分姜农因为姜瘟和姜螟的危害,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生产实践中经过2a的调查,逐渐探明本地生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在生产中指导农户,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肉包心芥菜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促进了大肉包心芥菜种植的快速发展。因为培养大肉包心芥菜壮秧是栽培技术中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大肉包心芥菜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对具体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大姜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复合肥肥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姜生产中分别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管理措施和大田生产一样,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大姜产量明显高于施用复合肥的大姜产量,投入产出比高,是今后大姜生产的首选肥料。  相似文献   

18.
品名 平均批发价格 采价地点长山药 2.00 太原市桥西综合批发市场大肉姜 2.80 广州越秀蔬菜果品批发有限公司粉葛 3.00 广州越秀蔬菜果品批发有限公司沙葛 2.40 广州白云山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珍珠萝卜 0.45 北京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水果萝卜 0.80 合肥市周谷堆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樱桃萝卜 3.20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鲜百合 6.20 北京昌平水屯批发市场鞭笋 6.00 浙江余姚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相似文献   

19.
子姜是广西柳江县的无公害品牌蔬菜之一,为促进子姜的高产、优质、高效,制定了广西柳江县子姜生产技术规程,规范了子姜生产的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20.
刘悦义 《农技服务》1994,(12):16-16,21
<正> 台湾大肉生姜由福建省霞浦县九鼎农渔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从台湾引进。该品种产量高,平均亩产2500公斤、最高亩产3500公斤。一般单株产0. 5~2公斤,最高林产4.5公斤,是当地姜产量的3倍左右。 该品种根茎肥大色美,肉质细密,纤维较少,味辣而甜。适应性强,旱地、红壤土、水田、经翻犁晒白后均可种植。经有关部门检疫,未发现危险性和其他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