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中金荞麦”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牧草(品种登记号:2019581),为建立同时测定该药材中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芦丁和槲皮素的检测方法,考察其含量多样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并分析其含量与野生金荞麦的差异。C18柱(250×4.6 mm, 5μm),乙腈-0.4%磷酸水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温度30℃;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芦丁和槲皮素分别在5~85(r2=0.9998)、5~80(r2=0.9998)、0.5~8(r2=0.9996)、0.125~2.0μg/mL(r2=0.9999)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高;黔西和麦坪的“黔中金荞麦”4种成分总含量高达1189.70、1108.01μg/g,其中原花青素B2、芦丁和槲皮素含量最高,丹寨野生金荞麦表儿茶素含量最高。结果表明,本法准确可靠,适合“黔中金荞麦”的内控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黔中金荞麦在贵州不同海拔地区的生长生产性能,2016—2019年选择贵州省不同区域具有代表性气候环境的贵阳市、关岭县、威宁县、松桃县4个点进行种植试验,观测物候期、抗逆性和草产量.结果:黔中金荞麦在各试验点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平均鲜草产量7455 kg/667 m2,比野生金荞麦(6185 kg/667 m2)增产...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黔中金荞麦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试验根据《GB/T 13885—2017》《GB/T 6437—2018》标准对黔中金荞麦初花期地上及地下部位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黔中金荞麦初花期地上及地下部位均含有Ca、Fe、Zn、Mn、Mg、K、P元素。(2)黔中金荞麦初花期地下部位Fe元素(1 452.70 mg/kg)是地上部位(159.36 mg/kg)的9.12倍,可作为Fe元素添加剂开发的重点研究部位。(3)除Fe以外的其他6种元素含量均为地上部位比地下部位高,其中地上部位Mn、Mg、K、P元素含量分别为地下部位的1.81、1.33、1.79、1.72倍,Zn、K在2个部位的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黔中金荞麦草粉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及草产品的全年均衡供应,文章介绍了黔中金荞麦草粉的加工技术,包括鲜草收获、干草调制、草粉加工、品质评定、包装和保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金荞麦提取物对猪肠道上皮屏障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试验用60%乙醇提取金荞麦茎叶有效成分,培养猪小肠上皮细胞(IEC),用不同浓度金荞麦茎叶提取物(10、50、100、250μg/mL)处理IEC,48 h后刮取IEC,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肠道炎症因子TNF-α、IL-6、IL-8、IL-22、IL-10和肠道屏障相关因子ZO-1、Occludin的表达。结果:金荞麦茎叶提取物为黑色粉末或块状物,提取率为13.1%;不同浓度金荞麦提取物均可下调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肠道屏障相关因子ZO-1、Occludin的表达升高。结果表明:金荞麦茎叶乙醇提取物浓度为250μg/mL时可显著抑制肠道炎症因子,并强化肠道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屏障。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不同的干燥方法对"黔中金荞麦"茎叶进行加工,并测定各处理组植株的营养成分,以确定调制优质金荞麦干草的有效方法。结果:65℃烘干和"2.5%K2CO3干燥剂+压扁"干燥处理的金荞麦干草营养价值较高。其中65℃烘干处理的金荞麦叶、茎、全株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2.07%、14.01%、18.55%,营养成分含量最高,但此法加工成本较高;其次"2.5%K2CO3干燥剂+压扁"处理的叶、茎、全株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1.67%、13.74%、17.66%,干燥效果也较佳,营养损失较少,此法比烘干处理的成本相对较低。结论:在生产上可应用"2.5%K2CO3干燥剂+压扁"的方法加工金荞麦优质干草。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7):54-59
金荞麦属于高蛋白牧草,缓冲能高,青贮成功率低,为此,本试验通过分別添加不同剂量的乳酸菌、蔗糖及乳酸菌+蔗糖对金荞麦进行青贮试验研究。其中乳酸菌设0、0.05、0.10、0.15 g/kg 4个水平,蔗糖添加量设0、1、2、3 g/kg 4个水平,试验共10个组,以1996年农业部畜牧兽医司颁布的饲草青贮评定方法为准进行鉴定。结果:添加乳酸菌使金荞麦Ca、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降低,P和CP含量增加,有氧稳定性增强;添加蔗糖使金荞麦的NDF、EE和Ca含量降低,P和CP含量增加;添加蔗糖+乳酸菌使金荞麦中Ca含量略有降低,EE、ADF和NDF含量降低,有氧稳定性减弱。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蔗糖和蔗糖+乳酸菌都能提高金荞麦的青贮品质,其中乳酸菌增强了金荞麦的有氧稳定性,而添加乳酸菌+蔗糖使有氧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分离致病性牛源化脓隐秘杆菌并探究黔中金荞麦对该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本试验对采集于贵州省凯里市某养殖场疑似患牛呼吸道综合征的病死牛肺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并运用打孔法探究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分离菌株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短棒状杆菌,结合生理生化和PCR鉴定结果,确定该菌为化脓隐秘杆菌,系统进化树分析也显示,分离菌株与化脓隐秘杆菌的模式菌株处于同一分支;该分离菌株可致10只小鼠于24 h内全部死亡;其对头孢他啶、利福平、青霉素等7种抗菌药敏感,对环丙沙星中介,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8种抗菌药耐药;黔中金荞麦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处理方法的提取物对该分离菌株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地下部分70%乙醇超声30 min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8.13±0.25) mm,与头孢喹肟的抑菌效果相当。本试验首次从贵州地区分离到致病性牛源化脓隐秘杆菌,黔中金荞麦对该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该肉牛养殖场疫病防控以及牛化脓隐秘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航  汤承  岳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9):222-224
试验为测定金荞麦超微粉中有效成分原花青素B2的含量,将四川金荞麦饮片粉碎至0.75 nm以下的超微粉,50%乙醇提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原花青素B2的含量。结果显示,在0.0352~1.4080 μg/mL范围内原花青素B2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9797X+592.3,r=0.996,金荞麦超微粉中原花青素B2含量在1.305~1.541 mg/g之间。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稳定、精确的检测原花青素B2含量,为金荞麦制剂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野生牧草金荞麦与贵州省推广牧草栽培效益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荞麦Poyigonum cymosum是一种药饲兼用的贵州野生植物资源,通过金荞麦与贵州省目前主要推广牧草的田间试验比较,研究金荞麦和推广牧草资源的产量、品质和饲用的不同特点。试验初步认为:金荞麦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资源,其产量与菊苣Cichorium intybus相似,比一般推广牧草如苜蓿Medicagosativa等高出2~3倍。其粗蛋白含量与菊苣相似,接近苜蓿。金荞麦的适口性好,耐瘠抗劣性强,易繁殖成活,有较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三个野生金荞麦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野生金荞麦材料开展栽培试验,从生育期、鲜草产量、结实性和抗逆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个金荞麦材料生育期差异不明显;从产草量来看,贵阳金荞麦(G200601)产量最高与其他两个材料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独山金荞麦(D200401)产量最低;从茎叶比来看,独山金荞麦>开阳金荞麦>贵阳金荞麦;从抗病性来看,贵阳和独山的两个材料抗病性强,开阳金荞麦感病较严重。说明贵阳金荞麦产量高、叶量大、抗病性强,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但结实率较低,可以采用无性繁殖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3.
金荞麦营养成分分析及饲喂猪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野生青饲料金荞麦代替部分精料进行猪饲养试验,并进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青饲料金荞麦干物质中有较高的粗蛋白、钙和磷含量,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粗纤维、中性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较低,利于猪的生长和消化吸收。用金荞麦代替部分精料饲养猪可提高猪的屠宰率1.3%,瘦肉率提高2.7%,熟肉率提高2.3%,膘厚降低24%;同时降低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和系水力及肉的嫩度,并能提高猪肉中粗蛋白、灰分和磷的含量,从而大大提高肉品风味和品质。同时金荞麦喂猪可降低排泄物中有机质、氮和磷等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金荞麦饲喂猪的效果,试验用野生金荞麦代替日粮中的部分精料饲喂猪,进行了金荞麦营养成分和猪粪便成分的分析及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金荞麦干物质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粗蛋白、钙、磷和丰富的氨基酸,而粗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有利于猪的生长和消化、吸收;用金荞麦代替部分精料饲喂猪可提高猪屠宰率、瘦肉率、熟肉率,降低6~7胸椎间膘厚,并使胴体长增加;降低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系水力、肉的剪切力(嫩度),并能提高猪肉中的粗蛋白、灰分、磷含量,从而大大提高肉品风味和品质;另外,金荞麦饲喂猪可降低排泄物中有机质、氮和磷等对环境的污染。说明用金荞麦饲喂猪可以提高屠宰性能,改善肉质,提高产品出品率,从而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测定贵州不同保健功能性植物标志性成分含量,比较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天然植物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为此,采集贵州9个市(州)同一生育期的青蒿茎叶、野生金荞麦茎叶、杜仲叶、鱼腥草茎叶、茶叶新鲜样10kg/份,分为2份,一份鲜样测定青蒿中青蒿素(mg/g)、金荞麦中芦丁含量(mg/g)、杜仲叶中黄酮含量(mg/g)、鱼腥草中黄酮含量(mg/g)、茶叶中茶多酚含量(mg/g);另外一份进行晒干(简称"晒干")、灭活后烘干(简称"温干")、高温烘干(简称"快干")、油制灭活焙干(简称"油焙")共4种不同炮制方法处理,以胡萝卜素保存率为对比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贵州9个市(州)5种天然保健功能性植物标志性成分含量处于中高水平,可以作为保健功能性植物添加至畜禽动物饲料中;2)4种加工方式中,胡萝卜素保存率由低到高为:油焙快干温干晒干。本试验油焙、快干、温干和晒干对5种保健功能性植物胡萝卜素保存率分别介于92.7%~96.1%、81.5%~86.1%、57.3%~65.0%和15.4%~26.1%之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黔中金荞麦的栽培和利用技术,包括:适宜区域、选地、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害防控、草产品加工等,为畜禽青绿饲草料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金荞麦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用4周龄雌性ICR小鼠,在饮水中添加不同剂量金荞麦茎叶鲜汁饲喂14 d,其中:低剂量组添加6%金荞麦,高剂量组添加12%金荞麦,阳性对照组添加芦丁100 mg/kg,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物质。观测各组小鼠的饮水、采食、体重、脏器指数、回肠显微结构、血常规指标。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2)添加金荞麦及芦丁对小鼠脏器指数和回肠结构均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3)低剂量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高剂量组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增加;阳性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显著增加。结论:在饮水中添加金荞麦茎叶鲜汁有助于增加小鼠体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的免疫水平,同时对小鼠内脏器官发育无不良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饮水中添加6%金荞麦茎叶鲜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遮阴度(全光、轻度遮阴约40%、重度遮阴约90%)与氮肥(0、1 g/株)互作对金荞麦叶片指标、形态指标、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度为40%时,叶片指标叶长和叶宽均为最大值,叶面积高于不遮阴处理52.15%;施氮处理(N)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分别较不施氮处理CK高186.51%、544.31%和315.61%;与CK处理相比,不同遮阴度与氮肥互作对叶绿素含量(SPAD)、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指标影响显著。施用氮肥可以降低光照不足对金荞麦生长的抑制影响,各指标在遮阴度为40%时均显示最优状态,当遮阴度大于90%后,氮素对光照逆境的缓冲效果逐渐减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了金荞麦根乙醇提取物药物血清对鸡脾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时效及量效关系。首先通过预试验确定含药血清制备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方案和采血时间点的确定。根据预试验结果,设立4个试验组即高(40g生药/kg.d)、中(24g生药/kg.d)、低剂量组(6g生药/kg.d)和空白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灌服2次,连续14d,末次灌服后40、80、120、180min分别翅下静脉采血,无菌分离血清,经56℃、30min灭活备用。同时,通过体外试验系统中的血清不同添加量试验,确定以2.5%的金荞麦根含药血清为体外细胞培养体系中含药血清的添加量,采用MTT法来探讨金荞麦根各含药血清对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荞麦根含药血清对鸡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呈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其中以中剂量组120min时相含药血清对鸡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为最强(P0.05)。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金荞麦超微粉对于感染沙门菌动物的保护效果,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等分为4组,1组~3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金荞麦超微粉悬液,剂量依次为1.75、1.25、0.75 g/kg,第4组灌胃生理盐水,给药7d后以3倍小鼠半数致死剂量的沙门菌(2.3×108 cfu)皮下注射感染小鼠,计算小鼠生存期与死亡率.结果表明,在攻毒后各药物对照组对小鼠治疗效果明显,其中高剂量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50%左右.各药物组均显著延长细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存活时间,其中金荞麦高、中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金荞麦超微粉对感染革兰阴菌的小鼠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并具有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