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茶业科技创新是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茶叶生产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实现茶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科技在我国茶业中所占份额及对茶业的贡献率仍很低。面对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我们应以高度紧迫感加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采取一系列战略对策,加强茶业科技创新,提高我省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实现我省茶叶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1 安溪茶业的发展现状 安溪是我国乌龙茶主产区,199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3万hm2,茶叶产量1.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福建省乌龙茶的1/3.1998年茶叶总产值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18%左右.农民人均收入中仅茶叶收入就占20%以上.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40多年来茶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茶业经济效益下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发展茶业中质量与数量、成本与价格、内销与外销以及关于经济效益的期望目标等问题;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是:(1)以低改为中心,提高茶园效益;(2)以推广机采为突破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3)完善经营体制,增强茶业后劲;(4)筹建茶叶市场,理顺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茶叶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世界主要的茶叶出口竞争国相比,我国的茶叶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是最低的,这是造成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通过扩大茶叶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是我们做好茶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别从政府、茶农(茶园)、茶叶行业协会三个不同角度论述了我国当前茶业的规模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5.
香气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工技术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检索我国2005-2020年茶叶香气品质加工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信息,分析这些专利的类型、申请年度、申请单位、技术生命周期和主要技术创新点等相关信息,探索近年来茶叶香气品质加工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提高茶叶香气品质的技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快四川茶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四川省经济作物中的骨干项目,茶业经济是四川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茶业经济,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满足人民消费、增加出口创汇具有直接的重要意义.至2003年底,全省茶园总面积为187.1万亩,茶叶总产量为7.2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2.2万吨,占30.56%,茶叶总产值8.56亿元.近年来,四川省茶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县茶业发展可以概括为:"实现两个转变、三个提高、四个突破".两个转变:①是茶叶从过去的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②是从过去单一品种向多样化品种转变.三个提高:①是茶叶品牌意识提高;②是生产水平提高;③是经济效益提高.四个突破:①是建立了无公害茶叶基地、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基地;②是天禾茶业有限公司申请茶叶进出口经营权;③是引进了乌龙茶生产加工;④是仙岩雪峰茶作为全国名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陈列.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印度茶业     
湘茗 《茶叶》2017,43(3)
印度茶业已有170多年历史,印度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是世界上红茶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本文从茶叶产量、茶叶经济、茶叶育种及茶园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印度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印度茶业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三都澳港茶叶出口数据,重现1899年开埠至1932年间,三都澳港出口闽东茶叶238万担,三大工夫红茶名扬海内外,树立闽东茶业国际品牌辉煌的历史,从而提出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发挥宁德茶叶主产区优势,将宁德茶叶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历史与现实的名片,基于海关视角的重塑辉煌茶叶贸易的几点思考:(1)海关靠前站位,促进茶叶国际贸易发展;(2)海关保护知识产权,打造宁德茶叶国际品牌;(3)建立茶文化体系,做强宁德茶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广东历来是一个多茶类的产茶大省和重要的茶叶贸易省份,在我国茶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也是茶叶之路、瓷器之路的起点,广东为我国茶业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下,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无疑给我省茶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我省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已成为我省茶业主管部门和全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碧莲  梁燕  屠幼英 《茶叶》2007,33(2):85-87
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公开的茶多酚发明专利数量和分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与茶的发明专利、茶叶产量的变化相结合,进行数据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在生活需要方面的发明专利在整个发明专利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占年茶多酚专利数量65%;茶多酚应用于保健食品是目前发明专利中的一个重点,茶的发明专利数与茶叶总产量的增长趋势基本相符。说明茶多酚的研究与茶叶生产相互推动。  相似文献   

12.
从时间、研究领域、申请人地域分布3个方面对巴西橡胶树全球以及中国专利申请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时间、研究领域、申请人类型3方面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情况再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球以及中国专利申请量虽波动起伏,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和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国发明专利的国内申请人主要为科研单位且集中在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国外申请人主要为企业且集中在植物保护领域。分析结果为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茉莉花茶产业概况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茶是中国具有悠久产销历史的再加工茶类。文章剖析了中国茉莉花茶产销概况,指出了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的瓶颈,提出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路径,展望了茉莉花茶产业发展前景,阐述了茉莉花茶的健康属性与消费空间。笔者认为,依托创新驱动,茉莉花茶产业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消费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芹瑶  杨江帆  林程  管曦 《茶叶科学》2022,42(2):290-300
以农业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说为基础,构建考虑文化因素在内的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1993—2018年16个产茶省区的面板数据,阐述了中国茶叶生产布局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厘清其主要影响因子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3—2018年期间,中国茶产业在生产规模上急剧扩张,茶叶生产空...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期间,商洛市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北端新兴茶区,茶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文章分析了商洛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从主体培育、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加工销售、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江西茶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从茶园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园艺栽培措施改进与推广应用机械化、传统产品创新和实有技术应用与人才资源开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品牌整合与市场营销、政策引导与支持等6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江西茶产业全面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新常态和茶叶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提高茶叶生产率对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7年微观跟踪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分析茶叶种植户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增长及源泉,并进一步利用2013—2016年微观混合数据,基于“一步法”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分析茶叶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不同技术扩散路径和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茶叶种植户TFP年均增长2.71%,且呈增长趋势,但具有较为明显的西高东低的区域特征;(2)茶叶种植户的规模报酬率及技术进步率年均下降0.25%和1.50%,技术效率年均增长4.46%,表明TFP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技术效率的改进,而规模报酬率和技术进步却有阻碍作用,而且东中西部均表现出相同的特征;(3)进一步分析技术效率的决定因素,发现茶叶种植户参加合作社、参加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政府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的技术推广和扩散途径能够显著提高技术效率,而且采用生物防治和放置粘虫色板的技术采纳行为同样显著提高技术效率,而是否为种植大户、是否与其他种植户交流病虫害防治经验以及是否安置杀虫灯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对于识别茶叶TFP增长及动力源泉、深刻理解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扩散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宏观和微观2个视角对该领域内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主要研究主题和热点、主要创新机构和发明人、专利价值及专利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创新情况及研发态势。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个人和科研院所为该领域内主要创新主体;播种、种植、栽培、收获、脱粒等机械研发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整体质量较低,本领域技术研发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应开展大麦(青稞)农机农艺融合研究,重点研发适宜于青藏高原作业的轻简化机械。要重视该领域专利质量的提高,重视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力度。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使之成为创新主体。  相似文献   

19.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文献调研方法,估算了我国14个典型茶区中化学氮肥施用、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化学氮肥施用导致的土壤N2O直接排放和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茶园化学氮肥消费带来的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14个典型茶区消费的化学氮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CO2排放当量计算)为16.81~344.80万t·a-1,其中贵州、云南、湖北和四川4省的茶园消费的化学氮肥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均超过200万t·a-1,占全部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9.98%;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22~9.76 t·hm-2·a-1,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为2.10~12.96 t·t-1·a-1、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0.39~1.90 t·万元-1·a-1;总体而言,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和四川5省的茶园消费的化学氮肥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单位产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福建、河南省及重庆市3个茶区相对较低。在茶园化学氮肥施用量控制为300 kg·hm-2和450 kg·hm-2两种情景下,茶园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总量为617.07万t·a-1和228.94万t·a-1,减排潜力为34.12%和12.66%,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主要有湖北、四川、贵州、湖南和江西等5省。  相似文献   

20.
手摇饮料是中国台湾的特色茶饮,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迹,逐渐发展成为一条规模化产业链以及台湾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剂品。手摇茶饮新鲜健康、价格合理、方便快捷、时尚潮流,预计在大陆年轻消费群体中也有很大潜力。手摇饮店在经营上应站在年轻消费群体的立场,注重店铺设计、品牌形象、服务品质、创意创新等经营要点,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