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县现有沟塘、荡滩水域资源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1988年已利用水面8万亩(河沟养鱼水面5万亩、占62%,内塘2.5万亩),开发荡滩5000亩,(以10亩折算1亩);水产品总产量9901吨,其中养殖产量7500吨,亩平93公斤;渔业总产值1890万元(以1980年不变价计算),占农业总产值3.47亿元的5.4%。但对照我县的水面资源优势,本人认为差距还比较大,主要体现在对资源利用的不平衡性较大,高产精养塘亩产成鱼已近1000公斤,低产河沟、荡滩亩产才几十公斤,有相当一部分水域、荡滩粗放经营,处于荒废,半荒废状态,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太平川镇西太平村是全省先进养鱼村。全村总水面3365亩,其中养鱼水面3000亩,占总水面的81.8%,人均养鱼水面近一亩。在养鱼水面中,精养水面2876亩,占养鱼水面95.8%。1990年全村生产鱼种2万多公斤,产商品鱼29万公斤,渔业产值18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渔业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长沙县新康公社地处湖区,素称"鱼米之乡".全社有十五个大队,二百八十二个生产队,有湖泊、池塘、河港等水面三千八百九十亩,鱼种池一百二十亩.一九六三年虽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渔业生产仍有很大的发展.这一年全社共采捞鱼苗六千多万尾,育成鱼种近三千万尾;已利用养鱼的水面达两千四百多亩,种植食用水生植物三百多亩,全年渔业生产收入达八万四千元,占农副业总产值百分之十六.今年头七个月中,已采捞鱼苗近八千万尾,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点六,育成鱼种四千二百万尾,并突破了鱼苗人工繁殖技术关,培育鳙鱼种三十六万尾.已利用养鱼水面三千七百多亩,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已放养三寸以上的鱼种一百三十九万尾,做到了队队养鱼、塘塘有鱼.  相似文献   

4.
九江市总水面及可养水面均居全省之首,总水域面积495万亩,占全省五分之一,可养水面104万亩,占全省四分之一,发展水产生产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来,国家大量投资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水利建设的发展,使全国可以养鱼水面的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1979年,水库可养水面约达3000万亩,占内陆可养水面40%.但是,已经放养的不过1900万亩,产量10.6万吨,仅为淡水养殖总产量的八分之一.单位产量也很低,平均亩产只有十一、二斤.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水库养鱼,发挥3000万亩水面的自然优势,已成为当前发展养殖事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县位于洞庭湖滨,素称鱼米之乡,共有水域面积98万多亩.充分利用水面、发展渔业生产,走多种经营之路,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是我县过去长期失误所在,也是今后实现我县"翻两番"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全县13.3万亩可养殖水面,尚有3万多亩没有养鱼,已养鱼的水面产量不高;41万亩天然捕捞的外河湖泊,收获无几.1981年渔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4.3%,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是全省的渔业重点县,养殖水面占全省的1/4,养殖产量占全省的1/10,水产品产量1987年突破万吨大关,1988年达到11743吨,跨入全国渔业产量的先进行列。目前全县总水面205万亩,已开发利用养鱼水面130万亩,渔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112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3.4%。全  相似文献   

8.
河南渔业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分属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渔业总水面683万亩,其中可利用养殖面积370万亩,可利用种植水生经济植物水面150万亩。共有池塘堰坝40.5万个,水面180万亩,占全省可养鱼水面的48.6%;水库2338座,渔业可养殖水面164万亩,占全省可养水面的44.3%;湖  相似文献   

9.
宝应湖农场有2万余亩水面,其中白马湖湖区滩也水面1.3万余亩,与宝应、淮安、洪泽三(市)县相接壤,水面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全场已开发利用1.1万亩,其中精养鱼池3000余亩,大水面围养6000余亩,围滩养殖2000亩。近年来,农场从实际出发,把大力开发和利用滩地水面,加快发展水产业,作为振兴农场经济“三足鼎立”的战略重点来抓,形成了大投入、大开发、大调整、大发展的水产生产格局。一、树立水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目标农场2万余亩水面资源,占全场总面积的30%。故水产业是农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  相似文献   

10.
平洋镇幅员面积32万亩,耕地面积9.8万亩,人口2.3万人,可养鱼水面10600亩。几年来,根据县委、县政府建渔业强县的总体部署,我们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加大领导力度,制定倾斜政策和激励机制,使渔业生产成为我镇的主导产业。到1997年,全镇养鱼水面已发展到5664亩,其中精养水面2550亩,稻田养鱼105QO亩,鱼种生产400亩,水产品产量530吨,渔业产值9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渔业生产已成为我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几年来,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信阳市的水域总面积为163.87万亩,渔业可利用水面123.07万亩。全市还有200多万亩宜渔稻田,20多万亩沿淮低洼地可供渔业开发利用。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7.3万吨,养殖面积利用99万亩,水产行业总产值20亿元。全市2007年水产品出口创汇500多万美元,是我省首屈一指的水产品出口大市。  相似文献   

12.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势平坦,土地面积6212万亩,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很大,总水面达264.3万亩,可开发养鱼的宜渔低洼地块236万亩,可养鱼水面196.4万亩,占总水面的74.4%、占全省可养鱼水面的19.4%,是我省重要产鱼区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汉寿是个“河如蛛网湖如星,堤垸芦洲紧相邻”的水乡泽国。现有水域61.12万亩,在可养鱼的19.83万亩水面中大水面占70.85%。1986年鲜鱼总产量15525吨,其中大水面占5255吨;渔业总收入386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由1978年的0.98%上升到8.14%,产量产值跃居全省第一。一、大水面的历史演变及利用现状解放前,汉寿共有水域112万亩,其中内湖49.6万亩。解放后,因围湖造田,内湖缩  相似文献   

14.
信阳地区水库可养鱼水面30.3万亩,占全区总水面1/3.其中大型水库5座,16.5万亩,中型水库13座,3.5万亩,小型水库868座,103万亩。水面宽阔,养鱼条件优越,尤其是大中型水库,作为全区商品鱼的主要产地,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5.
各地信息     
各地信息湖北洪湖淡水养殖总产值跃居全国县南第二位洪湖市水产资源丰富,水面占湖北省水域总面积的1/10。1994年全市放养水面达28.6万亩,投放鱼种1.5万吨,预计年产量可达9万吨。水产品总产值可超过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1995年全市力争水...  相似文献   

16.
一、1987年水产业形势 1987年,我省水产业在整个大农业中放得开,搞得活,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全省水产品总产量44.4万吨,增产6.2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全省渔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6.2亿元,比1986年增加近9000万元。增长17%,占农业总产值的3.6%。城乡市场水产品的数量和品种增多,质量提高,鱼价稳定,人民“吃鱼难”的局面有了很大改观。整个水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欣欣向荣,产销两旺,来势很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大中小水面开始全面开发利用,养殖单产提高,效益增加。全省养殖水面512.6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养殖产量40.6万吨。比上年增产5.8万吨,增长16.7%。  相似文献   

17.
商丘市1997年池塘养鱼面积5.2万亩,产量为664.3万公斤,分别占全市养鱼水面和总产量的61.5%和81.3%,平均单产147公斤。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商丘市渔业发展步伐,1997—1998年,对全市15050亩低洼盐碱区水面进行养鱼试验。1998年总产量856公斤,总产值5072万元,亩净产482公斤,亩净增产234公斤,亩净增收538元,投入产出比1:1.65。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新津县委、县政府决定,"十五"期间,依托全县1.2万亩养殖水面,实施"万亩亿元"水产工程,计划到"十五"期末,水产品总量达7000吨,其中,特种水产品占40%;水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8%;全县人均水产品的占有量达25公斤;全县人均渔业收入达245元.  相似文献   

19.
1水产业产值在稳步上升,科技贡献甚大九江共有水域面积500万亩,占辖区国土面积18%,是全市耕地面积的1.5倍。目前已开发利用水面80万亩,占总水域面积16%。2004年全市实现渔业总产值2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6%。目前全市的水产共由五个部分组成,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科技(  相似文献   

20.
闽北建瓯县钟楼村,1984年养鱼面积达到470亩,为耕地面积的61%;产鱼36.47万斤,亩产776斤;渔业产值36.2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2.55%,成为闽北山区的第一个养鱼专业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新的农村政策给钟楼渔业生产带来了生机.他们因地制宜地扩大养殖水面,一是利用有水源的山坡地、荒地修建了41亩可供养鱼的山塘水库,二是把50亩低产田、山垅田改建为鱼塘,三是把部分经济效益不高的双季稻改为一稻一鱼,上半年种水稻,下半年养鱼,四是利用边角荒地修建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