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小球藻、红枣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海藻特殊芳香及兼具红枣营养价值的小球藻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结果表明,球藻液与红枣液最佳配比为3∶7(V/V),小球藻红枣发酵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小球藻红枣原液添加量30%,脱脂乳70%,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接种量0.10%;最佳调配配方为:小球藻红枣发酵液50 m L,水50 mL,白砂糖5 g,柠檬酸0.2%,稳定剂(CMC)0.2%。研制出的饮料为均匀的淡乳黄色,清新的红枣味和发酵乳香味,无藻腥味,具有独特的口感。  相似文献   

2.
确定山楂果醋的最优酒精发酵工艺和醋酸发酵工艺,并调配山楂果醋饮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调整山楂果汁糖度为13%、pH值为4,接入0.2%活性干酵母,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d;调整山楂酒液酒度至6%,接入10%醋酸菌,在30℃下发酵4d。取酸度为4.5%的山楂醋10%,添加山楂果汁15%、蜂蜜5%、绵白糖10%,调配而成的山楂果醋饮料具有食醋的清香和山楂的果香,产品酸甜爽口、澄清透明、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3.
以北虫草和红枣为原料制作复合型保健饮料,优化了红枣水在培养基中的添加量,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复合饮料调配参数的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北虫草红枣复合保健饮料的最优配方为:红枣水添加量37.5%,北虫草发酵液添加量为80%,蔗糖添加量为8%,柠檬酸添加量为0.10%,稳定剂添加量为0.15%,所得饮料综合感官评分为85分,多糖含量为18.26%,pH为4.1,糖度为11°Be,浊度为80.3 NTU,细菌总数≤1 CFU/mL。  相似文献   

4.
以蜂蜜为原料,经双重发酵,再与芦荟等调配,制成芦荟发酵蜜饮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100 mL饮料中,添加芦荟汁20 mL,蜂蜜汁30 mL,蔗糖3 g,苹果酸0.1 g,所制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有较明显的蜂蜜香气及淡淡的芦荟气息。为充分利用芦荟资源,丰富蜂蜜发酵饮料产品种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红枣醋酸饮料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枣,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维生素及钙、铁等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果中之冠。红枣素有“木本粮食”之称,具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滋肺强肾、缓解药毒、抑制癌细胞繁殖等功能。目前,我国枣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但是,红枣加工大多处于传统的初级加工阶段,大规模生产甚少。据资料统计,每年因腐烂损失的红枣数量高达30%。因此,红枣深加工显得十分重要。利用过剩枣和残次枣进行醋酸饮料的加工,不仅能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1.对原料的要求生产红枣醋饮料的原料有枣醋、水、甜味…  相似文献   

6.
我国红枣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加工技术研究力度的缺乏,多数新鲜红枣因保质期短而腐烂变质,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红枣原料优势,开发高端红枣产品及符合大众消费观念的红枣制品显得极其重要。本文综述了红枣干燥制品红枣干、红枣营养粉,红枣发酵制品红枣酒、红枣酸奶、红枣醋、红枣饮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红枣制品加工及研发方向,以期为我国红枣系列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麦芽原醋,再调配成麦芽果醋饮料。以麦芽原醋添加量、麦芽汁添加量、蜂蜜添加量、果葡糖浆添加量为单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得出麦芽醋饮的配方和调配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麦芽醋饮的最佳配方为麦芽原醋10%,麦芽汁25%,蜂蜜6%,果葡糖浆18%。在此条件下,所生产的麦芽醋饮色泽金黄、澄清透明、酸甜爽口、醋香和麦芽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发酵条件及原料配比的试验研究,得到以云南红梨为原料酿制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浓度5.67 g/100 mL,醋酸发酵温度33℃,醋母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288 h,醋酸浓度达到5.86 g/100 mL。按此工艺制得的云南红梨果醋外观呈淡金黄色,具有云南红梨特有的香味,口味醇香柔和,外观澄清透明,无沉淀,无悬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8%,酸度(以醋酸计)不低于4.0%,还原糖(以葡萄糖计)不低于0.85%,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食醋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椴树蜜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混合多菌株共生发酵,研究共生发酵接种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接种比例4个因素对蜂蜜醋饮料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共生发酵7 d。结果显示,优化条件为共生发酵温度32℃,混合接种量4%,接种比例1∶3∶1(酵母菌∶醋化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在此发酵条件下,蜂蜜醋饮料中总糖含量为6.5 g/dL,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5.1 g/dL。  相似文献   

10.
以椴树蜜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odes ludwigii)、醋化醋杆菌(Acetobacter aceti)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混合多菌株共生发酵,研究共生发酵接种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和接种比例4个因素对蜂蜜醋饮料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共生发酵7 d。结果显示,优化条件为共生发酵温度32℃,混合接种量4%,接种比例1∶3∶1(酵母菌∶醋化醋杆菌∶嗜酸乳杆菌)。在此发酵条件下,蜂蜜醋饮料中总糖含量为6.5 g/dL,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5.1 g/dL。  相似文献   

11.
以沙棘为原料,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和表面静置醋酸发酵法制成的风味独特的沙棘果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3.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果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原醋3%,白砂糖11%,沙棘汁3%,总酸0.36%。  相似文献   

12.
砀山梨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梨果醋是以新鲜梨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以砀山梨为原料,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梨果醋。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佳比例,以及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对果醋产品混浊的原因及其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砀山梨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水果香味,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营养保健型果醋。  相似文献   

13.
以蛋黄果为原料,研究了蛋黄果果醋的生产工艺。酒精发酵L9(34)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初始糖度14%,接种量8%,发酵温度30℃,发酵5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证明,较好工艺为: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6d。酿制出的蛋黄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蛋黄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红枣枣果在成熟过程中相关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以不同成熟度(未成熟青白果、四成熟微红果、八成熟半红果和成熟全红果)的狗头枣枣果为研究材料,探究其不同成熟阶段酚类物质、有机酸、三萜酸、V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4个不同成熟度红枣共检测出8种酚类物质、4种有机酸、3种三萜酸,其中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为主要的酚类物质,柠檬酸和苹果酸为主要的有机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为主要的三萜酸。4个成熟度红枣总酚含量为556.7~963.7 mg/100 g,总黄酮含量为412.7~866.7 mg/100 g,VC含量为335.5~665.5 mg/100 g,这3种物质含量皆在青白果时期最高,且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枣果的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为未成熟青白果>四成熟微红果>八成熟半红果>成熟全红果。枣果在未成熟青白果时的VC、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可作为获取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5.
以蓝莓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的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研制风味独特的蓝莓果汁饮料。试验对蓝莓果汁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分析,提出了产品加工的较佳配方和工艺参数。通过感官品评和正交分析得到的蓝莓果汁饮料最优配方为:蓝莓原汁14 g/100 mL,蔗糖8.0 g/100 mL,酸味剂0.16 g/100 mL,复合稳定剂0.20 g/100 mL,VC,香精、木糖醇等适量。通过本方法加工制得的果汁饮料酸甜适口、色泽鲜艳、风味独特、组织状态均匀,且热量低,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6.
凝固型山药红枣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药红枣酸奶是以新鲜山药、红枣和鲜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得的一种集山药、红枣和酸奶于一体的新型保健乳品。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优组合。实验结果表明,鲜牛奶中加入30%山药浆,10%红枣汁,8%白砂糖和4%发酵剂,在41℃条件下发酵6h,制得的发酵酸奶色香味俱佳,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正常发酵的生料醋醅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醋酸菌,通过形态学、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菌株为巴氏醋杆菌。菌株发酵过程中,改变发酵温度和初始乙醇添加量,研究其对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为评价食醋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样品,检测到的有机酸有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最高含量分别是2.5 mg/100 mL,5.0 mg/mL,3.4 mg/100 mL,0.17 mg/mL。在37,42,47℃这3个温度下最适宜有机酸生成的乙醇添加量分别是4%,6%,2%,最利于醋酸菌发酵的温度是4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2、SA和CaCl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