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肉雏鸡具有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温度敏感和环境适应性较低的生理特点,育雏期是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起点,因此必须提高肉雏鸡育雏期成活率.本文对肉雏鸡育雏期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为疾病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两方面,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以期更好的减少肉雏鸡育雏期死亡率,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育雏期指雏鸡0~3周龄这段时期。对于肉鸡,育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增重及胴体质量;此外,还可影响到肉鸡的健康状况(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球虫病的发生频率),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成绩。育雏期是肉鸡整个饲养阶段最为重要的时期,育好雏鸡首先要了解雏鸡的  相似文献   

3.
雏鸡生理特点和育雏柳洪洁(泰安市肉鸡良种场271000)育雏期是种鸡饲养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成功的育雏,不仅为日后鸡只生长发育、健康状况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对将来培育出高产种鸡群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好育雏工作,我们应以雏鸡的生理特点为依据,采取相应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商品肉鸡的生产周期是从出壳至52~56d出栏,育雏期是从出壳至42d。育出期占整个生产周期的70%时间,雏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雏鸡阶段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商品肉鸡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雏鸡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是判定雏鸡阶段饲养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育雏阶段是肉鸡生产最重要的一环,能影响整个鸡群未来的生长成绩。所谓的育雏阶段应指雏鸡从进入鸡场至3周龄期间,如果有成功的管理技术,则肉鸡可获得最佳的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与增重。此外,亦可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球虫病等的发生频率,使肉鸡获得最佳的生长成绩。  相似文献   

6.
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也较差,因此雏鸡的培育是整个养育阶段中较为细致而又关键的工作。石岐杂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现根据笔者饲养几批石岐杂肉鸡的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的实践经验,就石岐杂肉鸡育雏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一、做好进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对育雏室及其用具进行全面的冲洗、消毒;备足饮水器、饲料槽、饲料及各种药物、疫苗等,育雏前一天,铺好垫料。二、选择健雏,及早饮水和适时开食1.选择健雏。这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基础,特别是可以减少第1周内的死…  相似文献   

7.
1肉鸡对疾病的易感特性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前期怕冷、后期怕热)。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星期左右。肉鸡育雏期怕冷,温度低于32℃就会聚堆,很容  相似文献   

8.
育雏阶段是肉鸡生产:最重要的步骤,能影响整个鸡群的生长成绩。所谓的育雏阶段应指雏鸡进入鸡场至3周龄期间,如果有正确的饲养管理措施,则肉鸡可获得最佳的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与增重。此外,也可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球虫病等的发病率,使肉鸡获得最佳的生长成绩。  相似文献   

9.
育雏是整个肉鸡饲养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此阶段雏鸡生长发育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力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发病,死亡率高,且影响后期的生长性能,影响养鸡效益。因此必须抓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为后期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雏鸡足指0~6周的幼鸡。雏鸡的整齐度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重要指标。育雏阶段的好坏不仅影响育成鸡的发育而且最终影响蛋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另外,蛋种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过多地依靠外界环境。因此要十分重视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九年来的育雏经验,愿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育雏阶段是肉鸡生产最重要的一环,能影响整个鸡群未来的生长成绩。所谓的育雏阶段应指雏鸡进入鸡场第一天至三周龄期间,如果有成功的管理技术,则肉鸡可获得最佳的存活率、整齐度、饲料效率与增重,此外亦可减少慢性呼吸道疾病及球虫病等的发生频率,可使肉鸡获得最佳的生长成绩。  相似文献   

12.
农民饲养肉鸡大多采取地面平养方式。然而观察发现,在地上主育雏弊多利少,其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上垫料容易污染,病菌繁殖快。肉鸡育雏垫料上养鸡户一般使用麦秸。雏鸡开食三四天后采食量逐渐增加,粪便排泄增多,垫料很快被污染,病菌容易滋生,鸡白痢、球虫及其他疾病传播快,不利于雏鸡健康生长。2.非正常死亡增多。在地上育雏,饲养者在添料加水时一不小心往往会踩死雏鸡;另外有的雏鸡为了取暖,钻进煤炉底下出不来被烧死,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而采用育雏笼育雏,省事放心,成活率高。其优点是:1节省垫料和…  相似文献   

13.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育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还关系着整个肉鸡生长过程。因此,养好雏鸡必须从育雏抓起,掌握好科学的育雏技术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雏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唐黎标¥浙江省淳安县姜家木旺兽医站不同育雏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唐黎标(浙江省淳安县姜家木旺兽医站311722)养好雏鸡是肉鸡饲养的关键,育雏效果直接关系到肉鸡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因此,怎样达到育雏效果更佳是肉鸡饲养者...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鸡向集约化发展,饲养密度高、环境复杂,鸡群在育雏阶段极易感染传染病,尤其是呼吸道病。引起雏鸡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本文初步探讨了雏鸡发生呼吸道病的原因及防控对策,以提高雏鸡成活率和肉鸡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在于给予适当的温度。春季气候变化异常,昼夜温差大,早晚气温低。如果育雏温度过低,肉鸡容易受凉而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疾病等;肉雏鸡为了取暖相互挤压,容易造成扎堆现象,影响采食和活动,造成伤残,严重时会造成大量死亡。因此,春季肉鸡育雏一定要重视肉雏鸡的保温工作。根据肉鸡育雏需温特点,严格温度指标。肉雏  相似文献   

17.
(一)育雏料使用误区1.饲喂肉雏鸡料。有的养殖户用肉雏鸡料饲喂0~14日龄蛋雏鸡,这是不科学的。肉雏鸡料蛋白高、能量高,是针对快速生长肉鸡品种设计的,如果用在蛋雏鸡阶段会使心血管发育系统不适应,也不利于蛋鸡育成阶段的体型发育,还会发生营养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8.
肉雏鸡对环境温度的表现极为敏感,尤其是低温对肉雏鸡的影响极大。冬季天气寒冷,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早晚的温度很低,肉鸡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受凉,出现腹泻、感冒、呼吸系统疾病等。在寒冷的环境下,肉雏鸡常扎堆取暖,会导致雏鸡死亡量较大,损失严重。因此,要做好育雏舍环境温度的控制工作,需要掌握不同阶段雏鸡的最适环境温度,选择适合的保温形式,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并处理保温与通风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雏鸡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鸡群生长的关键时期。冬春季养殖肉鸡育雏由于气温较低,需要加强对雏鸡的综合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这对发挥和提高鸡的和生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结合养禽学的原理,总结出冬春季肉鸡育雏八项关键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育雏期——肉鸡生命中最初的14 d——是肉鸡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因为此阶段肉鸡的体温调节系统正从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育。人们常犯的错误是认为只要维持正确的育雏温度就可以了,但事实上还需要关注其它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