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腾冲红花油茶3个天然种群和3个人工种群的产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腾冲红花油茶天然和人工种群间各产量指标、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在天然种群、人工种群内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产量变异系数高达96.16%;6个种群间产量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脂肪酸组成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与亚油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总体上产量指标与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存在较低的相关性,即可以选育出产量和质量均较高的腾冲红花油茶新品种;提出在腾冲红花油茶的选育过程中应以天然种群为主,人工种群为辅。  相似文献   

2.
以棉花为母本、豇豆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F1生殖器官发生如下变异:单性花,5%的花只有雄蕊,雌蕊退化;多花,1个花柄上长出2朵花,各自具备完整的器官及组织;多花瓣,8%的花由6~7片花瓣组成,比正常母本多1~2片;子房多室,16%的花出现多个子房室,最多达到10个;26%的柱头出现畸形;10%的花粉粒带有2个萌发孔,并各具有萌发力.  相似文献   

3.
滇西4种山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的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果实在种间及种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个物种果实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为53.94%,其次是果皮厚度为38.81%、果径为27.10%、果高为24.60%,最小的是果形指数为20.99%;物种变异丰富度分析可知:腾冲红花油茶的自然群落的变异最丰富;聚类分析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与五柱滇山茶果实性状较相似,怒江红山茶与云南连蕊茶果实性状较相似。单果重与果高、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掌握中国特有观赏树种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 Dunn)的花部变异情况,探讨其遗传育种学意义,试验对昆明树木园内栽培的10株深山含笑的65朵花花部的花器数量、大小及形态性状变异进行了观测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深山含笑花部花器的数量、大小及形态性状均有变异。花短枝具佛焰苞状鳞片3~5枚、花被片8~12片、雄蕊47~97枚、心皮15~42枚、每心皮胚珠2~13粒;花短枝节间长0.09~2.23 cm,花梗长0~0.34 cm,花被片长4.33~8.72 cm、宽1.27~5.49 cm,雄蕊长1.00~2.34 cm、药室长0.47~1.82 cm、药隔长0.06~0.35 cm,心皮长0.36~0.77 cm、柱头长0.2~0.5 cm;花托淡绿色、黄白色或紫红色,花被片倒卵圆形、匙形、卵圆形、披针形,白色或微黄,有时有黄或紫红晕,花柱顶部红色或紫红色。花部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7.24%~792.39%,其中叶状鳞片数(244.23%)、第四轮花被片数(792.39%)变异颇大;花部大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3.99%~72.28%,花梗长(72.28%)的变异较大;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01%~55.64%,变异主要发生在花朵晕色(48.79%)、花被片晕色(50.60%)和花被片形状(55.64%)等。经方差分析表明,深山含笑的花部变异主要存在于株间,并且形态多样性较为丰富,为观赏优良单株或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能和宝贵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人们食用蔬菜种类,我所自1996年起引进了特种蔬菜黄秋葵,经多年种植获得一定经验. 1植物学特性 黄秋葵别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m,茎直立,圆柱形,木质化程度较高,有光泽.叶掌状3~5裂,长6~15cm,两面有硬毛,叶柄长.花冠黄色,花瓣基部暗红色,生于主枝各叶腋,由下部逐渐向上开放.花梗长约2.5cm,雄蕊呈筒状,包围花柱.花期6~10月,果实为蒴果,倒圆锥形宛如羊角,有棱5~8条.老熟果长约20cm,子房10或12室,每室有种子7~8粒.种子蓝黑色,表面披细毛,千粒重约62g.  相似文献   

6.
对腾冲县6个种群的腾冲红花油茶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腾冲红花油茶果实在种群间、种群内及种群内单株间均存在显著的差异,6个种群果实性状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果质量(变异系数为39.01%),其次是果高(变异系数为16.98%)和果径(变异系数为14.59%),变异幅度最小的是果形指数(变异系数为14.57%);单果质量与果高、果形指数、单果鲜籽质量和果径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建立的果径(X1)、果形指数(X4)和单果鲜籽质量(X3)对单果质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134.72+3.103 X1+0.47 X3+40.851 X4,可用于单果质量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7.
为对比福建云霄秃房野生茶群体花部结构的微形态性状差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霄秃房野生茶树花器官的细胞形状、表皮纹饰和气孔器起伏程度等性状进行观察,继而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霄野生茶树花器官萼片的内表皮中部及边缘存在平滑型茸毛;花瓣表细胞表面分布着条状、波浪状和脊状等3种纹饰,部分种质存在气孔;花丝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波状、丝状、条状3种表皮纹饰;萼片气孔器大小为195.29~539.52μm2,开度为0.18~0.40,变异系数为23.16%。通过对10份野生茶树种质不同性状进行PCoA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花器官质量性状即可作为鉴别秃房野生茶种质的依据,也可作为探究云霄秃房野生茶种质亲缘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8.
以长白山区野生狼爪瓦松新鲜花朵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狼爪瓦松花器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狼爪瓦松每朵花有5枚花萼与5枚花瓣,其中包含10枚雄蕊和5枚雌蕊;雄蕊的每个花药具有4个花粉囊,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有3个萌发沟,3个萌发孔;雌蕊属离生雌蕊,子房上位,每个子房包含多个胚珠,胎座属侧膜胎座类型。  相似文献   

9.
枫香树LiquidambarLinn.落叶乔木。叶互生,具长柄,掌状分裂。兼具锯齿,掌状脉3-5条。托叶线形,早落:叶芽具多数鳞片。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叶同时开放,无花瓣。雄花生于极小苞片腑内,聚成短穗状花序,并由之排成总状花序,在全部花序的顶部;不具花萼,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花药基部着生,2室,纵裂。雌花多数,聚成圆球状头状花序,在全部花序的下部;萼简与子房合生,藏于头状花轴内,萼齿针形或缺,退化雄蕊通常不存在,或短而4-10枚;子房半下位,2室,花柱2枚。宿存,柱头线形,具乳突,先端反卷;胚珠多数,成4行着生于子房隔壁上。球形头状果序有蒴果多数;蒴…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的种仁平均含油率60.58%,显著高于普通油茶的44.86%和腾冲红花油茶的43.08%,且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3种油茶总不饱和脂肪酸由大到小为浙江红花油茶89.4%,普通油茶88.36%,腾冲红花油茶82.07%;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占比最高,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以浙江红花油茶84.30%显著最高且变异小,腾冲红花油茶74.03%,显著最低且变异大;亚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中普通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显著高于浙江红花油茶,但前两种油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油茶的亚麻酸平均质量分数均很低,但腾冲红花油茶具有较大变异幅度,最高相对质量分数达10.83%.3种茶油都是接近或优于橄榄油的高品质食用油;充分利用南方山地资源合理发展3种油茶,可望有效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改善我国食用油品质结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解剖学、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牛膝花器官的形态学结构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为两性花,异花授粉,具1苞片,宽卵形,干膜质,顶端长渐尖;小苞片2枚,刺状,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一卵形膜质小裂片;花被片披针形,5枚,光亮,无毛,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5枚,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丝顶端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花药,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花药被药隔分为左右两个药室,每个药室各有两个花粉囊,花粉囊呈长圆形的。雌蕊为单雌蕊,仅由1枚心皮构成,较雄蕊长,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位,内含1室,具1胚珠,柱头单一,为湿性柱头,常膨大呈球状,显微镜下观察其顶端的表皮细胞膨大形成指状突起,利于接受花粉。连接子房和柱头的部分为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解剖学研究发现,中空的花柱内表皮细胞向内膨大形成乳状突起,构成了特殊的通道细胞,为花粉管萌发提供营养和趋化物质。胞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1枚,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内仅分布于新疆的野生蔬菜高葶韭的雌蕊形态变化特征与柱头可授性发生规律,为高葶韭的引种驯化及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定株观察高葶韭雌蕊形态变化和开花动态,并分7个时期分别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检测柱头的可授性.[结果]高葶韭子房每心室具2枚胚珠,基部有3个具帘的蜜穴.在6枚花药散粉花丝萎蔫时花柱和柱头伸长,空间位置高于花药.单花花被片恰好完全闭合时柱头可授性最强.[结论]高葶韭为两性花、可育,单花花药散粉后柱头具有可授性直至花被片闭合、柱头萎蔫.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及四甲基偶氮唑法均可以在田间快速检测柱头育性.花器官存在空间位置的差异和开放的不同步性,雌蕊晚于雄蕊成熟,花柱在单花开放过程中有明显地伸长生长至外露,高葶韭具有为了保障异交成功的雌蕊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三都野生茶树资源,以16份三都野生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茶树的重要生化组分,并于春季和秋季对表型性状开展观测,结合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三都野生茶树资源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20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0~35.68%之间,平均值为9.94%,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095之间,平均值为0.257;9个数量性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0~32.60%之间,平均值为12.68%,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927之间,平均值为1.077。17个生化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分别为0~400.0%和0~1.927,平均值分别为65.28%和1.320。三都野生茶树资源表型鉴定性状表现为子房3室、无毛、顶芽有毛。生化特征表现为高茶多酚、高C、高可可碱和低游离氨基酸、无茶氨酸、低儿茶素总量、低EGCG、低或无咖啡碱。三都野生茶树资源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较统一,资源内部变异小,C和可可碱为优势特征组分。结合表型和生化特征,推测三都野生茶树资源可能为榕江茶的变种。  相似文献   

14.
花粉管通道法对茶树进行dsTC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门槠叶群体种茶树植株为受体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dsRNA (dsTCS)注射到茶花子房中.试验共处理茶花500朵,收获T0种子43粒,加温催芽后出苗38棵,随机选取15棵处理后的茶株和5棵对照茶株,剪取相同部位幼叶,用HPLC测定其咖啡碱含量.检测结果为,处理后的15棵茶株,其平均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茶株,初步表明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dsTCS部分抑制了茶树体内咖啡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技术》2006,(1):7-7
一、生长特性 大果红花油茶生长于广西藤县天平 镇深山老林,该油茶为一个野生变种,经 长期培育改良而成。茶树高4米~8米,四 季常绿,11月至次年3月开红花,花期140 天,花色艳丽,花径6~10厘米。株开花 1 000~5000朵。茶果霜降前后成熟,形如 柚子,单果重0.5千克~1.5千克,内有茶籽 20~25粒,约10~20克,株结果50-200个, 约30千克~150千克。茶仁出油率60%,每 50千克生果可产茶油2千克。每667平方 米产茶油40千克-100千克。该油茶四季 花果不绝,极具观赏价值。该油菜适应性 较强,抗旱耐寒耐贫瘠,能耐40℃高温及  相似文献   

16.
对60份福建地方梨种质资源花朵多样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地方梨资源之间开花期存在较大差异,依开花时间可划分为早花、中花和晚花3种类型,分别占20.0%、48.3%和31.7%;花器官数量性状多样性丰富,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雄蕊数目和花瓣数目分别为4.6~8.8朵、2.4~5.0cm、11.3~38.7枚和5~12枚,变异系数为13.2%、14.7%、21.7%和31.7%,其中单花序花朵数、花冠直径和雄蕊数目均可分为5个级次;花器官质量性状亦存在多样性,但分别以花蕾白色、花药淡粉色、花瓣圆形、花瓣相对位置重叠和花柱柱头位置高于花药为主要类型,且未发现柱头基部有茸毛和无花粉性状类型。其中‘七月黄’和‘屏南葫芦梨’花瓣相对位置重叠,且多达12枚,可作为重要的重瓣性遗传资源;‘蜜雪梨芽变’、‘白葫芦梨’和‘白瓠梨’花冠直径均大于4.5cm,可作为大花型遗传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7.
浙江红花油茶开花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开花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花及花蕾的性状在单株内和产地内单株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内花的性状变异系数均值最大的是花冠冠幅,最小的是柱头的裂数。在大洋山林区和黄檀林场2个产地,单株间花的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分别是花冠冠幅和柱头裂数。花蕾量、开花量、开花率、结果量和结果率在单株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单花可授期在单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品种蓝莓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差异,为蓝莓品种的分类鉴定和栽培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Nikon SMZ25体视显微镜对‘蓝丰’‘布里吉塔’‘莱克西’‘北陆’‘伯克利’‘蓝金’‘奥尼尔’7个品种的花器官进行了观察,并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对蓝莓的花粉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的单花长、萼片长、花瓣长、花柄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花柱高、雄蕊数量、花粉粒数等都有显著差异。其中‘伯克利’‘布里吉塔’‘莱克西’的花最大,‘北陆’的花最小;单花长、花冠直径、花丝长、花药长均以‘伯克利’最大,‘北陆’最小;‘布里吉塔’的萼片长、花瓣长、花柱长均为最大;‘莱克西’的花柄最长,雄蕊数量却最少;‘蓝丰’的雄蕊数量最多;花粉粒个数最多的品种为‘布里吉塔’(254.9粒/花药),最少的为‘蓝金’(166.7粒/花药)。  相似文献   

19.
腾冲红花油茶自然和人工种群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选择改良腾冲红花油茶的种实经济性状,对面积较大的3个天然种群和6个人工种群样株的12个种实性状和指标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果径在起源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在起源间、起源内种群间及种群内单株间的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方差分量为单株间起源内种源间起源间,不同性状相对变异程度有所不同。果实性状中果型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性状与种子性状、产量性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性状与产量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型、单果籽质量、出籽率、仁油率、籽油率及果油量是主要的遗传变异性状;果型、海拔与单位面积产油量呈显著负相关。提出了腾冲红花油茶群体和优株选择的主要指标和策略,为其可持续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守宫木属大戟科,守宫木属,别名甜菜、越南甜菜、绿维菜.多年生灌木,高1~10米,小枝绿色、无毛.叶二型,互生,披针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5厘米,薄纸质,光滑无毛,叶柄长2~4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瓣,簇生于叶腋:雄花花萼6浅裂,直径0.5~1厘米,无退化子房,雄花花蕊为盘状:雌花花萼6裂,裂片果期增大:子房3室,每室2胚珠.蒴果扁球形,长1.2厘米,直径1.7厘米,无毛.种子三棱形,长约7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