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叶降糖作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桑叶对实验性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降糖实验,揭示出桑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麦芽糖耐量测试发现,桑叶通过降低和减慢麦芽糖的降解速度达到降低和延缓大鼠血糖峰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宏  钱永华 《北方蚕业》2008,29(2):22-24
通过用不同剂量的桑叶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大鼠进行连续5周不间断地添饲测试,结果发现桑叶具有降低大鼠餐后血糖峰值和延缓大鼠血糖峰值出现的时间的作用;对高血糖大鼠5周后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有降低趋势,但作用不明显;对高血糖大鼠体重降低具有比较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桑叶作为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的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含有黄酮、生物碱、氨基酸、多糖和甾类等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理功效。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丰富,因而对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正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桑叶黄酮的提取方法入手,对其降糖、降脂作用与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富含黄酮的桑叶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应用于养殖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叶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影响及降糖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古代中医药书中有许多桑叶能够治疗消渴(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的记载,《本草纲目》认为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煎汁代茶,能止消渴,可常服,称“神仙叶”。现代中药专家也常用桑叶治疗糖尿病,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通过检测分析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肝脏生理指标,探究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与糖尿病对照组模型大鼠相比,150 mg/kg 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0.59%、38.58%和52.81%,而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糖原含量和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则分别升高了15.88%、198.48%和169.7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糖尿病对照组模型大鼠相比,桑叶多糖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提高,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其中150 mg/kg MLPⅡ治疗组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提示,桑叶多糖MLPⅡ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肝脏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胰岛素的释放和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桑叶多糖MLPⅡ主要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木糖(xyl)和阿拉伯糖(ara)等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n(man)∶n(rha)∶n(glc)∶n(xyl)∶n(ara)=8.73∶1.04∶6.53∶2.13∶1.00;红外光谱显示桑叶多糖MLPⅡ的主要连接键为β-糖苷键。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试验结果表明,150 mg/kg 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质量与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相比提高了26.22%,而空腹血糖(FBG)浓度降低了52.89%,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C-P)水平得到改善,损伤胰岛细胞得到修复,胰岛β细胞合成和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增强。研究结果提示,桑叶多糖MLPⅡ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和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糖耐量,而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合成及胰岛素分泌可能是桑叶多糖MLPⅡ降血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从200余份桑树品种(系)中筛选出含量高于当前山东主栽品种选792(对照)的8个品种,2015年重点对这9个品种1-DNJ含量、年产叶量、抗病性、耐瘠薄力性状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沂源黄鲁桑、青黄桑,1-DNJ含量分别比对照选792高19.69%、12.21%,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P0.01);年产叶量与对照相当,抗病性与耐瘠薄力也表现为中等和强,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专用型桑树品种或基础育种材料;选792桑叶1-DNJ含量排第九位,时下可以作为降糖桑叶保健茶兼用型桑树品种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探索桑叶综合利用新途径以及开发无公害染色丝绸织物的目的,以沸水及微波提取法获得的桑叶提取液作为丝绸织物的染料。采用不同提取剂对桑叶染料的萃取效果显示,以碱液提取最为有效,桑叶染色液的最大吸收峰值在420~450 nm间,且高浓度碱液提取桑叶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好、耐贮藏。桑叶染色液的黄酮含量与明度值呈负相关,与偏绿值呈正相关。对染色丝织物的性能测试表明:桑叶提取液染色丝织品的耐皂洗牢度及湿牢度好,但耐光牢度较差;染色丝织物的色谱为黄绿色系,媒染不能改变色谱性质,仅有颜色深浅的变化。试验表明,桑叶提取液可作为丝绸织物染色的天然植源性黄绿色染料,建议应用于丝织品染色的工艺条件为:温度60~80℃,时间60 m in,pH 6.5~7.5。  相似文献   

9.
10.
桑(Morus alba)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蛋白饲料资源,但其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和天然活性物质,具有一定饲喂风险性,因此需注重饲用安全性及饲喂剂量研究。本研究以SD大鼠(Sprague-Dawley rats)为试验动物,通过长期经口灌胃桑叶受试物,观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判定其毒性反应,以期为桑叶的饲用潜力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选择60只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设置T_1溶媒对照组和T_2低剂量组(1 g·kg~(-1))、T_3高剂量组(2 g·kg~(-1))进行灌胃试验。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连续经口灌胃桑叶受试物28 d,恢复期14 d,于灌胃期和恢复期结束时分别测定其血液生化、组织器官及其病理学指标。结果表明,与T_1溶媒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液生化、组织器官系数和病理学指标,虽有个别指标异常,但属正常生理现象或不具毒理意义,大部分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初步验证了桑叶具有一定的饲用安全性。本试验条件下,其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2.00 g·kg~(-1)。  相似文献   

11.
人工饲料养蚕与传统桑叶养蚕不是竞争和替代关系,二者都是为蚕桑产业发展服务的手段,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共存。为优化人工饲料养蚕模式、加快人工饲料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宜宾市农村家庭式饲养中,开展了春蚕产量和秋蚕抗性试验,研究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以下简称桑叶育)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育家蚕龄期经过较桑叶育延长1~2 d,增加的时间主要在于共育阶段的2龄眠期和农户饲养阶段的3龄期;饲料育期间眠蚕体质量显著低于桑叶育,在3龄转桑叶育至5龄48 h后,蚕体质量无显著差异;饲料育的鲜茧产量及茧质指标与桑叶育的相当,死笼率较桑叶育显著降低;饲料育的干茧丝质成绩与桑叶育相当,在洁净方面有优势,可缫高品位丝。  相似文献   

12.
程嘉翎  肖龙云  张波 《蚕业科学》2006,32(4):577-579
改善桑叶茶的品质,有望促进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研究了外源硒对桑叶中硒及若干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对3组桑苗施用0.25、0.5、1.0mg/L Na_2seO_3溶液,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1个月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与桑叶中的硒含量成正相关,其中1.0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桑叶鲜物质中硒的含量由0.39μg/g上升到5.36μg/g;0.25、0.5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桑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1.0ng/L处理组。  相似文献   

13.
“防微”药剂不同使用方式对原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萱  薛宏  李丽蓉 《中国蚕业》2011,32(3):23-24,41
对饲喂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的桑叶、采回桑叶后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浸渍的桑叶、在桑园中用250倍液防微灵喷施+采回后再用含0.35%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这3种不同方法消毒桑叶的原原种饲养成绩与原种的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3龄蚕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的桑叶,大蚕期饲喂在桑园中喷施250倍液防微灵+采回桑叶后再用含0.35%有效氯漂白粉液洗消的桑叶,是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感观品质及营养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茶叶(绿茶、红茶、乌龙茶)加工工艺试制桑叶茶,用常规的感观评审方法评价其品质,并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其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为不同风味的高品质桑叶茶加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感观品质评审3种加工工艺制成的桑叶茶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醇香甜,略带桑叶青涩味;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爽口醇和,有淡淡的花香;红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甘甜醇厚,有近似香蕉的果香味。营养及生物活性成分检测结果: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氨基酸、黄酮类物质含量明显比桑叶固定样中的含量有所上升,而多酚类物质则比桑叶固定样明显减少,其中可溶性糖含量为红茶工艺制成桑叶茶>绿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乌龙茶工艺制成桑叶茶,且都明显高于桑叶固定样;3种加工工艺制成桑叶茶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以及17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均高于桑叶固定样,并以绿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中含量最高;桑叶茶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高,且乌龙茶工艺制成的桑叶茶的苯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组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小蚕人工饲料共育试验对于推广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和饲养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适应现代省力化养蚕发展的需要,2018年春蚕期以人工饲料适应性杂交组合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为试验区,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和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为对照区,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菁松R×皓月和优食一号小蚕采用人工饲料共育与普通桑叶育相比,眠蚕体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改喂桑叶后,眠蚕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差距缩小,但菁松R×皓月1~3龄人工饲料育后改喂桑叶熟蚕的体质量与普通桑叶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的公斤茧颗数和盒种产茧量均偏低,50 g鲜上茧的干壳量低于菁松R×皓月全龄桑叶育,但高于优食一号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菁松R×皓月茧丝长略长于优食一号,同时菁松R×皓月1~2龄人工饲料育和1~3龄人工饲料育对良蛹率、茧丝长等无明显影响,但茧丝纤度有变细的倾向。菁松R×皓月对1~2龄人工饲料共育适应性较好,但与优食一号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未来推广1~3龄人工饲料共育甚至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需要,建议加强对菁松品种1~3龄乃至全龄人工饲料适应性的选育。  相似文献   

16.
以全龄桑叶育为对照,对桂蚕5号反交杂交种全龄人工饲料育和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蚕5号1~3龄小蚕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不大,可在农村进行推广应用;全龄人工饲料育与全龄桑叶育指标差异显著,在生产实用性上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不同叶位、不同老嫩程度的桑叶对加工的桑叶茶的功效成分和品质的影响,我们以粤椹大10桑树品种为对象测定了4种采用不同叶位桑叶加工的桑叶茶样品的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了审评。结果表明:不同叶位桑叶加工的桑叶茶的活性物质含量有很大差异,以第1~3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以下简称1~3位叶茶)的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总多糖含量排在第2位,仅次于以第4~6位桑叶制成的桑叶茶(以下简称4~6位叶茶),并且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桑芽茶(以桑芽制成的桑叶茶)的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都仅次于1~3位叶茶,感官审评得分排在第2位。4~6位叶茶总多糖含量最高,但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不及1~3位叶茶和桑芽茶,感官审评得分排在第3位。综合分析认为,第1~3位叶为加工桑叶茶的最佳原料,桑芽和第4~6位叶亦为比较理想的桑叶茶制茶原料,第7~9位叶不适合作为桑叶茶的原料。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桑叶添加对生长育肥牛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24~28月龄、初始体重(232.0±14.0)kg健康本地品种公牛36头,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期81 d。3组分别为对照组(饲粮不含桑叶)、10%发酵桑叶添加组(10桑叶组)、20%发酵桑叶添加组(20桑叶组)。结果表明:饲粮添加桑叶对牛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20桑叶组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都有升高的趋势(P<0.1)。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20%发酵桑叶,生长育肥牛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下降0.29~0.49元。结果提示,发酵桑叶在20%添加量范围内饲喂生长育肥牛,对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20.
蜂胶复合软胶囊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蜂胶复合软胶囊内容物分别给糖尿病大鼠及正常大鼠灌胃,结果表明,蜂胶复合软胶囊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对正常大鼠的血糖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可调节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