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主要报道了用 3种不同方法从S8黑曲霉菌丝体中提取基因组DNA ,最适方法是经改进的Vitagene试剂盒法。PCR扩增效果最好的是设计时没有去掉phyA基因内含子的引物 ,获得的特异性PCR产物长约 1.5kb。同时对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对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用 3种不同方法进行纯化回收 ,结果是PCRFragmentRe coveryKit法回收效果最好 ,其产量可达到约 10ng/ μL。根据已报道的植酸酶phyA基因序列酶切位点 ,对回收的目的片段进行酶切鉴定 ,该基因能被BamHⅠ、SalⅠ酶切 ,不能被HindⅢ、XbalⅠ、KPnⅠ酶切 ,与已知的phyA基因酶切图谱基本一致 ,进一步判定PCR扩增产物中含有植酸酶phyA基因目的片段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外发表的人致病性大肠杆菌fimC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了带有BamHⅠ/HindⅢ酶切位点的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2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一个片段,大小约为700bp,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并转化于大肠杆菌TG1宿主菌,经酶切和筛选,得到阳性重组质粒.通过对阳性重组质粒核酸序列测定,确定此DNA片段为鸡大肠杆菌fimC基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产物(登录号AY749124)保守结构域所在核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该引物包含Kozak序列、HindⅢ酶切位点、Xba Ⅰ酶切位点.以含有捻转血矛线虫Hc38基因保守结构域片段的pMD19-T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Hc38基因保守结构域片段,用HindⅢ、Xba Ⅰ双酶切该片段,回收后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相同酶切回收后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Hc38.经酶切分析、序列测定和PCR鉴定,证实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物种间同一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保守性及相似性,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扩增鸡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序列;根据已经发表的鸡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鸡A-FABP基因第三内含子序列。选用Hha Ⅰ、Hae Ⅲ、Hinf Ⅰ、BamH Ⅰ、EcoR Ⅰ、Pst Ⅰ、Xmn Ⅰ和Hind Ⅲ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分别进行单酶切,发现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Hha Ⅰ PCR—RFLP及A-FABP基因第三内含子Hinf Ⅰ PCR—RFLP。  相似文献   

5.
利用实验室构建的含有犬瘟热病毒H基因的p MD18-H质粒,根据其序列设计带有Bam 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对H基因ORF进行PCR扩增,得到约1 949 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 MD18-T载体内,用Bam HⅠ和HindⅢ进行双酶切鉴定、质粒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再用Bam HⅠ和HindⅢ进行双酶切,纯化回收CDV H基因ORF片段;将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用同样的方法酶切,回收载体片段,并用T4连接酶将以上两回收片段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质粒p ET32-H,后经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质粒PCR、测序进行系列鉴定。结果表明,p ET32-H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其中插入片段大小为1 842 bp,可编码607个氨基酸残基。该实验为下一步H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 Ⅰ、Hae 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 Ⅰ、Hae 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3个鸡痘病毒株的TK基因序列,借助基因分析软件设计合成了引物H1 、H2一。对PPV地方分离弱毒株PPVR的3个型PPVD(大)、PPVZ(中)、PPVX(小)和强毒株PPVY及鸽痘病毒疫苗株VVG、鸡痘病毒疫苗株VVJ进行TK基因的PCR,均成功地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对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Nco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酶切产物得到两条条带,大小分别为628 bp和732 bp,与3个已发表的TK基因分析结果一致。分别将6个禽痘病毒TK基因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中,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的TK基因长1 360 bp,存在一个NcoI酶切位点,两个XbaI酶切位点。序列分析表明:PPVD和PPVX同VVG和VVJ的TK基因同源性为100%;在TK基因的编码区内PPVY有一个碱基与其它毒株不同;各毒株TK基因的侧翼都存在15 bp的正向重复序列和8 bp的倒转重复序列;PPVD、PPVX和PPVZ虽然来源于同一个毒株,但TK基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PCR-RFLP方法在蛔虫种间鉴别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应用PCR-RFLP方法初步鉴别了4种不同蛔虫。从猪蛔虫、人蛔虫、犬弓首蛔虫及鸡蛔虫中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得到长度分别约为450bp、450bp、530bp、550bp的PCR产物。经与国外报道相比较,确认完整扩增出4种蛔虫的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片段。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f I酶切鉴定,通过产生的特异性片段首先可以区分犬弓首蛔虫与鸡蛔虫。通过对4种蛔虫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长度分别约为980bp、980bp、1050bp、1070bp的PCR产物。经与国外报道相比较,确认完整扩增出4种蛔虫的ITS-1、ITS-2及5.8S核糖休DNA。PCR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酶切鉴定,通过产生的特异性片段可以区分出猪蛔虫与人蛔虫。通过PCR-RFLP分析,初步推测猪蛔虫与人蛔虫仍为两个独立虫种,但尚需进一步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10.
撒坝猪及长撒二元杂交猪SLA-DQA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SLA-DQA基因cDNA序列和已报道的引物序列,在猪中成功扩增了一个731bp的片段,该片段包括猪SLA-DQA基因的大部分第2外显子、完整第2内含子和少部分第3外显子.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1对撒坝猪和长撒二元杂猪SLA-DQA基因的扩增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2个猪种在酶切后出现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654 bp/77 bp(AA)、731 bp(BB)和731 bp/654 bp/77 bp (AB).分析发现,A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优势,经X2适合性检验,撒坝猪和长撒二元杂交猪SLA-DQA基因在EcoR1酶切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