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RACE 技术,从普通白菜抗霜霉病品种苏州青叶片克隆到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 加氧酶小亚基(ribulose-1, 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small subunit,BcrbcS)基因的全长cDNA 序列。采用qRT-PCR 分析该基因在普通白菜不 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利用SDS-PAGE 技术分析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特征。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crbcS 基因的cDNA 序列全 长为73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43 bp,共编码181 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20.3×103 Da,理论等电点为8.23。氨基酸 同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普通白菜BcrbcS 基因与同科植物的进化关系相近。实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crbcS 基因在普通白 菜叶中表达最强;在SA 和NaCl 处理下,BcrbcS 基因表达量均在处理24 h 后达到峰值。原核表达载体经IPTG 诱导表达出分 子质量约为20×103 Da 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0):199-199
以‘津优3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弱光(100μmol·m^-2·S^-1)下适温(WL:25℃/18℃)、亚适温(ST+WL:18℃/12℃)和低温(LT+WL:10℃/5℃)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Pn)、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感染卷叶病毒的酿酒葡萄品质,试验以感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杨酸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不能显著抑制葡萄叶片中卷叶病毒的侵染,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提高果实中转化酶活性,促进糖分积累;葡萄谢花后20 mg/L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加氧酶(Rbuisco)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转化酶活性,提升果实品质。因此,葡萄谢花后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中糖分积累相关酶活性来提高感染卷叶病毒葡萄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钙和水杨酸对亚适温弱光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为试材,用10 mmol ? L-1氯化钙(CaCl2)和1 mmol ? L-1水杨酸(SA)喷施预处理幼苗,每天喷1次,连续3 d,之后置于光照培养箱内进行亚适温弱光处理(18 ℃/12 ℃,PFD 100 μmol ? m-2 ? s-1)。结果表明:亚适温弱光可使黄瓜幼苗生长量大幅度下降,光合速率(Pn)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转酮醇酶(TK)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明显降低,但CaCl2和SA预处理的黄瓜幼苗的降低幅度明显较小,可见钙和水杨酸可以通过提高光合酶的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缓解亚适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增强其对亚适温弱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氮钾营养对青花菜生长,花球产量与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杨暹  关佩聪 《园艺学报》1994,21(2):175-179
高氮低钾处理的青花菜植株生长最好,花球产量最高;低氮低钾、低氮高钾和高氮高钾处理均较低。高氮低钾处理比其他处理的叶片叶绿素与氮含量高,糖含量居中。钾素水平相同时,高氮能提高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羧化活性;而在氮素水平相同时,高钾则降低RubisCO羧化活性,提高RubisCO加氧活性。低钾时高氮降低RubisCO加氧活性;高钾时高氮则提高RubisCO加氧活性。RubisCO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黄瓜Rubisco 活化酶基因CsRCA 表达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是光合碳循环中的关键酶,为了探明其在植物体内的活化机制,用农杆菌介导法将Rubisco活化酶(RCA)基因CsRCA导入黄瓜,分别用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杂交法进行分子检测,分析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酶切鉴定结果显示,CsRCA正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的CaMV 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成功构建CsRCA的正义表达载体。将pCAMBIA1301-CsRCA导入黄瓜自交系‘08-1’,获得7株转基因植株,拷贝数均为2(非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为1),转化率约为3.5%。表达分析结果表明,7株T0代转基因植株叶片的CsRCA mRNA表达量为野生型(WT)的1 ~ 1.98倍,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信号显著强于WT。T1代转基因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Pn)及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WT。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黄瓜CsRCA转基因植株,CsRCA过量表达能显著提高黄瓜叶片的Pn,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7.
常绿杜鹃组(Sect.Ponticum G.Don)属杜鹃属(Rhododendron)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Blume)K.Koch),该组植物多为常绿大灌木或乔木,且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是卡尔文循环中一种重要的限速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由于Rubisco的催化位点主要位于Rubisco大亚基(RbcL),因此对于RbcL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常绿杜鹃组RbcL进行了统计,对所获得RbcL条目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选取了4段具有代表性的RbcL片段进行了疏水性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结构域进行了预测。此外,还对常绿杜鹃组RbcL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杜鹃组植物中的Rubisco催化位点和RbcL虽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其在进化上仍然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常绿杜鹃组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和RbcL的催化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对盐胁迫敏感性不同的两个黄瓜品种中农大22号和戴多星为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光合作用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及其编码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150 mmol·L~(-1)NaCl处理)下,黄瓜幼苗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结构垛叠程度下降,淀粉粒变小且数量减少;Rubisco大亚基编码基因rbc L、PEPC编码基因Csppc2的表达水平先响应性上调,随后下降;Rubisco和PEPC活性呈降低趋势。相对中农大22号,戴多星具有较强的盐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以染卷叶病毒的“蛇龙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6-BA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处理不影响葡萄新生叶片中病毒的含量,但可以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简称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延缓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40 mg/L的6-BA处理在花后90~120 d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最终提高果实的品质.因此,适当浓度的6-BA处理可以通过延缓因病毒侵染造成的叶绿素衰老,促进同化物运输来提高染葡萄卷叶病毒-Ⅲ的酿酒葡萄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李翔  桑勤勤  束胜  孙锦  郭世荣 《园艺学报》2016,43(10):2012-2020
以弱光敏感型番茄品种‘基尔斯’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碳同化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胁迫下幼苗质量、茎粗和壮苗指数分别下降了70.5%、13.0%和77.7%,而株高增加了45.3%,说明外源EBR显著缓解了弱光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弱光胁迫使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Pn)降低42.8%,而喷施EBR后Pn提高到对照的72.0%。弱光胁迫导致番茄光合碳同化相关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Ald)、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和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分别降低41.6%、31.3%、31.4%和19.6%,EBR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这些酶的活性。同时弱光胁迫显著降低碳同化关键酶基因RbcLRbcSRCAAldFBPaseSBPaseGAPDHTKPRK的表达量,而EBR显著提高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SBPaseGAPDH的mRNA转录接近对照水平,TKPRK的mRNA转录水平比对照提高了29%和37%。这些结果表明外源EBR通过调控弱光胁迫下番茄幼苗碳同化相关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缓解弱光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番茄幼苗的弱光耐性。  相似文献   

11.
硅钙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硅和钙对黄瓜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以'津优3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Jinyou35')为试材,用盆栽基质培养方法,以不添加硅、钙为对照,研究单施硅(Si)、单施钙(Ca)和硅钙配施(Si+Ca)对黄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i、Ca和Si+Ca处理均能提高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 Si处理的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显著小于对照,Ca处理显著大于对照,Si+Ca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Ca和Si+Ca处理可使胞间CO_2浓度(C_i)明显升高,而Si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Si、Ca和Si+Ca处理Rubisco活化酶(RCA)、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和转酮醇酶(TK)活性显著升高;Si+Ca处理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也明显升高,Si、Ca处理无显著变化。Si、Ca和Si+Ca处理的Rubisco大亚基(rbcL)和小亚基(rbcS)、RCA、FBP、SBP、FBA和TK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大于对照。Si、Ca和Si+Ca处理叶片的暗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无显著变化,但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明显高于对照。Si、Ca和Si+Ca均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75%、14.23%和21.28%,黄瓜果实的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显著升高,亚硝酸盐和单宁含量明显降低。可见,Si、Ca和Si+Ca可提高黄瓜叶片的Calvin循环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增强光合碳同化能力,提高光化学效率,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3个处理相比,Si+Ca处理的光合能力最强,生长量最大,提质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设施栽培条件下桃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二年生桃树“春捷”为试材,研究遮荫对桃树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降低,设施条件下桃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片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呼吸速率、乙醇酸氧化酶(GOX)活性、羧化效率(CE)均下降;在弱光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比棚内自然光条件下升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马铃薯品种(系)地上部分糖苷生物碱(SGAs)的含量,增强其抗逆性并改良块茎的品质。克隆了马铃薯茄啶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sgt3)cDNA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亚基基因启动子(rbcS P);对sgt3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该蛋白不具有叶绿体转运肽、线粒体导肽和分泌信号肽序列,推测可能位于细胞质;将克隆的sgt3 cDNA片段及rbcS重组到pCEPSP载体上,构建了具有草甘膦抗性标记的绿色组织特异表达sgt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夏波蒂’进行转化,共获得了12株抗草甘膦的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表达水平和SGAs含量分析发现,地上部sgt3基因相对表达量较未转化植株提高1.3~3.0倍,SGAs含量增加20%~37%,而转基因植株的块茎中SGAs含量变化不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培育枝、叶中高SGAs而块茎中低SGAs的马铃薯抗性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弄清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提高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效果,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用0.5mg·mL-1ALA喷洒幼苗,利用光照培养箱模拟亚适宜温光条件(昼/夜温度18℃/12℃,光量子通量密度300μmol.m-2.s-1),研究ALA对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天线转化效率(Fv′/Fm′)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活性等均明显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显著下降。与水处理相比,ALA处理的Pn、Gs、CE、AQY、ΦPSⅡ、qP、Fv′/Fm′及RuBPCase和FDPase活性等有不同程度提高,Ci、LCP和CCP有所降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外源ALA能明显提高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室 CO_2蔬菜施肥(即增加 CO_2浓度),目前在国内许多地方采用,部分地区已大面积推广。经济效益调查表明:该措施实用性强,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产品品质好等优点。CO_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与绿色体内的核酮糖二磷酸(RuBP)羧化等一系列变化,最后生成蔗糖,淀粉等。CO_2浓度大小直按影响光合作  相似文献   

16.
以薄皮甜瓜(IVF05、IVF89)和厚皮甜瓜(IVF117、IVF303)为试材,研究Na Cl(150 mmol·L~(-1))处理对4个甜瓜品种发芽、幼苗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 Cl胁迫下,薄皮甜瓜IVF89的生长指标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和胚轴长度分别下降23百分点、76.24%、46.71%和39.27%;厚皮甜瓜IVF303的生长指标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小,其发芽率下降不明显,发芽指数、胚根长度和胚轴长度分别下降46.52%、34.86%和23.08%;Na Cl胁迫提高了甜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的含量;4个甜瓜品种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SPAD值均显著降低,IVF05、IVF89、IVF117和IVF303的Pn分别下降了64.44%、69.62%、61.23%、60.00%;4个甜瓜品种的卡尔文循环(Calvin)关键酶基因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基因(CmRubisco)、3-磷酸甘油酸激酶基因(CmPGK)和叶绿体型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Cm FBPase)表达均显著下调,核酮糖-5-磷酸激酶基因(Cm PRK)表达大多上调;甜瓜耐盐相关基因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m SOS1)、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mNHX1)、高亲和力K~+转运体基因(CmHKT1)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CmGnT)的表达均上调,其中IVF303的基因表达上调幅度最大。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将4个甜瓜品种分为3类,IVF05和IVF89为盐敏感类型,IVF117为中耐盐类型,IVF303为强耐盐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方形椒“曼迪”为试材,研究日光温室环境中低温下增施CO2对辣椒形态、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及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农业中辣椒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单独增施CO2,辣椒长势最好,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辣椒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均达到最大。2)单独低温处理,辣椒长势最差,形态指标、光合参数、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显著降低。3)与单独低温处理相比,低温下增施CO2处理明显改善辣椒长势,辣椒果实大小、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提升。低温下增施CO2处理可缓解低温对辣椒的生长胁迫,有利于辣椒生长,增加辣椒产量,提高辣椒品质。  相似文献   

18.
吴旭红  张超 《中国甜菜》2011,(4):42-45,48
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土壤中锰(Mn)污染对甜菜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幼苗期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n含量的增加,叶绿素a+b、a/b及类胡萝卜素值逐渐减小;叶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含量下降,蛋白水解酶活性升高;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以0.8mmol/L处理12d的影响最大。品种间比较,甜单301的类胡萝卜素和Rubisco含量降幅均大于KWS9419,而NR和GS活性在两品种上都显示出低剂量刺激高剂量抑制的特点,且时间累加效应明显。甜单301对Mn污染的敏感性高于KWS9419,而KWS9419对高Mn毒害的耐受性优于甜单301。  相似文献   

19.
以早春拱棚栽培‘菊锦’大白菜为试材,无色棚膜为对照,研究有色棚膜对春大白菜光合特性、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下,紫膜和红膜处理的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低;蓝膜和绿膜的气温较低,而空气湿度略高。各处理大白菜叶片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紫膜和红膜的P_n显著大于对照,而蓝膜和绿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早春棚栽大白菜的光饱和点(LSP)为1133.4~1217.5μmol·m~(-2)·s~(-1),紫膜和红膜的明显高于对照,蓝膜和绿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大白菜的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差异不大,但紫膜的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对照,绿膜的明显低于对照。晴天中午红膜和紫膜的光呼吸速率(P_r)低于对照,光能利用率(LUE)高于对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和转酮醇酶(TK)的活性多以紫膜和红膜较高,绿膜较低。与对照相比,紫膜和红膜的生长量较大,而绿膜的较小,蓝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紫膜和红膜的经济学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5.1%和7.8%,而蓝膜和绿膜的比对照低6.4%和15.5%。可见,紫膜和红膜可提高大白菜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光合碳同化能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产量明显提高;绿膜处理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菜豆中期与后期生长对CO2加富与亏缺灌溉的生理响应,试验设两个CO2水平:正常大气浓度和倍增CO2浓度,两个灌溉水平:自然灌溉12次和亏缺灌溉6次,研究CO2加富及亏缺灌溉对菜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显著提高菜豆生长中期株高与干质量,净光合速率(Pn)与胞间CO2浓度(Ci)分别显著降低15.48%、37.67%,气孔导度(Gs)显著提高95.83%,菜豆生长后期的叶绿素a/b(Chla/b)显著提高12.29%,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46.51%,Ci显著降低12.87%。CO2加富显著提高亏缺灌溉下生长中期菜豆的株高与干质量,但显著降低根冠比,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以及Gs;CO2加富下生长后期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及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78.05%与88.69%,CO2加富使亏缺灌溉下碳酸酐酶(CA)与FBPase活性分别显著提高83.73%与64.84%。综上所述,CO2加富提高菜豆生长中期对亏缺灌溉的适应性,对生长后期影响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