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副猪嗜血杆菌1~15血清型参考菌株和2株澳大利亚分离株高免健康家兔制备副猪嗜血杆菌分型血清,建立副猪嗜血杆菌KRG血清学分型方法(基于热稳定抗原免疫扩散试验的血清学分型方法),并用该方法对田间分离的6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顺利制备出了副猪嗜血杆菌15个血清型菌株的分型血清,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62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中血清5型占22.5%、4型占16.1%、12型占14.5%、不能分型的菌株占16.2%。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KRG分型方法,可为中国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学分型提供技术支持;血清型5、4、12为中国部分地区近2年最流行的血清型,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沈阳某规模化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多形态杆菌,根据培养特性、生化试验结果、副猪嗜血杆菌16s r RNA的PCR检测以及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比对显示该分离株与Gen Bank中的Hps同源性为99%,因此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羧苄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药物较敏感;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四环素耐药。16S r RNA遗传进化关系显示: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2株血清5型的16S r 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比较相近,核苷酸同源性在97.4%~100%之间,可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并命名为SY-1株。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培养特性及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对河南省3个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苏省滨海县副猪嗜血杆菌病感染情况,采用副猪嗜血杆菌间接血凝试验疑似病猪进行了血清型鉴定,结果分离菌株只与HPS 4型阳性血清呈凝集反应,表明滨海县地区部分猪场的猪对副猪嗜血杆菌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该地区菌株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头孢噻呋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猪的传染病,主要引起断奶仔猪和保育猪发病。试验对天津某规模化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采集病变明显的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镜检、生化试验等实验室诊断,结合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判定该细菌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株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为发病猪场合理用药控制和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从河南省7家猪场12份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进行了细菌培养特性试验和培养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2株分离菌对土霉素、氟本尼考、苯唑西林钠、头孢噻呋、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和硫酸链霉素等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硫酸卡那霉素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河南某猪场送检病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其提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经实验室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血清型分型。【结果】该分离菌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杆菌,具有多形性;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尿素、氧化酶阴性,硝酸还原酶、接触酶阳性,MR和VP试验阴性,有卫星现象;16Sr RNA扩增出了821 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NR_118757.1同源性达98%以上;分离到的细菌对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硫酸黏菌素、甲砜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敏,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耐药;采用14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血清型分型,多重PCR扩增到700 bp左右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KC795429.1副猪嗜血杆菌funV同源性达99.85%,确定该分离菌株为9型副猪嗜血杆菌。【结论】本研究结果将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2006~2007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病的65家猪场196份病料中分离到6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初步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将其进行PCR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对6株分离株进行小鼠毒力试验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能致死小鼠,对头孢他啶、头孢噻呋、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多西环素、痢特灵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陕西省部分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株的血清型及耐药特性,以指导临床用药,防控副猪嗜血杆菌病,对陕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共60头表现副猪嗜血杆菌症状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采集肝脏、肺脏、淋巴结、关节液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试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42株副猪嗜血杆菌,其中血清1型1株(2.38%),4型8株(19.05%),5型15株(35.71%),12型3株(7.14%),13型11株(26.19%),其他型1株(2.38%),未定型的有3株(7.14%)。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洛美沙星高度敏感,对左旋氧氟沙星、替米考星、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磺胺甲氧嘧啶中度敏感,对头孢噻呋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从费县某养猪场送检的病猪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细菌形态、染色镜检、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经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药物不敏感。本试验为该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