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品种特征特性瓠瓜浙蒲2号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认定编号为浙认蔬2008013。该品种早熟,较耐低温弱光;长势中等,以侧蔓结瓜为主,侧蔓第1节即可发生雌花;坐果性好,平均单株结果 67个;雌花开放至商品瓜成熟为87个;雌花开放至商品瓜成熟为812d;果实长棒形,上下端粗细较均匀,商品性好,商品果平均长度约40 cm,横径5 cm,果皮绿色,单果重约0.4 kg。该品种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据200212d;果实长棒形,上下端粗细较均匀,商品性好,商品果平均长度约40 cm,横径5 cm,果皮绿色,单果重约0.4 kg。该品种较抗病毒病和白粉病。据20022005年春季设施栽培多点品比试验结果,春季前期平均亩产767 kg,比对照品种杭州长  相似文献   

2.
以7个瓠瓜品种为试材,分别在立架和拱架2种栽培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参试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瓜性状和产量等。试验结果表明,组合Ⅱ号早熟性最好;立架栽培中,浙蒲8号生长势较强;浙蒲6号和浙蒲8号瓜条上下粗细均匀,商品性好。综合参试品种各因素认为,立架栽培以浙蒲8号最优,拱架栽培以浙蒲6号最优。  相似文献   

3.
浙蒲9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高品质、中短棒、耐热瓠瓜新一代杂交种。通过不同播种期试验,以明确不同播种期浙蒲9号的品种特性和种植适应性。结果显示,3月下旬至7月下旬播种,浙蒲9号均表现为生长势较旺、耐热性较强、商品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每667 m2产量可达3 000 kg以上。表明该品种适宜在杭州及周边地区春季和夏秋季设施种植。  相似文献   

4.
短蔓矮生型西葫芦新品种淄葫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淄葫3号是以自交系BY1-3-6-12为母本,以QS1-3-12-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葫芦一代杂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较强,早熟性好,雌花密,连续坐瓜性好,瓜条顺直,长筒形,纵径23~25 cm,横径6~7 cm,嫩瓜皮色淡绿,有光泽,商品性好。抗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能力比对照潍早1号强,露地栽培666.7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中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5.
高山长瓜,又称瓠瓜,系浙江浙农种业公司、浙江省磐安县海丰蔬菜有限公司选育成的优质抗病高产杂交一代长瓜新品种。目前品种以浙蒲2号、浙蒲6号表现良好,该品种早熟、耐低温、弱光照能力强,长势中等,叶绿色,侧蔓第一节即可发生雌花,瓜条长棒形,上下端粗细均匀,长约40公分,横径约5公分,瓜皮绿,品质及外观均好,肉质致密,稚嫩味微甜,单瓜约0.4千克。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水果型黄瓜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了5个水果型黄瓜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宁夏地区设施生产的水果型黄瓜品种,为生产中品种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绿美一号产量最高、皮色为深绿色,白精灵1号瓜皮色和瓜肉色均是独特的白绿色且品质极佳,均适合在宁夏设施内栽培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外观品质和风味品质是瓠瓜育种的重要指标。以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为材料,利用多重PCR的方法,检测已知的16个鲜味相关SNPs和37个瓜形相关SNPs。研究表明,浙蒲6号和浙蒲8号均含有4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1个瓜型等位变异;浙蒲1号含有6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1个瓜形等位变异,浙蒲9号含有5个谷氨酸含量增效等位变异和2个瓜形等位变异。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浙蒲系列瓠瓜品种优异外形与鲜味品质的基因型基础,为利用分子标记进一步开展瓠瓜优美瓜形、鲜味品质与其他优良性状的的聚合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1主要特性越蒲1号是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杂交一代瓠瓜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等特点,该品种瓜条长25~35 cm,直径5~7 cm,瓜皮淡绿色,表面密生白色茸毛,肉质糯、味微甜,春季栽培每667 m2产量3 500 kg以上,秋季栽培每  相似文献   

9.
早杂7号是浙江之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配制而成的瓠瓜一代杂种品种,2014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早熟,早期产量高;瓜呈棒形,粗细均匀,商品性好,商品率高,单瓜重0.6 kg左右;品质好,Vc含量高;抗逆性好,适于保护地早熟栽培、露地栽培和高山设施栽培。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定植后做好水肥和温度管理,整枝绑蔓,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10.
瓠瓜新组合甬瓠1号是以地方品种宁波夜开花经多代自交选择出的自交系94-04-3-1为母本,以另一地方品种经多代自交选择出的自交系NC94-4-09-1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和和分枝性能,耐低温、弱光性能较强,耐病,适于大棚早春栽培。单瓜质量约0.5kg,大棚早春栽培的667m^2产量可达3500kg以上。商品瓜长棒形,瓜长约50cm,瓜横径4-5cm。瓜表皮绿色,表面光滑,瓜顶部尖圆,瓜肉白色、肉质致密、口感细嫩微甜,品质佳,商品性好。适合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瓠瓜金蒲1号系金华三才种业公司以杭州长瓜为母本,新疆长瓜为父本杂交后,再用杭州长瓜回交选育而成的瓠瓜新品种。2012年1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该品种具有植株长势强,产量高,丰产性和商品性好,中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地方主栽品种为对照,对5个优良瓠瓜新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3号组合长势强、产量高、抗病性强、瓜长36.0 cm、瓜径23.2 cm、长圆筒形、瓜皮绿色,每667 m2产量3 575.5 kg,比福州芋瓠(CK)增产14.4%,适宜福州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蒲2号长瓜大棚立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基于浙蒲2号长瓜的品种特性,总结出了大棚立架栽培的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黄瓜济杂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本“88011”来源于美全雌-2与“8102-2”的杂交后代,父本“88001”来源于津杂2号。其一代杂交种济杂6号,瓜型顺直,长35cm左右,瓜把长4cm左右,单瓜重 200g,瓜皮深绿,密瘤白刺,肉厚脆嫩,品质优,商品性好,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每666 7m2 产量7000kg以上,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和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一、夏棠一号:早熟,第1雌花着生部位第12~15节,节节有瓜。果实长棒形,头尾均匀,纵径60厘米,横径5厘米,青绿色;棱10条,墨绿色。皮薄,肉质柔软,味甜。单瓜重量500~600克。该品种适应性强,耐热、耐湿、耐涝。每667平方米产量2000~2500千克。二、雅绿一号:早熟、耐热、抗病、优质。生长势强,果实外形美观,长棒形,头尾均匀,纵径60厘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更多适合浙北地区秋季设施栽培的优质中型西瓜新品种,2020年引进中果型西瓜新品种8个,以主栽品种早佳为对照,进行秋季设施大棚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丰4号、 浙蜜10号的品质、产量、 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与早佳相比,利丰4号成熟较早,比早佳提早1 d,中心糖度仅次于早佳,口感好,肉质脆,耐储运;...  相似文献   

17.
以浙江省广泛种植的菜用豌豆品种浙豌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菜用豌豆外观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浙豌1号的生长发育,在保障苗期不遭受冻害的前提下适当提前播种有利于增产;同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浙豌1号产量。综合考虑,浙豌1号在杭州及周边地区的播期在11月中上旬,行距60 cm,株距在25 cm左右,有利于菜用豌豆产量和外观商品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品种和密度对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品种与密度间交互作用差异不显著,中浙优1号抛秧密度112500穴/hm^2产量最高,适合广西进行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在广西桂中和桂北地区,早熟的新两优6号也可作为超级杂交稻强化栽培。  相似文献   

19.
苦瓜新品种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华南地区对苦瓜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的需求选育出2个早熟、耐冷凉气候的苦瓜新品种,分别命名为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2个品种表现为早熟,强雌性,第1雌花节位低,连续结瓜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在气温为12-23℃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果;瓜皮油绿色;瓜型圆筒形,肩平蒂圆,大直瘤,商品性好。桂农科一号瓜长约35.0cm,横径8.0-9.0cm,肉厚1.2-1.4cm,平均单瓜重380g,产量约49500kg·ha^-1;桂农科二号瓜长约30.0cm,横径8.0-10.0cm,肉厚1.3-1.5cm,平均单瓜重450g,味甘微苦,产量约52500kg·ha^-1。2个品种均适宜在华南地区春秋露地和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选用梅岭丝瓜、翠玉丝瓜、江蔬 1号丝瓜、楚天丝瓜、种都特早熟肉丝瓜、南京蛇形丝瓜等国内优良早熟丝瓜品种 ,以大棚设施栽培 ,采用打顶和不打顶两种处理 ,选择适合南京地区早熟栽培的丝瓜品种和提高早期产量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从早熟性、对病毒病的抗性、早期产量的构成、丝瓜商品性等综合指标评价 ,江蔬 1号是最适合南京地区早熟栽培的优良品种 ,其次是南京蛇形丝瓜和翠玉丝瓜。南京蛇形丝瓜第一雌花始花期较其它品种晚 5~ 1 6d,但瓜条发育速度最快 ,产量最高。采用打顶处理 ,6个品种的结瓜数和单株产量都极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采用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可提早上市 1 0~ 1 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