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垦展区,贵州安顺农垦的展台前,一杯杯清亮鲜香的茶,吸引来往的观众停下脚步。“喝安顺农垦茶就像在喝土鸡汤!”茶叶专家和茶叶爱好者在品尝过安顺农垦茶之后,往往发出这样的赞叹。土鸡汤之所以让人难忘就在一个“鲜”字,那么安顺农垦茶的鲜味秘诀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
历时百多年的“世界茶的起源地”之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时百多年的“世界茶的起源地”之争广东农垦茶叶公司邹元辉世界各国种茶的历史,追本溯源,过去无不认为是中国。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自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后,便有“印度是茶树原产地”的说法,从此以后,世界上掀起了“茶的起源”争论。这场争论自英国人勃鲁士(R·...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为响应国家号召,安顺农垦农场相继创建,贵州省山京畜牧场、贵州省夏云农场等成为贵州省农垦系统的骨干农场。多年来,安顺农垦以茶叶为主导产业,将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垦区亮丽名片。以茶为“业”,成就安顺农垦亮丽名片安顺农垦5个农场和1个经营性公司均与茶结缘,全市农垦占地约有2万亩,有茶园面积占6679亩,其中绿色食品茶园基地5526亩。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茶文化是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是海峡两岸和对外传统文化交流的内容。 茶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高雅饮品。苏东坡曾赞美:“从来佳茗似佳人”的绝句。中国人好茶,以茶敬客,以茶会友,以茶送礼,以茶谈心,饮茶保健。总之,人们生活中都离不开茶。 在当今世界三大饮料中,茶叶饮用量远远高于咖啡和可可,而居于首位。而我国正是茶的故乡。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国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公。”神农氏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三皇…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垦》2013,(6):1-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生动展示农垦系统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用镜头记录农垦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途中的时代风貌,农业部农垦局和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决定联合举办“美丽农垦·幸福家园”摄影大赛活动,欢迎农垦系统内外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踊跃参加。本次活动由农业部农垦宣传文化中心和中国农垦编辑部承办,广西农垦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济宁南阳湖农场协办,中国农垦信息网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6.
婺源茶道浅论江西省婺源县旅游局萧诚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种茶、饮茶、茶事、茶礼、茶俗、茶德的悠久历史,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历代茶人的辛劳和智慧。“客来奉茶”、“以茶会友”、“以茶代酒”,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与礼俗,历为世人所...  相似文献   

7.
农垦系统有着革命的光荣传统,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农垦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军力量。在农垦事业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党员。值“七一”之际,结合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本刊编辑部选择了新时期农垦系统几位优秀党员的事迹进行报道,以此与广大党员共勉,共同推进农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十一五”期间农垦系统养殖业发展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经过农垦系统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克服了市场的波动、自然灾害的影响、质量安全事故的冲击,农垦养殖业保持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垦》2001,(7):4-9,19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本刊邀请农业部和部农垦局领导,邀请原农垦系统老领导和其他老同志,于2001年6月20日,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垦事业”为题,在北京举办座谈会。农业部副部长刘成果,原农垦部副部长赵凡、吕清,农业部农垦局局长魏克佳,原农垦系统老红军老专家和其他老同志,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领导,《中国农垦》杂志主编、副主编等16人出席。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家“十五”期间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垦系统是主要农业基地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农垦、农工”的“三农问题”必须摆在农垦事业发展的首位。  相似文献   

11.
娄徽农垦皖南茶区,位于长江以南宣州、郎溪、广德、芜湖四个相邻市县,所处广阔的丘陵地带,土壤深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于茶叶生长。农垦皖南茶区茶园集中连片,茶场技术力量雄厚,鲜叶单产水平高,茶叶产业化经营程度高,是农垦系统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优质绿茶几十年畅销欧美、东南亚各地。2004年,安徽农垦皖南茶区茶叶总产量为9871吨,占全国农垦系统茶叶总产量的25.3%,位居全国农垦系统15个省级产茶垦区之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农垦小康社会“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决策部署,落实全国农垦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四化”同步建设,确保实现“两个率先”,充分发挥农垦系统的示范引带动作用,自觉履行党和国家赋予农垦的历史使命,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农垦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广大农垦职工群众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3.
《农业展望》2008,4(10):12-12
《中国农垦》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全国农垦系统唯一的综合性权威期刊。《中国农垦》立足农垦,面向社会,以宣传农垦,服务农垦为宗旨,是指导农垦工作的工具,展示农垦形象的窗口,沟通农垦信息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梁剑 《中国农垦》2023,(3):94-96
<正>2017年“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发布以来,农垦品牌建设成果不断凸显,形成了中国农垦公共品牌、垦区(集团)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组成的农垦品牌矩阵,“良品生活、源自农垦”的品牌理念被广泛认知。作为农业“国家队”,农垦系统源源不断输出优质产品,有效保证了国民饮食需要。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高速发展,我国食品和农产品消费进入以营养、  相似文献   

15.
甘满堂 《农业考古》2007,(2):112-113
许多传统行业均有保护神崇拜的习俗,“茶神”却不多见。古有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而发现茶叶解渴提神的传说,但无人将他作为茶神。陆羽因一部《茶经》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化集大成者,也只是“茶圣”,并没有被当成“茶神”。虽然全国没有统一的茶神传说,但在福建闽北茶产区却拥有茶业保护神——张三公崇拜的习俗。  相似文献   

16.
冯波 《中国农垦》2023,(3):41-42
<正>农垦是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2021年全国农垦经济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农垦系统总人口1406.20万人,从业人员602.38万人,职工人数232.26万人。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和农垦系统各级工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关于“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的重要指示,高度关注疫情对垦区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垦区生产经营有序开展,促进垦区生产稳定、社会稳定、职工队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农垦系统生产的棉花占全国的22.2%,油料产量占2.6%,糖料产量占6.2%,橡胶和干胶分别占48%和50%,肉类占2.9%,牛奶占9.8%……《中国农垦统计年鉴(2009)》给出的这一串数字,是“以全国4%的耕地提供了8%的商品粮”之外,对农垦扮演着我国农业的“国家队”、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这一重要角色的又一诠释。  相似文献   

18.
同粮食、橡胶一样,棉花是农垦系统生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产业是农垦系统的一大产业。之所以说是大产业,是说农垦棉花产业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有重要影响。主要有三条理由,或者说“三高”。  相似文献   

19.
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陆鸿渐。茶,弥漫于人间,融合于生活,升华为文化。它既不是饮食文化,又不是娱乐文化,而是纯正的、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和茶人追求着一个至高无尚的理想,就是政通人和,国富民强。这是出于茶的本质。陆羽《茶经》一本正经;茶之德行,俭是本性。政通人和“政通”。就是政治清明,“人和”,就是人民团结。“政通人和”出自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正是茶文化所追求的。陆羽《茶经》,反复强调了一个“俭”字,在“一之源”中,谈茶“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在“五之煮”中,提出了“茶性俭…  相似文献   

20.
大冶茶俗     
大冶茶俗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余炳贤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是举国之饮。据传,在函谷关,先哲老子曾接受其学生向他敬献一杯“金液”,此为献茶之始。四千年来,客来敬茶成了中国传统礼仪,形成各地色彩班澜、饶有风味的茶俗。地处吴头楚尾的大冶,也有自已独特的敬茶、喝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