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猪瘟在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典型猪瘟。患病的猪抵抗力下降,极易造成混合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很容易与猪瘟混合感染,造成猪的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在加大免疫密度,超量、超前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情况下,仍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的流行,因此,猪瘟仍是当前猪病之首。  相似文献   

3.
刘东军 《中国猪业》2009,4(8):11-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大规模流行转变为地区性的散发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变为非典型为主。出现亚临床感染、繁殖障碍型、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感染类型。在超量免疫、增加免疫次数的猪场有时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猪瘟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猪瘟在我区流行的原因和防制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大规模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初,黔东南州某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的保育猪发生急性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诊断。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qPCR检测均为阴性,猪瘟病毒RT-qPCR检测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结果,确诊该疫情为猪瘟病毒感染。猪瘟临床特征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其他疫病较为相似,仅依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很难分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才能确诊。同时,该疫情也提示,虽然猪瘟已非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但仍需根据实际开展免疫预防,做好引进猪群的隔离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贵州某猪场猪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猪瘟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和RT-PCR检测核酸确诊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和猪瘟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初步诊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猪瘟病毒感染,RT-PCR检测核酸确诊为猪瘟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7.
夏道伦 《兽医导刊》2013,(10):19-21
近年来,猪瘟在我国虽然没有大规模流行,但在一些养猪场户中猪瘟仍然常常呈散发性流行,而这种散发性流行与之前相比较,其流行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临床上由典型猪瘟向非典型猪瘟、温和型(慢性)猪瘟和无名高热等转变;猪的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且死亡率降低,多表现为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则死亡率较低或可耐过;发病猪群没有季节、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差异,猪群一旦感染,其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患猪的免  相似文献   

8.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该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未免疫猪群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与便秘相间、衰竭、死亡等典型临床症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威胁养猪业发展。该病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未免疫猪群表现为发热、厌食、腹泻与便秘相间、衰竭、死亡等典型临床症状;在免疫不全猪群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亚临床感染到典型发病死亡,相差悬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典型猪瘟病例已逐渐减少.常以非典型猪瘟出现。表现为温和型和非典型化。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在天气骤变、阴雨潮湿、饲养管理较差、卫生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并发猪红细胞体病。两病合发常造成患病猪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于2018年8月传入我国,其以传染速度快、致死率高以及传染性强为特点,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主要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对策展开了系统化剖析,旨在提高非洲猪瘟防治水平。1流行病学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是现阶段已知虫媒病毒中结构蛋白较多且序列较为保守,有着极高抗原性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常在家猪和豪猪中的感染率较高,传播源主要有病猪、带毒猪和经病毒污染后的饲料、泔水、垫草、分泌物、组织器官、体液以及钝缘蜱、猪虱等昆虫等,传染途径(交配传播、血液传播和空气传播)和传染源都十分广泛,给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  相似文献   

12.
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猪病毒性传染病,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出现了温和、非典型性猪瘟。究其原因,可能与CSFV出现了新的变异株等因素有关。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给CSF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猪瘟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分离出流行的猪瘟病毒毒株,为猪瘟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猪瘟与猪圆环病毒Ⅱ型混合感染的猪群主要出现以咳嗽、喘气、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非典型猪瘟与猪网环病毒Ⅱ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猪场猪瘟流行的新特点和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ogcholera,HC;Swinefever,SF,Classicalswine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疫局16种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的一类传染病。近年来,在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猪瘟的流行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由典型转为非典型,并出现了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综合征和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等流行新特点,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本文拟对近些年来猪瘟的流行新特点以及防制策略进行以下阐述,以此为猪瘟的防治提供建议和参考。1规模化猪…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来 ,广饶县部分仔猪和育肥猪发生类似猪瘟症状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检查和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弓形虫病。流行情况1 999年广饶县首次在莲花村某猪场发现并确诊为猪弓形虫病以来 ,近两年很多猪场相继发病。2 0 0 1年 9月 ,莲花村猪场和码头一村另一猪场共482头猪中 ,发病 380头 ,发病率 79% ,死亡率 3% ,发病基本上以 2 0~ 40kg的仔猪为主 ,。成年猪基本上未见发病。在新发病猪中刚引进和阉割后的猪较多。据笔者调查 ,该病呈地方流行 ,无明显季节性 ,发病猪均注射过猪瘟疫苗。临床症状病初多数病例高温稽留 ( …  相似文献   

16.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集中化猪场均实施了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的发生和流行。但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繁殖障碍)等。当前非典型猪瘟在我国较多的集约化猪场不同程度地发生。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病病或继发并发感染而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为了有效地防制当前集约化猪场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就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前猪瘟免疫密度虽普遍较高,但免疫效果合格率并不理想。在一些小型养殖场,往往只注重继发或并发疾病的治疗,而忽视猪瘟的基础防控,盲目进行药物治疗,结果使养殖户遭受更大损失。本文就我县一起猪瘟病诊疗情况做以下报告,供同行交流学习。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近年来,其流行形式已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多地区散发性流行,大多数表现为温和型猪瘟,或呈亚临床感染。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猪高热,微血管变性引起全身出血、坏死、梗塞。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最为严重,一旦发生和流行,将给养猪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13年2月,我县一养猪场猪群出现高热、接触传染病猪,经过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疑似感染猪瘟,病理解剖可见猪瘟症状。后经过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瘟感染。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5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张某的猪场发生了一种类似猪瘟、猪弓型体病和猪伪狂犬病的疾病,该猪场饲养180头猪,中猪150头,有20头仔猪刚注射猪瘟疫苗一个星期后开始发病,病猪表现体温升高,两耳以及腹下皮肤发绀,黏膜发白、黄染,呕吐等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经过我们临床观察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以接种疫苗为主的动物防疫措施的不断落实,典型猪瘟的发生和流行得到了控制,但是由于免疫压力造成的非典型猪瘟却时有发生,常常给猪场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必须引起重视。1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非典型性猪瘟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剖检无明显变化,各地、各场、各猪群情况不同,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差异较大,主要有以下特点:1.1各种品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以断奶前后发病较多,特别是断奶后4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1.2非典型性猪瘟多呈散发,流行速度慢,同一群或同一窝的猪不完全发病,只有个别几头猪发病。发病率低,潜伏期长,接种疫苗出现不明原因的免疫…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15日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张某的猪场发生了一种类似猪瘟、猪弓型体病和猪伪狂犬病的疾病,该猪场饲养180头猪,中猪150头,有20头仔猪刚注射猪瘟疫苗一个星期后开始发病,病猪表现体温升高,两耳以及腹下皮肤发绀,黏膜发白、黄染,呕吐等出现呼吸急促等症状。经过我们临床观察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附红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