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蒜蓉辣酱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以辣椒、大蒜为主要原料的蒜蓉辣酱的家庭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2.
蒜蓉西瓜酱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利用大蒜和西瓜皮制作蒜蓉西瓜酱的生产工艺,并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指标。该产品具有大蒜和西瓜的保健功能,无蒜臭味。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甜菊糖苷替代部分蔗糖对杨梅汁饮料综合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明确杨梅汁饮料生产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杨梅汁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含量12%、甜菊糖苷替代40%蔗糖、杨梅原果汁含量35%和有机酸含量0.3%。  相似文献   

4.
在酸奶配方的基础上,用木糖醇和三氯蔗糖代替全部的蔗糖,采用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出无糖低脂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木糖醇添加量为2%,三氯蔗糖添加量为0.01%,发酵时间为6h,菌种接种量为0.4%时,酸奶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蒜蓉荷兰豆 食材 荷兰豆300克、食盐1/2茶匙、蒜2瓣、植物油1汤匙。  相似文献   

6.
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花白澳山龙眼组织培养中的无菌发芽、增殖培养、幼芽伸长生长、根诱导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发芽率比在液体培养基中的发芽率高5%,最佳丛芽增殖配方为1/2MS 1.0BA 0.01NAA 15B9 30 g/L蔗糖,最佳幼芽伸长生长配方为1/2MS 1.5BA 0.01NAA 5B9 30 g/L蔗糖,最佳生根配方为1/2MS改良 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7.
研究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菌丝平板培养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得到优化配方。以花脸香蘑菌丝生长速度为指标,通过平板培养研究9种碳源、8种氮源及6种无机盐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三元二次正交回归试验对花脸香蘑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麸皮,最佳无机盐为MgSO_4,培养7 d后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2.29、1.88、1.64 mm/d;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琼脂2%、蔗糖3.06%、麸皮0.45%、MgSO_4 0.02%。培养基中添加蔗糖、麸皮和MgSO_4可促进花脸香蘑菌丝生长,并得到优化后的培养配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飞  张帅  梅娇  江月甜 《北京农业》2013,(33):248-249
以番石榴和白醋为主要原料,并以蔗糖、柠檬汁为辅料,对番石榴醋饮料的配方及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番石榴果醋的最佳配方为番石榴汁用量为30.00%、白醋用量为8.00%、蔗糖用量为6.00%以及柠檬汁用量为0.10%。此工艺参数下可制得具有番石榴风味和醋饮料特性的果醋饮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葡萄糖、蔗糖、马铃薯汁、无机盐等常用碳源与氮源对台蘑液体发酵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台蘑小香蕈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蔗糖3.0%、麸皮汁3.0%、玉米粉5.0%、马铃薯汁30%、植被汁10%、NaNO_3 0.3%、K_2HPO_40.1%、KCl 0.1%、FeSO_4 0.001%,pH 7。[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能明显提高台蘑液体发酵的菌丝生物量,配方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培养基配方筛选和接种方法研究,得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最佳母种和原种(栽培种)配方,及最佳的制种接种方法--组织块接种法,并总结出金耳有效菌种制备的技术规范.最佳母种配方:马铃薯(去皮)200 g,磷酸二氢钾3 g,蔗糖30 g,硫酸镁1.5 g,琼脂20 g,水1000 mL,pH自然;制备金耳有效优质原种(栽培种)最佳配方:中药渣90 %,玉米粉6 %,蔗糖2 %,磷酸二氢钾1 %,石膏1 %.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筛选出最好的接种方法为组织块接种法.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涂膜对大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瑜 《广东农业科学》2008,(10):86-87,91
采用壳聚糖作为涂膜保鲜材料,在常温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的单膜和复合膜对大蒜贮藏期间主要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50%壳聚糖单膜和壳聚糖-玉米淀粉复合膜均可有效抑制大蒜的呼吸强度,保持大蒜的水分含量、硬度、可溶性同形物含量和总糖含量,以壳聚糖-玉米淀粉复合膜的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怪味方便复合调味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怪味方便调味酱的加工工艺,开发复合型专用调味品。[方法]运用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对传统的酱料做适当的改良,采用L9(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L9(34)正交试验表明,对怪味调味酱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盐>糖和醋>豆瓣酱和芝麻酱>花椒粉,说明盐的添加量对该制品的品质影响最大。该产品的最佳配方为:盐2%、芝麻酱25%、豆瓣酱25%、醋19%、糖14%、葱1.5%、姜1.5%、蒜2%、花椒粉2%,色拉油8%、山梨酸钾0.5 g/kg、茶多酚0.1 g/kg。然后,经热处理调配采用真空软包装,条件为0.06~0.08 MPa,热封3~5 s,最后趁热封口沸水杀菌5~10 min。[结论]经过37℃下5 d保温检验,产品符合商业无菌要求和相关质量标准,是理想的制作怪味菜肴的复合方便调味品。  相似文献   

13.
为研制、生产富含钙质的骨泥香辣酱,以羊骨酶解后的骨粉为补钙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骨粉的去膻方法、添加量及产品配方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试验结果表明:骨泥香辣酱的最佳配方为鲜辣椒4JDg、辣椒酱180g、甜面酱170g、土豆泥170g、白砂糖40g;酶解后的骨粉以咖喱粉溶液去膻,在生产中,将咖喱粉配成20%的溶液,按骨粉:咖喱溶液=1:4的比例在第二次熬制时添加,骨粉添加量为最佳配方的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生产的骨泥香辣酱呈深红色,酱体表面悬浮一层红色带光泽的辣椒油,稠度适中,咸鲜微辣;香辣骨泥酱中钙的含量为116.8mgt(100g)。  相似文献   

14.
用大蒜作为研究材料,应用冷冻技术进行预处理加工黑蒜,用低场核磁、色差仪、TPA和DNS法等方法测定大蒜样品的水分分布、褐变度、质构特性以及还原糖含量变化。低场核磁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使大蒜T22质子密度上升,自由水相对含量升高,水分迁移速度变快;色差仪测定结果显示,冷冻预处理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的进行;TPA测定结果显示,冷冻使黑蒜的硬度显著降低;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冷冻加速了还原糖的生成,促进了美拉德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有机和混合基质配方对青蒜生长发育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蒜品种G 88为试材,将菇渣、锯末、炉渣和泥炭按不同体积比组成5种混合基质配方,以土壤栽培为对照,施用消毒鸡粪和有机生态型复合肥,研究无土栽培基质配方对青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基质配方栽培的青蒜在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含量等均优于土壤栽培,青蒜的株高和茎粗显著增大,游离氨基酸和大蒜素含量显著提高,植株体内营养元素含量水平普遍较高,青蒜的产量显著提高。比较而言,以纯有机基质配方A 3(菇渣4份+泥炭1份)的栽培效果最优,植株生长健壮,产量显著提高,青蒜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薄层色谱法快速检测大蒜低聚果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同时快速检测大蒜中7种低聚果糖的方法。用水提、醇沉、醇溶等方法获得大蒜低聚果糖;通过薄层色谱法分析不同展开条件对各聚合度大蒜低聚果糖的分离效果,并且考察了不同上样量、不同硅胶板长度对大蒜低聚果糖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长10 cm的硅胶板在展开系统V正丁醇.V异丙醇.V水.V乙酸=7∶5∶4∶2中,室温下进行4次展开可快速检测大蒜中聚合度1~7的糖组分,斑点清晰、分离度合适。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低聚糖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7.
对室温贮藏条件下的大蒜的总糖、还原糖、脂类物质、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蒜总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之后迅速减少;还原糖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脂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则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8.
大蒜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大蒜干样还田后,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蒜干样后,显著增加黄瓜植株的鲜重,且与添加量成正比;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当结果期大蒜的添加量为3.0%时,减少了真菌和镰刀菌的数量,并提高了土壤B/F(细菌+放线菌/真菌)值,优化了土壤微生物区系;而随着黄瓜的生长,促进黄瓜幼苗期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蔗糖酶、尿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当结果期大蒜添加量大于2.0%时,对4种土壤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使土壤环境有利于黄瓜生长。  相似文献   

19.
蒜叶不同生长期提取液中有机硫化物组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植株中含有一定量具有生理活性及药理性质的有机硫化物,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GC MS)技术,对4个不同生长时期新鲜蒜叶提取液中的有机硫化物进行分析和鉴定。四个时期包括: 生长到1个月、生长到2个月、生长到5个月(包括2~3个月的冬季休眠期)和生长到7个月(成熟)。结果表明,蒜叶提取液中有机硫化物主要成分可分为3类: 烯丙基类硫化物、杂环类硫化物和烷基类硫化物,其中包含一定量的大蒜油成分。在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各阶段蒜叶提取液组分及相对含量有一定的差别,在其生长到2个月和7个月时,提取液中的有机硫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烯丙基二硫醚在4次试验提取液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609%,1567%,235%和1309%,3 乙烯基 1,2 二硫杂 5 环己烯在4次试验中的相对含量分别是400%,1058%,230%和149%。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中施肥量与基追肥比例对大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山东嘉祥紫皮蒜为试验品种,在减施化肥20%条件下,设置不同的灌溉方式和基追肥比例。结果表明,大蒜水肥一体化灌溉较常规大水漫灌,每667 m2平均节水40.85 m3,节水率平均达52.50%;在不同的基肥追肥比例及灌溉方式中,水肥一体化喷灌并施用基肥60%和追肥40%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蒜薹和蒜头产量分别提高了14.48%和10.89%,且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相比于常规大水漫灌处理分别提高了9.01%、15.75%。研究表明,通过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合适的基追肥比例下,能够实现大蒜种植的节水、减肥和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