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饲料厂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温短时加工设备,如制粒机、膨化机、深度调质器以及通用熟化制粒机等,饲料中大部分的维生素、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热敏性组分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饲料配方变动。  相似文献   

2.
王斌斌 《饲料广角》2004,(11):30-32
调质是对颗粒饲料制粒前的粉状物料进行水热处理的一道加工工序,国内外研究表明调质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在颗粒饲料总体质量中所起的作用为20%左右。随着市场对颗粒饲料品质要求的提高,各饲料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饲料加工中的调质工序,改进或升级调质设备是他们当前改善颗粒饲料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1调质器在颗粒饲料加工中的作用1.1对粉状物料作熟化处理。大多数动物消化淀粉的能力很低,但能较大程度地消化熟淀粉,调质器使物料在水热作用下,淀粉的糊化度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物料中的蛋白质受热变…  相似文献   

3.
姚永顺 《饲料工业》1992,13(12):43-43
<正> 目前国内饲料厂生产对虾饲料采用的调质技术大体可分为两类:前熟化和熟化。前熟化即制粒前对粉料进行调质,用卧式调质器/熟化器进行蒸汽热处理。此法曾一度普遍地用在虾饲料厂中,若再配套烘干工序并在配方中添加合适的粘结剂,则所得的虾饲料质量也不错。优质产品海马牌饲料就是用此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饲料厂越来越多地采用高温短时加工设备,如制粒机、膨化机,深度调质器以及通用熟化制粒机等,饲料中大部分的维生素、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热敏性组分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饲料配方变动。同时,采用前置添加,容易导致饲料厂药物类添加剂的交叉污染。为了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降低药物的交叉污染,保证饲料的品质,人们开始采用制粒后颗粒表面液体喷涂工艺。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颗粒饲料的质量,确保稳定、高产,需要饲料厂不断改进工艺与设备,确保饲料厂经济效益。1 调质工段调质是在饲料内加入干饱和蒸汽,对饲料进行水热处理,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物料软化,提高压制颗粒的质量和效果,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消化吸收率。在此工段,也可同时加入糖蜜和油脂进行调质处理。1-1 制粒前的单道调质器这种调质器的主要结构是浆叶式绞龙,把物料向前输送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径向搅拌作用。其长度在1-5~2-0m左右,物料停留时间只有10~20s,糊化度不高。但对一般的畜禽硬颗粒饲料而言…  相似文献   

6.
高压调质环隙膨胀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调质技术的发展 由于低成本配方需求的增长,饲料生产者经常被迫使用低质量的制粒原料。因此在生产高质量的颗粒料要求下,在制粒之前的饲料混合的调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步骤。90年代,制粒技术的发展已到达如下的阶段: 带有短时调质器处理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80℃左右,调质时间5~20s; 带有较长时间调质器处理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相似,凋质时间5~30min; 带有高温长时间调质作用的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90℃,调质时间约为20min; 对于连续不断的揉捻效果来说,双重制粒最高生产温度达到90℃左右。 用于需较长时间的调质器,在制粒以前加入液体如12%的脂肪或12%的糖蜜,可以改善制粒质量。但由于空间的限制,制粒机如安装长时间调质器一般不大可能,现代发展的新的调质技术,可与任何现存的制粒机“兼容”,新的调质技术采用环隙膨胀机,有以下优点:改进了制粒质量并有较高的产出率;可加入高百分比的液体;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杀菌;较少的故障时间;更低的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7.
李令芳  陈震 《饲料工业》2005,26(21):4-6
为了生产报酬更高、质量更好的水产颗粒饲料,各饲料厂家不断采用新配方、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水产颗粒饲料制造技术中,饲料调质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饲料调质得好,对于改善饲料营养结构、杀灭细菌、改善制粒条件、提高产量、提高质量以及提高耐水性,增加鱼、虾、蟹等的采食,提高消化率等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生产水产颗粒饲料的主要设备是制粒机和膨化机,两种设备都必须配备某种类型的调质器。由于水产饲料对调质要求较高,对所配调质器也有特殊要求,如制粒机上主要配置二至三层单筒式加长调质器,膨化机上主要配置双轴差速调质器等。这两种…  相似文献   

8.
1调质技术的要求制粒质量在物理、生理和卫生方面的要求不断增长,同时低代价配方要求的增加,饲料厂被迫使用低质量的制粒原料,因此促使制粒技术不断发展。在高质量的制粒要求下,对制粒前饲料的混合和调质工序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步骤。90年代,技术的发展已到达如下的阶段:1.1采用短时间调质器处理的制粒工艺,最高生产温度达到80℃左右,调质时间5─20秒。1.2采用较长时间调质器处理的制粒工艺,最高生产温度相似,调质时间5—30分钟。1.3采用高温较长时间调质器处理的制粒工艺,最高生产温度达到90℃,调质时间约20分钟。1.4连续不断…  相似文献   

9.
杨平 《饲料工业》1998,19(8):14-14
调质技术的关键就在于要根据配方中原料的特性及颗粒产品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调质参数,即调质的温度、蒸汽添加量和调质时间等,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调质设备,使物料能在调质器内与蒸汽充分搅拌混合,达到软化物料和糊化淀粉的作用,利于物料压紧成形,生产出高品质的合格产品。就一般饲料厂而言,选用的制粒机均采用的是单道调质器,这种调质器一般是制粒机上自带且必备的设备。主要结构是桨叶式绞龙,粉状物料由上层喂料器均匀进人调质器,同时往调质器中加人蒸汽,该调质器把物料向前输送的同时,又有强烈的径向搅拌作用.使物料与蒸汽…  相似文献   

10.
1 调质工艺的现状 饲料生产企业无论是生产膨化料还是颗粒料,都无一例外地要对物料进行调质+以期达到稳定的工艺条件。在生产过程中,许多企业在调质这一环节大多采用普通单轴调质器或双轴调质器,调质效果很难达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调质是饲料制粒或膨化重要的前处理部分。为了在调质器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预知主要结构参数对调质效果的影响,采用CFD-DEM偶合法模拟调质器的实际工作过程。文中采用中机华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400调质器为原型,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其传质过程,发现调质过程中物料对蒸汽的阻碍,物料成团性可以被模拟,仿真所得的调制时间为实际时间的75%。结果表明,该法能够模拟调质腔内流场分布、调质时间、叶片安装方式对物料的输送作用等。  相似文献   

12.
顾华孝 《饲料工业》1994,15(3):27-29
挤出调质工艺生产颗粒饲料作用机理的探讨南京粮食经济学院顾华孝为了提高颗粒饲料生产水平,需要妥善解决饲料营养与加工的关系,其中调质是个关键性工艺,因为调质强度、调质时间以及调质均匀性和充分性将直接影响制粒质量和产量。对此,欧美有些饲料厂将挤出技术用于颗...  相似文献   

13.
膨胀器与膨胀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器(Expander),全称为环隙膨胀器(AnnularGapExpander)。它于1987年开始应用于油脂工业,目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压调质设备以增大油料前处理时的容积,从而提高出油率,降低浸出溶剂的损耗(Pipa等,1989)。1989年作为一种超级调质器(Superconditioner)被国外少数饲料生产企业应用(BobPickford,1990)。国内从1996年开始由合资饲料企业引进此种设备,并取代制粒用以生产乳猪料(俗称膨化乳猪料)为主的膨胀饲料。这种设备目前已引起国内广大饲料厂家的兴趣。1 膨胀器的特点膨胀器主要…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饲料配方条件下,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对照组(A组)饲料采用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试验组饲料分别选用3种调质器,即双层调质器(B组)、调质保持器(C组)及膨胀器(D组),对饲料配方中大料混合料进行湿热处理,经湿热处理后的大料混合料与添加剂和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后经低温(50、55、60和65℃)调质后制粒。结果表明,大料混合料经双层调质器处理后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调质保持器及膨胀器处理后(P0.05)。D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C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C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B组颗粒成型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及D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高于A组(P0.05)。65℃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成型率显著高于50及55℃组(P0.05),65℃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低于50、55及60℃组(P0.05)。由此可见,大料混合料经调质保持器加工熟化,采用65℃低温制粒能有效保护维生素E热敏性成分,且饲料加工质量与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制得的饲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饲料管理》杂志(FM)经对美国400个饲料厂经理的年度调查显示,饲料厂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率继续提高———但存在成本风险。2003年,经理们比以往更加辛苦地运营饲料厂,同时以更少的人力来提高产量。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饲料厂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经理们2003年报告的“安全日”数字仅比前年的一半高出一点点。无可报误时事故的总天数与前5年的平均值相比显著降低。饲料厂继续朝着更大、更加一体化、更加专业化的趋势发展,几乎每个饲料厂经营的全部品种都有所下降。饲料运输货车行进的总英里数和每趟的停站次数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2003年加速下…  相似文献   

16.
王若军 《饲料工业》1992,13(6):46-47
<正> 在饲料制粒过程中,调质是压粒前或压粒过程中对物料的一种综合操作,是将待制粒粉料与一定量的水、蒸汽、脂肪或糖蜜等在调质器或调质系统内进行搅拌和捏合的过程。调质的目的,一是改善物料的流动性和粘结性,以利于颗粒成型;二是使物料软化,以减少对制粒机工作部件的磨损,提高生产率;三是通过热、水作用,使淀粉糊化,糖蜜焦化,蛋白质变性,并灭活抗营养因子,以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颗粒的硬度、耐久性和耐水性,同时还可以杀死包括沙门氏菌和大  相似文献   

17.
<正> 制粒效果取决于对原料的调质,而调质中最重要的则是粉体的粒度分布。 1.粒度分布一般推荐粒度分布如下:>3.35mm,1%;2~3.35mm,5%;1~2mm,20%;0.5~1mm,30%;250~500μ,24%;<250μ,20%。 2.蒸汽调质尽管水热调质也常使用,但利用蒸汽调质已被证明效果更好,并在商品饲料厂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下图为调质器前的管网部分。  相似文献   

18.
沈建萍 《中国饲料》2001,(15):18-20
1 调质的概念及其分类调质是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 ,提高、改善饲料品质和加工性能的一种综合技术。目前饲料的调质 ,主要可分为通过酸、碱对物料进行处理的化学调质、利用微生物发酵或菌种富集来改善物料品质的生物调质和通过热、压、蒸汽或水来处理物料的物理调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有单独使用一种方法调质的 ,也有几种方法共同使用调质的。如秸杆经化学调质后 ,在制粒前还应通过物理调质。本文将着重阐述最常见的物理调质及饲料质量的改善。2 物理调质物理调质主要是通过热、蒸汽或水分及压力的作用 ,来改善饲料品质及加工…  相似文献   

19.
即使是现在,尽管膨化等饲料加工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制粒仍是动物配合饲料最流行、最经济的加工处理方法。制粒加工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对物料进行预调质,而预调质质量的好坏又依赖于物料的粒径大小、蒸汽质量、物料的初始水分含量、物料进入预调质器前的温度以及在调质器中的停留时间等。更长的调质时间能促使蒸汽水分更好地渗入物料中,以及温度更好地扩散,进而可以使饲料颗粒能够更好地结合,因此可以提高颗粒硬度,降低细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饲料制粒新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粒就是把全价混合料或单一原料(米糠、牧草等)经挤压作用而成型的过程,它有硬颗粒和软颗粒之分,硬颗粒是指调质水分小于20%,成品水分小于12.5%;软颗粒指调质水平在20%~30%,温度低于60℃。1设备1.1调质器所谓调质就是对饲料进行水热处理,使其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物料软化,提高压制颗粒的质量和效果,并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其消化吸收率。1.1.1调质的方式对饲料调质一般是通过引入蒸汽而实现。最常见的办法是直接通入蒸汽进行水热处理,其次为通过间接蒸汽进行加热。另有少数同时加入蒸汽和糖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