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松树枯萎病枝条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树枯萎病枝条内的寄生虫和微生物群落进行分离研究,结果发现枯萎松枝条内有大量的寄生虫和微生物,主要是线虫、原虫、真菌和细菌。经形态观察,线虫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and Btihrer)Nikle)、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 Mamiya and Enda)和小杆线虫(Rhabditida sp.);原虫为一种纤毛虫(Paramoecium sp.);真菌是长喙壳孢(Ceratocystis Ell.et Hals);细菌主要是假单胞杆菌(Pseudomanus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2.
应用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细菌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的研究历史、现状、包括了穿刺巴斯德杆菌、根际细菌和苏云金杆菌作用线虫的机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3.
松材线虫及携带细菌对黑松复合的侵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松树上分离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和小杆线虫,并从松材线虫和小杆线虫体上分离细菌,将线虫无菌化处理后与从线虫体上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杆菌、产气肠杆菌混合接种无菌黑松苗和愈伤组织。结果表明,单独接种无菌线虫或细菌不能使黑松致病,无菌松材线虫、无菌拟松材线虫只有与有毒性的荧光假单胞杆菌混合接种时才能使黑松无菌苗和愈伤组织发病,细菌通过线虫携带在树体内传播扩散,使松树致病。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线虫和细菌在松材线虫病致病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寄生线虫是危害植物的重要病原物,为了筛选到能在烟草体内稳定定殖并且对线虫具有明显杀线虫活性的烟草内生生防细菌,从127株烟草内生细菌中筛选出5株对全齿复活线虫(Panagrellus redivivus)具有明显杀线虫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的发酵液稀释5倍处理线虫12 h后,线虫的死亡率均达90%以上;24 h后,死亡线虫虫体发生消解或渗漏。5株杀线虫细菌发酵液的杀线虫活性在12 h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而降低。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这5株杀线虫细菌中的4株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余1株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相似文献   

5.
植物寄生线虫生防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生防真菌中的捕食性真菌、线虫内寄生真菌、卵寄生真菌、产毒真菌、菌根真菌、机会真菌,细菌中的根际细菌、巴氏杆菌、苏云金杆菌,放线菌,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以及捕食性线虫及原生动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集中在土壤的抑菌作用问题、生防菌的风险评估、生防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生防制剂的开发利用等。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内生细菌与病原细菌的互作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6S rRNA基因文库和 illumina Miseq技术测序对松材线虫内生细菌群落的宏基因组进行初步分析,文库显示优势菌群为黄单胞菌科(22.41%)、鞘脂杆菌科(17.66%)、丛毛单胞菌科(14.71%)、根瘤菌科(10.17%)。采用稀释平板法,从松材线虫体内分离出5株内生细菌。利用形态学、生理学及16S rRNA 序列特征等对这些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类鉴定。研究发现这些内生细菌在体外均显示较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属sct5的杀虫活性最大,作用4 d松材线虫的死亡率即可达到100%。该细菌产生毒性蛋白酶并在体外快速形成生物膜。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内生细菌与杀线虫芽孢杆菌B16之间具有强亲和性,混合2个菌株sct5+B16作用1 d对松材线虫的防效为75%,明显好于单菌株sct5 (60%)和B16(40%)。而另一内生细菌肠杆菌属sct29与B16存在拮抗关系,两者不亲和,混合菌株sct29+B16作用1 d对松材线虫的防效仅为13%。本研究首次系统地报道了松材线虫可培养内生细菌的杀虫活性及其与杀线虫芽孢杆菌B16的亲和关系,对研制开发组合生防菌剂、提高生防菌株的稳定性等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新的视角阐释了松材线虫内生细菌与病原细菌之间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来源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来自日本和中国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的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培养,并通过菌落形态、氧化酶检测、接触酶试验,革兰氏染色和ABT自动检测等方法,确定了中国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细菌的主要种类为假单胞菌和泛菌属,而日本的松材线虫所携带的主要是产气肠杆菌、产吲哚金黄杆菌、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嗜线虫杆菌和发光杆菌的型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嗜线虫杆菌(Xenorhabdus spp.)和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spp.)是与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的细菌,Xenorhabdus和Photorhabdus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共生菌体外培养期间出现细胞的型变,其型变的发生在几个方面不同于传统的型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共生菌型变的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许多生物如捕食性真菌、寄生性真菌、细菌、捕食性线虫、螨类、病毒等是植物线虫的拮抗生物(Dickson et al.1990),其中巴氏杆菌(Pasteuria spp.)—一种菌丝型和内生孢子型的植物线虫专性寄生细菌在温室及微小区的试验中已被证实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植物线虫生防因子,目前已在全世界200多种植物线虫以及不同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中发现(Sayre, 1988),特别是寄生于根结线虫、根腐线虫、孢囊线虫、球孢囊线虫、柑橘半穿刺线虫等重要植物线虫,使农业有害线虫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侧孢短芽孢杆菌G4菌株在侵染线虫的过程中可以分泌蛋白酶,降解线虫体壁,从而帮助细菌侵入宿主体内.在本文中,侧孢短芽孢杆菌的胞外蛋白酶BLG4基因经克隆后插入到改造后的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WT22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WT22-BLG4.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通过化学转化法转入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缺失菌株WB6000中,转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松材线虫体表携带优势细菌的鉴定及致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实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虫株携带弱毒细菌替代强毒株系防治松树萎蔫病这一思路的可行性,从2个美国松材线虫虫株体表分离并确定了优势细菌,测定了各优势细菌的毒性和致病性.并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细菌分离结果显示:MG4,MG5,MG8和MG9等4菌株为美国线虫体表的优势菌株。毒力测试表明.与中国松材线虫携带的强致病菌相比,美国松材线虫携带的4个菌株的产毒能力和致病性均较低.可以作为生防细菌的候选菌株使用。经细菌的常规染色、形态学观察及16SrDNA序列分析,MG4,MG5,MG8和MG9菌株分别被鉴定为代夫特茵Deftia tsuruhatensis,恶臭假单胞茵Pseudoinonas putida,嗜麦芽窄食单胞茵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和泛菌属1种Pantoea sp.。图2表3参20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和抗线虫基因工程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着重说明植物寄生线虫天敌真菌、细菌和杀线植物的开发利用,列举了已取得成效和有应用前景的种属。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线虫生防中的应用,着重说明抗线虫基因的克隆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接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后3年生黑松Pinus thunbergii接种枝内的细菌和线虫的数量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最初几天内线虫从接种点向其他部分移动缓慢;至接种的主干上松脂减少时,线虫开始增加,木块组织的带菌率的变化与线虫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细菌和线虫的数量与病树的症状发展密切相关.细菌的优势属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anas.表3参9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分离不同种类的线虫,对线虫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黑松无菌苗及愈伤组织测定细菌的毒性.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为荧光假单胞菌,与其他线虫携带的细菌种类不同.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株毒性最强,拟松材线虫及滑刃属线虫携带的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小杆线虫携带的细菌没有任何毒性.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4株环境有益菌的固体菌剂,在根结线虫危害严重,连作西瓜7年的日光玻璃温室进行土壤微生态修复以抑制瓜类根结线虫实验。实验材料为嫁接西瓜用的南瓜品种(16CN16),菌剂为自制的、由从环境中筛选出有益菌组成,并且符合国家菌剂标准的固体菌剂(T1~T4)。结果表明,各处理对南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并且对南瓜植株有很好的促长与提高产量的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T3和T4,即Y1+Y8、Y1菌株的固体菌剂,使南瓜根系上根结数比对照减少70%~80%,土壤中线虫数量比对照减少90%。当T3和T4菌剂中环境有益菌的发酵液直接作用于2日龄根结线虫24小时,使根结线虫的死亡率达100%。由此可见,T3和T4的环境有益菌微生物固体菌剂能很好地改善瓜类种植环境,修复土壤微生态系统,促进南瓜生长,有望进一步在保护地栽培瓜果、蔬菜生产上用于防治根结线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携带的一株细菌分离及其致病性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从患松材线虫病致死的黑松和马尾松病树组织及松褐天牛虫体中分离的松材线虫虫体上均分离到同一细菌菌株 .经致病性、革兰氏染色、菌体形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反应等测定 ,将致病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ATBExpression自动鉴定仪的鉴定结果与上述结果相同 .在分离过程中该菌出现频率较高 ,说明是松材线虫携带的主要细菌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 ,用无菌线虫或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分别接种的黑松无菌苗不发病 ,而用二者混合接种则使无菌苗迅速发生褐变和萎蔫 .林间利用 6年生黑松进行的接种试验结果证明 ,用无菌松材线虫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混合接种的黑松与使用野生松材线虫接种的黑松都 10 0 %的患病 .单独用无菌松材线虫接种有 4株发病 ,6株没有发病 .其中发病黑松中不仅分离到了松材线虫 ,也分离到了细菌 ,而没有患病的 6株黑松中仅分离到少量松材线虫 .这说明在野外条件下接种的松材线虫可以通过某种途径重新获得细菌 ,导致了接种的黑松患病 .而接种后无菌松材线虫没能获得细菌的那些黑松就没有患病 ,说明单独无菌松材线虫不能使黑松患病 .这些结果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与松材线虫的致病性有关 .因此 ,可以把松材线虫病看作是线虫和细菌共同侵染引起的一种植物复合侵染病害 .在这  相似文献   

17.
百合病害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百合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线虫病、生理性病害、螨害的研究进展,百合病害的种类繁多,以真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研究较为普遍,但线虫病、细菌性病害和螨害的研究还较少,百合病害之间的关联及综合防治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香蕉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发红  黄东益  黄小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614-11616
介绍了香蕉根结线虫病的概况和目前国内外关于香蕉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并列举了应用真菌和细菌防治香蕉根结线虫病的实例,提出了生物防治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就此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9.
线虫寄生菌巴斯德杆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斯德杆菌(Pasteuriaspp. )是一类结构特殊且能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能寄生于多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在控制线虫群体方面效果明显.作为一类线虫寄生菌,该菌属内种间、分离物间、种与分离物之间在表型特征、寄主范围、遗传本质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性.本文就该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作一总结,并阐明其在线虫生防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Parasitic filarial nematodes infect more than 200 million individuals worldwide, causing debilit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such as river blindness and lymphatic filariasis. Using a murine model for river blindness in which soluble extracts of filarial nematode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corneal stroma, w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dominant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cornea was due to species of endosymbiotic Wolbachia bacteria. In addition,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these bacteria was dependent on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on host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