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产学研结合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农业大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广东省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由于有了高校的科技优势作依托,企业发展有了强大后盾,实现了决策科学化,管理科学化和生产科学化。与企业合作,学校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丰富了教学内容,开辟了科研新天地,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办学活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2.
解读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法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于2010年12月25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修订,其法条体系和突出特点可归纳为10个强化。包括强化了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强化了水土保持规划的法律地位,强化了水土流失预防,强化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强化了水土流失治理,强化了水土保持投入机制,强化了水土保持监测,强化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强化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强化了责任追究与代履行。  相似文献   

3.
南康市茶叶坳小流域和赣县枧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夯实了发展基础、培育了产业基地、催生了机制创新、造就了新型农民,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显现出现代农业的雏形,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提出了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更高层次上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磁粉制动器动态性能研究,求出了传递函数和制动扭矩过渡过程的响应函数。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单片机作为比例调节器进行了改进,求出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响应函数。通过改进控制系统和完善反馈程序,从外部改善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
民国后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几项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后期 ,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举措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林垦设计委员会 ,建立了水土保持实验机构 ;由美国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主持进行了西北水土保持考察 ;日本东亚研究所成立了针对黄河流域的“第二调查委员会” ,用了近 5年时间对黄河流域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磁粉制动器动态性能研究,求出了传递函数和制动扭矩过渡过程的响应函数。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单片机作为比例调节器进行了改进,求出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响应函数。通过改进控制系统和完善反馈程序,从外部改善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7.
对遂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鸡头寺村水利水保工程发挥作用的调研结果表明:水利水保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彰显了巨大的作用,它为抗旱减灾夺丰收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了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助农增收搭建起了平台,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群众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村风文明。分析了水利水保发展不足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严重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该文设计了一种变长记录文件的存储格式和对该文件的存取方法,既节省了存储空间,又改善了文件的管理性能;采用动态链结构构造了一个超文本结构的用户界面,实现了对任意对象的联想式浏览,提高了操作效率;开发了一个奶牛体型图象信息管理系统,集成了图象处理、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和图象信息管理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食品软包装机无菌气室三维流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无菌包装气室的结构,研究了确保气室无菌的条件,并采用了有限单元法对气室中的三维流场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保证气室无菌的流场分布评价指标,分析了影响流场分布的因素,考虑到无菌气室的隔菌性与经济性,得出了进气方式1和方式2均能满足隔菌性的要求,但方式2又优于方式1。得出了无菌气室的合理结构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磁粉制动器动态性能研究,求出了传递函数和制动扭矩过渡过程的响应函数。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对单片机作为比例调节器进行了改进,求出了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响应函数。通过改进控制系统和完善反馈程序,从外部改善了磁粉制动器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加载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1.
自2002年以来,广饶县对淄河先后进行了疏挖拓宽、河岸边坡衬砌、林带草坪栽植、河道湿地建设、微地形修复等工程,保障了防洪安全;拦蓄地表过境水源、引蓄黄河水,补偿了地下水资源、阻止了咸水南侵,保障了工农业用水;增强了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打造了孙子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2.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水土保持与国家改革发展同呼吸、共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为解决山丘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发展山区经济作出了贡献;开创了以户承包治理的新机制,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创新出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新做法,为水土流失治理增添了动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拓了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领域,减轻了人为水土流失危害;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生态建设,强化了规划、标准等基础工作,规范了项目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工程效益;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全面提升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新技术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应用新技术完成了多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推动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建设,提高了规划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了生态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建立了先进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系统,为水政水资源监管提供了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了科学试验研究的水平。根据工作需要提出了近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14.
整地时期对土壤物理性质及苹果幼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苹果幼树的栽植成活率和保存率,对3个穴状整地时期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苹果幼树生长状况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穴状整地后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提高.雨季前穴状整地提高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减小了土壤日温差,提高了苗木成活率,促进了树体生长.但雨季后和春季穴状整地降低了春季和幼树生长前期的土壤水分,加大了土壤日温差,降低了苗木成活率,削弱了树体生长,并且加深了定植当年的地面塌陷深度,降低了苹果幼树冬春季的枝条含水量,提高了枝条抽条指数,降低了苗木保存率.陕北丘陵沟壑区栽植苹果时应该在雨季前穴状整地.  相似文献   

15.
谷豆分带种植,能改变田间小气候,使气温升高,光照增强,CO2浓度增大,从而引起谷子体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扩大了绿叶面积,减小了气孔阻力,有利于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进行;促进了呼吸作用,加强了根系活性,提高了植株对光能和水分的利用率;增加了体丙干物质积累量加速了物质向穗部运转,提高了收获指数,因而能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通报》1986,(2):12-14
1985年汛期,吉林省发生了建国以来罕见的暴雨洪水。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各级政府切实加强了领导,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广大军民不畏艰险、日夜奋战,终于战胜了洪水,将洪涝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既保障了安全,又使水库塘坝蓄满了水,为1986年工农业用水和发展水田、水产事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胜利地完成了全年的防汛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壤质量及其评价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在阐述了土壤质量的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土地质量及土壤服务功能的联系。重点对我国土壤质量的评价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概述,从指标体系的选取和评价方法入手,探讨了评价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土壤评价指标体系因子选择的范围,在论述了国际土壤质量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了生物学指标研究是需要加强的方向;同时着重分析了我国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进展,对我国土壤质量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概括,指出了空间化,过程化,应用化和综合化的发展方向,并讨论了我国土壤评价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土壤环境和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常规管理茶园(清耕茶园)为对照,通过连续4a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与间作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土壤环境及茶叶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物措施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提高了土壤关键层次(0~20 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水分含量,获得了不同观察时刻、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种调控效果,延缓和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促进了茶树生长,改善了茶叶品质,显著增加了茶叶产量,其名优绿茶酚氨比分别下降了0.68%和28.14%,产量提高了26.19%和32.65%,间作白三叶草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温凉旱作区地理特点,经过7年的试验研究,提出温凉旱作区玉米秸秆还田丰产增效栽培技术。此技术的实施缓解了呼伦贝尔市土壤养分不足的现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提升了耕层土壤质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玉米产量,有效解决了呼伦贝尔市玉米安全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物有机肥生产菌种安全分析及管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系统地对我国生物有机肥产品中使用菌种进行了汇总分析,摸清了主要生产菌种的使用情况,对重点关注的生产菌株进行了菌种分类复核鉴定、溶血反应测试和毒理学实验,评估了菌种的生物安全风险现状,确定了菌种风险等级,明确了25种禁用的生产菌种,提出了风险管控建议,并对施用生物有机肥后葡萄、桃和京白梨等水果有害微生物进行了检测和安全性评价,为从源头上把好生产菌种质量安全关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