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耳型的塞北兔血液中的红细胞酯酶(Es-1,Es-3)、红细胞碳酸酐酶(CA)、前转铁蛋白(Prt)、后白蛋白(Po)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5个蛋白位点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耳型的塞北免群体,多态蛋白位点的基因型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所测定的白色力克斯兔(WR)、哈尔滨白兔(HR)及其杂种一代(F_1)和回交一代(B_1)5个血液蛋白位点——红细胞酯酶(E_(s-1);E_(s-2)、E_(s-3))、前转铁蛋白(Prt)和后白蛋白(Po)的基因分布,估算了各群体内的平均杂合度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色力克斯兔和哈尔滨白兔亲缘关系最远;杂种一代和回交一代亲缘关系最近;杂种一代和回交一代与两亲本品种均有一定联系,但与白色力克斯兔亲缘关系较近,与哈尔滨白兔较远;回交一代中正常毛型(B_1N)与力克斯毛型(B_1R)间基因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各群体平均杂合度的大小顺序为HW>B_1N>F_1>WR>B_1R。  相似文献   

3.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耳型的塞北兔血液中的红细胞酯晦(ES—l,Es-3)、红细胞碳酸酐酶(CA)、前转铁蛋白(Prt)、后白蛋白(Po)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5个蛋白位点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耳型的塞北兔群体,多态蛋白位点的基因型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白香猪群体的血液中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后白蛋白(Po),后转铁蛋白(Ptf)4个蛋白座位的多态性。其中Tf、Po、Ptf发现了多态。计算了群体多样性指数和平均位点杂合度,以及群体内亲缘小组之间的欧氏几何遗传距离。表明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纯度,但遗传变异性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连续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河曲藏獒、青海藏獒、青海藏狮犬和青海土种犬共4个群体103只犬的9个血液蛋白基因座(Tf、Po、Es-1、Es-2、Sα_2:、Hb、Alb、Pr、Amy)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两个藏獒群体的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并以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为基础用UPGMA法探讨了不同犬群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在4个被测犬群中,Tf、Po、Es-1、Es-2和Sα_2 5个基因座上存在多态性,其中Tf、Es-1和Po分别由3个等住基因所控制,Es-2和Sα_2,分别由2个等位基因所控制,而Hb、Alb、Pr和Amy基因座均呈现单态;河曲藏獒群体内遗传变异较青海藏獒丰富,而两个藏獒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G_(ST)=0.0187);以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为基础的UPGMA法聚类结果表明.青海藏獒与青海藏狮犬和青海土种犬的遗传关系近于河曲藏獒.  相似文献   

6.
新疆马鹿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首次对我国新疆3个马鹿品种181只个体的13个血液蛋白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Hb,Pr2,Alb,Gc,Sag,Pa,Prt1,Prt2,Tf,Ptf分别受一个基因位点上的2,1,1,1,2,2,2,2,3,2个等位基因控制。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分析表明:阿尔泰马鹿Prts2,Pa位点,天山马鹿Tf,Prt2,Pa,Ptf位点,塔里木马鹿Ptf,Tf,Prt2位点为平衡位点。多态蛋白位点的平均杂合度的大小依次为:塔里木马鹿(0.2438)>天山马鹿(0.2294)>阿尔泰马鹿(0.2181)。三个马鹿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天山马鹿与阿尔泰马鹿最近(D=0.0274),天山马鹿和塔里木马鹿次之(D=0.0513),阿尔泰马鹿与塔里木马鹿最远(D=0.1078)。  相似文献   

7.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银黑狐、蓝狐及杂种狐的Hb、Es、Pr2、Alb、Pil、Pi2、Gc、α_1β、Pa、Prt1、Prt2、Tf、Ch、CE、ArE1、ArE2、Hp共17个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检测结果表明Hb、Alb、Pi1、Pi2、Gc、Ch、ArE1在银黑狐、蓝狐中均为单态,且具有相同的迁移率;Pa、Prt1、Tf、CE、ArE2、Hp在银黑狐、蓝狐中均为多态,分别由2、3、2、2、3、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Pr2、α_1β在银黑狐中为单态,在蓝狐中有较高程度的多态,分别由3个常染色体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Prt2在蓝狐中由2个共显性等位基因控制,而在银黑狐中由1对显隐性基因控制。检测结果还表明Es、Tf、Pr2、α_1β具有明显的属间特异性,因此可以用来标记种属特征。对杂种狐属间特异位点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狐的基因型为2个亲本的基因重组。  相似文献   

8.
小尾寒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多羔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非连续性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小尾寒羊的8种血液蛋白(酶)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以甘肃藏羊作为对照,探索绵羊多羔性与血液生化遗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b位点的HbB基因、Tf位点的TfC基因、Es的Es-基因与绵羊多羔性可能存在相关性,Ep是否可以作为小尾寒羊多羔性的遗传标记,还需进一步探讨,其它4个蛋白(酶)AIb、Pr、AMY、LDH与绵羊多羔性不相关;同时得出与多羔性相关的蛋白位点基因与目前所研究的多胎基因FecB等主效基因均不连锁,但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白香猪血液蛋白多态性与若干性状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白香猪群体的血液中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后白蛋白(Po),后转铁蛋白(Ptf)4个蛋白座位的多态性。其中Tf、Po、Ptf发现了多态性而Hb没发现多态性。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检测了各种基因型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Po、Tf各种基因型之间的体长、体高无差异(P>0.05)。Ptf的AA型的体长长于AB(P<0.05),而2基因型之间的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Ptf的多态性与香猪某些体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检测了松辽黑猪28个样本的13个血清蛋白(酶)位点。结果表明:除Alb、Pa2、Cp为单态外,Pa1、Po1、Po2、Tf、Ptf、Akp、Hpx、Am1、Am2、Es均存在多态性,分别受2~4个等位基因控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Pa1、Pa2、Ptf、Akp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的Po1、Po2、Tf、Am1、Am2、Hpx、Es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松辽黑猪群体内有效等位基因数、遗传杂合度、以及遗传均质度分别为2.077 9、0.508 3和0.128 8。  相似文献   

11.
附植前后兔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附植前后哺乳动物子宫和胚胎能分泌多种妊娠相关蛋白,这些蛋白对妊娠的建立了维持十分重要,为了从生化角度进一步研究胚泡附植的机理,从分析附植前后兔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着手,探讨了非妊娠和受孕不同时期的子宫和胚胎总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妊娠兔比妊娠兔子宫冲洗液总蛋白含量低,妊娠组中,胚泡附植前后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子宫冲洗兴中蛋白质量逐渐增加,妊娠前4d,增加幅度不大,从第4d到第6d增加幅度增大,从妊娠第6d到第9d,蛋白质增加特别明显,对于妊娠第9d胚泡液,大胚泡(直径1cm左右)中胚泡液总蛋白含量高于小胚泡(直径0.5cm左右),说明囊胚直径可以作判断胚胎发育的一个比较胡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耳白兔血常规及血气指标的正常值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新方法检测日本大耳白兔血常规及血气指标的正常值。[方法]选用健康3月龄日本大耳雄性白兔30只,用CD-12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i-TAT便携式血气分析仪分别系统测定白兔的静脉血WBC、RBC、HGB等15项血常规指标以及TCO2、PCO2、BEecf等10项血气指标。[结果]15项血常规指标检测结果分别为:WBC(7.20±1.49)109/L、RBC(6.20±0.41)1012/L、HGB(150.60±7.71)g/L、HCT(0.45±0.03)、MCV(71.80±4.05)fL、MCH(24.90±1.07)pg、MCHC(341.90±38.49)g/L、RDW(16.80±1.19)%、PLT(149.50±56.63)109/L、PCT(1.10±0.46)%、MPV(6.63±1.17)fL、PDW(15.40±1.33)%、LYM(4.70±1.04)109/L、MID(1.46±0.46)109/L、GRN(1.30±0.49)109/L;10项血气指标分别为:Na(143.250±2.193)mmol/L、K(3.210±0.371)mmol/L、TCO(2 17.130±2.330)mmHg、iCa(1.310±0.132)mmol/L、pH值7.280±0.035、PCO(2 31.71±3.88)mmHg、PO(2 56.92±6.75)mmHg、HCO3(-16.12±2.26)mmol/L、BEECF(-5.45±4.31)mmol/L、SO(2 82.40±5.62)%。[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作为教学参考,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是用6只内蒙白兔生长兔3个肌肉部位作为试验材料对兔肉氨基酸含量及化学法营养评价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兔胴体3个不同部位肌肉氨基酸含量间,有丙、异亮、精和脯氨酸等4种氨基酸,呈现出差异显著(P<0.05);Ⅱ兔肉,就氨基酸含量,尤其就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低来讲,其营养价值比猪肉和羊肉部要好;Ⅲ3种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其蛋白分依次为肩胛肉86分,后大腿肉85分,背腰肉83分。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肌肉注射了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的6 只健康兔和6 只人工感染巴氏杆菌兔体内的血药浓度进行了测试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参数用一室模型很好地描述。肌肉注射给药后,经过短暂的迟滞期(Lagtime( 健兔) = 3-4664 ±1-1490 min ,Lagtime( 病兔) =4-1984 ±0-9615 min) ,血药浓度迅速上升,分布相很快完成(t1/2ka( 健兔) = 6-6432 ±3-6677 min ,t1/2ka(病兔) = 5-4884 ±1-9337 min, 达峰时间tp( 健兔) = 39-1972 ±11-8951 min ,tp( 病兔) = 27-4670 ±6-0121 min) 。之后,是一缓慢的消除相(t1/2kel( 健兔) = 242-7080 ±52-2765 min,t1/2 kel( 病兔) = 160-8238 ±66-1273 min) ,表观分布容积Vd( 健兔) = 2-6470 ±1-5418 L/kg,Vd( 病兔) = 1-5229 ±0-4280 L/kg 。机体清除率为CLB( 健兔) = 7-1000 ±2-6000 mL/(kg·mi  相似文献   

15.
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上海地区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基因(VP60).将其克隆入腺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构建成重组腺病毒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K293细胞,得到重组病毒pAd-VP60,经RT-PCR、IFA、HA、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表明重组VP60蛋白在HEK293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与铝胶佐剂混合后注射3月龄非免疫健康家兔,结果表明,免疫后21 d兔体内产生抗RHDV抗体,其HI效价可达2~6~2~7,能抵御HA≥2~(10)致死剂量RHDV强毒的攻击,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兔宰后肌糖原变化及其与兔肉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变化规律及与肉品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伊拉兔经屠宰之后,肌肉内的糖原会在一定时间内酵解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胴体的pH值,并进一步影响肉品的持水力、剪切力、肉色等品质指标。以伊拉兔背最长肌(LD)和左后腿肌(LL)为原料,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伊拉兔宰后45 min、4 h、8 h、12 h、24 h、36 h肌糖原含量的变化,并对兔宰后相应时间点的肉品品质指标如pH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色泽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此外,将主要设计因子(pH、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剪切力、L*、a*、b*、C*)作为X变量,以肌糖原的含量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2)对伊拉兔宰后LD和LL肉品品质与肌糖原变化规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伊拉兔宰后36 h内部位LD和LL的肌糖原含量均下降显著(P<0.05),二者分别从屠宰初期的(2.61±0.50)mg•g-1和(2.77±0.55)mg•g-1减少为宰后36 h的(0.94±0.05)mg•g-1和(0.99±0.07)mg•g-1。与此同时,伊拉兔LD和LL的pH分别从宰后初期的(6.91±0.02)和(6.85±0.04)下降至(5.62±0.09)和(5.61±0.09)。在此期间,随着pH的下降,伊拉兔肉品品质指标也发生了相应地改变,如剪切力、亮度L*值、红度a*值降低;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b*值和C*值升高。PLS2分析显示,以上各肉品品质指标与兔宰后肌糖原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均较大,部位LD和LL的回归系数R值分别达0.796-0.972和0.890-0.996。其中,2个部位的总损失指标(蒸煮损失与滴水损失之和)较其他肉品品质的差异来源更为显著。此外,可以用以上兔肉宰后品质指标为自变量,运用Unscrambler建立回归方程对肌糖原变化评分较好地进行预测。【结论】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下降显著,与其间肉品品质的变化密切相关,可利用其酵解规律与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对肌糖原含量变化进行较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粗蛋白、消化能水平对商品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研究粗蛋白、消化能对商品獭兔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3月龄獭兔108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饲喂不同粗蛋白、消化能营养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饲喂消化能为(DE)10 MJ/kg、粗蛋白(CP)为15%的日粮时,日采食量最小为129.01 g/d,日增体质量最高为23.15 g/d,料重比最小为5.57;饲喂消化能(DE)为10 MJ/kg、粗蛋白(CP)为17%的日粮时,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9.46%、63.38%.  相似文献   

18.
郑州某兔场青紫蓝兔发生疫情,通过对病兔进行血清学检查、组织触片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动物试验,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结果诊断该病为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9.
从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Rabbithemorrhagicdiseasevirus, RHDV)致死的兔肝脏组织中粗提病毒,采用SDS 蛋白酶K法提取RHDVRNA作为扩增摸板,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RHDV的核酸序列,自行设计了 1对引物,进行RT PCR扩增,获得RHDVVP60的主要抗原域片段。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大小约为1 393bp,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至PET 32α( )载体质粒中,经转化和进一步筛选,酶切鉴定证实获得了RHDVVP60主要抗原域基因的克隆,从而为该基因的表达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呼和浩特市郊区分离1株兔出血症病毒,命名NM株,对其进行了病毒理化、生物学特性检测,并研究了应用SPA协同凝集试验诊断兔出血症的方法。结果表明,病毒在兔体连续传6代,均出现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是1株毒力稳定的强毒株,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30.3nm,无囊膜,边缘有均匀排列的齿状突起,有实芯(占40.6%)和空芯(占59.4%)2种病毒粒子。还有少量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类似病毒的粒子。用冷酚法提取的病毒核酸,经二苯胺显色及紫外扫描,证明为DNA。病毒的蔗糖浮密度为1.192g/ml,对氯仿、乙醚及胰蛋白酶不敏感,耐酸(pH5、pH3)耐热(50℃、56℃、60min)。病毒对人的各型红细胞有高度凝集性。经氯仿、乙醚、酸(pHs、pH3),热(50℃、56℃ 60min)处理后血凝价不降或稍降,经胰蛋白酶处理后血凝价明显降低(降5个滴度)。37℃放置4h,4℃冰箱放置48h血凝价不降,4℃放置4~13d降低一个滴度,15d降2个滴度。兔体血清HI抗体滴度与保护力呈正相关,1∶40以上可以完全抵抗强毒攻击。用内蒙古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兔出血症组织灭活苗免疫兔,可以抵抗强毒的攻击。采用原代乳兔肾细胞、Vero及BHK_(21)传代细胞,培养病毒均未成功。应用SPA协同凝集试验诊断兔出血症,特异性和可靠性均好,可作为本病的1种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