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龙泉市是我国黑木耳之乡、我国食用菌十大主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文化产业建设先进县。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食用菌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1/3。食用菌产业以代料黑木耳栽培为主,2014年,全市生产代料黑木耳1.5亿袋,产值5.5亿元,占食用菌总产值的61.3%。  相似文献   

2.
浅谈黑木耳代料栽培隋进清,徐立(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食用菌研究所153031)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由于专家和广大栽培者的共同努力,使栽培技术日趋完善。至目前,全国不少地区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化栽培生产。由于黑木耳生长缓慢,好气性强,对温度...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传统上为段木栽培,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功开展代料栽培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的主要栽培方式。尤其是21世纪初创新的露地全日光代料栽培技术,颠覆了食用菌必须遮光栽培的传统,使黑木耳栽培在各地得到迅速推广。截止2010年,我国黑木耳产量已经达到120万吨以上,成为继平菇、香菇之后的第三大食用菌。  相似文献   

4.
沈晓红 《食用菌》2016,(6):56-57
正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较适宜中温型食用菌的生长。浦城县年均代料栽培黑木耳2000万袋,占食用菌生产总量的29%,是菇农增收的主栽品种之一。代料栽培黑木耳过程中极易发生流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黑木耳流耳对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1"流耳"症状黑木耳的"流耳"又名"水烂耳"是细胞充水破裂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近1/3来自于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近三四年来,以“耳一稻”轮作模式发展起来的代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生产量已超过了代料香菇。2009年全市发展了860余公顷,生产代料黑木耳11000万袋,产值4亿多元,已成为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为山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道路。现将此种生产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代料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是我县的品牌产品 ,具有质量好、销路广的优势。为充分利用资源 ,从椴木栽培黑木耳推广代料黑木耳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必然趋势 ,只有通过不断生产、总结、提高和完善栽培技术 ,才能真正发挥代料黑木耳“短、平、快”的效益优势。1 材料、配方1 1 材料 :每 10 0 0袋需下述材料 :木屑 187 5kg ,棉籽壳 6 0kg ,麦麸 4 5kg ,石膏 3kg ,红糖 1 5kg ,石灰 3kg ,聚乙烯折角袋 (15cm× 30cm) 10 0 0只 ,化纤棉 (棉花 ) 2 5~ 3kg ,颈套 1 5~ 2kg ,适量高锰酸钾、甲醛、酒精、气雾消毒盒、药水棉等。1 2 配方 :木屑 6 2…  相似文献   

7.
黑木耳营养丰富,兼具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黑木耳产量居世界之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由于林木资源的相对短缺,椴木栽培食用菌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利用杂木屑、麸皮、棉籽壳等农副产品资源进行代料栽培,已成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黑木耳916为浙江省主要黑木  相似文献   

8.
人工代料作畦摆袋出耳的操作管理即简称为地栽黑木耳。地栽黑木耳是按野生黑木耳的生活条件进行人工模拟管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在15~25℃温度条件下,湿润、凉爽、大雾、微风,很适合黑木耳生长,展耳后产量质量有保证,又不易被杂菌污染。1997年特殊干旱,特别是黄土高原,地栽黑木耳需要多次喷水加湿与降温,1998年雨水多,提高了地栽黑木耳场地与空气相对湿度,但也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管理好地栽黑木耳,现就有关方面问题进行总结。1 浅畦利于黑木耳摆袋出耳管理作畦深10~15cm、宽100cm,长根据场…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广大的产棉区,过去棉子壳是栽培食用菌的重要原料。利用棉子壳进行黑木耳代料栽培,生物效率高,是黑木耳栽培的优质原料之一。然而,棉子壳成本高,相比之下,棉秆价格低得多,棉秆产量是棉子壳的近20倍。为了拓展黑木耳栽培区域,开发黑木耳代料栽培新原料,降低成本,提高栽培效益,我们于1997年2月20日至6月30日进行了棉秆粉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的试验,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组织科技人员支援商洛老区,开展科技扶贫,并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加快食用菌开发和代料栽培技术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洛地区是陕西省黑木耳、香菇生产基地之一。商州市(含山阳县)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开发黑木耳、香菇和平菇三个食用菌品种,通过研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段木栽培黑木耳和香菇单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食用菌,国内外供不应求。河南省土产公司1982年冬给我们下达了代料栽培黑木耳的课题,经过二年多的试验,初步试验成功了玉米芯开放式栽培黑木耳的方法。现将栽培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2.
代料栽培黑木耳,是近年食用菌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等原因,使批量生产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从85年2月~86年4月进行了代料栽培试验,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根据良好农业规范(GAP)原理和木耳生长特性,以黑木耳代料栽培的安全生产为例,阐明了GAP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认为,将GAP原理和内容贯穿于食用菌优质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中,将有利于食用菌的优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代料地栽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全国黑木耳总产量1441047t,居世界首位。黑龙江省占全国总产量的37.73%,年栽培量至少20亿袋,给黑龙江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我省黑木耳栽培以代料地栽为主,现将代料地栽黑木耳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代料栽培黑木耳,可节省木村、生长周期短、设备也比较简单,农村中的食用菌专业户都有条件搞。由于以前搞压块往往是将瓶内已长好的菌丝体挖  相似文献   

16.
赵丽萍  周新伟 《食用菌》2006,28(1):33-33
我县从1997年开始试栽代料黑木耳,通过试验、突破、完善三个阶段,到2004年全县种植代料黑木耳2000万袋。代料黑木耳与代料香菇相比,更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三大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从事代料黑木耳生产多年,现将对代料黑木耳大田栽培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浙江省食用菌的主栽品种, 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人工代料栽培,本文综述浙江省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的品种的选择,培养料的配方、栽培季节、刺孔催芽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黑木耳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形成了浙江省黑木耳高效栽培技术,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共同探索创新技术,推动南方黑木耳袋栽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阐述我国黑木耳种植的窝口方法及黑木耳代料窝口机行业现状,针对目前我国黑木耳代料窝口机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黑木耳代料窝口机行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黑木耳代料无架栽培技术”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单位面积盛料多,且木耳产量高、质量好。现以35元优惠价转让此项技术。需者款汇至陕西眉县营头中心学校食用菌研究室宋维平。初学者请注明,一并赠送黑木耳、平菇等五项制种栽培资料各一套。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以来,我们江西抚州地区科委、临川县科委和临川食用菌开发中心,先后协作进行了三次代料露地栽培黑木耳试验,生物学效率均超过了100%。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