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究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时长的效果,在桐庐县的瑶琳镇茶树上开展脲酶抑制剂延长尿素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减氮20%情况下喷施脲酶抑制剂的处理667 m2茶叶鲜产量为29.0 kg,比常规施肥高20.1%。说明脲酶抑制剂可通过减少氨挥发来提高氮肥肥效时长。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肥料增效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水稻生长、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设田间试验,共4个处理:空白(CK)、100%尿素处理(100%U)、80%尿素+脲酶抑制剂(80%U+NBPT)、80%尿素+纳米碳增效剂(80%U+C)。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80%尿素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处理的分蘖数量与100%尿素处理基本相同,纳米碳增效肥处理分蘖较少。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处理的产量因子每穗粒数、结实率均高于100%尿素处理,显著增加产量;植株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也显著高于100%尿素处理,2种增效剂对比脲酶抑制剂效果更好,但差异不明显。80%尿素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处理提高了耕作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了肥力。本试验条件下,脲酶抑制剂与氮肥减量20%配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达10 377.9 kg/hm~2,增产2.79%;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有效减少了土壤氮损耗,有利于土壤保持养分。  相似文献   

3.
氢醌在小麦吸收利用氮素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脲酶抑制剂氢醌对土壤中的尿素NH3挥发有抑制作用。延缓尿素水解速率,氢醌对脲酶抑制是有时间性的,随着时间延长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在一定时间内能自然恢复,有一定的保氮作用,脲酶抑制剂氢醌与氮磷钾混拌。促进了小麦氮的吸收效率。提高氮肥利用率,明显的改善了小麦的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施用尿素时使用脲酶抑制剂有利于减少稻田氨挥发损失提高稻田氮肥利用效率,但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下氨挥发损失的影响并不是很清楚。研究紫色土丘陵区域稻油轮作模式体系下,不同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添加量对氨挥发、氮沉降和产量的影响,可为四川省紫色土丘陵区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结合当地农民施肥习惯,设置了5个处理,分别为T0(不施肥)、T1(尿素)、T2(添加为纯氮施用量的0.1%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尿素)、T3(添加为纯氮施用量的0.2%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尿素)和T4(添加为纯氮施用量的0.5%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尿素),均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分别在水稻季和油菜季开展试验。【结果】T1、T2、T3和T4处理在水稻季累积氨挥发损失率为26.54%、18.28%、14.88%和12.78%,在油菜季为5.22%、1.57%、1.36%和1.31%。与T1相比,T2、T3和T4处理在水稻季累积氨挥发降低了31.14%、43.96%和51.82%,在油菜季降低了70%、74.04%和74.89%。但是在水稻季和油菜季T2、T3和T4之间处理累积...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应用长效尿素的增产效果及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效尿素是由普通尿素与脲酶抑制剂按一定数量比例混拌均匀而制成。长效尿素中的脲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土壤中的脲酶活性,减缓尿素在土壤中的水解转化速率,从而延长了肥效期,减少了氮的挥发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施肥次数。据试验:夏季施用长效尿素比施等量尿素肥效期延长两个月左右,春秋施可延长五个月左右,氮素利用率提高15%~25%,作物增产20%左右,节肥20%左右。我们从1988年开始连续六年进行了长效尿素在  相似文献   

6.
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脲酶抑制剂尿素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和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采用对比的试验方法,以常规施肥和增效尿素作对照,研究了在减量施用氮肥下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小麦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能显著增加产量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对降低氮素化肥的投入和降低面源污染都有着现实的意义,氮素利用率最高可提高到42.8%。施用脲酶抑制剂尿素的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68 kg/hm~2的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产量7 377.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加10.5%。通过示范试验,该肥料用量少,效果好,增产作用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在粮食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脲酶抑制剂的使用是减缓尿素在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分解速度、提高尿素利用率的最方便和简单的方法。文章总结了几种瘤胃脲酶抑制剂在我国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这几种脲酶抑制剂存在的问题,为脲酶抑制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瘤胃脲酶抑制剂的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能够利用饲料中的非蛋白氮 (NPN )作为氮源 ,尿素是反刍动物重要的 NPN。在瘤胃脲酶的作用下 ,进入瘤胃的尿素快速分解 ,氨释放速度是瘤胃微生物利用速度的 4倍。瘤胃脲酶抑制剂的应用 ,减缓了尿素在瘤胃内的分解。土壤脲酶抑制剂种类很多 ,但能够用做反刍动物瘤胃脲酶抑制剂的并不多 ,文章总结了几种研究较多的瘤胃脲酶抑制剂的作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一、整地。提倡秋做床,秋季没有做床的春季做,苗床最好施用充分腐熟的农肥。早春要翻耙,耕深12—15厘米,清除根茬,打碎坷拉,整平床面,然后每100平方米施尿素2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硫酸钾2.5公斤,肥料均匀施在置床上,用耙子混拌入3厘米土层内。床面一定要整平,轻镇压苗床。二、施肥。每公顷施入优质农肥15-30立方米,低产田公顷产量由13000斤攻到公顷产量15000斤,施尿素450-  相似文献   

10.
通过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44%(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分别为18%,8%和18%)的水稻专用配方肥配合施用脲铵与传统磷钾肥和尿素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用水稻配方肥和脲铵分别替代传统磷钾肥和尿素,对晚稻产量无不利影响;相当实物量投入下,脲铵氮肥比尿素可节约用氮约35%,提高氮素利用率52百分点。为了节约施肥成本,减少化肥损失,实现水稻高产,建议中高产田每667 m2施用配方肥25 kg,并搭配施用15~20 kg的脲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