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传染性极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为单股线状DNA病毒.FPV是目前肉食兽细小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是肉食兽细小病毒中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2.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简称猫瘟.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易感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3.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猫科动物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以发热、呕吐、腹泻、脱水、肠炎以及白细胞极度减少为主要特征.本病传播速度快,对猫科动物危害极大.近年来,西安地区家养猫数量不断增加,患FP的病例也随之增多.为了解西安地区家养猫FPV感染和发病情况,为本病的防控提供基础资料,2013年7月~2015年7月,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检测试剂盒,对西安市部分宠物(动物)医院接诊的疑似FP病猫的467份粪便进行FPV检测,共检出阳性样品71份,占15.2%(71/467),其中2013年5份,2014年57份,2015年9份;阳性患猫中未免疫接种FPV疫苗的有70份,占98.6%(70/71).确诊病例中47.9%(34/71)临床出现呕吐症状,71.8%(51/71)出现腹泻症状.血液分析发现,84.51%的FPV感染猫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对71个患猫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后存活率为83.1%(59/71).  相似文献   

4.
动物园猫瘟热净化的新手段—聚合酶链式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FPV)又名猫细小病毒、猫传染性肠炎病毒、猫瘟病毒。该病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为特征。 1 957年 (Bilin)病毒首次被分离培养成功。通过对多种动物类似疾病的病原学研究 ,证明 FPV在自然条件下感染猫科和鼬科多种动物 ,如虎、豹、狮子和浣熊 ,但以体型较小的猫科动物 ,包括水貂最为易感。FPV是目前本属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由FPV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可能存在于世界各地。在欧洲和北美已被认为是猫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我国张振兴和李刚等人 (1 982— 1 984)报道 ,我国许多省…  相似文献   

5.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对猫科动物危害较大,病毒VP2基因在决定其抗原性和宿主范围中起重要作用。为了解FPV的流行状况及其VP2基因遗传变异和进化方向,本研究对北京地区宠物医院疑似感染FPV的猫采样,共采集到16份粪便样品;对FPV VP2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得到12条长度1 755 bp的VP2序列;利用软件将获得的VP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报道的流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2条VP2序列均属于G1基因群,与参考株M38246相比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北京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桂林老虎猫瘟热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在作猫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从桂林送棼的考虑粪便中分离出1株虎细小病毒,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鉴定,经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交叉中和试验、动物感染试验与分子生物学,证明为一株猫瘟热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强毒。  相似文献   

7.
<正>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瘟热病毒或猫传染性肠炎病毒。动物感染FPV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肠炎、腹泻和白细胞数目严重减少,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FPV是目前细小病毒属中感染范围最广、致病性最强的一种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感染猫科与鼬科等多种动物,其中以幼猫和水貂最  相似文献   

8.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L)是一种常见的猫科动物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猫细小病毒(FPV)和一些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变异株导致。近期,我国FPL的临床病例数量呈现增多趋势。本文将对FPV和CPV-2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目前FPL的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表现、诊疗手段和疫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疗和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从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呕吐、血样腹泻、脱水等症状的疑似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感染的病例采取粪样28份。从粪便样品中成功分离获得了7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JX-1、JX-2、JX-3、JX-4、JX-5、JX-6和JX-7;应用F81细胞增毒,盲传至3代时在F81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脱落、变形、游离等);核酸型鉴定证明,FPV毒株的代谢可被5-IUDR所抑制,其核酸属于DNA型;所分离的病毒培养物能凝集猪的红细胞(凝集效价达26~28),并能被标准FPV阳性血清所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外观呈圆形或六边形,直径20~30 nm;该病毒耐酸、耐热、耐乙醚;动物致病性试验,经口感染分离细胞培养毒1 ml,试验组幼猫第7 d发病,采集病猫粪样做HA试验为阳性反应,做HI试验,其凝集猪红细胞的能力被抑制。  相似文献   

10.
猫瘟热(Felinedistemper)又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panleukopenia)或猫传染性肠炎(Felineinfectiousenteritis),是由猫细小病毒(Felinepanleukopeniavirus,F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末至春季,是危害猫科动物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呼和浩特地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FPV)的流行毒株及其VP2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采用病毒分离、形态学观察、PCR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疑似感染FPV猫的粪便进行检测,通过动物致病性试验检测病毒的致病性,采用PCR方法扩增病毒的VP2基因并测序,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在F81细胞中培养96 h后出现细胞病变;电镜观察到直径为25 nm左右的病毒粒子;PCR检测可扩增得到大小约为1 555 bp的特异性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分离株对猫具有致病性;测序后确定分离株为FPV,将其命名为HHHT-1株。HHHT-1株与GenBank中18株FPV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8.8%~99.7%,与FPV-Beijing-01株、FPV-Shenyang-05株位于同一分支,遗传距离较近,同源性在99.4%~99.7%之间。HHHT-1株的VP2基因序列中只是个别碱基发生变化,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缺失。说明FPV的VP2基因变异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技术从虎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HLJ株细胞培养物中扩增VP2基因,测序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pGEX-6p-VP2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切胶法纯化,所得产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原活性。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建立检测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来研究该蛋白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755bp,编码584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84000(其中目的蛋白58000,GST标签26000),并具有抗原性。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的应用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用于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并初步证明该蛋白具有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猫肾传代细胞(FK),采用同步接毒的方法,从8份狮、虎、豹病料中分得6株病毒,经与标准病毒作交叉免疫电镜等系统鉴定,证明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特性基本相符,从而首次证实在我国动物园狮、虎、豹等猫科动物中存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4.
用 PEG60 0 0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细胞培养物中纯化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 ( FPV) ,以纯化FPV免疫 BALB/c小鼠 ,运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获得了 4株抗 FPV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 Mc Ab)。其腹水 Mc Ab的 ELISA效价在 1 0 - 4~ 1 0 - 5之间 ,其中 1株具有血凝抑制能力。经 ELISA阻断试验及 ELISA交叉反应性试验测定 ,这 4株 Mc Ab可与 FPV、犬细小病毒 ( CPV)和水貂肠炎病毒 ( MEV)呈特异性反应 ,因此可作为检测 FPV、CPV和 MEV共同抗原的通用试剂  相似文献   

15.
正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瘟热,多发于2~6月龄未防疫的猫,对宠物猫危害极大。导致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猫细小病毒(FPV)。感染FPV的猫多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呕吐,下痢,体温升高(39.7℃),白细胞数减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猫瘟热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P),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两例不同性别、年龄,具体表现为高温、呕吐、腹泻、排血便的病猫,通过临床症状、血常规和猫瘟病毒抗原检测,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确诊两例病猫所得疾病为猫瘟热。通过进行止吐、止泻、药物治疗等措施后,两例病猫均恢复良好。本文详细介绍了两例猫瘟病例的诊疗报告,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为猫瘟热(以下简称猫瘟),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脱水及白细胞严重减少和肠炎.FPV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感染猫,也可以感染狐、狮、豹和浣熊等珍稀野生动物,给养猫爱好者和野生动物保护造成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8.
猫细小病毒病又称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引起的传染病,以双相高热、腹泻、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笔者运用中药方剂"清营汤"对患病猫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成本低。  相似文献   

19.
猫瘟又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传染性肠炎,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引起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症状以突发高热、呕吐、腹泻、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数减少为特征,是较为棘手的病症之一,也是家猫最常见的一种非常危险的传染病。猫瘟热没有特效药,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提前预防。  相似文献   

20.
由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FPV)引起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目前仍呈上升势头,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迄今国内外尚未见到较理想的治疗药物。本试验选用马作为免疫动物,收集血清。通过对传统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法进行优化,用Protein A亲和层析、胃蛋白酶消化,获得精制抗猫瘟免疫球蛋白(IgG)生物制剂。对该生物制剂进行物理性状、热原性、安全性、无菌检验、SDS-PAGE纯度鉴定、血凝抑制试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和动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制剂为略带乳光的澄明液体,溶液稳定无分层,无可见颗粒,无微生物污染,保存期长;对家兔、小白鼠、豚鼠等试验动物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其热原性符合规定,F(ab′)2分子质量约为110 ku,中和效价在128倍以上,对5只人工感染FPV猫进行治疗,治愈率达100%,证实该制品对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