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6 毫秒
1.
根据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养猪环境工程的发展,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而应走自己的道路。作者认为:以高投入、高能耗为特点的全封闭,高密度养猪方式不符合我国国情;强调城市猪肉生产自给对城市环境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走农牧结合之路,充分利用猪适应环境的本能就是我国养猪环境工程发展的主要方向。任何时候衡量养猪生产水平的指标只能是猪的生产效率,即母猪的产仔率、仔猪成活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发病率与死亡率等,而不应是机械化程度或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
该文结合民和企业实例,论述了“工程防疫”长效防疫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品质提升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将畜牧工程技术导入畜牧生产的全过程,有利于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生产潜力,推进动物养殖业的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民和企业实例,论述了 “工程防疫”长效防疫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发展和产品品质提升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将畜牧工程技术导入畜牧生产的全过程,有利于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生产潜力,推进动物养殖业的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畜禽规模化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畜禽养殖生产体系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畜牧工程科学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与产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工艺模式定型、成套技术应用、设施设备开发应用,以及标准化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研究等方面尚有很大差距.要使畜牧业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畜牧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化及畜牧工程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是前提.未来畜牧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我国优势产业布局规划,进行肉猪、奶牛、肉羊等生产工艺创新;推行标准化、工业化和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加大与创新工艺配套的技术与设施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力度;组织实施与应用示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畜牧产业化水平,摆脱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差的落后局面,确保人们对优质安全畜产品日益增大的需求,走出中国特色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工程学报》1991,7(4):119-120
时间:1991年8月20~23日 地点:山西省五台县 出席人员及概况: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环境卫生研究会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9名专家、教授、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会。农业部畜牧兽医司、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环保公司、山西省忻州地区畜牧局和五台县畜牧局派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环境与资源压力。城镇化发展必须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海绵城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有效利用雨洪资源,不仅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而且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我国实现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重要契机。以北京市海绵城市试点道路工程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工程的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措施及建设成效,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城区道路是城市内部及城市对外联系的枢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空间。为控制因城区道路沿线输变电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导致的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必须加强项目区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以武汉市球场路(供电大厦)110 k V输变电工程为例,在介绍水土保持监测范围及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的基础上,利用工程监测数据,定量分析了球场路(供电大厦)110 k V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城区道路沿线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期间,通过采取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危害,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明显减少,城区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试验进行了分析。该水稻生产机械化系统分为两个系列:全程机械化系列(乘式系列)和半机械化系列(走式系列)。详细分析了水稻生产机械化系列的各个作业项目的田间作业量、负担面积、作业费用及成本指数等,这些作业项目的内容包括耕地、插秧、除草、植保和收获作业等。同时也分析了每个系列的每公顷机器使用总费用。在分析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作业成本分析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不能完全照搬日本模式,中国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道路只能有序列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致力于城市与农村地区建设,并使得许多农村地区向城市化的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基数众多,以至于我国仍是一个拥有大量农村人口的国家。对此,针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依旧不能有所放松。对此,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想促进农村地区的有效发展,便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化的道路。而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便必须致力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因而唯有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方能促进农业、农民与农村的共同繁荣与富裕。  相似文献   

10.
从我市的水、土资源谈水土保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泉州市水、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现状和危害,对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提出必须走资源保护,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了在华北中北部和京郊平原地区带有普遍意义的豆店村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三个发展阶段。首先,进行种植制度的改革,充分利用光热条件和综合运用业已改善的水肥条件及科学技术,使粮食生产获得突破性的发展;继而进一步发展以大幅度提高饲养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第二性生产一畜牧业;最后,以丰富的农、畜产品为前提,发展粮食和副食品加工业和综合利用,确保全面的系统效益不断提高;并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文中具体论述了以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农业工程措施在豆店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四方面的作用:1.农艺和农机结合实现农机化是保证复种制成功的关键;2.农机化在经济发达地区必然先行,并将有效地防止其农业萎缩;3.农业工程措施是农村养殖业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必备条件;4.农业工程措施在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和创建带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新产业中将起决定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192-196
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和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的分析,阐述了农业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工程综合集成优势,通过提供科技支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农业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发挥六大集成技术优势:农田基本设施建设集成技术、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生产生活生态设施集成技术、生物质综合利用集成技术、农村能源与村舍民居集成技术、农产品加工与农业循环经济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在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过程中,我们引进了产学研结合的育人机制,先后在校外建立了11个基地,解决了畜牧兽医系所承提的7个专业的实习场所问题,安排了371名学生实习,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结合教学和生产,在基地开展了合作研究,进行科技服务,培训技术骨干和基地职工,从而大大加快了基地生产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目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的经验,已在校内各系推广。  相似文献   

14.
按照现在科学发展的情况,农业科学包含着农业生物学、农业工程学和农业经济学三大分支科学。在农业工程方面,中国为了保证粮、棉、油等主要食物的稳定生产,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和手工农具的设计制造,使全国有充裕的粮、棉、油供应人民,达到丰衣足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仍很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发展农业机械化。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在农业工程方面,农业工程工作者除继续发展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外,还进行了如下的工作:农村电气化、农业建筑和环境控制、农村能源、土地利用工程、农业物料加工、农业工程经济、农业工程推广、农业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至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07亿吨,这是1949年总产量的3.6倍,全世界为之震惊。对将来,本文希望全国农业工程工作者应采用一切工程措施增加粮、棉、油的单产,并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满足人口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最后,本文着重指出,一切农业上的较大成就,都是农业生物工作者、农业工程工作者、农业经济工作者协调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产地农产品初加工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在调研中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指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急需解决的问题:农产品作为商品,其集散、清选、干燥、保鲜、贮藏、运输和营销信息对接等。提出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是系统工程。借鉴他国经验,给出了具体建议: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需要政府长期稳定的资助,科研院校和企业通过政府项目支持,完成机械装备、仓储设施的技术开发。以农业经营现代化为载体,下功夫培训、培养农民经营者,组织健全农业合作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眼于产地农业生产条件,产品优势等特点树立地方标准,面向消费市场需要,立足自主经营和创新、打造当地品牌。该文为中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农业建筑工程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确定农业建筑工程设施合理的设计年限,对指导农业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促进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创导节约型现代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农业建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出发,重点分析研究了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各种损耗,提出了农业建筑设计年限的确定原则包括一次性原则、自然属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最后给出按属性、功能和效益的设计年限计算方法、按单项工程确定及经济使用年限推测的三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农业建筑工程设施是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设施,确定农业建筑工程设施合理的设计年限,对指导农业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促进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创导节约型现代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农业建筑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出发,重点分析研究了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各种损耗,提出了农业建筑设计年限的确定原则包括一次性原则、自然属性原则、功能性原则及经济性原则。最后给出按属性、功能和效益的设计年限计算方法、按单项工程确定及经济使用年限推测的三种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为了探索和推广无人农场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对大田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无人农场作业环境、作业对象和作业机械装备信息的数字化感知技术;土地整治、耕整、种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方案的智能化决策技术;农机自动导航和农机精准作业的精准化作业技术;农作物生长、农机运维和农场经营管理的智慧化管理技术。2020年在广东增城创建全球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实现了五大功能,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21 年广东增城水稻无人农场种植的优质丝苗米十九香产量达到9934.35 kg/hm2,比当地的平均产量高32%;2023年湖南益阳千山红镇再生稻无人农场两季产量达到18625.5 kg/hm2,说明了人不下田也能种地,也能种好地。截至2023年11月,在国内15个省启动了 30 个无人农场的建设,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4种作物,实践结果证明了无人农场和智慧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必然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畜牧业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需要高新技术的投入,而畜牧业的高科技投入,实质上是现代工程技术的投入。因此,畜牧业产业化先要解决生物技术的工程化,即以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养殖业并实现养殖业产品的商品化。养殖生物技术的工程化,必须做好生产工艺、材质材料和工程技术配套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农业建筑工程是农业工程学中一个分支,现代农业牛产要求控制环境,这个环境就需要建筑工程来保证。农业建筑工程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已提到日程上来,农业生产建筑是农业建筑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如禽畜建筑,温室建筑在中国发展很快。在农业建筑工程开发的同时也注意到培养专业人才,虽然为中国填补了这门学科,与国外农业工程相比,农业建筑工程还有大量研究工作要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