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棉酚毒性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侯红利  罗宇良 《水利渔业》2005,25(6):100-102
棉酚是存在于棉属植物中的一种黄色多酚型毒素.就棉酚对人类、畜禽以及水产动物的毒性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棉酚对鱼类的毒性及棉籽饼粕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棉酚是存在于棉属植物中的一种黄色多酚型毒素.就棉酚对人类、畜禽以及水产动物的毒性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棉酚对鱼类的毒性及棉籽饼粕饲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时建伟 《科学养鱼》2007,(12):66-67
棉籽饼(粕)是配制水产饲料中常用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但它含有棉酚。棉酚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色素,属萜类化合物,是棉籽饼(粕)的成色成分。棉酚可分为与氨基酸组合、不溶于溶剂的结合型及游离型两种。结合型棉酚在动物消化系统中不被吸收,可很快地随粪便排出体外,毒性很低;对动物具有毒害作用的是游离型棉酚,中毒症状为精神萎靡、呼吸困难、体弱,但食欲正常,病理解剖则见体内广泛出血及水肿。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01,(9):50-51
二、豆类与植物油粕类   1.棉籽饼、棉籽粕   (1)游离棉酚的含量是品质判断的重要指标。游离棉酚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肝、肾及神经、血管的毒性,鱼棉酚中毒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生长受阻,并影响繁殖性能。因此游离棉酚含量太高则利用程度会受到很大限制。蛋白质品质可根据粗蛋白及赖氨酸含量来判断。   (2)加工方法对棉籽粕的品质影响也很大,机榨产品残油量较高,游离棉酚含量较低,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经水及高温的作用,游离棉酚与赖氨酸结合,因此这种产品赖氨酸含量减少,蛋白质价值变差。采用溶剂提油的产品,残油量低,…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不同菜粕和棉粕的水平组合对异育银鲫生长、饲料利用、血浆指标和棉酚残留的影响,配制了菜粕∶棉粕(菜粕与棉粕之和为60%)分别为5∶0、4∶1、3∶2、2∶3、1∶4和0∶5的6组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5.6 g的异育银鲫8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升高和菜粕含量减少,异育银鲫的增重率、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菜粕∶棉粕为3∶2组的鱼生长最佳,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5.6%和1.33,具有最高的肥满度和最低肝体比;菜粕∶棉粕为5∶0组的鱼生长最差,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430.1%和1.52,具有最低的肥满度和最高的肝体比。各组成活率,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菜粕∶棉粕为5∶0组鱼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力相对于菜粕∶棉粕分别为3∶2和2∶3组显著增加(P<0.05);菜粕∶棉粕为3∶2组鱼的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在各组中最高(P<0.05);血浆中总蛋白在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对异育银鲫肌肉和肝脏分析发现,游离棉酚含量随着饲料中棉粕含量的升高而升高(P<0.05)。本研究表明,在配方中菜粕和棉粕总量为60%的情况下,菜粕∶棉粕为3∶2时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最佳,具有最高的增重率和最低的饲料系数,过高的菜粕或棉粕均会降低鱼体的生长性能,使鱼体血浆ALT和AST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6.
从棉粕和棉籽壳的营养价值入手,阐述了棉粕和棉籽壳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棉酚的分子结构,在棉粕、棉籽壳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动物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Ⅰ组用10%脱毒棉仁饼代替部分大豆饼,日粮中含游离棉酚0.00498%。试验Ⅱ组用5%棉仁饼代替部分大豆饼,8粮含游离棉酚0.006%。对照组用低鱼粉大豆日粮,不含棉酚。试验分二个阶段进行。试验1,3种日粮饲喂莎褐生长鸡结果不影响增重,饲料利用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增重成本试验Ⅰ组最低,试验Ⅱ组稍高于对照组。试验2,3种日粮饲喂伊莎褐商品代蛋鸡结果不影响产蛋率,蛋重和饲科利用率对照组高于试验组。鸡蛋成本试验Ⅰ组比对照组低0.07元。试验证明10%脱毒棉仁饼代替部分大豆饼合游离棉酚0.00498%的日粮经济效益最高。目前缺乏蛋白质饲料,而大豆饼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试验Ⅰ、Ⅱ组日粮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8.
虹鳟饲料中添加10%、20%和30%的棉仁粉,饲养77天,生长好于对照组,饲料成本降低。鱼肉中只含微量游离棉酚。  相似文献   

9.
棉酚对鲤鱼急性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鲤鱼(体重约16克)腹腔注射乙酸棉酚0,7.3,54,100,200,400mg/kg体重,经四天(96小时)后,死亡率分别是0,0,20%,70%,90%,100%。96小时半数致死剂量是63.6mg/kg体重。注射剂量高于54mg/kg体重时,发生腹腔红肿、体壁溃烂,甚至死亡。实验结果说明虽然棉籽水平的棉酚不引起鲤鱼的任何可见的中毒症状,但是腹腔注射大剂量棉酚可引起与哺乳类相似的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比例棉粕(CM)及FeSO4处理的脱毒棉粕(CM+Fe)替代饲料中0(CM0,对照组)、10%(CM10)、20%(CM20)、30%(CM30)、50%(CM50)、70%(CM70)和50%(CM50+Fe)、70%(CM70+Fe)的鱼粉,配置成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喂养(9.79±0.13)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棉粕及脱毒棉粕对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照组虹鳟增重率(WG)与CM10~CM50以及CM50+F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M70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饲料系数(FCR)显著升高。(2)各试验组虹鳟全鱼和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CM0~CM70组肌肉中游离棉酚含量也逐渐增加,CM50+Fe和CM70+Fe组肌肉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低于CM50和CM70组。(3)CM70和CM70+Fe组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CM10~CM50和CM50+Fe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甘油三酯含量逐渐升高,血糖含量与总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结果表明,棉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为19.62%。  相似文献   

11.
棉酚对金鱼、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酸棉酚含量为1‰的鱼粉饲料分别饲喂性成熟的金鱼和二月龄尼罗罗非鱼。四个月后,试验组金鱼、罗非鱼与对照组鱼在体重增长、饲料效率、特定生长率、性腺重及性重比(性腺重/鱼体重)方面的差异不明显,表明饲料中棉籽饼水平的棉酚含量(0.03%~0.05%),既不影响这两种鱼的正常摄食和生长,也不影响其正常的性成熟和繁殖。  相似文献   

12.
动物棉酚中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利  汪开毓 《畜禽业》2002,(5):26-28
棉酚是细胞、血管、神经性毒物,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影响蛋品的品质,降低棉籽饼中赖氨酸的有效性。本文对棉酚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动物中毒后的症状、剖解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棉酚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出概述,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含0.1%乙酸棉酚的饲料饲养二月龄尼罗罗非鱼稚鱼四个月,其增重和血浆睾酮水平与对照鱼无显著差异,并且同时开始发情,交配和产卵,生殖腺发育正常,仅血浆皮质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棉籽饼(粉)内含的棉酚浓度(0.03-0.05%),不会影响尼罗罗非鱼的性腺正常发育和生殖机能,肌肉中棉酚残留量为10.3ppm,远低于食用油的允许量(200ppm)。  相似文献   

14.
棉籽通过提取棉籽油后得到的棉籽饼,俗称“粕”,它含蛋白质40%左右,是一种十分宝贵的高蛋白饲料。由于该饲料中含有对单胃动物有毒性的棉酚,实际应用中有较明显的反应,故大量的棉籽饼被用来作农作物的肥料用,大大浪费了植物蛋白饲料资源。普通的棉籽饼,只要进行脱毒处理,使棉籽饼中的棉酚含量降到0.02—0.04%即可利用喂鱼,为了使多种饲料营养成分互相配合,以提高饲养效果,饲料中棉籽饼一般用15—25%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对虾配合饲料研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蛋白源不足。解决的途径除开拓新蛋白源外,充分利用现有蛋白源,是有现实意义的。我国年产棉籽饼300万吨以上,用作动物饲料的仅占16%。棉籽饼含粗蛋白质30~35%,棉仁饼含粗蛋白质约高5~10%。由于棉籽饼含游离棉酚和类环丙烯脂肪酸等有毒物质,可使畜禽慢性积累中毒,故多限量使用。近来有人研究棉籽饼脱毒的方法,以便扩大其饲用途径。棉籽饼在渔用饲料方面的应用与效果报道甚少。本文探索用棉籽饼作为对虾配饵主蛋白源养虾的效果和棉酚在虾体内的残留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以棉籽粕代替大豆粕饲养团头鲂鱼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粕代替饲料中70%的大豆粕喂养团头鲂鱼种,试验鱼和对照鱼的40天增重率各为113.9%和147.7%,饲料系数各为1.46和1.24。表明在不添加赖氨酸的情况下,以棉粕替代豆粕,用量过高会导致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鲑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鲑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t)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添加豆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11%导致鱼摄食、鱼体增重和SGR下降,添加菜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FCR升高和鱼体能量储积率下降,添加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鱼体增重、SGR和Hct下降.上述结果显示可通过添加豆粕将苏氏圆腹鲑鱼种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23%,或通过添加菜粕和棉粕将饲料鱼粉含量降低到34%.  相似文献   

18.
刘修英  王岩  王建华 《水产学报》2009,33(3):479-487
摘要: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作为苏氏圆腹鱼芒 (Pangasius sutchi)饲料中鱼粉替代蛋白源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基础饲料含45%鱼粉,按等量蛋白替代的原则,在其余6种饲料中分别添加31%和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和75%,或添加20%和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和50%,或添加19%和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和50%。实验中所用的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中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t)未产生显著不良影响。添加豆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11%导致鱼摄食、鱼体增重和SGR下降,添加菜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FCR和鱼体能量储积率下降,添加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23%导致鱼体增重、SGR和Hct明显下降。上述结果显示,可通过添加豆粕(31%)将苏氏圆腹鱼芒 鱼种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23%,或通过添加菜粕(20%)和棉粕(19%)将饲料中鱼粉含量降低到34%。  相似文献   

19.
新鲜采取的尼罗罗非鱼精液在加入棉酚的精子保存液中28℃下培养。高达10mM 的乙酸棉酚也不影响精子在一小时内的存活率。罗非鱼精子的存活率在培养三小时后存活率显下降,而低浓度棉酚(25-100μM)显提高罗非鱼精子的 存活率。 本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棉酚对罗非鱼、鲤和金鱼血钾及肝肾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惠光 《水产学报》1995,19(2):80-183
棉酚对罗非鱼、鲤和金鱼血钾及肝肾器官的影响富惠光,卢彤岩,叶继丹,张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哈尔滨150070)关键词棉酚,淡水鱼,血钾,病理组织EFFECTOFGOSSYPOLONLIVER,KIDNEYANDPLASMAPOTASSIUM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