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与免疫失败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持续感染给动物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病毒持续感染造成免疫失败的现象屡见不鲜,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问题已成为猪瘟免疫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猪瘟病毒持续感染除了具有病毒持续感染的部分一般特性外,它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一、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类(一)按病毒感染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感染和后天性感染造成的持续感染。(二)按病毒的毒力来分,可分为强致病性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和低致病力猪瘟病毒持续感染。1郾强致病力猪瘟病毒造成的持续感染:这种情况多见于成年猪,特别是成年种猪。经调查发现,种猪中猪瘟…  相似文献   

2.
猪瘟病毒是猪常见易感病毒,猪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上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很普遍,本文介绍了一例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以期为基层兽医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致命猪瘟感染。它是唯一可以通过软蜱载体传播的DNA病毒。野猪和家猪很容易感染,并且可以通过猪与猪之间的接触水平传播。临床症状与猪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正>猪瘟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病毒性疾病,急性猪瘟由强病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弱病毒所致感染则不易被觉察。猪场猪瘟防控必须从免疫做起。1猪瘟发生原因分析1.1猪场存在猪瘟野毒株据资料报道,有些规模化猪场经常出现毒力减弱的猪瘟弱病毒株和强毒株,存在慢性猪瘟病猪、亚临床感染猪和免疫耐受性的持续感染猪。有些猪场受条件限制,对猪瘟病毒和带毒病猪不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接触性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猪感染猪瘟后免疫力下降,猪瘟常导致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引起的疾病。圆环病毒分为1型和2型两个基因型。2型圆环病毒对猪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  相似文献   

6.
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均为OIE规定的通报疫病.引起猪瘟的猪瘟病毒为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伪狂犬病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母猪感染猪瘟病毒或伪狂犬病病毒后都会引起流产,产下弱胎死胎,成为病毒传播的重要来源,为猪场疫病防控带来很大难度.近年来我国有这两种病毒混合感染报道[1-2],并未分离到病毒.我们在对1份母猪猪瘟阳性病料进行猪瘟病毒分离时,同时分离出1株致细胞病变的病毒,终鉴定该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本试验从同一份病料中成功分离到这两种病毒,为猪瘟、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报道提供了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7.
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曾芸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2):23-26
猪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是典型急性猪瘟感染以外的一种感染形式,在这类感染中,感染猪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却长期携带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研究表明,猪瘟病毒是通过对细胞溶解性感染的调节,引起树突状细胞无应答,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和囊膜糖蛋白E2变异等多个方面来逃脱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建立持续性感染。  相似文献   

8.
运用猪瘟间接血凝方法和猪瘟抗原ELISA方法对广西6个规模猪场送检的1614份血清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滴度和猪瘟病毒的检测,观察不同间接血凝抗体与感染猪瘟病毒是否存在一定关系。结果发现在任何一个免疫抗体滴度,都有可能有感染猪瘟病毒,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当间接血凝抗体滴度过低(小于1:16)或过高(大于1:512)时猪感染猪瘟病毒的机会相对大一些。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猪瘟病毒后,猪体的抵抗力降低,极易并发或继发猪肺疫,形成混合感染,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对一起仔猪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的诊治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猪瘟与猪肺疫混合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田  李毅 《猪业科学》2006,23(7):36-37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热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可以侵害猪的免疫系统(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器官,导致免疫力低下。圆环病毒病也可以导致猪的免疫系统得到抑制。当两种免疫低下病混合感染时,危害更加严重,应当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掌握圆环病毒和猪瘟感染的联合防控措施。本文就一起典型的圆环病毒2型感染与猪瘟混合感染病例,阐述具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性、出血性疾病,有着病程较短、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等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一种双链DNA病毒,是非洲猪瘟arviridae科非洲猪瘟ivirus属的唯一成员,该病毒主要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中复制.非洲猪瘟病毒在其储存宿主中通常无症状,并发生持续性感染,然而,感染家猪会引起严重的充血出血、呼吸...  相似文献   

12.
1饲养过程中防控猪瘟的几个难题 (1)猪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典型猪瘟有抬头趋势。当前猪瘟病毒毒株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毒力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致使典型猪瘟有所抬头,死亡率高。(2)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造成免疫抑制危害临床上常见猪瘟与蓝耳病或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等混合感染,现在继发感染最严重的细菌病是猪副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13.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接触传染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较容易感染,全年各季均可发生猪瘟。  相似文献   

14.
病毒入侵易感细胞是病毒建立感染的必要过程,猪瘟病毒如何入侵易感细胞尚未明确。笔者对猪瘟病毒入侵细胞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利用抑制剂氯丙嗪和Dynasore及shRNA技术,对网格蛋白及动力蛋白功能进行抑制,干扰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发现猪瘟病毒的细胞入侵效率明显下降;通过利用内体酸化抑制剂NH4Cl及shRNA技术下调内体标志蛋白Rab5和Rab7的表达量,发现内体酸化过程受到抑制后猪瘟病毒的感染效率受到了明显抑制。本研究初步证明猪瘟病毒能够利用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完成对易感细胞的入侵,感染的过程依赖于初级内体和次级内体,为了解猪瘟病毒的感染过程积累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感染猪的传染病,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2007年5月,东欧地区发生了这一疾病。本文分析了以往非洲猪瘟的流行地区与历史、病毒的感染特性、非洲猪瘟病毒的多样性、流行的原因、以及国外非洲猪瘟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6.
猪瘟(CSF)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之一,是我国目前强制免疫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做好猪瘟免疫是制定猪场免疫程序的基础.近年来,猪瘟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除了猪瘟疫苗质量、免疫程序不当和猪瘟野毒持续感染母猪将其野毒传播给仔猪造成免疫失败等因素外,其他猪病病原感染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力也构成影响[1-4].由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已有报道[5-8],而由猪圆环病毒(PCV)感染是否猪瘟免疫有影响还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疫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死和坏死。感染猪瘟病毒的猪抗病力降低,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主要表现为猪瘟病毒持续感染、胎盘感染、初生仔猪先天性颤抖、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等。由于当前猪病比较复杂,猪瘟又出现非典型化,往往易被其他疾病或继发并发感染造成误诊而忽视猪瘟的存在。本文简单阐述当前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变、发病原因及防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阻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就猪瘟的发生特点、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1猪瘟的发生特点1.1病原体呈多元化目前猪的疫病流行的主要特征是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一般是两种以上的病原。常见的混合感染有:猪瘟与圆环病毒、猪瘟与伪狂犬病、猪瘟与蓝耳病等。疫病主要特征是病原体呈多元化,临床症状相当复杂,给病毒的诊断与防控都带来  相似文献   

2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VDV)与猪瘟病毒(CSFV)同属于瘟病毒槿,且与CSFV存在血清学交叉反应,对猪瘟的诊断造成了干扰。此外,猪瘟免化弱毒疫苗(HCLV)的大规模应用,也给CSFV野毒感染猪和疫苗感染猪的鉴别诊断带来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