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观赏鱼类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勇  李娟 《河北渔业》2007,(11):41-45
观赏鱼因经长期驯化变种而来比较娇贵,且所处环境也相对稳定,一旦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疾病。本文主要讨论了观赏鱼饲养过程中常见疾病的种类、发病原因、诊断方法等,重点介绍了:免疫学诊断技术、核酸诊断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方法。免疫学诊断技术包括单克隆抗体技术、荧光抗体技术等。核酸诊断技术包括核酸杂交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16S rRNA检测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的方法有PCR-ELISA法等。  相似文献   

2.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它可以鉴定核酸分子之间的同源性。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应用非放射性荧光物质依靠核酸探针杂交原理在核中或染色体上显示DNA序列位置的方法。综述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3.
储卫华 《水利渔业》2000,20(2):29-30
阐述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检测细菌性鱼病的情况,主要有:选择性培养基、免疫诊断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细菌性鱼病快速诊断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地归纳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检测细菌性鱼病的手段,主要有:荧光抗体技术、免疫酶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杂交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反映了鱼病学实用诊断技术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产动物疾病的危害出现了日益严重的趋势,迫切需要各种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其中免疫学方法以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在近20年里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疾病诊断,包括单克隆抗体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免疫印迹等。免疫学方法比传统方法在许多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核酸杂交等手段使免疫诊断显示了更加巨大的应用前景。一、单克隆抗体技术单克隆抗体与常规血清抗体相比,特异性强,能识别单一抗原决定簇,且容易制备,在对抗原,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诊…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分子生物技术在水产养殖疾病诊断上得以广泛应用。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动向,对免疫检测技术、核酸检测技术、核酸技术与免疫学相结合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洋细阐明了各个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病原体的提纯是应用这些方法的主要困难。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虾类、贝类和鱼类养殖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预测和诊断水产动植物疾病,就成为当前水产养殖业十分重要而突出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核酸杂交、PCR、DNA指纹和16SrRNA检测等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水产养殖病原体检测中已有大量应用并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根据帕金虫基因的特点及它的靶基因序列,从已构建的帕金虫基因组文库中,设计合成了核酸探针序列。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菲律宾蛤仔体内的一种帕金虫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患病的菲律宾蛤仔的切片中检测到该寄生虫,对该寄生虫的mRNA均有阳性杂交信号出现。  相似文献   

9.
易乐飞  李信书  阎斌伦 《水产科学》2011,30(11):693-697
海藻含有的多糖、多酚等物质容易与核酸(DNA与RNA)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干扰了后续的酶反应,制约了海藻核酸抽提。但抽提高质量核酸却是海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第一步,因此比较了2种同步抽提技术对大型海藻DNA与RNA同步抽提的效果。应用TRIZOL法和CTAB+LiCl法同步抽提了3种海藻的DNA与RNA,接着应用紫外吸收、电泳、PCR、RT-PCR和荧光定量RT-PCR等检测核酸质量。结果显示2种方法均能获得较高纯度的总RNA,总RNA质量完全适合后续的反转录等反应;但在DNA抽提方面CTAB+LiCl法能获得更高质量的DNA。CTAB+LiCl法是一项适用于大型海藻的DNA与RNA同步抽提技术。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在以往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苗种肌肉白浊病病毒致病性的基础上对病毒特性进行深入研究。病虾除菌过滤液以1:50和1:250浸泡感染可复制出典型的症状,病毒对氯仿抵抗;用PEG法浓缩病毒后,35000r/min超速离心部分纯化病毒,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直径24nm的球形病毒颗粒,无囊膜,此外还观察到大小为14nln的病毒粒子;采用Trizol试剂对病毒进行了核酸提取,电泳结果发现有4条核酸条带,分别为3.0kb、1.3kb、0.8kb、0.75kb,对RNA核酸酶、S1核酸酶敏感,对DNA酶抵抗.为单链RNA病毒。用罗氏沼虾诺达病毒核酸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探针可与提纯核酸及病虾样品匀浆液反应,Southern杂交表明3.0kb、1.3kb条带分别属于诺达病毒的RNAl和RNA2。对不同的发病样品进行了核酸电泳,4个典型症状的样品均存在诺达病毒条带,2个样品还存在小病毒核酸。上述结果表明,诺达病毒是引起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主要病原。14nm小病毒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中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原位杂交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用的原位杂交技术,并概述了原位杂交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该技术在基因定位、性别鉴定和病毒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还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部分基因组文库及核酸探针检测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邓敏 《水产学报》2000,24(2):161-166
通过分离纯化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粒子,抽提病毒DNA。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或SalⅠ酶切后,克隆入质粒pBluescriptⅡKS中,从而建立了WSSV部分基因组文库。估计WSSV基因组DNA在165kb以上。将WSSV EcoRⅠ克隆片段标记制备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打点杂交和原位杂交,其结果证明了克隆片段对WSSV特异,并为检测WSSV提供了方法。通过对部分基因组文库序列  相似文献   

13.
突变是指遗传基因的永久性可遗传改变.通过突变技术可以有目的地取代、插入或删除已知DNA序列中的特定核苷酸.人们逐渐对突变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已越来越多将该技术应用在医药、农业、酶工业等领域中,来人为地改变某些不理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4.
Regulators of G protein signaling (RGS) are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s (GAP) which act as modulators of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We isolated a RGS16 homologue in yellow grouper (Epinephelus awoara) spleen using 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and RACE-PCR.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yellow grouper RGS16 full-length cDNA was 700 bp and contained an open reading frame of 537 bp, encoding a putative protein of 178 amino acids. The encoded protein shows 47–61% identities to other homologues. RT-PCR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RGS16 was expressed in yellow grouper spleen and up-regulated in kidney heart, liver, and anterior kidney by lipopolysaccharide. This study will help towards validating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RGS in marine fish.  相似文献   

15.
cDNA clones which include coding sequences of the gilthead seabream (Sparus aurata) somatolactin (SL)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a cDNA library prepared from seabream pituitary gland poly (A)+ RNA. Flounder – SL cDNA was used as a hybridization probe. The complete nucleotide (nt) sequence of the seabream somatolactin has been determined. The clone encodes a polypeptide of 231 amino acid (aa) residues including 24 amino acid residues of signal peptide. 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detected one band of approximately 1.8 kb mRNA. By comparing the sequences of this SL cDNA to the one recently publish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wo variants of the SL exist in seabream. By comparing the sequences of the aa of SL to the deduced aa sequences, it is possible that even a third variant of SL exists in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近海11种鳀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鳀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断序列,探讨了5属11种中国鳀科鱼类的亲缘关系。得到16S rRNA可比序列长度为472~501 bp,共存在20个插入/缺失,125个变异位点。总体上看,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4。根据16S rRNA基因片段差异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22%(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刀鲚和凤鲚)到18.54%(长颌棱鳀和康氏侧带小公鱼),以金色小沙丁鱼作为外群构建的系统树,棱鯷属依次与鲚属、黄鲫属相聚,再与棱鳀属的赤鼻棱鳀相聚;最后与鳀属和侧带小公鱼属形成的分支相聚。赤鼻棱鳀自成单独的一支,建议将赤鼻棱鳀从棱鳀属中划分出来。  相似文献   

18.
朱小玲 《海洋渔业》2010,32(2):132-140
vasa和PL10同属于DEAD-box基因家族,具有依赖ATP的RNA解螺旋酶活性。本研究中,克隆了日本沼虾DEAD-box家族的两个成员,分别为vasa(Mnv-asa)和PL10(MnP-L10)。其中Mn-vasa全长2 408bp,包含1 80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01个氨基酸;Mn-PL10全长2 607 bp,包含2 12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09个氨基酸。成体组织的组织检测表明,Mnv-asa仅在性腺中表达,而Mn-PL10在性腺和其他器官中均有表达。Mn-vasa和MnP-L10在卵巢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Mn-PL10和Mnv-asa都在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的早期和中期表达,而在卵黄积累末期不表达,但Mn-PL10在卵黄发生中期定位于卵母细胞的两端,而Mn-vasa则是均匀的分布在卵母细胞细胞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